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洪巍 虞珂 +1 位作者 林强 吴林海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递增,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构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影响风险类型的关键因素,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评估舆情风险,... [研究目的]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风险递增,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构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风险评估模型,分析影响风险类型的关键因素,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评估舆情风险,提高风险预警能力。[研究方法]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将舆情信息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由说话者言语信息构建舆情信息传播风险影响因素特征集,由受话者言语信息构建风险类型的多标签标注体系,并借助稀疏性多标签学习模型对关键特征进行选择,实现对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提取影响信息传播风险类型的关键特征,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风险监测与预警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舆情传播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多标签学习 特征选择 言语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时空聚集性研究——突发环境事件与食源性疾病的交互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晓莉 李勇强 +1 位作者 李清光 吴林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61,共9页
深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充分挖掘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之间内在联系,从时空尺度共同对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治理和人体健康防范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本文分别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突发环境事件作为分析我国食品安全... 深入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充分挖掘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之间内在联系,从时空尺度共同对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治理和人体健康防范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本文分别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突发环境事件作为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情况的替代指标,利用空间统计方法,针对2007-2013年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和突发环境两类事件展开空间格局和时空聚集性分析。研究发现,六年间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空间分布中心主要位于湖南省与湖北省交界区域,并呈现缓慢向东部移动态势。其空间格局主要位于我国"胡焕庸线"东南部,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且主趋势方向不断向北靠拢同时,空间分布也向西北—东南范围扩张,东—西方向空间格局差异更为明显。另外,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表明我国环境污染空间格局主要位于"胡焕庸线"的东部,其分布范围应更偏向于东部沿海地区。利用Crimestat3.0的Knox指数和Mantel指数进一步分析两类事件的时空聚集性,Knox指数显示,两类事件具有时空交互性,而Mantel指数表明,食源性疾病暴发和环境突发事件的空间聚集差值的均值分别为300km和450km,两类事件在较大空间尺度并不具有时空交互。突发环境事件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在大、小不同空间尺度呈现差异化的时空聚集性。为实现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治模式,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治理和人体健康防范的社会资源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食品安全 时空聚集性 空间格局 食源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意愿与行为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建华 王思瑶 山丽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9-149,共11页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梳理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食品生产商、供应商或政府相关部门等方面的原因,食品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和治理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其差异化的食品安全...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通过梳理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食品生产商、供应商或政府相关部门等方面的原因,食品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和治理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其差异化的食品安全消费态度和行为也显著影响食品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行为选择。现有研究大多针对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往往忽视了消费者食品安全消费态度、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客观差异现象。本文基于我国20个省份500个自然村实证调研数据,在引入空间地理分析概念的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的全局Moran’I指数分析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意愿和行为的大致集聚分布状况;再进一步利用局部Moran’I自相关指数分析判断相关具体集聚区域;最后通过消费态度、意愿、行为集聚区域的不一致性验证区域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与行为差异的现实存在,对我国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具体差异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普遍持有较高程度的食品安全消费态度;2食品安全消费态度与食品安全消费意愿、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3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主观规范作用、感知行为控制影响、农村消费者固有消费习惯障碍、安全食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政府监管认证力度不足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缺失等。最后,文章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安全食品报道和宣传;加大科技技术投入力度;健全农村食品安全流通市场体系;加强食品检验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态度 消费行为 差异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实情境的村民委员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林海 吕煜昕 +1 位作者 山丽杰 林闽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91,共10页
有效治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发挥村委会的作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为了探究村委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本文基于对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河南省等四个省份1 242个村委会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证测度了... 有效治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发挥村委会的作用,构建社会共治格局。为了探究村委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本文基于对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河南省等四个省份1 242个村委会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证测度了现实情境下村委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风险的治理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受访村干部以年龄段在46—60岁间、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任职时间为3—4年的男性为主;被调查的村委会成员以3—5人为主,所辖人口主要在5 000人以下,绝大多数村委会每年对村干部的补贴在5 000元以下;受调查的村委会在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治理具有相对较好的表现,在食品流通消费环节的治理表现相对较差,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职能建设方面则分别表现出了较好和较差的两极化倾向。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村委会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行为内含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流通消费、宣传职能建设和基础治理职能建设等四个因子,分别对应不同的治理重点和方式: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与源头治理型,流通消费环节与效果追求型,宣传职能建设与信息公开型,基础治理职能建设与职能推动型。根据上述四个因子最终将现阶段不同治理行为的村委会划分为参与传统型、参与起步型、参与断点型和参与全面型等四种类型。这些结论对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村委会的职能建设,引导村委会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尤其防范农村食品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村委会参与农村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行为路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食品安全 社会共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微博转发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福喜事件为例 被引量:21
5
作者 洪巍 史敏 +1 位作者 洪小娟 浦徐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7-176,共10页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平台,若不加以科学的监管与引导,极易引发食品安全恐慌心理,甚至危害社会稳定。微博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重要的自媒体平台,主要通过微博转发行为扩散舆情事件的影响,推动舆情事件的发展...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平台,若不加以科学的监管与引导,极易引发食品安全恐慌心理,甚至危害社会稳定。微博是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重要的自媒体平台,主要通过微博转发行为扩散舆情事件的影响,推动舆情事件的发展。为了深入分析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微博转发行为,本文以上海福喜事件为例,在事件发展与关注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集上海福喜事件的新浪微博数据,并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展开分析,探讨网民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转发行为的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仅有主帖内容的微博(类型Ⅰ微博),发帖者微博的粉丝数、微博数、认证情况以及发帖者微博内容的情感倾向、是否有链接、是否有视频对其微博的被转发次数有显著影响;对于转发了他人内容的微博(类型Ⅱ微博),发帖者微博的粉丝数、微博数、认证情况、被转发者微博的粉丝数、被转发次数、被转发者微博内容是否有链接对发帖者微博的被转发次数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具有较高粉丝数与微博数的微博用户所发布的微博影响力更大,应进一步加强对该类微博用户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微博"大V";同时,应进一步发挥官方认证微博在舆论引导方面的积极作用;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诸如同时发布相关链接、视频等方式,提高微博内容形式的多元化程度,以增强微博的影响力;此外,在发布微博的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表明态度立场,也是提高微博舆论引导作用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 转发行为 新浪微博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食品行业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艳云 吴林海 +1 位作者 浦徐进 林闽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7-176,共10页
事实再次证明,单纯由政府主导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消费需求。政府和市场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出现的政府公权和市场私权的"双重失灵",迫切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本文通过深度访问和问卷调查的形式... 事实再次证明,单纯由政府主导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消费需求。政府和市场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出现的政府公权和市场私权的"双重失灵",迫切需要社会组织的参与。本文通过深度访问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影响食品行业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融合为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并由此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影响食品行业的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与政府的关系、政府支持力度、社会组织的信息公开程度、专职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等因素与其参与治理能力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年龄、现职国家机关公务人员在组织内担任职务的比例与其参与治理的能力存在较高的负相关。因此,社会组织在食品安全的风险治理中是否能发挥自身独有的优势,弥补政府和市场在食品安全风险中的双重失灵,内在地取决于社会组织的外部环境、内部治理结构与内部管理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亟需逐步完善社会组织的立法,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确保社会组织在法律框架下按照各自的章程自主性地开展的各种活动,政府在法律框架下履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职能力度;同时优化内部人员结构,建设具有数量充足、能力结构基本完备的工作人员队伍,并依据改革要求,优化法定代表人的结构,建立诚信信息服务平台,提升自身的社会公信度,由此保障社会组织在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过程中的独立性,发挥自身专业性、自治性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食品安全风险 参与治理能力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模型研究——基于12个省、48个城市的调研数据 被引量:25
7
作者 洪巍 吴林海 +1 位作者 王建华 吴治海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5,共8页
以我国12个省48个城市的实际调查为基础,以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研究了影响网民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过去行为、信息来源、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网民舆情参与行为的... 以我国12个省48个城市的实际调查为基础,以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研究了影响网民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过去行为、信息来源、主观规范、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是影响网民舆情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且上述五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明显。研究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对研究网民的舆情参与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网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建立健全议题设置制度、开展网络文化与个人道德伦理建设等,是政府制定和实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政策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网民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城市消费者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玲玲 吴林海 山丽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7-11,共5页
为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确保食品安全,2000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以城市为重点展开了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探索。由于城市消费者是可追溯食品的消费主体,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调查与研究了江苏省13个省辖市1757个城市... 为满足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确保食品安全,2000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以城市为重点展开了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探索。由于城市消费者是可追溯食品的消费主体,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调查与研究了江苏省13个省辖市1757个城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与购买意愿。结果表明,城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和购买意愿均不高,显著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忧患、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以及消费者性别、婚姻和收入状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追溯 食品安全 购买意愿 城市消费者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滥用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与公众恐慌行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山丽杰 吴林海 +1 位作者 钟颖琦 徐玲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97-105,共9页
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其中,添加剂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中比较突出的风险之一。文章基于江苏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南部(苏南)、中部(苏中)、和北部(苏北)三个地区657名消费... 随着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担忧。其中,添加剂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中比较突出的风险之一。文章基于江苏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南部(苏南)、中部(苏中)、和北部(苏北)三个地区657名消费者的实际调研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为主要分析工具,研究了影响公众食品添加剂安全风险感知及其恐慌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风险感知 恐慌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行为关键因素的识别研究——基于模糊集理论的DEMATEL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瑞新 吴林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247,265,共6页
在构建影响消费者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行为的因素体系基础上,运用模糊集理论与实验决策案例分析方法,分析17个影响消费者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行为因素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并识别出其中消费者受教育程度、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对健康关注程... 在构建影响消费者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行为的因素体系基础上,运用模糊集理论与实验决策案例分析方法,分析17个影响消费者搜寻食品安全信息行为因素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并识别出其中消费者受教育程度、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对健康关注程度、对食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产品知识、食品品牌和食品有无质量安全认证为关键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论相应地提出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推进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 模糊集理论 DEMAT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特征 被引量:22
11
作者 吴林海 吕煜昕 +1 位作者 洪巍 林闽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0-139,共10页
利用舆情监测平台的数据分析了2007-2014年间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并基于内容分析法探究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政府、媒体、网民等主体的行为特征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客体的风险特征。2007-2014年间的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经历了... 利用舆情监测平台的数据分析了2007-2014年间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并基于内容分析法探究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政府、媒体、网民等主体的行为特征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客体的风险特征。2007-2014年间的中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经历了四个阶段,但对网络舆情主体的行为特征的研究表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环境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政府在曝光食品安全事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网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低。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客体的风险特征的研究表明,2011-2014年间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特征十分明显,肉及制品、乳制品等是爆发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食品种类,添加剂或食用物质的滥用等人源性因素是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食品安全事件主要发生在加工环节,大中型食品企业是主要的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主体,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是爆发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政府公信力 责任主体 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的选择——结合全景敞视主义规训效应的思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晓莉 李清光 +1 位作者 冯蔚蔚 吴林海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4,共9页
构建四级三阶段食品供应链模型,设定农户、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等多主体为理性经济主体,基于我国主要易逝食品——蔬菜和肉类供应链的物理空间结构和政府监管中抽检样品的现实情况,采用Netlogo仿真设计,分析政府对供应链各主体分别... 构建四级三阶段食品供应链模型,设定农户、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等多主体为理性经济主体,基于我国主要易逝食品——蔬菜和肉类供应链的物理空间结构和政府监管中抽检样品的现实情况,采用Netlogo仿真设计,分析政府对供应链各主体分别采用固定式和非固定式监管策略时,各主体的行为是否体现全景敞视主义的规训效应。研究发现,虽然监管成本较高,非固定式政府监管策略对农户采取安全生产行为影响更大,且规训效应在农户、生产商的主体行为中体现明显,可显著降低消费者对不安全食品投诉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 全景敞视主义 规训效应 供应链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异质性及监管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华 王思瑶 山丽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6-166,共11页
当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消费普遍持担忧态度。相对于多主体监管的城市而言,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既突出又复杂,农村食品安全消费风险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农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消费担忧度的异质性,使得食品安... 当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消费普遍持担忧态度。相对于多主体监管的城市而言,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既突出又复杂,农村食品安全消费风险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农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消费担忧度的异质性,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缺乏必要的地区针对性,有些政策甚至在部分农村食品安全消费监管中无所适从,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现有研究大都是以整体的宏观数据为研究对象,并未将空间微观因素考虑在内,弱化了区域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同时也忽略了地区间的相互传导。本文基于我国20个省份500个自然村的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实证调研数据,在引入空间地理分析概念的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的全局Moran’I指数与局部Moran’I自相关指数,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消费态度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各省市农村食品安全态度差异性分析提供有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整体食品安全消费态度呈现出一定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并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现象,主要的热点省份为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安徽五省,说明在治理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存在着地区紧迫性和针对性,应有重点的针对相关热点城市进行与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相适宜的治理措施。接下来,基于实证结果分析造成各区域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态度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各区域不同现实情况,文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政府必须正视自己的责任,实施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必须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必须切实落实"因地制宜"政策,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舆情视角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吴林海 吕煜昕 吴治海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90,共6页
基于网络舆情视角分析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现网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与目前我国主要存在转基因问题的食品领域相吻合,将2007-2013年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分为舆情萌芽阶段、舆情突发阶段、舆情发展阶段、舆情井喷... 基于网络舆情视角分析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现网民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与目前我国主要存在转基因问题的食品领域相吻合,将2007-2013年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发展分为舆情萌芽阶段、舆情突发阶段、舆情发展阶段、舆情井喷阶段等4个阶段,构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认为媒体和网民对转基因食品持有明显的负面态度,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环境不容乐观。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转基因食品 食品安全 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企业行为选择博弈分析——以生猪屠宰企业原料安全风险控制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清光 陆姣 吴林海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9-183,共5页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注重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本文构建了生猪经销商与屠宰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越小,贩运的数量越少,被无害化处理时遭受损失越大,其...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注重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本文构建了生猪经销商与屠宰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越小,贩运的数量越少,被无害化处理时遭受损失越大,其重视原料安全的可能性就越大。分别以药残超标、运输途中死亡两种情况无害化处理生猪原料作为实证案例,实证分析了不同贩运规模的生猪经销商选择重视原料安全与屠宰企业执行严格检查概率之间的关系。提出政府应加强对屠宰企业的监管,提高屠宰企业自治能力以及减少生猪经销商保障原料安全所付出的成本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共治 生猪经销商 屠宰企业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国际动向与我国的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宁 孙林 吴林海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2-286,共5页
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存在使得食品安全风险得以在更大的地理领域内存在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食品安全的危害性。加强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本文在分析进出口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构成的基础上,基于发... 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存在使得食品安全风险得以在更大的地理领域内存在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食品安全的危害性。加强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本文在分析进出口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构成的基础上,基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不同国情,对建设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并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进出口贸易 科技支撑 国际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的网络意见领袖 被引量:11
17
作者 洪巍 吴林海 吴祐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网络意见领袖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网民对其信任程度是影响舆情引导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多项Logistic模型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信任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实诚的... 网络意见领袖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网民对其信任程度是影响舆情引导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多项Logistic模型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网民信任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实诚的损失、平台把关或审查制度、权威性、信息互动、阅读信息、法律约束以及查看微博等因素影响网民对网络意见领袖的信任。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管与引导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网络意见领袖 网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调查 被引量:11
18
作者 洪巍 吴林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网民作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核心主体,其参与行为直接影响舆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网民对食品安全... 网民作为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核心主体,其参与行为直接影响舆情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网民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网民对食品安全事件负面报道的关注度,对政府"快速调查网民质疑的行为"的评价,对政府"及时回应行为"的评价等是影响其舆情参与行为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引导,完善与发挥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提高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网络舆情 安全监管 新闻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角下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引导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9
作者 洪巍 吴林海 王建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90-1695,共6页
中国已进入风险社会的发展阶段,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政府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从微观个体到宏观整体的演变机理,并从中探寻舆情的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风险的引导... 中国已进入风险社会的发展阶段,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是政府风险管理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探讨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从微观个体到宏观整体的演变机理,并从中探寻舆情的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食品安全网络舆情风险的引导与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 演变机理 引导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新技术安全风险产生的背景与解决的主要路径研究
20
作者 高健 张燕萍 +1 位作者 张甲奇 吴林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16-320,共5页
食品新技术安全风险产生的背景极为复杂,环境的变化与实践的需求催生了食品新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技术的局限与制度的缺失隐含了食品新技术的安全风险,而道德失范扩大了食品新技术的安全风险。在技术、法律、管理、社会等多层面上形成有... 食品新技术安全风险产生的背景极为复杂,环境的变化与实践的需求催生了食品新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技术的局限与制度的缺失隐含了食品新技术的安全风险,而道德失范扩大了食品新技术的安全风险。在技术、法律、管理、社会等多层面上形成有效的组合措施与治理方式,是有效降低和解决食品新技术安全风险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新技术 安全风险 背景 治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