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肩形色之意及其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运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水 贾蕾蕾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7,共6页
基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收藏的云肩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其结构与色彩,分别从层次结构、云纹结构和云肩色彩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并将云肩层次结构划分为单片式、层叠式、连缀式、混合式四大类,其色彩归纳为绣片底色、纹样装饰用色、... 基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收藏的云肩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其结构与色彩,分别从层次结构、云纹结构和云肩色彩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并将云肩层次结构划分为单片式、层叠式、连缀式、混合式四大类,其色彩归纳为绣片底色、纹样装饰用色、工艺辅助用色三部分。提取出云肩的形色之意并挖掘其艺术特征,将其融入到现代女装设计中。在形的创新运用上,掌握云肩层次结构的间接运用与云纹结构的直接运用;在色的创新运用上,掌握云肩色彩特点与用色规律。研究认为:云肩的形与色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借鉴云肩的形与色,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对其在现代女装中创新运用的方法进行探索尝试。既能强调民族文化内涵,又能弘扬中国传统民间服饰,力求开拓云肩在女装设计中传承与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肩 结构 色彩 现代女装设计 创新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汉族民间童帽的装饰元素 被引量:7
2
作者 卢杰 牛犁 崔荣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为了解汉族民间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装饰用色、图案、配件,以及装饰元素的布局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汉族民间童帽装饰元素丰富,... 为了解汉族民间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装饰用色、图案、配件,以及装饰元素的布局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汉族民间童帽装饰元素丰富,充满童趣,形成了自己的装饰规范,较其他类服饰更具特色;童帽装饰元素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并非偶然形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与儿童相关的民俗风俗提供参考,为儿童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帽 装饰元素 图案 装饰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服饰云肩中人物纹样的语义考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邢乐 梁惠娥 刘水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54-60,共7页
云肩是一种装饰于肩部的服饰品,形制多样,制作技艺精湛,纹样题材广泛。人物纹样是其装饰纹样中与造物者、着装者最密切相关的一类,记录戏曲情景、喜庆场面、宗教活动以及人们向往的生活态势,质朴生动。文章在文献考证、实物分析与田野... 云肩是一种装饰于肩部的服饰品,形制多样,制作技艺精湛,纹样题材广泛。人物纹样是其装饰纹样中与造物者、着装者最密切相关的一类,记录戏曲情景、喜庆场面、宗教活动以及人们向往的生活态势,质朴生动。文章在文献考证、实物分析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阐释云肩服饰中所见人物纹样背后的文化动态与情感诉求,有利于进一步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进而推动华夏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省与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服饰 云肩 人物纹样 民俗文化 情感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民间香荷包之造型工艺与功能解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夏婷婷 崔荣荣 廖春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5-70,共6页
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与台州刺绣博物馆实物藏品的研究,发现香荷包主要有抽绳香袋和封口香包两类,前者包括腰圆形、鸡心形和葫芦形,后者或繁或简、变化多端。以腰圆形抽绳荷包的制作工艺为例,对传统香荷包的基本制作要点进行分... 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与台州刺绣博物馆实物藏品的研究,发现香荷包主要有抽绳香袋和封口香包两类,前者包括腰圆形、鸡心形和葫芦形,后者或繁或简、变化多端。以腰圆形抽绳荷包的制作工艺为例,对传统香荷包的基本制作要点进行分析。传统香荷包不仅能够满足视觉审美又可在嗅觉上沁心怡神,既可用于服饰点缀也可用于居家装饰。它是古代女子传递情愫,端午时节辟邪驱灾,中医外治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类抽绳香袋已经在民俗生活中消失,但地方香包还有所保留。研究传统香包的造型、工艺与功能文化对传承中华服饰审美不可或缺,也可为当代服饰配件设计提供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荷包 民间服饰 造型艺术 制作工艺 服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民间围腰荷包的造型艺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夏婷婷 屈佳宁 崔荣荣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6-50,共5页
围腰荷包是汉族民间服饰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间围腰荷包实物的调研分析,将其分为碗型的掳兜,长带型的满腰转,单片式的抱肚三种基本造型。作为一种围在腰际的大型荷包,其即可保暖又可盛物,还有一定装饰与传情达意的作用。装... 围腰荷包是汉族民间服饰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间围腰荷包实物的调研分析,将其分为碗型的掳兜,长带型的满腰转,单片式的抱肚三种基本造型。作为一种围在腰际的大型荷包,其即可保暖又可盛物,还有一定装饰与传情达意的作用。装饰技法上以刺绣、拼色及镶嵌滚等各种缘饰艺术最为突出,其刺绣纹样的符号寓意有四大主题:吉祥如意、传情递爱、商贾求财及君子情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趋吉避害、传情达意及自我实现的情感追求。通过对南北腰包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南北不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影响下的服饰文化与审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服饰 围腰腰包 造型艺术 符号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汉族民间腰包造型分析
6
作者 夏婷婷 陶心悦 +1 位作者 崔荣荣 廖春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7-131,共5页
为解读北方汉族民间腰包的造型文化,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与台州刺绣博物馆腰包实物藏品的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北方腰包主要有碗形"掳兜"和长带型"满腰转"2种形式,掳兜腰包造型丰富,使用广泛。通过地域、款... 为解读北方汉族民间腰包的造型文化,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与台州刺绣博物馆腰包实物藏品的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北方腰包主要有碗形"掳兜"和长带型"满腰转"2种形式,掳兜腰包造型丰富,使用广泛。通过地域、款式之间的对比分析得出,北方汉族传统腰包具有款式规范化、造型平面化、面料节约化、纹样写意化和构图均衡化的造型特点;民间腰包造型艺术反映了传统汉族服饰文化中注重传统,遵循礼制的思想观念,顺物自然,因材制宜的造物思想,以及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纹饰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包 造型 面料 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工笔人物画在中老年服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梁惠娥 杨韧 +1 位作者 谭莹 付少海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65,共6页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突出,适时寻求可供现代中老年服装图案时尚化设计,又能够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元素成为一种显性需求。通过将传统工笔人物画作为服装图案直接应用于中老年服装的整体或局部,或对人物形象的提取,通过"夸...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突出,适时寻求可供现代中老年服装图案时尚化设计,又能够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元素成为一种显性需求。通过将传统工笔人物画作为服装图案直接应用于中老年服装的整体或局部,或对人物形象的提取,通过"夸张变形"和"分解重组"等设计手法进行再设计后间接应用于中老年服装中做了尝试探索,整理归纳了不同的设计对于人物画的选择原则、色彩搭配及所适用对象和服装品类的选用注意点。研究认为:结合中老年的审美需要及心理需求,将传统工笔人物画设计应用于中老年服装图案设计中,能够增加中老年服装的时尚个性化,大大提升中老年服装的趣味性和附加值;同时也使传统艺术文化在中老年服装中得到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工笔人物画 中老年服装图案 图案设计 传统艺术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龙袍上海水山崖纹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丹丹 梁惠娥 邢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66,共5页
海水山崖纹作为显示古代王宫贵族地位的一种重要符号,被广泛应用在清代龙袍上。为进一步丰富清代服饰纹样的研究,并为服饰文物的断代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对清代各个时期龙袍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清代龙袍上海水山崖纹所具有的特征。... 海水山崖纹作为显示古代王宫贵族地位的一种重要符号,被广泛应用在清代龙袍上。为进一步丰富清代服饰纹样的研究,并为服饰文物的断代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对清代各个时期龙袍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清代龙袍上海水山崖纹所具有的特征。并通过对海水山崖纹各个细节进行统计与归纳,总结了清代龙袍上海水山崖纹在演变过程中呈现的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清代龙袍上的海水山崖纹样大致呈现出,由早期朴素简约到中期华贵富丽,最终趋于精细规整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山崖纹 龙袍 清代 服饰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尾裙的设计要素与制作技艺 被引量:4
9
作者 梁惠娥 刘丹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58,共7页
对江南大学服饰文化传习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河南省中原工学院的馆藏47条清末民国时期的凤尾裙进行了细致考察,并结合史料对其起源、形制、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凤尾裙按其缎带的形态,可分为绣条式、连缀... 对江南大学服饰文化传习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河南省中原工学院的馆藏47条清末民国时期的凤尾裙进行了细致考察,并结合史料对其起源、形制、面料、色彩、缝制工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凤尾裙按其缎带的形态,可分为绣条式、连缀式、合并式三种类型;在面料方面,凤尾裙穿戴展露在外的面料基本采用真丝织物,不常展露的部分基本为棉麻面料;在色彩搭配的规律上,凤尾裙面料总体上呈现赤、青、玄、白四种主色调,其规律可以概括为"五彩彰施,必有主色,一色为主,他色辅之"。凤尾裙的制作工艺复杂,其主要的三个制作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缝制阶段、整合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分为设计款式、制作厥子、裁剪绣片形状、裁剪面料,缝制阶段主要包括滚边、镶边、刺绣、上里,整合阶段主要包括连片、上腰、缀铃铛、熨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裙 清代裙饰 设计元素 制作技艺 服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通风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柯莹 李俊 HAVENITH George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4-170,共7页
服装通风是服装设计和评价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体热湿舒适性。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介绍了服装通风测量方法及系统、通风影响因素以及服装通风与热湿舒适性的关系,重点阐述服装整体和局部通风表征系统及其在热湿舒适性... 服装通风是服装设计和评价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体热湿舒适性。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介绍了服装通风测量方法及系统、通风影响因素以及服装通风与热湿舒适性的关系,重点阐述服装整体和局部通风表征系统及其在热湿舒适性领域的应用。在现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服装通风的发展趋势:建立服装通风与人体热生理反应数值关系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服装通风过程,探究服装通风机制,将服装通风应用到环境污染领域,为人体防御污染物提供服装选择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通风 示踪气体 热湿舒适性 热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民间腰包造型与制作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婷婷 崔荣荣 廖春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18,共5页
为研究浙东地区汉族民间传统腰包的造型文化与制作工艺,对浙江台州刺绣博物馆中49件源自浙东地区的腰包传世藏品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浙东腰包主要有兜形和长带形2种,并以兜形最为常见。对浙东兜形腰包中占比最大、造型工艺最复杂的A类型... 为研究浙东地区汉族民间传统腰包的造型文化与制作工艺,对浙江台州刺绣博物馆中49件源自浙东地区的腰包传世藏品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浙东腰包主要有兜形和长带形2种,并以兜形最为常见。对浙东兜形腰包中占比最大、造型工艺最复杂的A类型腰包的制作工艺进行解析发现,浙东腰包具有结构精巧、装饰素雅的地域风格。精巧复杂的造型结构反映出浙东人民善于构思、独具匠心的地域心理特征,腰包上大量梅兰竹菊、诗词文句等刺绣纹饰反映了本地儒道思想的流行,民间腰包作为传统民俗实用物品既体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工艺美术哲学,也承载了传统汉族人民纯真厚实的民俗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腰包 造型 制作工艺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荷包边饰艺术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婷婷 崔荣荣 廖春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130,共5页
为了复原传统荷包工艺艺术的边饰工艺,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台州刺绣博物馆300余件荷包传世藏品的边饰进行分类研究,发现荷包边饰主要有编织带镶边、布条滚边和股线绣边3种基本形式。其中,织带镶边在葫芦荷包、扇套、眼镜袋等荷... 为了复原传统荷包工艺艺术的边饰工艺,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台州刺绣博物馆300余件荷包传世藏品的边饰进行分类研究,发现荷包边饰主要有编织带镶边、布条滚边和股线绣边3种基本形式。其中,织带镶边在葫芦荷包、扇套、眼镜袋等荷包中常见;布条滚边在江南腰包中最为普遍;股线绣边工艺最复杂,在装饰性强的方荷包、圆荷包中应用最多。可见,风格粗犷的大型荷包以布条滚边为主,精细绣花的小型荷包多以绣边装饰,织带镶边则具有一定的装裱作用。荷包边饰艺术融合了传统纹饰设计、配色、编织与刺绣等工艺。边饰选择遵循衬托点缀和功能适宜原则,荷包的造型类别、装饰风格以及制作材料共同决定了荷包边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荷包 边饰艺术 制作工艺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