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患者核心症状及症状群的网络分析
1
作者 温晓萌 孙彩萍 +2 位作者 韩小云 王小波 顾丹凤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症状群的构成,构建症状网络,探索核心症状,为制订症状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5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和食管癌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表...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症状群的构成,构建症状网络,探索核心症状,为制订症状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5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和食管癌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估其症状发生情况,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运用R语言构建症状网络,分析中心性指标。结果食管癌患者共提取6个症状群,分别是疲乏-食欲相关症状群,进食困难相关症状群,呼吸相关症状群,腹泻-反流相关症状群,言语相关症状群,疼痛相关症状群。其中疲乏、食欲减退、疼痛、恶心呕吐和吞咽困难是核心症状。疲乏(rs=4.45270,rc=0.01261)和食欲减退(rs=4.31811,rc=0.01257)的强度和紧密度较高。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通过对症状群及核心症状进行全程干预,将症状群与网络中心性指标相结合,制订精准的症状管理方案,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症状群 核心症状 疲乏 症状网络 症状管理 网络分析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肠肿瘤病人围术期衰弱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闫亚铃 顾春红 +1 位作者 姜建玲 王雪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综述老年胃肠肿瘤病人衰弱发生率、老年胃肠肿瘤衰弱病人的术后不良结局、老年胃肠肿瘤病人的衰弱评估工具、老年胃肠肿瘤病人围术期衰弱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改善老年胃肠肿瘤病人围术期衰弱状态,制定切实、有效的围术期干预措施减少或消... 综述老年胃肠肿瘤病人衰弱发生率、老年胃肠肿瘤衰弱病人的术后不良结局、老年胃肠肿瘤病人的衰弱评估工具、老年胃肠肿瘤病人围术期衰弱的干预措施,以期为改善老年胃肠肿瘤病人围术期衰弱状态,制定切实、有效的围术期干预措施减少或消除衰弱对病人术后不良结局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胃肠道肿瘤 围术期 衰弱 并发症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休克患儿骨髓腔输液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一帆 马艳杰 +7 位作者 李蕊 于淑坤 刘琪琪 管亚辉 李淑敏 李晶晶 倪嘉欣 刘倩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6,共6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危重症休克患儿骨髓腔输液的相关证据,为准确实施骨髓腔输液提供证据支持。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休克患儿骨髓腔输液治疗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和随机对照...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危重症休克患儿骨髓腔输液的相关证据,为准确实施骨髓腔输液提供证据支持。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中关于危重症休克患儿骨髓腔输液治疗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从骨髓腔输液通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穿刺设备、穿刺部位、皮肤消毒、药物性质、输液速度、骨髓腔输液通路移除、疼痛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操作资质及教育培训10个方面,共总结了4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危重症休克患儿骨髓腔输液的最佳证据,可为医护人员准确实施骨髓腔输液提供参考,建议医护人员结合临床情景及患儿实际情况应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危重症 休克 骨髓腔输液 药物治疗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淀粉酶及α/β-复合淀粉酶水解玉米淀粉在瓦楞原纸表面施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慧捷 胡紫芯 +7 位作者 朱鹤馨 阳路 刘新宇 贺柱华 陈明 胡静 顾鹏 邓海波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通过调节单一α-淀粉酶和α/β-复合淀粉酶配比、用量及酶水解温度,制备可应用于瓦楞原纸表面施胶的生物酶水解玉米淀粉施胶剂(EH淀粉胶),并通过测定其黏度,结合瓦楞纸的抗张强度、环压强度、挂胶量等性能,分析EH淀粉胶在提高瓦楞纸强... 通过调节单一α-淀粉酶和α/β-复合淀粉酶配比、用量及酶水解温度,制备可应用于瓦楞原纸表面施胶的生物酶水解玉米淀粉施胶剂(EH淀粉胶),并通过测定其黏度,结合瓦楞纸的抗张强度、环压强度、挂胶量等性能,分析EH淀粉胶在提高瓦楞纸强度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α-淀粉酶,α/β-复合淀粉酶制得的EH淀粉胶对瓦楞纸强度性能的增强效果更明显。α/β-复合淀粉酶的协同作用可较好控制淀粉的酶水解速率,得到黏度适用于表面施胶的EH淀粉胶。在温度60℃,α-淀粉酶、β-淀粉酶用量分别为90mL/t、30 mL/t的酶水解工艺参数下,制得瓦楞纸的抗张强度及环压强度分别为8.94 kN/m和2.31 N/mm,相比瓦楞原纸分别提高了20.7%和3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水解淀粉 Α-淀粉酶 α/β-复合淀粉酶 表面施胶 环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CCFM1367发酵葛根素缓解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
5
作者 吴楚侬 周永康 +6 位作者 殷梦琪 毛丙永 唐鑫 张秋香 赵建新 朱颖炜 崔树茂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38-2046,共9页
目的 研究副干酪乳杆菌CCFM1 367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CFM1 367)发酵葛根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2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葛根素和副干酪乳杆菌CCFM1367发酵葛... 目的 研究副干酪乳杆菌CCFM1 367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CFM1 367)发酵葛根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2只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葛根素和副干酪乳杆菌CCFM1367发酵葛根素干预),使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5周形成慢性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模型,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血清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结果 与未发酵葛根素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CCFM1367发酵葛根素明显改善了ALD小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调节血脂水平,降低血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抑制肝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酒精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修复酒精诱导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结论 副干酪乳杆菌CCFM1367发酵葛根素可以通过缓解肝脏损伤和增强小鼠肠道屏障完整性有效缓解小鼠慢性A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CCFM1367 葛根素 酒精性肝损伤 肠道屏障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酒精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科研能力训练的生理学实验教学设计——以骨骼肌收缩实验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蔡维维 赵晨阳 +3 位作者 朱雪雪 侯豹 孙海建 邱丽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0,共7页
依托骨骼肌收缩实验,以“骨骼肌相关疾病”为出发点,引入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尿糖、口服糖耐量、小腿骨骼肌收缩特性及骨骼肌病理性变化检测,并在课程中适时引入糖尿病相关的临床医学问题讨论,实现了“基础探索-... 依托骨骼肌收缩实验,以“骨骼肌相关疾病”为出发点,引入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尿糖、口服糖耐量、小腿骨骼肌收缩特性及骨骼肌病理性变化检测,并在课程中适时引入糖尿病相关的临床医学问题讨论,实现了“基础探索-教研结合-思政融合”的递进式培养模式。实验结果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兴趣,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培养了发现-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在丰富教学资源和形式的同时也提高了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骨骼肌收缩 2型糖尿病 思政 科研能力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花苷靶向内凝集蛋白1改善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自成 毛爱琴 +1 位作者 石萧明 何冬旭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177,共8页
利用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内凝集蛋白1(intelectin 1,ITLN1)在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的修复作用,并遴选出食源性ITLN1激动剂蒙花苷,进一步证实蒙花苷对内皮细胞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IT... 利用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内凝集蛋白1(intelectin 1,ITLN1)在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的修复作用,并遴选出食源性ITLN1激动剂蒙花苷,进一步证实蒙花苷对内皮细胞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ITLN1的表达下降(66.68±9.51)%,并且当在内皮细胞中敲低ITLN1后,活性氧的生成会随着ITLN1表达水平的降低而升高。在使用50 mg/kg剂量的蒙花苷灌胃糖尿病小鼠28 d后,小鼠主动脉内皮细胞ITLN1的表达升高,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水平下降,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均呈一定程度的下调。进一步研究发现蒙花苷可以抑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和核因子κB,从而降低ROS的生成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血管内皮损伤。因此,本研究提出蒙花苷可以靶向ITLN1,从而缓解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花苷 糖尿病 内凝集蛋白1 主动脉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杀伤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芹 迟锐 龚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5,共5页
CD4^(+)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CD4^(+)T cells,CD4^(+)CTL)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T细胞亚群,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依赖、抗原特异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酶、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等作用于靶细胞,... CD4^(+)杀伤性T细胞(cytotoxic CD4^(+)T cells,CD4^(+)CTL)是一类具有细胞毒作用的新T细胞亚群,其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依赖、抗原特异性的方式识别靶细胞,分泌具有细胞毒性的颗粒酶、穿孔素和颗粒溶素等作用于靶细胞,从而发挥对靶细胞的毒性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围绕CD4^(+)CTL的分化、表型及其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杀伤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9
作者 唐洁 吕凯丽 +1 位作者 薛艳 俞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44-85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网,纳入关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网,纳入关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篇,1213例患者,TEAS组599例,对照组6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术后睡眠质量(SMD=-0.83,95%CI-1.06~-0.60,P<0.001)明显改善,睡眠时间(SMD=0.70,95%CI 0.31~1.08,P=0.0004)明显延长。亚组分析显示,在单次干预时间、干预次数、疏密波频率、干预时机亚组中,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睡眠质量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 睡眠质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叶枫 郭莹 +2 位作者 程良玲 陈玲 范晓芳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特征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机器学习模型,并分析重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6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将患者分为吞咽...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特征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机器学习模型,并分析重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6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将患者分为吞咽障碍组和非吞咽障碍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K-最近邻(KNN)、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轻量梯度提升(LGBM)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6种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DeLong检验比较6种模型的AUC,最终获得最优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筛选出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吞咽障碍187例,非吞咽障碍115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NIHSS评分、年龄,肌力减弱、咳嗽和构音障碍是吞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训练集中,KNN、DT、RF、SVM、LGBM以及XGBoost的AUC分别为0.989、0.890、0.995、0.905、0.500、0.922,RF的AUC高于其他五种模型,但其中RF和KNN两者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在验证集中,KNN、DT、RF、SVM、LGBM以及XGBoost的AUC分别为0.857、0.865、0.917、0.887、0.500以及0.914,RF的AUC虽高于KNN和DT模型,但两者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所有的预测变量中,使用RF模型筛选出影响吞咽障碍最重要的预测变量依次为年龄、NIHSS评分、构音障碍、咳嗽以及肌力减弱。结论机器学习模型可作为预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可靠工具,RF模型具有最佳的预测性能,影响吞咽障碍最重要的预测变量依次为年龄、NIHSS评分、构音障碍、咳嗽以及肌力减弱,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临床医师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妊娠、辅助生殖妊娠自然流产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关联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旭 姚迪 +4 位作者 沈晔 郭凌岑 陶荷花 赵馨 杨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染色体异常是发生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SA)的最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分析SA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关联,并比较不同的妊娠方式和不同的流产次数对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咨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 目的:染色体异常是发生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SA)的最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分析SA与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关联,并比较不同的妊娠方式和不同的流产次数对流产组织染色体异常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咨询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SA患者共1345例。根据妊娠方式分2组:自然妊娠组(S组,n=1242)、辅助生殖妊娠组(ART组,n=103)。按流产次数将S组的1242例患者进一步分为自然妊娠偶发性流产组(S-1组,n=780)、自然妊娠复发性流产组(S-2组,n=462),将ART组的103例患者进一步分为辅助生殖妊娠偶发性流产组(ART-1组,n=68)、辅助生殖妊娠复发性流产组(ART-2组,n=35)。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对流产组织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S-1组和S-2组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56.79%(443/780)和52.38%(242/462),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36%(34/780)和7.36%(34/462),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然妊娠SA病例中,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率逐渐降低,流产≥4次组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流产1次、2次组(均P<0.05);流产1、2、3、≥4次组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46%、5.65%、5.88%、4.3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nts,pCNVs)+可能致病性拷贝数变异(likely 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nts,LP-CNVs)的发生率在流产次数1~3次组中逐渐升高,且1次组与2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1组和ART-2组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7.06%(32/68)和37.14%(13/35),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94%(2/68)和11.43%(4/35),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1与ART-1组、S-2与ART-2组之间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率、染色体结构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在自然妊娠、辅助生殖妊娠SA患者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在遗传学查因中应重视复发性流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染色体异常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自然妊娠 辅助生殖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能力培养的细胞生物学开放性综合实验设计
12
作者 蔡维维 王瑜彤 +3 位作者 朱雪雪 侯豹 孙海建 邱丽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设计了以“菊苣酸体外抑制氧化应激的药效学评价”为主题的细胞生物学开放性综合实验。以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炎症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菊苣酸的细胞毒性并确定有效剂量;以ROS指示剂DCFH-DA染色为主线,结合全波长荧光酶标仪、荧... 设计了以“菊苣酸体外抑制氧化应激的药效学评价”为主题的细胞生物学开放性综合实验。以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构建炎症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菊苣酸的细胞毒性并确定有效剂量;以ROS指示剂DCFH-DA染色为主线,结合全波长荧光酶标仪、荧光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术,并辅以DHE染色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评价菊苣酸抑制氧化应激的能力。该课程涵盖多学科实验技术,将基础实验与创新实验有机融合,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化理解重点实验技术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科学能力培养 氧化应激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异槲皮素对关节炎大鼠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影响
13
作者 侯豹 次旦南卓 +6 位作者 张仕杰 徐安静 蔡维维 朱雪雪 孙海建 米玛 邱丽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8-2044,共7页
目的 探讨异槲皮素对关节炎大鼠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槲皮素组(50 mg/kg)和地塞米松组(2.5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第1、8天于大鼠尾根部、背部和足底区域注射牛Ⅱ型胶原(2 m... 目的 探讨异槲皮素对关节炎大鼠炎症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异槲皮素组(50 mg/kg)和地塞米松组(2.5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第1、8天于大鼠尾根部、背部和足底区域注射牛Ⅱ型胶原(2 mg/mL)与等体积不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乳液,每次200μL,构建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造模第15天后开始给药,拍摄并记录大鼠的爪和关节状况。使用Micro-CT对大鼠足部进行三维成像,并分析骨体积分数;使用小动物高频超声成像对大鼠膝关节进行成像,观察积液水平;HE染色法评价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IL-6、TNF-α和IL-10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表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滑膜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表达。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异槲皮素作用于RA的靶点,使用虚拟分子对接法探究异槲皮素与靶蛋白的结合位点和结合能。通过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探究异槲皮素在细胞水平的抗炎作用,以及对BMDM的极化作用,并验证异槲皮素对RA的作用靶点。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异槲皮素可修复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的骨畸形,改善骨体积分数(P<0.05),降低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P<0.01),改善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膝关节炎症微环境。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异槲皮素对RA的作用潜在靶点主要有NF-κB、Akt和TNF-α。在细胞水平,异槲皮素可以显著抑制NF-κB活化,诱导BMDM向M2型极化,降低促炎因子IL-6、IL-1β表达,促进IL-10和Arg-1表达。结论 异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活化,诱导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改善RA的炎症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槲皮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巨噬细胞 炎症微环境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14
作者 郑金龙 郑雪梅 +2 位作者 史君伟 张静 彭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35-2543,共9页
目的:构建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并对方案初步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基于循证护理和德尔菲法构建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2023年2月—11月经免疫检查点抑制... 目的:构建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并对方案初步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基于循证护理和德尔菲法构建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2023年2月—11月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首次治疗的112例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构建的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及护士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知识水平。结果: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形成的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包括6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实施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皮肤毒性护理方案后,试验组皮肤毒性轻于对照组,KP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的肺癌病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护理方案可以改善病人皮肤严重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升护士相关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皮肤毒性 生活质量 循证护理 德尔菲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F130通过促进PARP1的泛素化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5
作者 陈果 刘命珩 +5 位作者 王瀞 苏家宝 韦敏 孙海建 朱雪雪 陆清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30(ring finger protein 130,RNF13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4组(n=6):假手术(Sham)组、模型(MI/RI)组、心肌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30(ring finger protein 130,RNF13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4组(n=6):假手术(Sham)组、模型(MI/RI)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空载体质粒(MI/RI+Vecto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RNF130过表达(MI/RI+RNF130OE)组。心肌缺血-再灌注24 h后,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采用IHC、DHE和TUNEL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组学分析RNF130调控的下游蛋白,通过免疫沉淀(IP)实验检测蛋白互作。结果与给予Vector空载体质粒的模型组小鼠相比,小鼠心肌细胞RNF130过表达后,心脏功能显著改善,表现为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数值增加,同时心肌梗死区域显著缩小,NOX-2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也观察到明显的下降(P<0.05)。DHE和TUNEL染色表明,RNF130过表达后,相比于MI/RI+Vector组的小鼠,其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蛋白质组学分析与IP实验发现蛋白PARP1与RNF130有明显的蛋白互作。同时发现其与RNF130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反。结论RNF130可能通过调控PARP1泛素化途径减轻MI/RI损伤,为靶向干预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泛素化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PA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棕榈酸饮食对前列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6
作者 陈家瑶 黄凤娇 +2 位作者 孙冰倩 陈永泉 王小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6,共9页
【目的】探讨富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PA)饮食对小鼠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对比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在PCa与癌旁... 【目的】探讨富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PA)饮食对小鼠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对比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在PCa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将12只皮下移植LNCaP细胞的裸鼠分为2组,分别给予富含PA饲料和正常对照(negative control,NC)饲料;另外,将12只C-myc过表达(C-mycT)小鼠分为2组,饲养方式与裸鼠组相同。通过测量肿瘤质量、HE染色和Ki67染色分析PCa的发展情况;运用IHC和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质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水平。最后从TCGA数据库中搜索和分析相关基因数据,探究CD36、TGF-β1与PCa之间的关系。【结果】与邻近正常组织相比,FASN在P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FASN表达量与PCa的发展呈正相关。在裸鼠和C-mycT小鼠中,富含PA饮食能够显著促进PCa的发展,加速EMT过程,并激活TGF-β1信号。另外,TGF-β1的表达与PCa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CD36的表达与TGF-β1呈正相关。TGF-β1、TGF-βR1和CD36的高表达均为PCa的危险因素,其中TGF-β1是PC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富含PA饮食可促进PCa小鼠肿瘤生长,激活TGF-β1信号通路,诱导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棕榈酸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负荷指数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17
作者 李一萌 徐东霞 +3 位作者 苑日康 叶江平 周俞成 宗刚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78-1289,共12页
目的探讨炎症负荷指数(IBI)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并评估IBI对院内及长期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中... 目的探讨炎症负荷指数(IBI)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并评估IBI对院内及长期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接受PCI治疗的465例STEMI患者资料,计算每例患者的IBI。通过ROC曲线评估IBI对患者住院和长期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并根据最佳IBI临界值将人群分组进行临床特征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IBI组的MACE发生风险。结果IBI预测STEMI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AUC值为0.687,预测长期随访期间MACE的AUC值为0.6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IBI(≥102.33 mg/L)的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OR=10.900,95%CI 4.273~29.180,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高IBI(≥55.88 mg/L)的STEMI患者在长期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风险增加(HR=1.989,95%CI 1.128~3.506,P=0.018)。结论IBI是STEMI患者PCI术后住院和长期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一个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C反应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释放超氧阴离子的β-半乳糖苷前药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18
作者 刘珈璇 姚雪妍 +3 位作者 谭云鹰 胡静 傅俊杰 尹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以能在细胞内循环释放超氧阴离子(O_(2)^(-))的蒽醌类化合物HAQ-OH和AQ-OH为原药,设计并合成了4个全新的蒽醌β-半乳糖苷前药,期望利用Warburg效应和肿瘤细胞内过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释放O_(2)^(-)杀死肿瘤细胞。... 以能在细胞内循环释放超氧阴离子(O_(2)^(-))的蒽醌类化合物HAQ-OH和AQ-OH为原药,设计并合成了4个全新的蒽醌β-半乳糖苷前药,期望利用Warburg效应和肿瘤细胞内过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释放O_(2)^(-)杀死肿瘤细胞。细胞实验表明,前药Gal-HAQ和Gal-AQ可选择性地抑制β-半乳糖苷酶过表达的卵巢癌OVCAR-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O_(2)^(-)荧光探针发现,Gal-HAQ和Gal-AQ可时间依赖性地在OVCAR-3细胞内释放O_(2)^(-),并且O_(2)^(-)对于其抗肿瘤活性至关重要。前药Gal-HAQ和Gal-AQ还可有效清除高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衰老细胞,而不影响非衰老细胞,进一步证明了前药依赖β-半乳糖苷酶发挥其细胞毒性。综上,本研究发现的能响应β-半乳糖苷酶释放O_(2)^(-)的前药Gal-HAQ和GalAQ有望作为新型的抗肿瘤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阴离子 β-半乳糖苷前药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检测母乳中14种低聚糖
19
作者 郭敏 杨芹 +3 位作者 魏小晶 王琳琳 田丰伟 赵建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163,共10页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检测母乳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离心取上清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含2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检测母乳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离心取上清液,经Waters ACQUITY UPLC®BEH Amide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分离,以含2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平行反应监测模式(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结果】14种母乳低聚糖在质量浓度为0.10~100.00μ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802,检出限为0.05~1.00μg/mL,定量限为0.10~5.00μg/mL,回收率为78.03%~105.23%,相对标准偏差为0.14%~5.86%。【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不同来源母乳样品中母乳低聚糖,为母乳低聚糖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母乳低聚糖 平行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癌患者及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与心理困扰的主客体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方明艳 谢宗涛 胡雯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对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40对晚期肺癌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使用心理困扰量表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调查,建立恐惧疾病进展与双方心理困扰关系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晚期...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对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40对晚期肺癌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使用心理困扰量表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进行调查,建立恐惧疾病进展与双方心理困扰关系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及配偶照顾者的心理困扰得分分别为(31.53±6.60)分、(32.37±6.49)分;恐惧疾病进展得分分别为(35.55±8.79)分、(37.26±6.34)分。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表明,患者及配偶的恐惧疾病进展均正向影响自身及对方的心理困扰(均P<0.05),主客体效应显著。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及配偶照顾者的心理困扰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到双方恐惧疾病进展的共同影响。应将晚期肺癌患者和配偶照顾者视为一个整体,及时发现和识别他们的疾病进展恐惧水平,以减轻对心理困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配偶 照顾者 心理困扰 恐惧疾病进展 主客体互倚模型 家庭系统理论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