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小波变换与贝叶斯LS-SVM的网络流量预测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渊 王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9-2231,共3页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的精度,研究了一种融合小波变换与贝叶斯LS-SVM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首先将原始流量数据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并将分解得到的近似部分和各细节部分分别单支重构到原级别上;对各个重构后的序列分别用最小二乘支持...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的精度,研究了一种融合小波变换与贝叶斯LS-SVM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法。首先将原始流量数据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并将分解得到的近似部分和各细节部分分别单支重构到原级别上;对各个重构后的序列分别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预测,将贝叶斯证据框架应用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的选择;将各个预测结果重构后得到对原始序列的预测结果。对比实验表明,该模型不仅具有较快的运行速度,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量预测 小波变换 支持向量机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贝叶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QPSO训练BP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鹏 刘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9-301,共3页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的精度,采用一种改进的QPSO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预测。针对标准的QPSO算法不可避免地出现早熟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参数自适应的QPSO算法,较好地避免了粒子群的早熟,提高了算法... 为了提高网络流量预测的精度,采用一种改进的QPSO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预测。针对标准的QPSO算法不可避免地出现早熟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参数自适应的QPSO算法,较好地避免了粒子群的早熟,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PSO训练的BP网络、QPSO训练的BP网络作为预测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及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早熟 神经网络 网络流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遗传算法改进的蚁群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夏鸿斌 须文波 刘渊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针对蚁群算法存在停滞现象及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融合遗传算法改进的蚁群算法,在蚁群算法中引入路径遗传运算。对蚂蚁发现的路径进行染色体编码,通过适应度函数对蚂蚁的路径做适应度评价,进行路径交叉和路径变异运算,设计了新... 针对蚁群算法存在停滞现象及收敛速度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融合遗传算法改进的蚁群算法,在蚁群算法中引入路径遗传运算。对蚂蚁发现的路径进行染色体编码,通过适应度函数对蚂蚁的路径做适应度评价,进行路径交叉和路径变异运算,设计了新的信息素更新策略。以对称TSP测试集为对象,将改进算法与现有算法进行测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优良的全局优化能力,有效防止了停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蚁群优化 路径遗传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平衡路由:一种新的ACO路由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夏鸿斌 须文波 刘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04-2507,共4页
通过改进ACO算法达到一种能实现通信网络负载平衡的群体智能路由策略。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将蚁群划分为若干个子群,不同子群的蚂蚁释放不同类型的信息素。通过不同类型信息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以及链路负载的测量,提出了三种策略实现... 通过改进ACO算法达到一种能实现通信网络负载平衡的群体智能路由策略。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将蚁群划分为若干个子群,不同子群的蚂蚁释放不同类型的信息素。通过不同类型信息素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以及链路负载的测量,提出了三种策略实现负载平衡路由。在模拟网络上进行了不同策略的对比实验,以及与已有的群体智能路由算法的运行测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路由策略具有较好的效果和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负载平衡 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AntNet与遗传算法的动态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夏鸿斌 须文波 刘渊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48-105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分布式网络路由算法。在AntNet算法中引入了路径遗传运算(GA),提出了新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对蚂蚁发现的路径进行染色体编码,并用适应度函数对其进行适应度评价,通过路径交叉和路径变异运算以及种群的不断进化,来提高...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分布式网络路由算法。在AntNet算法中引入了路径遗传运算(GA),提出了新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对蚂蚁发现的路径进行染色体编码,并用适应度函数对其进行适应度评价,通过路径交叉和路径变异运算以及种群的不断进化,来提高解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快速收敛,且有效地提高了网络吞吐量、降低了平均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蚁群优化 网络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智能路由和负载平衡算法研究进展
6
作者 夏鸿斌 须文波 刘渊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08-413,共6页
针对当前路由算法不能胜任解决网络不断增加的复杂性问题,通过自然生物群体证明的群体智能,在网络路由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研究启发,文中对群体智能算法在计算机网络路由和负载平衡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并比较了... 针对当前路由算法不能胜任解决网络不断增加的复杂性问题,通过自然生物群体证明的群体智能,在网络路由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研究启发,文中对群体智能算法在计算机网络路由和负载平衡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并比较了应用ACO算法解决路由和负载平衡问题的3个主流研究工作;讨论了群体智能路由算法的收敛停滞问题及其最新解决方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智能 蚁群优化 移动代理 路由 负载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形态学小波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钱永浩 吴小俊 罗晓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8-16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形态学小波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针对文献[1]基于形态学小波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在重构过程中存在灰度值下溢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检测-重融合的新方法。融合试验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形态学小波融合方法。
关键词 形态学小波 灰度值下溢 多聚焦图像融合 多分辨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主动形状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清艳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92-195,共4页
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用于特征定位的统计学形状模型,主要应用于灰度图像中物体的跟踪与定位。在传统主动形状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构建局部纹理模型的新方法。该模型充分利用特征点之间的联系,构建... 主动形状模型(Active Shape Model,ASM)是一种较为流行的用于特征定位的统计学形状模型,主要应用于灰度图像中物体的跟踪与定位。在传统主动形状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一种构建局部纹理模型的新方法。该模型充分利用特征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加权模型。在ORL人脸数据库、JAFFE人脸数据库中进行特征定位实验,并进行了ASM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ASM方法提高了搜索速度与特征点定位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主动形状模型 局部纹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主动形状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清艳 刘渊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35-1937,共3页
在分析ASM不足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AFSA)的ASM,从而有效克服初始状态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对ORL人脸数据库进行特征定位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搜索速度快、定位精度高、对初始状态不敏感、避免局部最优等优点。
关键词 主动形状模型 人工鱼群算法 特征提取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八边形的混合快速运动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杰杰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1-183,共3页
根据图像序列的运动矢量的时空相关性和中心偏移特性,并结合零运动判断,设计研究了一种八边形模式搜索[1]。其在中等或大运动块的情况下相对于FS、TSS、DS、MVFAST能够得到更高的精确度,又由于对非静止块采用了起始点预测,减少了搜索的... 根据图像序列的运动矢量的时空相关性和中心偏移特性,并结合零运动判断,设计研究了一种八边形模式搜索[1]。其在中等或大运动块的情况下相对于FS、TSS、DS、MVFAST能够得到更高的精确度,又由于对非静止块采用了起始点预测,减少了搜索的时间,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搜索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估计 八边形 大小钻石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AQM在拥塞控制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星光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85,116,共4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网络需求不断涌现,拥塞控制成为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的重要因素,拥塞控制的发展要求网络本身也要参与其中。传统的端到端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拥塞问题,作为主动管理队列算法的REM原算法由于对RTT...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网络需求不断涌现,拥塞控制成为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的重要因素,拥塞控制的发展要求网络本身也要参与其中。传统的端到端机制不能解决所有的拥塞问题,作为主动管理队列算法的REM原算法由于对RTT的不精确估计导致不能准确反应网络中拥塞状态。根据控制论中将链路价格化的方法,对REM算法的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拥塞控制机制。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包的丢失,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主动队列管理 随机指数标记 链路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