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3
1
作者
沙莎
蒋高明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6-172,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F13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085)
+2 种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BY2013015-38
BY2014023-34)
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1161)
文摘
通过系统地介绍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和其发展历史,详细分析了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面临的挑战、近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从线圈模型、纱线真实感和织物物理模型3个方面阐述了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研究历程。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以及三维模拟技术从单纯的静态模拟发展到拥有物理属性的动态模拟的过程;总结了三维模拟技术现有成果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该技术在未来会朝着模拟方法物理化、线圈类型多元化和应用范围多样化3个方向发展。
关键词
纬编针织物
三维模拟
物理属性
动态模拟
发展趋势
Keywords
weft knitted fabric
3-D simulation
physical property
dynamic simulation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TS186.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全成形针织毛衫编织工艺与装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高明
郑培晓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服装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0-4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72238
61602212)
文摘
为突破传统服装生产模式无法一体成形的局限性,实现从传统到新型生产模式的变革,研究了新型全成形生产模式的罗纹起口、圆筒平针、开口成形编织工艺,探讨了全成形织造设备四针床电脑横机的针床、织针、送纱装置等核心装备技术。基于四针床电脑横机,将编织工艺应用于背心、V领短袖、长袖开衫等全成形经典款式,分析全成形针织毛衫关键部位的设计要点和单筒形、多筒形结构变化。通过对比发现,可一线成衣的新型全成形生产模式将传统的刚性生产模式变成了柔性生产线,具有减少生产流程、减少原料损耗、改善产品性能、符合绿色生产、满足高端定制等优势与特点。
关键词
全成形毛衫
一线成衣
针织
四针床电脑横机
编织工艺
生产装备
Keywords
whole garment
first-line ready-to-wear
knitting
four-needle bed computerized flat knitting machine
knitting process
production equipment
分类号
TS18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针织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蒋高明
彭佳佳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针织工业》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3015-05)
文摘
成形技术是针织核心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缝、移圈、局编、提花、变密度等成形工艺及其应用;其次概括了圆编、横编、经编针织成形设备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速化、精细化以及全流程的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成形产品在服装、服饰以及产业用领域的开发应用情况。指出针织成形技术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针织成形工艺
无缝
移圈
提花
针织设备
针织成形产品
Keywords
Fully Fashioned Knitting Technology
Seamless
Transfer
Jacquard
Knitting Equipment
Fully Fashioned Knitted Product
分类号
TS18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基于局部编织技术的全成形针织衫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盼
吴志明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72238)
无锡市针织科技服务平台项目(WX03-07D0304-021700-06)
文摘
为促进全成形针织衫款式开发,更好地推广全成形编织技术,以四针床电脑横机及对应设计系统为依托,对局部编织技术及其在全成形针织衫中的创新应用进行研究。采用局部编织工艺进行组织和结构的创新设计,并通过编织实例,分析工艺实现方式与技术细节。结合局部编织技术高速、高效、节约原料等特点,提出将其运用于针织衫结构中的设计方法;利用全成形针织衫连续性、完整性特点,将局部编织技术与不同组织、纱线结合,塑造出丰富多变的肌理效果;应用局部编织技术可促进全成形针织衫功能性与美观性的完美融合,满足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
全成形针织衫
局部编织
组织结构
创新设计
编织工艺
四针床电脑横机
Keywords
fully formed knitted sweaters
partial knitting
weave structure
innovative design
knitting process
four-bed computerized flat knitting machine
分类号
TS18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针织智能制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高明
高哲
高梓越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生态纺织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7-183,共7页
基金
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子课题(工信部联装【2016】213号)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51129)
+1 种基金
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6022-3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文摘
为探讨针织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首先阐述智能制造的含义,将针织智能制造细分为针织产品设计智能化、针织装备控制智能化、针织生产管理智能化、针织服装营销智能化、针织产品性能智能化和针织产业服务智能化6个方面,并对每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论述;提出针织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介绍针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现状及具体应用;指出了智能制造是我国针织行业在新常态下打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强调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是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针织
智能制造
装备智能化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全成形服装
智能穿戴
Keywords
knitt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 executionsystem
whole garment
wearable intelligent apparel
分类号
TS10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题名 针织新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3
6
作者
蒋高明
高哲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9-17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72238)
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子课题(1064130201160660)
+1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5112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文摘
为加快智能化针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介绍了国内外针织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针织产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特征。从针织装备高精技术、针织智能生产技术、针织服饰成形技术、针织立体编织技术和针织智能穿戴技术5个方面对最新针织技术、典型产品、前沿应用进行全面的解析。同时,基于目前市场需求低迷、成本持续攀升、环保形势严峻、产品同质化严重,我国针织产业比较优势下降,下行压力加大等问题,对针织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展望,认为针织行业应抢占先机,加快融入"互联网+"概念,深入开展两化融合,促进针织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针织技术
高精化
智能生产
成形技术
立体编织
智能穿戴
Keywords
knitting technology
high precisi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forming technology
3-Dknitting
intelligent wear
分类号
TS183.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纬编针织技术发展及产品创新
被引量:13
7
作者
缪旭红
蒋高明
李筱一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针织工业》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文摘
结合近年来快速反应和产品创新的发展潮流,阐述纬编技术及产品的发展情况。概述纬编生产在高精设备技术、数字化生产技术和无缝成形技术3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并通过10类面料分析纬编产品创新情况,包括空气层、仿蕾丝、针织牛仔、商务休闲、户外服装、床品、提花床垫包覆和家具包覆面料,以及成形鞋面和超薄弹力织物等。提出纬编产品个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是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出我国纬编领域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纬编技术
高精设备
数字化生产
无缝成形
产品创新
个性化
智能化
Keywords
Weft Technology
High Precise Equipment
Digital Production
Seamless Forming
Product Inno-vative
Personalization
Intelligence
分类号
TS18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针织运动鞋帮面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茜
蒋高明
卢致文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针织工业》
2016年第1期28-31,共4页
基金
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JUSRP51404A)
江苏省产学研项目(BY2015019-31
BY2014023-34)
文摘
选用PET与ES低弹丝为原料,对鞋面中使用的3类横编织物进行拉伸断裂、撕裂以及匀速拉伸试验,分析原料变化、编织工艺与后整理工艺对横编针织运动鞋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原料针织物的双向拉伸应力与应变曲线非常类似;不同组织针织物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纵向继裂强度表现为基本组织>辅助组织>孔洞组织,横向断裂强度表现为辅助组织>基本组织,不同孔洞组织由于成形方式及大小不同对其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鞋面生产中应结合实际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为使横编针织物拉伸应力增加,变形减少,织物尺寸稳定,因此对织物进行合理的后整理也是保证其各项强力指标达到鞋帮面材料性能要求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运动鞋
帮面材料
电脑横机
力学性能
编织工艺
后整理
Keywords
Sport Shoes
Shoe Upper Material
Computerized Flat Knitting Machine
Mechanical Property
Knitting Technology
Finish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18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碳纤维三维成形针织物的可编织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艳艳
孙晓璐
钟文鑫
马丕波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针织工业》
2015年第9期8-11,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085)
江苏省产学研项目(BY2014023-34
BY2014023-20)
文摘
基于对碳纤维纱线性能及编织工艺参数要求的分析,本文选用规格为6 K,强度为T-300的碳纤维作为编织材料,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加油量和弯纱深度在兄弟牌KH-868手摇横机上编织圆筒形纬平针和1+1罗纹两种不同结构的针织物,通过对比织物表面特性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线圈形态与针织物外观的影响,得出最佳编织工艺参数。验证了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针织结构复合材料的灵活性和可生产性,并给出几种碳纤维三维成形针织物的编织工艺,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变截面圆柱形、圆形弯管针织物。
关键词
碳纤维
三维成形针织物
加油量
弯纱深度
编织工艺
Keywords
Carbon Fibers
Three-dimensional Ready-made Fabrics
Oil Load
Stitch Cam Depth
Knitt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S18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基于针织的肘部弯曲传感器传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婵婵
缪旭红
李煜天
机构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21,共6页
基金
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重点项目(JUSRP51625B)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51727A)
文摘
为了运用针织导电织物作为柔性传感器来测试肘部弯曲度,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导电织物进行了传感性能测试,以期获得最佳织物工艺。针对不同原料、组织和织物密度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在圆机上织制了9种规格的导电织物并制作成袖套,测试了人体实际穿着时肘部弯曲过程中导电织物电阻的变化,采用多指标极差法和SAS方差法综合分析了9种导电织物的线性度、稳定性和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传感性能的因素从大到小顺序为原料、组织、织物密度,地纱原料的弹性对各传感性能影响最大,所以可以优先选择改变原料的弹性来调整传感器的传感性能。
关键词
纬编
柔性传感器
导电织物
传感性能
肘部弯曲
Keywords
weft knitting
flexible sensor
conductive fabric
sensing performance
elbow bending
分类号
TS18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针织结构材料在安全防护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丕波
孙亚鑫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6-181,共6页
基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应用基础研究项目(J201604)
文摘
为进一步拓宽针织结构材料在安全防护领域的应用,系统地介绍了平纹结构、经编网眼结构、经编间隔结构、绒类结构、轴向结构、负泊松比结构以及无缝结构针织防护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点,并归纳和总结了针织结构防护材料的应用研究现状。认为针织结构防护材料因具有柔软舒适、成形性好、可设计性强以及可实现大面积防护等优点,在安全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情况和人们对安全防护类产品的实际需求指出,针织结构防护材料将会向智能化、多功能化、轻质化、穿着舒适和时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针织结构材料
安全防护
经编间隔结构
针织绒类
成形性
负泊松比
Keywords
knitted structure material
safety protection
warp-knitted spacer structure
knitted velvet
formability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分类号
TS186.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全成形双层结构针织服装工艺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詹必钦
丛洪莲
吴光军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9-154,160,共7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52013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02150)。
文摘
为深入探讨全成形针织服装复杂款式结构,丰富全成形针织服装款式样板,研究了四针床全成形双层结构针织服装设计方法及编织工艺。在四针床全成形单层结构服装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体型特征、人体运动松量和服装原型特征,设计出双层结构服装原型纸样。针对此纸样设计出一款典型双层结构上装,对其版型设计、工艺方法和成形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单层结构服装到双层结构服装转化过程中,里外层结构通过一体成形编织工艺形成款式造型;连接处模型有O型、X型、H型、XO型4种方式保持衣身平衡,以确保里外层连接处尺寸差的精确调整;细部模型通过集圈编织、局部编织形成;根据编织工艺参数及里外层服装在结构上的差异可得到适合人体曲线的全成形双层结构服装。
关键词
针织
全成形
针织服装
四针床
双层结构
编织工艺
Keywords
knitting
single-piece garment
knitted garment
four-needle bed
double-layer structure
knitting process
分类号
TS18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全成形双层结构针织服装部件化虚拟展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詹必钦
李玉贤
董智佳
丛洪莲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152,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52013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02150)。
文摘
针对双层全成形服装开发少且虚拟展示实时性欠佳的问题,在分析全成形双层服装的异形结构样板模型特征要素基础上,对部件化分类后的双层样板模型进行参数化设计,并建立二维样板与三维样板模型的拓扑几何映射关系,应用弹簧-质点模型实现里外层二维样板的三维部件化建模,通过使用数字化纱线仿真模拟与纹理映射技术,对纹理映射后的二维样板的工艺结构特征点进行校准对位,最终实现了全成形双层针织服装无缝化部件虚拟建模设计与快速虚拟仿真展示,为全成形异形结构类针织服装的系列化产品开发与快速交互提供创新方案。
关键词
全成形
针织服装
双层结构
部件化
纹理设计
虚拟展示
Keywords
fully-formed
knitted clothing
double-layer structure
componentization
texture design
virtual display
分类号
TS195.6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题名 石墨烯改性锦纶针织面料服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馨馨
丛洪莲
高哲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60221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016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文摘
为探究新型石墨烯改性锦纶纱线在纬编内衣面料中的应用,设计开发了不同原料、不同组织结构的石墨烯改性锦纶针织面料,并与传统锦纶面料进行服用性能对比。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石墨烯改性锦纶纤维的表面结构,发现二维平面石墨烯的再石墨化现象;通过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及普通锦纶面料的性能测试对比,分析数据得知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的质量磨损率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1/6,芯吸高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3~4倍,同时透湿量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1. 5~2倍,显示出极好的耐磨性能与热湿舒适性能。采用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结果显示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的综合指标均高于普通锦纶面料,最高值为0. 984,具有更加突出的服用性能。
关键词
石墨烯
锦纶
针织面料
服用性能
模糊综合评价
Keywords
graphene
nylon
knitted fabric
wearabilit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TS101.92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题名 针织西服面料的挺括风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新彤
高哲
顾洪阳
丛洪莲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5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602212,61902150)
无锡市针织科技服务平台项目(WX03-07D0304-021700-06)。
文摘
为探讨针织面料在西服开发应用的要求与标准,寻找能够用于西服开发的针织面料,分别从弯曲长度、折皱回复性、悬垂性3个方面对针织面料的挺括风格进行量化分析。借助实验仪器以及数据处理得到弯曲刚度、折皱回复角、静态悬垂系数3项性能指标,以机织西服面料为参考标准,对针织面料的挺括风格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6路变化罗马组织是较为适合针织面料开发西服的组织结构,其结构稳定性优于12路小提花组织以及变化间隔组织,降低纵向弯曲刚度与横向弯曲刚度的差异;织物厚度增加0.1 mm,折皱回复程度提高10%;织物密度控制在110~130线圈/(5 cm)时,悬垂程度达到机织西服面料的60%以上;6路变化罗马组织配合高织物密度能够使针织面料的挺括风格达到机织西服面料的80%。
关键词
针织面料
弯曲刚度
折皱回复角
悬垂系数
挺括风格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bending stiffness
wrinkle recovery angle
drape coefficient
stiffness style
分类号
TS186.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基于全成形技术的针织服装款式结构与实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詹必钦
丛洪莲
吴光军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服装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05-41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90215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52013B)。
文摘
为探究全成形针织服装款式结构及工艺生产的多样性与可实现性,分析全成形技术中罗纹起口、筒形编织、领形编织及袖形编织等工艺在不同款式针织服装生产中的应用,并基于四针床电脑横机,探讨针织开衫、套衫中领口、身形、袖形、帽形以及针织裙装下摆的结构变化和编织方式,最终完成套衫、开衫、裙装及连帽衫4种款式的全成形针织服装编织,为促进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针织服装设计的多样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成形
款式设计
四针床电脑横机
编织工艺
结构
Keywords
whole garment
style design
four needle bed computerized flat knitting machine
knitting process
structure
分类号
TS18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TS18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针织传感器在运动健康服装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丕波
刘青
牛丽
李煜天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服装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7217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22026)。
文摘
针织传感器具有轻盈、贴体、良好的应变拉伸回复性及成形性等优点,为实现柔性、无感的运动信号监测及智能可穿戴的运动健康服装制备提供了可能。综述了针织传感器的制备方式,分析纱线种类、织物组织结构、拉伸传感方向等对其传感性能的影响,比较针织传感器在生命健康、人体运动等领域应用的优点与不足。指出导电纱线的种类、结构及编织方式是影响针织传感器性能和穿着舒适性的重要因素,针织传感器在应变拉伸过程中,二维拉伸与三维形变的电力学特征决定了其有效的应变传感范围。概述了针织传感器在运动健康服装领域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针织传感器
针织技术
导电纱线
灵敏度
运动健康
Keywords
knitting sensor
knitting technology
conductive yarn
sensitivity
sports health
分类号
TS18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TP21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题名 采用局部编织技术的毛衫特殊结构工艺与设计
被引量:33
18
作者
罗璇
蒋高明
丛洪莲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0,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51404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308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40161)
文摘
为进一步提高毛衫设计师开发复杂花型与设计的能力,以电脑横机技术为依托,重点对局部编织技术的编织原理和设计应用进行阐述。利用局部编织工艺进行基本组织与提花组织的结构设计,通过特殊结构的编织实例,分析编织工艺与技术细节。结合局部编织技术编织特殊结构具有较强肌理优势等特点,提出了将其应用到毛衫中的设计方法;应用局部编织技术可开发出具有功能性与装饰性的优良毛衫服装,也为毛衫生产提供设计思路,满足现代消费者追求个性的穿着需求。
关键词
局部编织技术
毛衫
组织结构
针织技术
设计要点
Keywords
partial technology
woolen sweater
organization structure
knitting technology
key point of design
分类号
TS18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基于质点模型的横编织物结构研究与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雷惠
丛洪莲
张爱军
蒋高明
万爱兰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8,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F13B03)
江南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JUSRP51404A)
文摘
为分析线圈类型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在STOLL公司生产的3.5.2机号的HP530型电脑横机上编织一系列成圈、浮线、集圈和移圈结构单元组合的织物,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并测量线圈结构参数,总结出不同结构对织物形态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度研究织物线圈变形的根本原因得出,由于织物中线圈类型的改变,打破原有的受力平衡,造成纱线张力的改变,在张力作用下纱线在相邻线圈之间发生转移,从而导致织物形态改变。将织物中的线圈简化为质点,线圈的变形规律被转化为质点系统的位移规律,该研究为利用质点系统进行横编织物的计算机模拟仿真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关键词
质点系统
变形分析
仿真
横编织物
结构
Keywords
particle system
deformation analysis
simulation
flat knitting fabric
structure
分类号
TS181.8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题名 纬编针织物线圈建模与变形三维模拟
被引量:14
20
作者
沙莎
蒋高明
张爱军
丛洪莲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F13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302085)
+1 种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116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51404A)
文摘
为使纬编针织物具有更真实的力学效果和体积感,在改进的弹簧-质点模型基础上对线圈进行结构建模。同时采用插值算法,在相邻型值点间插入2个新的型值点,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NURBS)连接线圈型值点,解决了NURBS不能穿过所有型值点的问题。为模拟股线的捻度,以此样条曲线为几何中心,用4根圆柱围绕,通过对相邻型值点的空间坐标计算3个相对欧拉角,对圆柱进行相应的旋转变换。测量了真实线圈的形变量,分析出线圈形变量与质点位移量的关系来模拟线圈变形。用Velocity-Verlet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力学方程,计算各质点位移。借助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工具和Open GL三维绘图函数库,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纬编织物的三维建模和变形仿真。
关键词
纬编织物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
弹簧-质点模型
旋转矩阵
线圈变形
Keywords
weft knitted fabric
non-uniform rational B spline curve
mass-spring model
rotation matrix
loop deformity
分类号
TS18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