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纺输送管道形状和尺寸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葛明桥 庄建国 +1 位作者 李永贵 顾闻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4-88,共5页
以旋流纺输送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输送管道的设计、试验与分析,阐明了输送管道的形状与尺寸对所加工纱线的断裂强度和抗剥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输送管道下层面长度为43 mm,进口面高度为30 mm,输送管道出口面高度为24 mm,输送管道... 以旋流纺输送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输送管道的设计、试验与分析,阐明了输送管道的形状与尺寸对所加工纱线的断裂强度和抗剥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输送管道下层面长度为43 mm,进口面高度为30 mm,输送管道出口面高度为24 mm,输送管道下层面和进口面的夹角为30°,输送管道出口面宽度为9 mm,输送管道上层面和进口面的夹角为148°,输送管道进口面宽度为22 mm时,所纺纱线的强度和抗剥离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式旋流纺 输送管道 形状 尺寸 成纱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流变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宏 龙柱 +2 位作者 戴磊 吕勇 胡更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3-388,共6页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纳米SiO2/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万能拉力机及流变分析仪等,研究改性纳米SiO2的加入对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纳米SiO2/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万能拉力机及流变分析仪等,研究改性纳米SiO2的加入对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与纳米SiO2发生强烈的键合作用,使得纳米SiO2能较好分散在基体中。当SiO2的质量分数为2%时,PCL/PBSA/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性能有明显提高,此后随着改性纳米SiO2含量的提高,其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熔融状态下,复合材料体系剪切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随着频率的增大呈单增趋势,复合材料体系的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属假塑性流体;少量的改性纳米SiO2可以均匀分散在PCL/PBSA基体树脂中,并能显著提高复合体系的韧性,但当加入量过多时,容易发生团聚现象,并使得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 纳米二氧化硅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聚己内酯/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宏 龙柱 +1 位作者 戴磊 吕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7-60,共4页
利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聚己内酯(PCL)/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改性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降解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IIR)、万能拉力机... 利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二氧化硅,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聚己内酯(PCL)/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改性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降解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IIR)、万能拉力机、扫描电镜(SEM)、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等研究了改性nano-SiO2对复合材料的表面结构、力学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nano-SiO2含量为4%时,复合降解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少量添加的改性nano-SiO2可以均匀分散在PCL/P(3HB-co-4HB)基体树脂中,但当加入量过大时,容易发生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纳米二氧化硅 结构与性能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光纤维摩擦与耐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燕娜 葛明桥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研究了夜光纤维的摩擦与耐磨损性能,分析了稀土铝酸盐基质含量和纤维线密度对摩擦与耐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摩擦系数是影响夜光纤维摩擦性能的主要因素,稀土铝酸盐基质含量与摩擦和耐磨损性能也有着密切关系,纤维线密度仅对摩擦性... 研究了夜光纤维的摩擦与耐磨损性能,分析了稀土铝酸盐基质含量和纤维线密度对摩擦与耐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摩擦系数是影响夜光纤维摩擦性能的主要因素,稀土铝酸盐基质含量与摩擦和耐磨损性能也有着密切关系,纤维线密度仅对摩擦性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纤维 摩擦 耐磨损 动摩擦系数 稀土铝酸盐基质 线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光纤维的热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燕娜 葛明桥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22,共3页
夜光纤维是一种经特种纺丝工艺加工而成的新型功能性纤维。通过对夜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热学性能测试,包括热分解阶段测试、热转变温度测试、热处理后的强伸度变化测试、热收缩性测试,分析并研究夜光纤维在受热过程中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能... 夜光纤维是一种经特种纺丝工艺加工而成的新型功能性纤维。通过对夜光纤维和涤纶纤维的热学性能测试,包括热分解阶段测试、热转变温度测试、热处理后的强伸度变化测试、热收缩性测试,分析并研究夜光纤维在受热过程中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夜光纤维与涤纶纤维的热稳定性相似,玻璃化温度较高,耐热性能较好,热收缩率较大。实验为今后该纤维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纤维 热学性能 测试 热分析 涤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熔融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晶及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宏 龙柱 +1 位作者 梁多平 唐义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104,109,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共混体系,采用万能拉力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晶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CL/PBSA为不完全...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的聚己内酯(PCL)/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共混体系,采用万能拉力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旋转流变仪分别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晶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CL/PBSA为不完全相容的体系,共混体系的相形态依赖于共混物的组分比,随着PBSA组分含量的增加,相形态发生变化,存在不相容的相界面,适量的添加PBSA能改善PCL的结晶、流变及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 结构与性能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包覆分散染料的制备及其染色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丁磊 张桂芳 +2 位作者 付少海 田安丽 王潮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8,15,共4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为壁材,分散蓝60为核材,通过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平均粒径152 nm的超细包覆分散染料,并用于涤纶织物染色。超细包覆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的K/S值比常规分散染料的高,匀染性更好,干/湿摩擦牢度在4~5级以上。
关键词 染色 分散染料 织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稠剂Argoprint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春莹 胡东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2-24,共3页
研究了合成增稠剂Argoprint在涂料印花中的应用,测试了增稠剂的增稠性能、耐稀释性能和抱水性能,探讨了电解质、硬水和温度对增稠剂的影响,以及涂料印花色浆的流变性能和产品的牢度。结果表明,合成增稠剂Argoprint能满足使用需要。
关键词 涂料印花 增稠剂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GOPRINT系列合成增稠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春莹 胡东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5-57,共3页
文中对ARGOPRINT系列合成增稠剂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并分析合成增稠剂的成糊性、流变性以及pH值和电解质对合成增稠剂160和THC的影响,并测试其用于涂料印花后的产品色牢度、手感、花型精细度和给色量等。结果表明,该增稠剂具有良... 文中对ARGOPRINT系列合成增稠剂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并分析合成增稠剂的成糊性、流变性以及pH值和电解质对合成增稠剂160和THC的影响,并测试其用于涂料印花后的产品色牢度、手感、花型精细度和给色量等。结果表明,该增稠剂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可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涂料印花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