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提取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陆震鸣 陶文沂 +3 位作者 许泓瑜 敖宗华 张晓梅 许正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Fick扩散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樟芝菌粉三萜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推算出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相对萃余率、半衰期,以及内扩散系数等动力学函数值。结果表明:所得提取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动态过程。... 以Fick扩散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樟芝菌粉三萜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推算出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相对萃余率、半衰期,以及内扩散系数等动力学函数值。结果表明:所得提取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动态过程。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为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本研究可为樟芝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工艺设计及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液体发酵 三萜 提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香醋在陈放过程中功能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丹亚 许泓瑜 +2 位作者 陆震鸣 许伟 许正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9-221,共3页
采用HPLC和比色法,对不同陈放时间的镇江香醋中的功能因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在陈放过程中镇江香醋中的川芎嗪的含量逐渐上升;黄酮、多酚类物质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对镇江香醋中的功能因子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初... 采用HPLC和比色法,对不同陈放时间的镇江香醋中的功能因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在陈放过程中镇江香醋中的川芎嗪的含量逐渐上升;黄酮、多酚类物质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对镇江香醋中的功能因子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美拉德反应是川芎嗪含量增长的主要原因;降解和络合作用是黄酮、多酚类物质先下降后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比色法 功能因子 川芎嗪 多酚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发酵食醋有机酸含量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52
3
作者 余宁华 陆震鸣 +4 位作者 许伟 李国权 朱胜虎 史劲松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48,共5页
以11种不同地域食醋为实验样品,通过HPLC技术对其中10种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以10种有机酸含量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乳酸和乙酸的含量最高,占总有机酸的80%以上;前4个主成分能代表11种样品中有机酸含量87.022%的... 以11种不同地域食醋为实验样品,通过HPLC技术对其中10种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以10种有机酸含量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乳酸和乙酸的含量最高,占总有机酸的80%以上;前4个主成分能代表11种样品中有机酸含量87.022%的信息,通过因子得分将11种样品分成4个不同的区域,真实地反映了样品的产地、工艺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域 食醋 有机酸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中甾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英文) 被引量:9
4
作者 高远 许泓瑜 +1 位作者 陆震鸣 许正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5-749,共5页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测定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中白桦脂醇、麦角甾醇、胆甾醇、羊毛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以C18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不同浓度梯度的水-甲醇(0-10min,体积比为10∶90;10-40min,...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测定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中白桦脂醇、麦角甾醇、胆甾醇、羊毛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以C18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不同浓度梯度的水-甲醇(0-10min,体积比为10∶90;10-40min,体积比为3∶97),流速为1.4mL/min,检测波长为202nm,整个分析在40min内完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甾类化合物分析测定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10~2.94%(n=5),在0.4~4.8μg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白桦脂醇、麦角甾醇、胆甾醇、羊毛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5%~100.72%,99.31%~101.04%,97.52%~101.63%,96.61%~100.08%,96.21%~100.76%和100.04%~100.51%。本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定量测定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中的甾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甾类化合物 子实体 菌丝体 桦褐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发酵菌粉与桑黄子实体成分分析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英辉 许泓瑜 +2 位作者 敖宗华 陆震鸣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对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优势脂肪酸均为不饱和脂肪酸,... 对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优势脂肪酸均为不饱和脂肪酸,且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中都含有人体必不可缺的钙、铁、锌等8种矿物质元素。都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桑黄子实体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是发酵菌粉的3.91倍,为37.52 mg/g;但发酵菌粉中的粗多糖含量是子实体的22.48倍,为94.20 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子实体 发酵菌粉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菌粉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7
6
作者 许泓瑜 孙军恩 +1 位作者 陆震鸣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5-179,共5页
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粉多糖提取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83℃,提取时间为2.2 h,液料比为3... 根据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桦褐孔菌菌粉多糖提取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温度为83℃,提取时间为2.2 h,液料比为33.3∶1时,桦褐孔菌菌粉多糖的提取率达到24.578%。气相色谱分析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桦褐孔菌菌粉多糖,各主要单糖组成及质量分数分别为:阿拉伯单糖0.53%,甘露糖0.48%,葡萄糖10.75%,半乳糖2.44%。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多糖产品中含有酸性多糖,糖苷键主要是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多糖 提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顺香醋固态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丽娟 许伟 +2 位作者 许泓瑜 张晓梅 许正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以镇江恒顺醋厂醋醅为实验样品,对其总酸、pH进行了分析,并通过HPLC技术对其中9种有机酸组成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醋醅中总酸含量显著上升,pH基本维持在3.6~3.9范围内;从HPLC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乙酸、乳酸、琥珀酸、丙... 以镇江恒顺醋厂醋醅为实验样品,对其总酸、pH进行了分析,并通过HPLC技术对其中9种有机酸组成及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醋醅中总酸含量显著上升,pH基本维持在3.6~3.9范围内;从HPLC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乙酸、乳酸、琥珀酸、丙酮酸以及总有机酸的含量波动较大,酒石酸、草酸、柠檬酸和富马酸含量变化不显著;而苹果酸随着醋酸发酵的进行却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醅 总酸 有机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破壁孢子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孔晓明 许泓渝 +2 位作者 敖宗华 陆震鸣 许正宏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灵芝破壁孢子粉的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方法:对灵芝破壁孢子粉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还原糖、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多糖、总三萜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灵芝破壁孢子粉粗蛋白含量为18.12%,氨基... 目的:分析灵芝破壁孢子粉的营养成分,评价其营养价值。方法:对灵芝破壁孢子粉的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还原糖、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多糖、总三萜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灵芝破壁孢子粉粗蛋白含量为18.12%,氨基酸含量为5.869%,粗脂含量为20.39%。不饱和脂肪酸是优势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此外,还含有丰富的三萜类化合物、多种有益矿物元素。结论:灵芝破壁孢子粉营养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破壁孢子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奶菇发酵产物不同组分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方熹君 许泓瑜 +1 位作者 陆震鸣 许正宏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指示菌,研究了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发酵产物不同组分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虎奶菇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10-40 mg/mL的浓度范围内,虎奶菇发酵液不... 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指示菌,研究了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发酵产物不同组分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虎奶菇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10-40 mg/mL的浓度范围内,虎奶菇发酵液不同组分的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gt;萃余发酵液,正己烷萃取物无活性。虎奶菇菌丝体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推测脂溶性小分子化合物为虎奶菇发酵产物抑菌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奶菇 液体发酵 管碟法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均质法提取云芝胞内糖肽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强 陆震鸣 许泓瑜 《食用菌》 2010年第3期67-68,共2页
采用高压均质法破碎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云芝菌丝体,分析其对产品含量及得率的影响。以云芝胞内糖肽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云芝胞内糖肽最佳工艺为均质压力120MPa,料液比1∶20,均质次数1次。与传统水提法比较,高... 采用高压均质法破碎液态发酵法生产的云芝菌丝体,分析其对产品含量及得率的影响。以云芝胞内糖肽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云芝胞内糖肽最佳工艺为均质压力120MPa,料液比1∶20,均质次数1次。与传统水提法比较,高压均质法能明显提高云芝胞内糖肽的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 深层发酵 胞内糖肽 高压均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孔树脂吸附的樟芝胞外总三萜的分离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震鸣 许泓瑜 +1 位作者 史劲松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8-192,共5页
以总三萜的洗脱效果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吸附性能及洗脱参数。结果表明,XAD-16大孔树脂适宜樟芝胞外总三萜的富集分离,其再生能力良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同时获得了XAD-16大孔树脂对三萜类化合物的动态分离条... 以总三萜的洗脱效果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吸附性能及洗脱参数。结果表明,XAD-16大孔树脂适宜樟芝胞外总三萜的富集分离,其再生能力良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同时获得了XAD-16大孔树脂对三萜类化合物的动态分离条件:上样发酵液的pH为6.0,吸附流速为2 mL/min,解吸附溶剂为乙醇。溶液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初始浓度为0.97 mg/mL,获得了纯度为260.54 mg/g的总三萜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总三萜 樟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