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提取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陆震鸣 陶文沂 +3 位作者 许泓瑜 敖宗华 张晓梅 许正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Fick扩散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樟芝菌粉三萜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推算出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相对萃余率、半衰期,以及内扩散系数等动力学函数值。结果表明:所得提取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动态过程。... 以Fick扩散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樟芝菌粉三萜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并由此推算出提取的速率常数、活化能、相对萃余率、半衰期,以及内扩散系数等动力学函数值。结果表明:所得提取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动态过程。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提取过程的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为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本研究可为樟芝三萜类化合物提取的工艺设计及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液体发酵 三萜 提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8
2
作者 陆震鸣 陶文沂 +2 位作者 许泓瑜 敖宗华 许正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测定樟芝发酵菌粉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50nm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总三萜在20~1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49X-0... 目的:测定樟芝发酵菌粉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50nm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总三萜在20~1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0.0049X-0.0184,R^2=0.9978。樟芝菌粉三萜类化合物含量为1.7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且比较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芝 菌粉 三萜化合物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欢皮提取物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花慧 冯磊 +2 位作者 张小平 张莲芬 金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15-218,260,共5页
本文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和体内鸡胚尿囊绒膜模型、荷瘤模型检测合欢皮提取物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的增殖、迁移活性,观察合欢皮提取物的抑制血管生成情况。发现合欢皮提取物能显著抑制HMEC-1的增殖(IC50为30μg/mL)和迁移,并且... 本文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和体内鸡胚尿囊绒膜模型、荷瘤模型检测合欢皮提取物抑制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的增殖、迁移活性,观察合欢皮提取物的抑制血管生成情况。发现合欢皮提取物能显著抑制HMEC-1的增殖(IC50为30μg/mL)和迁移,并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在体内同时具有抑制鸡胚尿囊膜和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邱丽颖 杜斌 +3 位作者 范红斌 杨志勇 李英 程建青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403-407,共5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溶剂组(26只)、ASA组(12只),根据再灌注时间将每组再分为24、72h两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24、72h模...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AS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溶剂组(26只)、ASA组(12只),根据再灌注时间将每组再分为24、72h两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24、72h模型。ASA组大鼠于再灌注同时灌胃给予ASA,60mg/kg(60mgASA加0.05ml无水乙醇助溶,用中性PBS液定容至10ml),1ml/100g。溶剂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的0.5%无水乙醇PBS溶液。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测定三磷酸腺苷酶(ATP)含量,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及乳酸含量。结果①ASA组大鼠再灌注24、72hATP含量为(27.7±3.5)、(29.7±2.5)μmol/g(湿重);Na+-K+-ATP酶为(8.6±0.9)、(7.8±0.6)μmol.mg-1.h-1;Ca2+-ATP酶为(6.1±0.8)、(6.6±0.7)μmol.mg-1.h-1,与溶剂组大鼠的(10.3±1.0)、(4.6±0.8)μmol/g(湿重),(4.5±0.7)、(5.8±0.8)及(4.5±0.4)、(2.5±0.5)μmol.mg-1.h-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假手术组比较,除Ca2+-ATP酶含量高于假手术组[(4.3±0.5)、(4.6±0.3)μmol.mg-1·h-1]外,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SA组再灌注24、72h乳酸含量为(0.68±0.25)、(0.62±0.15)mmol/g(蛋白);乳酸脱氢酶活性为(9769±957)、(9677±532)U/g(蛋白);与溶剂组大鼠的(0.42±0.12)、(0.33±0.16)mmol/g(蛋白),(4033±723)、(5902±689)U/g(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假手术组大鼠的(0.58±0.19)、(0.61±0.23)mmol/g(蛋白),(9430±273)、(9382±375)U/g(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对脑缺血-再灌损伤24和72h大鼠脑组织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阿司匹林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草菇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超凯 李剑芳 +3 位作者 司晨妍 王瑾 孙军亭 邬敏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1,16,共6页
采用RT-PCR法,以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 V23总RNA为模板,克隆了包括自身信号肽在内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egⅠ)的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它全长1167 bp,编码389个氨基酸,推测第1~23位氨基酸为信号肽,第24~389位氨基酸为成熟肽... 采用RT-PCR法,以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 V23总RNA为模板,克隆了包括自身信号肽在内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egⅠ)的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它全长1167 bp,编码389个氨基酸,推测第1~23位氨基酸为信号肽,第24~389位氨基酸为成熟肽,属于糖苷水解酶第5家族。PCR扩增成熟肽编码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重组载体经SalⅠ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筛选得到了1株高产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的工程菌株P.pastoris-EGⅠ1。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分子质量约为42 ku。在甲醇诱导96h时,酶活达到3 698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 草菇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菌菌粉和亮菌糖浆品质分析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敖宗华 陆震鸣 +2 位作者 孙军恩 许泓瑜 许正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88-190,共3页
以多糖、多肽和亮菌甲素含量以及多糖分子量分布分析为指标,对液体发酵生产的亮菌菌粉和固体发酵生产的亮菌糖浆进行质量比较。亮菌菌粉中多糖,多肽含量分别为5.86%和4.62%。亮菌菌粉和亮菌糖浆中多糖/多肽的含量比值分别为1.27和1.29... 以多糖、多肽和亮菌甲素含量以及多糖分子量分布分析为指标,对液体发酵生产的亮菌菌粉和固体发酵生产的亮菌糖浆进行质量比较。亮菌菌粉中多糖,多肽含量分别为5.86%和4.62%。亮菌菌粉和亮菌糖浆中多糖/多肽的含量比值分别为1.27和1.29。亮菌糖浆主要由小分子量多糖组成,菌粉中亮菌甲素较多。液体发酵所得的亮菌菌粉是一种有潜力的制剂新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 发酵菌粉 糖浆 多糖 多肽 亮菌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喜树碱结合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威 张莲芬 +2 位作者 雷楗勇 顾健德 金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29,137,共5页
酯化脱水法制备生物素化羟喜树碱,使用Resourse 15反相柱纯化,液质联用分析确证。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鉴定生物素化羟喜树碱的抗癌活性。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14条羟喜树碱结合肽。构建并优化了羟喜树碱结构模型。构建并通过分子动... 酯化脱水法制备生物素化羟喜树碱,使用Resourse 15反相柱纯化,液质联用分析确证。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鉴定生物素化羟喜树碱的抗癌活性。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14条羟喜树碱结合肽。构建并优化了羟喜树碱结构模型。构建并通过分子动力学优化了羟喜树碱结合肽结构模型。使用分子对接验证并分析了羟喜树碱结合肽与羟喜树碱的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喜树碱 结合肽 噬菌体展示 分子动力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产酶条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剑芳 邬敏辰 夏文水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2,共5页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niger LW-1固态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麸皮与豆饼粉质量比为7.5∶2.5(g/...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niger LW-1固态发酵产β-甘露聚糖酶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的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麸皮与豆饼粉质量比为7.5∶2.5(g/g),其它物质相对于固体物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魔芋粉4%,KH2PO40.3%,玉米浆5%,CaCl20.1%,MgSO40.1%,(NH4)2SO41%,液固质量比为1.5∶1,自然pH;32℃静置培养84h,期间翻曲1次。最高酶活可达24879I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黑曲霉 发酵条件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重组表达体系相对活性促进外源蛋白表达:人干扰素毕赤酵母表达体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窦文芳 张旦旦 +4 位作者 许泓瑜 金坚 许正宏 史劲松 陆震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5,共5页
以毕赤酵母KM71/IH的hIFNβ-HAS表达体系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因素引起的细胞相对活性变化与毕赤酵母外源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细胞相对活性变化与外源蛋白的表达成正相关;(2)处在对数生长中后期的细胞相对活性最... 以毕赤酵母KM71/IH的hIFNβ-HAS表达体系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因素引起的细胞相对活性变化与毕赤酵母外源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细胞相对活性变化与外源蛋白的表达成正相关;(2)处在对数生长中后期的细胞相对活性最高,更适合用于外源蛋白的表达;(3)诱导阶段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诱导期细胞相对活性,合适的甲醇浓度、诱导pH及温度是维持细胞高活性,促进外源蛋白高表达的关键。对于hIFNβ-HAS表达体系最佳诱导条件为:以培养21~24h的细胞为诱导种子,初始甲醇浓度为2%(V/V),pH6.0,25℃,细胞活性维持在98%以上,hIFNβ-HSA表达量高达45.6mg/L,较优化前提高了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细胞相对活性 外源蛋白表达 人β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乙肝病毒cccDNA检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伟 张晓峰 +1 位作者 刘群英 肖华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全序列的PCR检测与HBV复制及肝细胞损伤的临床相关性。方法:用长链PCR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 cccDNA全序列直接扩增,同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和丙... 目的:探讨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全序列的PCR检测与HBV复制及肝细胞损伤的临床相关性。方法:用长链PCR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 cccDNA全序列直接扩增,同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结果:cccDNA和Pre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血清中检出率分别为43.94%(29/66)和83.33%(55/66),在HBeAg阴性血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3.33%(4/30)和30.00%(9/30);cccDNA阳性血清的PreS1抗原阳性率和ALT活性升高分别为90.91%(30/33)和93.94%(31/33),cccDNA阴性血清的PreS1抗原阳性率和ALT活性升高分别为53.97%(34/63)和41.27%(26/63)。结论:血清中cccDNA的检出与PreS1抗原、HBeAg的表达以及肝细胞损伤呈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共价闭合环状DNA 前Sl抗原 E抗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欢皂甙Julibroside J_8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花慧 冯磊 +2 位作者 张小平 张莲芬 金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32-435,共4页
本文采用体外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不同浓度和时间的Julibroside J8干预,SRB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同时结合DAPI荧光染色,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V/PI双标记行流式细胞仪测定定量观察细胞凋亡率。发现合欢皂甙Julibr... 本文采用体外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不同浓度和时间的Julibroside J8干预,SRB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同时结合DAPI荧光染色,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Annexin-V/PI双标记行流式细胞仪测定定量观察细胞凋亡率。发现合欢皂甙Julibroside J8可显著抑制HMEC-1生长,抑制率可达75.6%,并呈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同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率,最高比例可达3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libroside J8 HMEC-1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东峰 周晨妍 +1 位作者 白剑宇 邬敏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9-43,共5页
以来源于Aspergillus usamii E001的高比活木聚糖酶XynⅡ为亲本,采用"中心模板法"将耐高温木聚糖酶TfxA的前31个氨基酸连接在XynⅡ的N端,构建出融合木聚糖酶TPL。将TPL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 以来源于Aspergillus usamii E001的高比活木聚糖酶XynⅡ为亲本,采用"中心模板法"将耐高温木聚糖酶TfxA的前31个氨基酸连接在XynⅡ的N端,构建出融合木聚糖酶TPL。将TPL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进行表达,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对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融合酶TPL最适pH为4.6,最适温度为45℃,和XynⅡ保持一致,但热稳定性有一定提高,在50℃处理10min,TPL和XynⅡ的残余酶活分别为15.72%和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木聚糖酶 中心模板法 增加N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镰刀菌在南方红豆杉中的生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龙 吴小瑜 韩元喜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14-14,20,共2页
在南方红豆杉上接种美丽镰刀菌能提高其紫杉醇产量的基础上,研究植物体内共生真菌在宿主植株中的生长规律,通过在南方红豆杉中接种美丽镰刀菌,并分别于4~14 d内分离五年生南方红豆杉中的美丽镰刀菌,显示其在进入南方红豆杉植株的前期... 在南方红豆杉上接种美丽镰刀菌能提高其紫杉醇产量的基础上,研究植物体内共生真菌在宿主植株中的生长规律,通过在南方红豆杉中接种美丽镰刀菌,并分别于4~14 d内分离五年生南方红豆杉中的美丽镰刀菌,显示其在进入南方红豆杉植株的前期是沿维管束垂直上行生长,生长速率为y=0.004 4 x3-0.106 3 x2+1.010 2 x-1.986 7,R2=0.98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镰刀菌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生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发酵食醋有机酸含量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52
14
作者 余宁华 陆震鸣 +4 位作者 许伟 李国权 朱胜虎 史劲松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4-148,共5页
以11种不同地域食醋为实验样品,通过HPLC技术对其中10种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以10种有机酸含量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乳酸和乙酸的含量最高,占总有机酸的80%以上;前4个主成分能代表11种样品中有机酸含量87.022%的... 以11种不同地域食醋为实验样品,通过HPLC技术对其中10种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以10种有机酸含量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乳酸和乙酸的含量最高,占总有机酸的80%以上;前4个主成分能代表11种样品中有机酸含量87.022%的信息,通过因子得分将11种样品分成4个不同的区域,真实地反映了样品的产地、工艺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域 食醋 有机酸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香醋在陈放过程中功能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丹亚 许泓瑜 +2 位作者 陆震鸣 许伟 许正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9-221,共3页
采用HPLC和比色法,对不同陈放时间的镇江香醋中的功能因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在陈放过程中镇江香醋中的川芎嗪的含量逐渐上升;黄酮、多酚类物质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对镇江香醋中的功能因子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初... 采用HPLC和比色法,对不同陈放时间的镇江香醋中的功能因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在陈放过程中镇江香醋中的川芎嗪的含量逐渐上升;黄酮、多酚类物质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同时,对镇江香醋中的功能因子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美拉德反应是川芎嗪含量增长的主要原因;降解和络合作用是黄酮、多酚类物质先下降后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比色法 功能因子 川芎嗪 多酚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中甾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远 许泓瑜 +1 位作者 陆震鸣 许正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5-749,共5页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测定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中白桦脂醇、麦角甾醇、胆甾醇、羊毛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以C18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不同浓度梯度的水-甲醇(0-10min,体积比为10∶90;10-40min,... 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测定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中白桦脂醇、麦角甾醇、胆甾醇、羊毛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以C18柱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不同浓度梯度的水-甲醇(0-10min,体积比为10∶90;10-40min,体积比为3∶97),流速为1.4mL/min,检测波长为202nm,整个分析在40min内完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甾类化合物分析测定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10~2.94%(n=5),在0.4~4.8μg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白桦脂醇、麦角甾醇、胆甾醇、羊毛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5%~100.72%,99.31%~101.04%,97.52%~101.63%,96.61%~100.08%,96.21%~100.76%和100.04%~100.51%。本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定量测定桦褐孔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中的甾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甾类化合物 子实体 菌丝体 桦褐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发酵菌粉与桑黄子实体成分分析比较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英辉 许泓瑜 +2 位作者 敖宗华 陆震鸣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对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优势脂肪酸均为不饱和脂肪酸,... 对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优势脂肪酸均为不饱和脂肪酸,且均以油酸,亚油酸为主。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中都含有人体必不可缺的钙、铁、锌等8种矿物质元素。都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物质,桑黄子实体中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是发酵菌粉的3.91倍,为37.52 mg/g;但发酵菌粉中的粗多糖含量是子实体的22.48倍,为94.20 mg/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子实体 发酵菌粉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3-羟基丙酸重组菌的构建及其转化甘油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晓梅 诸葛斌 +3 位作者 许正宏 窦文芳 黄瑞 许赣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4-108,共5页
将连接编码甘油脱水酶的基因重组质粒pEtac-dhaB和连接编码乙醛脱氢酶编码基因aldh的重组质粒pUCtac共转化大肠杆菌,得到产3-羟基丙酸重组大肠杆菌JM109(pUCtac-aldh,pEtac-dhaB),并对影响该重组菌发酵的营养因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将连接编码甘油脱水酶的基因重组质粒pEtac-dhaB和连接编码乙醛脱氢酶编码基因aldh的重组质粒pUCtac共转化大肠杆菌,得到产3-羟基丙酸重组大肠杆菌JM109(pUCtac-aldh,pEtac-dhaB),并对影响该重组菌发酵的营养因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菌转化甘油合成3-羟基丙酸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甘油40g/L、酵母膏6g/L、维生素B120.02g/L以及KH2PO47.5g/L;3-羟基丙酸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4.92g/L和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丙酸 重组大肠杆菌 甘油 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利用糖质原料产L-丝氨酸谷氨酸棒杆菌gly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琳 窦文芳 +3 位作者 张晓梅 许泓瑜 许正宏 王正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76-180,共5页
以能够利用糖质原料产L-丝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YPS-062glyA基因为研究对象,比较C.glutamicum SYPS-062与C.glutamicum模式菌株ATCC13032的glyA基因的异同。分别以SYPS-062及ATCC13032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 以能够利用糖质原料产L-丝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SYPS-062glyA基因为研究对象,比较C.glutamicum SYPS-062与C.glutamicum模式菌株ATCC13032的glyA基因的异同。分别以SYPS-062及ATCC13032基因组为模板,利用PCR技术获得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编码基因glyA。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SYPS-062和ATCC13032的glyA基因片段全长均为1305bp,编码43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5kD,基因的同源性为99.54%,存在6个核苷酸的差异,引起一个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将获得的基因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酶活测定结果显示,2种不同菌株来源的重组SHMT的比活力稍有差异,说明SYPS-062glyA基因的差异对其表达产物SHMT蛋白构型及功能影响不大。提示对于C.glutamicum SYPS-062能够利用糖质原料产L-丝氨酸的机制解析应进一步从glyA基因的转录水平、翻译水平及胞内SHMT辅酶的供给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丝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glyA基因 直接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α-淀粉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粗酶性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文秀 张旦旦 +4 位作者 窦文芳 许泓瑜 许正宏 史劲松 陆震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21,共6页
以从自然界中筛选的野生芽孢杆菌XLG-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及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出高产中温α-淀粉酶的优异菌株XLG-51,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初步研究了其所产的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通过SDS-starch-... 以从自然界中筛选的野生芽孢杆菌XLG-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及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出高产中温α-淀粉酶的优异菌株XLG-51,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初步研究了其所产的α-淀粉酶的酶学性质:通过SDS-starch-PAGE电泳与酶谱分析得该酶分子质量为60 ku左右,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作用pH范围为5.0~6.5,且在最适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以该菌株为生产菌进行5 L罐发酵实验,产酶达5298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Α-淀粉酶 诱变 粗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