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丁香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纳米微球的制备
1
作者 史丽燕 杨明珠 +1 位作者 宋冰蕾 崔正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3-378,共6页
以丁香酚为原料,采用甲酯化、醚化和皂化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丁香酚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Eu-10),并通过表面张力法和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其表面活性。在室温下,Eu-1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98 mmol/L。Eu-10内含有可聚合的不饱和双键。以Eu... 以丁香酚为原料,采用甲酯化、醚化和皂化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种丁香酚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Eu-10),并通过表面张力法和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其表面活性。在室温下,Eu-10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98 mmol/L。Eu-10内含有可聚合的不饱和双键。以Eu-10为乳化剂和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苯乙烯和Eu-10共聚的纳米微球。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Eu-10具有两亲性,得到的纳米微球具有核壳结构。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和聚合温度对纳米微球的粒径影响。通过调节多种因素可以有效调节纳米微球的粒径。该体系充分利用了天然产物丁香酚的结构特征,拓展了天然产物在新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表面活性 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纳米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磷酸酯与共轭亚油酸形成杂化囊泡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潇丹 程若辉 +3 位作者 方云 樊晔 张豪杰 何怡静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1-245,共5页
脂肪酸囊泡(FAV)的中空壳核结构能够包埋活性分子。为改善FAV仅在其p Ka附近形成的缺陷,以拓宽FAV的应用范围,将安全性和温和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磷酸酯钾盐(MAPK)添加到共轭亚油酸中,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脂肪酸囊泡(FAV)的中空壳核结构能够包埋活性分子。为改善FAV仅在其p Ka附近形成的缺陷,以拓宽FAV的应用范围,将安全性和温和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磷酸酯钾盐(MAPK)添加到共轭亚油酸中,通过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囊泡化的pH窗口,发现9%MAPK存在时就可以在中性至酸性环境中形成杂化FAV,不明显改变原有FAV的形貌及粒径,且随着MAPK添加量的增大,杂化FAV的pH窗口有逐渐拓宽的趋势。这一结果显示了杂化FAV在化妆品和个人卫生护理用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磷酸酯钾盐 脂肪酸囊泡 化妆品 个人卫生护理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Ⅰ)——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与智能表面活性剂体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蒋建中 余诗洁 崔正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6-434,共9页
表面活性剂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在日化产品、工业技术、高新技术以及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何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功能及性质进行调控以及使表面活性剂能够循环利用是当前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开关性或刺激... 表面活性剂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在日化产品、工业技术、高新技术以及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何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功能及性质进行调控以及使表面活性剂能够循环利用是当前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本讲座介绍了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响应基团和触发机制的种类,重点介绍了pH、CO2/N2、光、氧化-还原、磁以及温度等6大类开关性或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性表面活性剂 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智能体系 响应基团 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Ⅲ)相反电荷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ii)——用常规表面活性剂构建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婉晴 蒋建中 崔正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1-571,共11页
在水介质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到带相反电荷的无机纳米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使原本强亲水性的无机纳米颗粒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进而能够吸附到油(空气)/水界面,稳定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如... 在水介质中,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到带相反电荷的无机纳米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使原本强亲水性的无机纳米颗粒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进而能够吸附到油(空气)/水界面,稳定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如果能够通过某种触发机制促使表面活性剂从颗粒表面脱附,就可以解除原位疏水化作用,于是颗粒恢复其原本具有的强亲水性,自油(空气)/水界面脱附,导致破乳和消泡。如果这种吸附-脱附作用能够多次循环,就得到了所谓的刺激-响应体系。本讲座将介绍如何利用常规商品表面活性剂和普通纳米颗粒例如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颗粒等来达成这一目标,主要采用离子对形成触发机制和pH触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响应 原位疏水化 离子对 PH响应 Pickering乳状液/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与智能体系的构建(Ⅱ)相反电荷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相互作用(i)——开关转移构建开关性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钊 蒋建中 崔正刚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2-502,共11页
表面能够部分被水润湿、部分被油润湿的胶体颗粒具有表面活性,能够吸附到油(空气)/水界面稳定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大多数无机纳米颗粒在水介质中表面是带电的,由于过于亲水而不具有表面活性或者表面活性偏低。一种简单的... 表面能够部分被水润湿、部分被油润湿的胶体颗粒具有表面活性,能够吸附到油(空气)/水界面稳定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大多数无机纳米颗粒在水介质中表面是带电的,由于过于亲水而不具有表面活性或者表面活性偏低。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在无机纳米颗粒的分散液中加入微量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们会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形成疏水性单分子层,从而提高颗粒表面的亲油性,赋予颗粒表面活性。这种作用被称为原位疏水化作用(hydrophobization in situ)。本讲座将讨论如何利用原位疏水化作用赋予无机纳米颗粒表面活性,以及如何借助于开关性表面活性剂与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将表面活性剂的开关转移给颗粒,进而构建开关性Pickering乳状液和Pickering泡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疏水化 表面活性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ickering泡沫 开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