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动理论视角下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1
作者 于书娟 邵诗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87-91,共5页
工程教育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中小学工程教育则是为培养工程师提供储备人才,使学生形成初步工程思维与工程精神的关键阶段。情动理论重视身心力量的融合,是在情感与身体层面唤起学生对工程知识与精神的共鸣... 工程教育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中小学工程教育则是为培养工程师提供储备人才,使学生形成初步工程思维与工程精神的关键阶段。情动理论重视身心力量的融合,是在情感与身体层面唤起学生对工程知识与精神的共鸣。然而,目前的中小学工程教育存在教育理念上的功利倾向、情感因素难以融入、教学与生活场域相脱离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基于情动的中小学工程教育需要在理念上立足人文情感,在体系上强调跨界联结,在教育方法上关注学生的具身参与,打破学科壁垒,突出情感育人属性,实现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的良好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工程教育 情动理论 工程素养 情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五育融合”:回溯、内涵与实施建议 被引量:15
2
作者 伍红林 杨玥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基于“五育融合”视角,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立意和教学观进行解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新方案”和“新课标”的发展历史和内涵体现。研究认为... 基于“五育融合”视角,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立意和教学观进行解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课程评价等方面分析“新方案”和“新课标”的发展历史和内涵体现。研究认为,可以从融通视角认识“五育融合”与“新课标”落实的内在联系;从转化视角构建“新课标”下的学校新生态;从发展视角深度开发学科育人价值,寻找“五育融合”改革和实施“新课标”的结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五育融合” 核心素养 跨学科 结构化 学业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新”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边界、转变与学校行动 被引量:8
3
作者 伍红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98,共7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在于,从载体学科出发,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等促进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概念,结合或融通其他学科完成与解决...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在于,从载体学科出发,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等促进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概念,结合或融通其他学科完成与解决本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对载体学科的深度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边界,区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综合学习课程、劳动课程、学科类综合课程、项目化学习、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同时,还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学”的转变,即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封闭固化转向开放增值,从低通路迁移转向高通路迁移,在学习结构与学习方式上努力实现新突破,注重学科实践与单元视角的整体安排,打造“学科+”的融合课程体系。学校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要整体规划,设计内容框架;重构学科单元,联结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任务;研究“跨”的方式,形成“1”与“X”不同关系的实践形态;规避实施误区,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方案 课程标准 跨学科主题学习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