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更多众生听见的大声音”——生态文学视域下阿来的边地书写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佳冀 逄依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5,共9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语境中,生态文学创作如何实现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相结合,生态文学研究如何以同频共振性反映当代中国现实并彰显本土意识与文化自信,是生态文学批评自主理论建构的关键所在。阿来的边地生态书写以“全方位”和“大...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语境中,生态文学创作如何实现与本民族的文学传统相结合,生态文学研究如何以同频共振性反映当代中国现实并彰显本土意识与文化自信,是生态文学批评自主理论建构的关键所在。阿来的边地生态书写以“全方位”和“大声音”的创作实践提供了这样一种叙事可能,在《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云中记》等作品中以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叙事视角对边地的植物、动物和生态环境进行了全方位的书写与诠释,深切地呈现出真实的边地自然风貌和民族精神积淀。而其始终以深入在场的写作姿态不遗余力地开掘边地文化的思想精髓,虔心书写着嘉绒藏区的“大声音”,勾连起汉语写作、生态政治、文化地理,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相关问题域的探讨,为重铸整体性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添砖加瓦,彰显出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学 阿来 小说 边地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管理文化、学术文化和教学文化在大学改革和发展中的功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潘吉仁 周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18,共3页
管理文化、学术文化和教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对三者的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并就如何建设大学的管理文化、学术文化和教学文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管理文化 学术文化 教学文化 功能 合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研型大学教师的教学现状与教学发展研究——以A大学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萍 沈贵鹏 韦雪艳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3期72-76,共5页
从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成长3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教学态度、教学知识和教学效果等。要促进教研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需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发展培养体系;精心设计教... 从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成长3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教学态度、教学知识和教学效果等。要促进教研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需针对不同类型教师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发展培养体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体系、职称评定制度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创设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研型大学 教师 教学观念 教学能力 教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建构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萍 陈红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98,共5页
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为我们更好倡导科教融合的大学理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认为学科教学知识论的产生、学习科学的发现和新信息环境的改变,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建... 美国大学教学学术运动为我们更好倡导科教融合的大学理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文章通过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认为学科教学知识论的产生、学习科学的发现和新信息环境的改变,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要形成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组织、大学教师和大学院系各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教师 教学学术能力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压力源、控制感与倦怠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伏林 韦雪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1,共5页
本文对大学生的创业压力源、控制感和倦怠的构思结构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来自长三角地区、服务行业和IT行业的10名不同背景的初创企业的创业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其次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内容分析,在文献研究和访谈... 本文对大学生的创业压力源、控制感和倦怠的构思结构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来自长三角地区、服务行业和IT行业的10名不同背景的初创企业的创业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其次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内容分析,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创业大学生初创企业压力源问卷,对获取的192份预测数据和229份正式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压力源存在五因素结构模型,包括创业卷入、知识储备、竞争强度、资源需求和管理责任;这5个因素构成了创业大学生创业压力源的概念模型。创业压力源对倦怠各维度有显著性预测作用;控制感在创业压力源与倦怠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对大学生创业压力源与倦怠不同水平的感知差异在两种不同创业教育模式下也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压力源 控制感 创业大学生 创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战争文学——基于“战争文化”与“人学”视角的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向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5-202,共8页
战争文学是中外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战争为题材或以战争人物为中心绘制的战争图景与战争形象,构成了文学极为恢弘壮丽的艺术画卷,战争的历史本相以及生活形态,极显了人类在非常态情境下表现出的特异的战争文化现象,战争透视了人性... 战争文学是中外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战争为题材或以战争人物为中心绘制的战争图景与战争形象,构成了文学极为恢弘壮丽的艺术画卷,战争的历史本相以及生活形态,极显了人类在非常态情境下表现出的特异的战争文化现象,战争透视了人性,人性也检验了战争,战争与人性始终胶着在一起,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本质。从"人学"视角观察当代中国60年的战争文学与战争文化现象,可以看出"十七年"战争文学"政治性"主题审美规范对于"人性"的遮蔽,"文革"战争文学"神魔斗争"模式所演绎的"人性"的扭曲,"新时期"战争文学"民间化"写作取向对"人性"深度的发现、对战争人性的深入刻写以及当下战争文学写作的文化误区与创作缺失,不同时段的战争文学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与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规范与历史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战争文化 人学思潮 人性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年晚期加工速度对图形推理能力的影响:工作记忆的中介作用
7
作者 韩燕 张恒 +3 位作者 贾丽娜 刘颖 张雨暄 邹丽娟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考察童年晚期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对图形推理能力的影响。采用加工速度任务、工作记忆任务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169名10-12岁的儿童进行测查。研究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表明,加工速度和图形推理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2)结构方程模型表明... 考察童年晚期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对图形推理能力的影响。采用加工速度任务、工作记忆任务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169名10-12岁的儿童进行测查。研究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表明,加工速度和图形推理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2)结构方程模型表明,不论图形推理难易程度如何,工作记忆均中介了加工速度对图形推理能力的影响。(3)图形推理的难度越大,工作记忆对其的影响越大。结论:童年晚期加工速度通过工作记忆对图形推理能力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工作记忆直接对图形推理能力产生影响,加工速度间接影响图形推理能力。此外,图形推理难度越大,越需要工作记忆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晚期 加工速度 工作记忆 图形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中流:对新世纪文学走向的审思 被引量:2
8
作者 肖向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7-201,共5页
进入新世纪,文学这20世纪的“弄潮儿”能否重新回到社会生活的“中流”,新世纪文学的走向与态势如何,当代学人有必要在20世纪文学与文化背景上,对新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学理性的反思,进而从文学的独立品格、价值意义、文化承担、道德... 进入新世纪,文学这20世纪的“弄潮儿”能否重新回到社会生活的“中流”,新世纪文学的走向与态势如何,当代学人有必要在20世纪文学与文化背景上,对新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学理性的反思,进而从文学的独立品格、价值意义、文化承担、道德建构、社会责任、人民要求等方面对未来新文学的走势作出蠡测。可以断言,文学在21世纪,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转型社会的道德建设与思想建构,文学的光辉最终将突破经济的遮蔽,重返社会的中流,烛照人民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返中流 文学走向 价值重建 文化承担新世纪 人民性 世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共生文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4-157,共4页
江南民歌与锡剧同为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整体上兼具江南水乡特色,是江苏省的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江南民歌、锡剧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江南民歌、锡剧的形成和发展及两者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探讨江南民歌与锡剧在共... 江南民歌与锡剧同为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整体上兼具江南水乡特色,是江苏省的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江南民歌、锡剧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江南民歌、锡剧的形成和发展及两者的相互交流与融合,探讨江南民歌与锡剧在共生的环境中所产生的音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民歌 锡剧 共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智能课堂教学评价层级模型构建研究
10
作者 王志军 龙帅 张吉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0,共9页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规模、常态化、实时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可能,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深层次人机协同课堂教学评价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在分析课堂教学评价范式变迁和实践工...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规模、常态化、实时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可能,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的深层次人机协同课堂教学评价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研究在分析课堂教学评价范式变迁和实践工具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循证教学评价层级塔,结合评价回归育人本质关注教学理念、融合GenAI推动评价工具革新、基于混合智能促进人机协同三个视角,构建了以教学法为核心,包括“行为—认知—情感—智慧”四个层级,以及融合实时分析与循证反思、明确协同边界以实现人机深度互补两条原则的人机协同智能课堂教学评价模型。进一步,研究基于该模型,对国内六款典型智能教学评价工具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现有工具在行为层量化成熟但缺乏关联,认知层结构精细但缺乏动态建模,情感层技术初级且严重缺失,智慧层缺乏关注的特点,并在实时分析、人机协同的深入度和分析报告的可理解性和指导性方面仍需加强。面向快速变革的人工智能时代,智能课堂评价亟须深化育人理念指导下的系统性评价变革,推动评价逻辑从“技术工具依赖”转向“育人本质回归”,依托人机协同实现评价范式从数据驱动到价值共创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课堂教学评价 人机协同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教学智慧 情感分析 教育理念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亮程小说的“保守”与“重复”
11
作者 张春梅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5-194,共10页
刘亮程的叙述在不断重复的旧人、旧事、风景中铺展开自己稳定的世界,如何评价这有“重复”与“保守”之嫌的写作,是阅读刘亮程必须回答的命题。诸多文本中的刘亮程以“过来人”形象,用旧生活和老人言说出他对生活的理解,他平静叙述的自... 刘亮程的叙述在不断重复的旧人、旧事、风景中铺展开自己稳定的世界,如何评价这有“重复”与“保守”之嫌的写作,是阅读刘亮程必须回答的命题。诸多文本中的刘亮程以“过来人”形象,用旧生活和老人言说出他对生活的理解,他平静叙述的自然生活的底层,隐藏着表层/底部构成的冲突和悖论。在不断的重复和生存困境之间,关于人类“日常”的思索变成沉重的哲学命题,这是一种提醒,也是对可以名之为科技时代、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或后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发见,“保守与重复”因反思而具有鲜明的审美现代性,具有打破浮躁、唤醒自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亮程 重复 保守 群体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词序视角解读《扬州慢》写作笔法
12
作者 颜庆余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3-45,共3页
姜夔《扬州慢》的词序与词之间存在内容对应与结构关联,可为词的解读提供独特视角。词序记述过访扬州的现实经历,提供文本的历史脉络,明示感慨今昔的主旨,而词既记述现实经历,与词序所述复沓,又以点化、拟代、反衬、设想等笔法,补上基... 姜夔《扬州慢》的词序与词之间存在内容对应与结构关联,可为词的解读提供独特视角。词序记述过访扬州的现实经历,提供文本的历史脉络,明示感慨今昔的主旨,而词既记述现实经历,与词序所述复沓,又以点化、拟代、反衬、设想等笔法,补上基于晚唐杜牧诗的历史想象,借此构造今昔对比的结构,完成词作的主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慢》 姜夔 词序 写作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风景:生长在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浪漫理想与游牧美学
13
作者 张春梅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2,共9页
西部文学是丰富而多元的,而由于地域差异,“西部”本身成为意蕴广阔的文化意象。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西部”不仅很难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西域”截然分开,而且与今天关于新疆的想象合在一处。那么,作为西部文学重镇的新疆文学在铸牢中... 西部文学是丰富而多元的,而由于地域差异,“西部”本身成为意蕴广阔的文化意象。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西部”不仅很难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西域”截然分开,而且与今天关于新疆的想象合在一处。那么,作为西部文学重镇的新疆文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哪里?问题的答案在文学中的西部风景书写和人的风景建构起来的世界中。以历史叙述和主体表达为轴,以西部书写为参照,空间景观、艺术形式、创作主题和记忆与反思基础上的审美理想是突出的星丛与坐标。西部美学风格是汇聚多条线索历史积淀而成,与人的生命形态、个体意志和作为整体的“美好的人”的想象贯通,是历史活动主体和人之理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浪漫精神和美学气质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是理想生活不可缺失的重要维度,西域或边疆由此建构起自身独有的游牧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书写 风景 地域 游牧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的中日电影传播与交流
14
作者 郝延斌 周才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26,共9页
在最近的20多年里,中日两国的电影交流频繁。吴宇森和张艺谋等人执导的一系列影片在日本市场获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东京国际电影节成为中国电影面向亚洲和世界展示风采的舞台,《雪豹》等影片获得了重要的奖项。中日两国的电影传播与交... 在最近的20多年里,中日两国的电影交流频繁。吴宇森和张艺谋等人执导的一系列影片在日本市场获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东京国际电影节成为中国电影面向亚洲和世界展示风采的舞台,《雪豹》等影片获得了重要的奖项。中日两国的电影传播与交流,除了作为电影产业贸易主要形式的成片的进出口之外,还在亚洲电影泛区域制作兴起的背景中展开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密切合作,制作了《妖猫传》等诸多合拍片。电影明星的跨国出演,内容资本的跨国流通,使得中日电影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日本电影 跨国合作 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泉汉简(叁)》纪年考订
15
作者 黄艳萍 黄晨洲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3,共7页
新近出版的《悬泉汉简(叁)》辑录了2198枚简牍,其中纪年简、历谱简、月朔简等共计515枚,有明确纪年的简245枚。文章考证了20枚月朔简和历谱简的纪年,校订了5枚有误的纪年,进一步明确了这批简牍的年代。
关键词 悬泉汉简 纪年简 历谱简 月朔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动理论视角下中小学工程教育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16
作者 于书娟 邵诗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87-91,共5页
工程教育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中小学工程教育则是为培养工程师提供储备人才,使学生形成初步工程思维与工程精神的关键阶段。情动理论重视身心力量的融合,是在情感与身体层面唤起学生对工程知识与精神的共鸣... 工程教育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中小学工程教育则是为培养工程师提供储备人才,使学生形成初步工程思维与工程精神的关键阶段。情动理论重视身心力量的融合,是在情感与身体层面唤起学生对工程知识与精神的共鸣。然而,目前的中小学工程教育存在教育理念上的功利倾向、情感因素难以融入、教学与生活场域相脱离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构建基于情动的中小学工程教育需要在理念上立足人文情感,在体系上强调跨界联结,在教育方法上关注学生的具身参与,打破学科壁垒,突出情感育人属性,实现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的良好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工程教育 情动理论 工程素养 情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学到电影:《莎乐美》的现代性转折
17
作者 顾梅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77-78,共2页
王尔德剧本《莎乐美》从诞生之日,直至西班牙导演最终将其搬上银幕,它的接受史敏感地触及了时代的神经。文本本身具有的散文化综合性倾向、意象化特征和多元化内容使得该剧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并极大扩充了舞台表演的空间。从文学到戏... 王尔德剧本《莎乐美》从诞生之日,直至西班牙导演最终将其搬上银幕,它的接受史敏感地触及了时代的神经。文本本身具有的散文化综合性倾向、意象化特征和多元化内容使得该剧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并极大扩充了舞台表演的空间。从文学到戏剧再到电影,《莎乐美》的现代转折深刻反映出唯美主义的内在矛盾,在启蒙反抗和感官放纵之间显示了审美的两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乐美》 现代性 消费主义 矛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域文化对江南民歌与锡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淼 王芳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194,共3页
江南民歌和锡剧是江南地域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们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地域文化对江南民歌风格与锡剧风格形成的影响,分析了江南地域文化对江南... 江南民歌和锡剧是江南地域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们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地域文化对江南民歌风格与锡剧风格形成的影响,分析了江南地域文化对江南民歌声乐、唱词风格及对锡剧语言、唱腔、音乐风格的具体影响,以辨析江南民歌与锡剧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进而探寻保护与传承江南民间艺术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江南民歌 锡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江南丝竹发展的展望与思考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雷强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137,共2页
2006年5月20日,江南丝竹音乐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今仍面临着诸多危机。为此,展望与思考江南丝竹的生存现状及前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努力探求保护和发展江南丝竹的有效之良策,提高广大人民... 2006年5月20日,江南丝竹音乐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今仍面临着诸多危机。为此,展望与思考江南丝竹的生存现状及前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努力探求保护和发展江南丝竹的有效之良策,提高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共同推动我国江南丝竹音乐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江南丝竹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历史传承与类型衍生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佳冀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7,共12页
对中国文学中的"动物叙事"创作进行类型学意义上的考查,应该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按照历时的线性发展,对动物叙事的资源谱系与类型衍生加以系统梳理与有效论证。动物叙事这一特殊的叙事类型,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与自身类型繁... 对中国文学中的"动物叙事"创作进行类型学意义上的考查,应该包括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按照历时的线性发展,对动物叙事的资源谱系与类型衍生加以系统梳理与有效论证。动物叙事这一特殊的叙事类型,其漫长的历史传承与自身类型繁衍、演进的不断完善进阶的过程,可以通过几个标志性的历史时段来进行考察,分别为先秦两汉时期、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段,它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动物叙事由最初的初创雏形期到渐趋繁荣发展、趋于平缓稳定并最终向完备的叙事学意义上的现代小说样式有效过渡的发展历程。而包括《山海经》《庄子》《搜神记》《太平广记》《西游记》《聊斋志异》《狼图腾》等诸多中国动物叙事历史上的代表性著作或合集皆纳入到论题的论述范畴之中,这也将有利于从历史与发展的维度对当代动物叙事创作的来龙去脉做出清晰而醒目的认证,进而把握与探询中国"动物叙事"的流传与演变的内在肌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动物叙事" 历史传承 类型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