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交互场景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诊断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妍 李梦兴 舒杭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1期84-95,共12页
数字技术的强势推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即教师应具备数字化教学能力。在此背景下,厘清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并对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成为破除技术应用浅、转化效果弱等现实困境的关键。基于此,文章采用问卷调查... 数字技术的强势推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即教师应具备数字化教学能力。在此背景下,厘清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并对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进行诊断,成为破除技术应用浅、转化效果弱等现实困境的关键。基于此,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应用现状和教师在开展数字技术融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依托场景交互理论和能力迁移假设,设计了基于交互场景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诊断模型。此模型以技术储备为“原点”,是一个包含数字化教学、技术应用、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模型。在此模型的指导下,本研究提出了包含实验实施、数据挖掘、诊断分析、案例萃取四个环节的基于交互场景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诊断实施路径,以期为教师数字化能力诊断提供模型参考,并助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能力 交互场景 数字素养 能力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研究现状分析——基于Citespace和Bicomb的可视化计量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群 田格格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4年第1期97-106,共10页
文章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学科知识服务研究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利用Citespace、Bicomb、SPSS软件对国内外学科知识服务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经分析得出当前国内外学科知识服务的研究主题、研究发展... 文章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学科知识服务研究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利用Citespace、Bicomb、SPSS软件对国内外学科知识服务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经分析得出当前国内外学科知识服务的研究主题、研究发展、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热点,并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国内外学科知识服务在行为模式挖掘、研究数据管理、服务工具开发、用户隐私保护方面存在的差异,以为学科知识服务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知识服务 文献计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与行动框架 被引量:54
3
作者 舒杭 顾小清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2年第11期24-33,共10页
数字化转型是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通过充分挖掘并发挥数据的价值,以实现对教育系统的重塑,这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教育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从数字技术发展和教育创新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当... 数字化转型是在信息化、数字化基础上,通过充分挖掘并发挥数据的价值,以实现对教育系统的重塑,这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对教育系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文章从数字技术发展和教育创新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的教育已然具备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然而,目前人们尚不清楚如何系统地去布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为此,文章从“转什么”“如何转”“谁来转”“转去哪”四个维度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框架,并强调:在规划转型战略时需考量目标与过程的系统变革,在设计转型方案时应遵循政策导向与实践导向的双重范式,在落实转型实践时需重视“政-校-家-社”多元协同,在检验转型成效时应聚焦教育新生态的“创变”。理清现实基础并据此制定明确的行动框架,是我们寻找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向的出发点,亦是推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的行动指南,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现实基础 行动框架 教育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学习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4
作者 牟智佳 符雅茹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6期23-31,共9页
多模态学习分析为复杂环境下的学习测量与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涵盖多模态学习分析各类学术组织和学术论文的数据库为分析源,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多模态学习分析的研究共同体、研究主题、研究领域、演进情况、研究热点等进行了分... 多模态学习分析为复杂环境下的学习测量与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涵盖多模态学习分析各类学术组织和学术论文的数据库为分析源,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多模态学习分析的研究共同体、研究主题、研究领域、演进情况、研究热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学习分析研究已初步形成多个学术群体,但各群体呈零散分布状态;学生编程建模、卷积与对称深层神经网络、传感器数据采集、人类行为识别、协作建构与自动评价等为主要研究主题;多模态感知与情绪分析、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挖掘、多模态表征与对象识别是多模态学习分析的三大研究领域;演进情况为从知识模型与框架设计发展到多模态特征提取与情感分析、再发展到多模态表征学习与深度学习;研究热点包括多模态学习数据采集与系统设计、多模态学习认知与行为分析、多模态学习分析方法与工具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学习分析 多模态数据 人工智能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孪生场馆:融入数字孪生的虚实共生学习空间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小根 周乾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7期5-11,共7页
场馆作为学习空间的一种形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功能,场馆学习空间设计需要寻求信息空间、物理空间、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伴随建模仿真和传感技术而兴起的数字孪生技术,能够为构建虚实融合共生学习空间提供支持。文章指出... 场馆作为学习空间的一种形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功能,场馆学习空间设计需要寻求信息空间、物理空间、社会教育的深度融合。伴随建模仿真和传感技术而兴起的数字孪生技术,能够为构建虚实融合共生学习空间提供支持。文章指出,数字孪生技术支持下的场馆正朝“孪生场馆”演变,旨在实现“人—机—物—环境”的智能交互融合。文章阐述了“孪生场馆”的概念,分析了孪生场馆的模型和架构,对孪生场馆的功能拓展和教育应用进行了讨论,为促进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场馆 孪生场馆 学习空间 虚实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