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针灸按摩结合祛邪通络方在脑梗死恢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程远明 葛登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6期3024-3028,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按摩结合祛邪通络方在脑梗死恢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汝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按摩结合祛邪通络方在脑梗死恢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汝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穴位针灸按摩结合祛邪通络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最大血液流速、最小血液流速、脑血管阻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血液流速、最小血液流速均较对照组升高,脑血管阻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vWF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穴位针灸按摩结合祛邪通络方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进一步缓解患者血管阻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穴位针灸 按摩 祛邪通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sLRP-1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皓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2年5月收住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7例进入试验,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sLRP-1)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2年5月收住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57例进入试验,统计并整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的sLRP-1水平,同时比较不同sLRP-1水平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有差异项目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结果轻度组sLRP-1水平低于中度、重度组(P<0.05)。两组在年龄、患病至就诊时间、sLRP-1、射血分数(LVEF)、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上存在显著差别(P<0.05),经Logistics回归方程计算,发现上述指标均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sLRP-1>0.8mg/L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0.40mg/L组、0.40-0.8mg/L组(P<0.05)。结论sLRP-1成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能够准确评估患者冠脉狭窄程度,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 预测价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