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入侵检测技术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明忠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0,83,共3页
传统的防火墙技术已难以满足目前的网络安全需要,针对应用及其后台数据库的应用级入侵已经变得越来越猖撅,如SQL注入、跨站点脚本攻击和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等。本文提出一个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关键词 入侵检测 数据库安全 入侵容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三层结构网上书店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肖建芳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22期39-41,共3页
为了解决实体书店受到服务时间、地理位置以及启动资金大等条件制约的问题,设计了一个网上书店系统,该系统基于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的三层模式体系结构设计,使用Visual Studio 2005平台结合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进行开发。经试验证明... 为了解决实体书店受到服务时间、地理位置以及启动资金大等条件制约的问题,设计了一个网上书店系统,该系统基于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的三层模式体系结构设计,使用Visual Studio 2005平台结合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进行开发。经试验证明,本网上书店系统具有功能比较稳定、代码可移植性好和维护简单等优点。在此着重讨论如何设计基于B/S三层结构的网上书店系统,分析了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S模式 三层结构 网上书店系统 数据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部署技术剖析与方案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邱树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79-84,共6页
IPv4向IPv6演化包含初级阶段、共存阶段、IPv6主导阶段和纯IPv6阶段等.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IPv4环境下进行IPv6部署的诸多难题.针对小型和中型规模IPv4网络的IPv6部署方案设计,需综合运用3... IPv4向IPv6演化包含初级阶段、共存阶段、IPv6主导阶段和纯IPv6阶段等.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以及网络地址/协议转换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在IPv4环境下进行IPv6部署的诸多难题.针对小型和中型规模IPv4网络的IPv6部署方案设计,需综合运用3种部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双协议栈 隧道技术 地址/协议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监督注意和图像特征融合的文本生成图像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廖涌卉 张海涛 金海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91,共12页
现有的层级式文本生成图像的方法在初始图像生成阶段仅使用上采样进行特征提取,上采样过程本质是卷积运算,卷积运算的局限性会造成全局信息被忽略并且远程语义无法交互。虽然已经有方法在模型中加入自注意力机制,但依然存在图像细节缺... 现有的层级式文本生成图像的方法在初始图像生成阶段仅使用上采样进行特征提取,上采样过程本质是卷积运算,卷积运算的局限性会造成全局信息被忽略并且远程语义无法交互。虽然已经有方法在模型中加入自注意力机制,但依然存在图像细节缺失、图像结构性错误等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注意和图像特征融合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SAF-GAN。将基于ContNet的自监督模块加入到初始特征生成阶段,利用注意机制进行图像特征之间的自主映射学习,通过特征的上下文关系引导动态注意矩阵,实现上下文挖掘和自注意学习的高度结合,提高低分辨率图像特征的生成效果,后续通过不同阶段网络的交替训练实现高分辨率图像的细化生成。同时加入了特征融合增强模块,通过将模型上一阶段的低分辨率特征与当前阶段的特征进行融合,生成网络可以充分利用低层特征的高语义信息和高层特征的高分辨率信息,更加保证了不同分辨率特征图的语义一致性,从而实现高分辨率的逼真的图像生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模型(AttnGAN),SAF-GAN模型在IS和FID指标上均有改善,在CUB数据集上的IS分数提升了0.31,FID指标降低了3.45;在COCO数据集上的IS分数提升了2.68,FID指标降低了5.18。SAF-GAN模型能够有效生成更加真实的图像,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生成对抗网络 文本生成图像 CotNet 图像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映射的分块循环DNA图像加密算法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虹 赵菊芳 +4 位作者 郭鹏飞 黄洁 肖成龙 周沫 侯宇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65-1871,共7页
数字图像具有数据量大、冗余度高、像素间关联性强等特点,打破数据间关联性及提高敏感性是保护图像信息的关键。针对如何快速有效打破图像像素间强关联性、提高图像数据敏感性等问题,提出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的分块循环DNA图像加密算... 数字图像具有数据量大、冗余度高、像素间关联性强等特点,打破数据间关联性及提高敏感性是保护图像信息的关键。针对如何快速有效打破图像像素间强关联性、提高图像数据敏感性等问题,提出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的分块循环DNA图像加密算法。算法采用二次置乱、一次扩散结构,首先通过zigzag变换置乱明文图像,打破明文像素间的强关联性;其次将伪随机序列生成器产生的密钥作为混沌参数进行混沌映射,生成动态DNA编/解码、运算规则,对置乱的明文图像进行DNA编码形成初始密文;然后利用DNA运算规则,对初始密文进行分块循环DNA运算,完成密文扩散,并对DNA碱基进行统计和归一化作为二次混沌密钥;最后采用二次混沌映射生成动态步长规则,对密文进行变步长约瑟夫置乱,利用DNA解码规则形成最终密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密文图像像素分布均匀、像素间关联性弱、密钥敏感性强、密钥空间足够大,能够有效抵御信息分析、暴力、噪声、剪切等常见攻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加密 混沌映射 DNA运算 zigzag变换 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公开验证的高效无证书聚合签密方案 被引量:4
6
作者 陈虹 侯宇婷 +3 位作者 郭鹏飞 周沫 赵菊芳 肖成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6-157,共12页
签密技术是构建网络信任体系的基础,能够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验证性,但是当大量用户同时进行签密时,验证耗时较长。聚合签密技术将大量用户的签名进行聚合,并提供批量验证以提高验证效率。针对现有基于双线性映射的聚合签密方... 签密技术是构建网络信任体系的基础,能够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验证性,但是当大量用户同时进行签密时,验证耗时较长。聚合签密技术将大量用户的签名进行聚合,并提供批量验证以提高验证效率。针对现有基于双线性映射的聚合签密方案存在聚合验证效率低、不满足可公开验证性的问题,基于计算双线性Diffie-Hellman和计算性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假设,提出可公开验证的无证书聚合签密方案。采用双线性映射运算将发送方与接收方的身份信息分别添加到签名和密文中,以隐藏用户身份信息。在随机预言模型下验证该方案的机密性和不可伪造性,并且在对数据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时,通过任何可信第三方对验证等式进行计算,无需用户私有信息,具有可公开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少的运算开销,在聚合验证阶段,仅使用2次固定的双线性映射运算,能够有效提高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预言模型 双线性映射 可公开验证 聚合签密 无证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速率自适应路由算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邱树伟 袁利永 李琰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100,共7页
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无源感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它能够有效解决节点能量受限的问题,保持网络运行的持续性。现有的路由方法并未充分利用节点的能量捕获特性,也没有考虑到链路的成功收包率和节点的传输速率。为进一步提高网络... 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无源感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它能够有效解决节点能量受限的问题,保持网络运行的持续性。现有的路由方法并未充分利用节点的能量捕获特性,也没有考虑到链路的成功收包率和节点的传输速率。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性能,提出了一种结合链路成功收包率的速率自适应路由算法。通过对节点的剩余能量和链路的成功收包率进行建模,给出了一个节点可作为路由中继节点所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基于优化方程,为传输路径上的每一跳节点自适应配置时延最小化的传输速率;提出路由发现步骤来找出端到端传输时延最小的传输路径。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传输速率的路由算法,所提算法所得到的传输路径具有较低的端到端传输时延和较高的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捕获 无线传感器网络 速率自适应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感知网络中采用动态分片的IPv6数据包传递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树伟 李英龙 袁利永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0-109,共10页
在无源感知网络(PSN)中,基于网络编码的IPv6包传递方案大多采用固定的分片个数,传输时延较高。为此,考虑到无源传感器节点的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PSN的IPv6包传递方案IPDS-DF。基于偏移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误码率模型,推导出无线链路... 在无源感知网络(PSN)中,基于网络编码的IPv6包传递方案大多采用固定的分片个数,传输时延较高。为此,考虑到无源传感器节点的特性,提出一种适用于PSN的IPv6包传递方案IPDS-DF。基于偏移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误码率模型,推导出无线链路的成功传输概率,进而得出每跳的平均传输时延、平均能耗和端到端数据包递交率。以最小化每跳的传输时延为目标,对传输路径上每个节点所采用的分片个数进行动态优化。实验结果表明,IPDS-DF的平均传输时延和能耗均低于现有IPv6包传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感知网络 网络编码 网际协议 物联网 传输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低时延的可靠数据传递 被引量:3
9
作者 邱树伟 李琰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5-350,434,共7页
在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EH-WSN)中,采用网络编码(NC)技术可有效提高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固定的数据速率(DR)和固定的最大重传次数(MNR),传输时延较高。为了降低传输时延,结合EH-WSN中节点的能量捕获特性和相邻... 在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EH-WSN)中,采用网络编码(NC)技术可有效提高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采用固定的数据速率(DR)和固定的最大重传次数(MNR),传输时延较高。为了降低传输时延,结合EH-WSN中节点的能量捕获特性和相邻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质量,提出一种优化数据速率和最大重传次数的低时延数据传递方案。通过对节点的能量捕获过程和能量消耗进行建模,给出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公式;对相邻节点之间的无线链路质量进行建模,推导出节点发送数据包的成功收包率和每个数据包的期望传输次数,进而推导出传输路径上每一跳的传输时延公式;基于优化方程,在节点满足链路收包率条件和剩余能量条件的前提下,对其数据速率和最大重传次数进行优化配置,使得每一跳的传输时延最小。实验结果表明,与采用固定数据速率和固定最大重传次数的数据传递方案相比,所提出的方案具有最小的端到端传输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捕获无线传感器网络 链路质量 网络编码 传输时延 可靠数据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供能传感网链路质量感知的数据传输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树伟 曹蓉 侯卫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60-2465,2526,共7页
为提高射频供能无线传感器网络(RFP-WSN)中无线链路的吞吐率,提出一种链路质量感知的数据传输策略LQADTS。给出自动请求重传机制(ARQM)和分块重传机制(BRM),推导BRM中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概率和链路的吞吐率公式,给出以最大化吞吐率为目标... 为提高射频供能无线传感器网络(RFP-WSN)中无线链路的吞吐率,提出一种链路质量感知的数据传输策略LQADTS。给出自动请求重传机制(ARQM)和分块重传机制(BRM),推导BRM中数据包传输成功的概率和链路的吞吐率公式,给出以最大化吞吐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求解数据包的最优分块个数n*。LQADTS通过n*的不同取值在ARQM和BRM之间自动切换。实验结果表明,LQADTS在吞吐率、有效数据率和能耗等方面优于GEB和DFS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无线传感器网络 吞吐率 有效数据率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