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伟 张庆英 +5 位作者 吴育彬 彭佳鹏 谢玉清 夏芳芳 王翔宇 庞邵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7月入住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新发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接受超早期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30例(溶栓...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状况。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7月入住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新发脑梗死患者60例,其中接受超早期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30例(溶栓组),同期入院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30例(对照组),并按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进行1∶1配对。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效果评价,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及增量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组接受治疗前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30 d后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人均西药费、住院总费用及减少的mRS评分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分析得出,溶栓组mRS评分每减少1分所需花费(13 198.36元)低于对照组(50 440.78元);增量分析发现,溶栓组较对照组mRS评分每多减少1分,需花费4 057.03元。结论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且具有经济成本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卫生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郭锡池 许晓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以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以完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11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予6 ml注射用疏血通加250 ml 0.9%NaCl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5 mg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于每晚睡前服用。对照组予20ml丹参注射液加250 ml 0.9%NaCl注射液静滴,1次/日。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用药起效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前后,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液流速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疏血通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