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廖桦 方志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本院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得出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应用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查分析与术后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结果对可疑切口感染的120例患者进行细菌... 目的探讨本院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得出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应用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查分析与术后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结果对可疑切口感染的120例患者进行细菌学调查,发生切口感染7例,感染发病率5.83%。7例切口感染患者创面细菌学调查:大肠埃希菌5例,葡萄球菌2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切口分类、糖尿病、切口引流、手术时间、肥胖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有关联。结论普通外科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为不可变因素,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中的可变因素可通过尽快完善术前检查,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熟练程度及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机会,合理的预防应用抗生素措施来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切口感染 高危因素 医院感染 普通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良性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龙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44-45,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良性胆囊类疾病治疗效果,探讨在治疗老年患者时,哪一种手术方式更为可靠、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的98例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58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手术,记为A组...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良性胆囊类疾病治疗效果,探讨在治疗老年患者时,哪一种手术方式更为可靠、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的98例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58例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手术,记为A组,40例患者进行了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记为B组。比较两组的术前信息、术中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排气时间、止痛剂的使用情况、术后患者的卧床时间、术后的并发症等方面要明显的好于开腹切除手术组(P<0.05)。前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后者。结论腹腔镜切除胆囊术后所造成的手术创伤小,痛苦少,对胃肠道的干扰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根据老年患者身体器官的老化以及生理功能的衰退情况,比较适合采用腹腔镜的切除手术来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开腹胆囊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腹股沟疝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焕金 陈新凯 +1 位作者 陈少霞 陈钦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6期482-484,共3页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股沟疝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拟行手术的腹股沟疝患儿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73例,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照组73例,给予0.9%氯化钠...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股沟疝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拟行手术的腹股沟疝患儿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73例,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对照组73例,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注。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苏醒时(T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并于术前、术后即刻采集血清,检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照组T1时HR较T0明显加快,MAP较T0明显升高;T2时HR较T0、T1明显降低,MAP较T0、T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较T0时HR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HR较T0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1、T2时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HR、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麻醉苏醒后MDA、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苏醒后MDA水平高于术前,SOD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苏醒后MDA水平高于研究组,SOD水平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7,P<0.05)。右美托咪定可稳定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对提高麻醉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儿童 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方式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罗泽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纳入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75例,男71例,女104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经非手术治疗胆囊炎症状未见缓解或加重,患者和(或)家属同意者采取手术治疗。7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分析保守...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纳入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75例,男71例,女104例;入院后均给予常规保守治疗,经非手术治疗胆囊炎症状未见缓解或加重,患者和(或)家属同意者采取手术治疗。7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治愈或临床缓解170例(97.1%),死亡5例。非手术治疗者96例,症状缓解53.1%(93例/175例),非手术治疗者3.8%(3例/96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手术治疗79例72h内行手术治疗74例均治愈,5例72h后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2例(2.5%)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手术组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短[(11.8±5.3),(15.9±6.1)d,P<0.05]。结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和手术时机,并注重围手术期处理,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胆囊炎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林旭升 吴胜伟 林烈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36例和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24例,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术中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实施观察并记录,并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36例和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24例,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术中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实施观察并记录,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治疗直肠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0例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贤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5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于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0例腹股沟复发疝。其中28例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8例患者行超普疝修补装置(UHS)修补;4例患者行...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于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40例腹股沟复发疝。其中28例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8例患者行超普疝修补装置(UHS)修补;4例患者行PHS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4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出现尿潴留4例,阴囊积液2例,经治疗后痊愈。本组患者随访4个月至5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基础外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复发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晓荣 陈龙林 吴焕坤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 目的探讨末端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不进行末端回肠造瘘,试验组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实施末端回肠造瘘,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感染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8 h,观察组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试验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试验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感染发生率、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实施末端回肠造瘘,可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术后疼痛感,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及感染风险,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 末端回肠造瘘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效果及术后胃肠功能状况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伟洲 陈龙林 林旭升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2期154-156,183,共4页
目的分析结肠癌腹腔镜下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式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 目的分析结肠癌腹腔镜下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状况。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式结肠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血浆胃动素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创伤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 根治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例脾切除手术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桦 方志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6期63-64,共2页
目的对本院施治的150例脾切除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总结脾切除的治疗经验。并对三种脾切除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方法回顾总结本院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150例脾切除患者。主要的手术方法为常规开腹切除,腹腔镜切除及手助腹腔镜... 目的对本院施治的150例脾切除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总结脾切除的治疗经验。并对三种脾切除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方法回顾总结本院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150例脾切除患者。主要的手术方法为常规开腹切除,腹腔镜切除及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患者主要的病症为外伤性脾损伤,紫癜,脾肿大,游走脾及肿瘤等。对病患的术后恢复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常见的并发症为肺内感染及腹腔出血。三种手术方法对于脾切除均行之有效。结论对于患者的脾切除术,可以通过开腹手术,腹腔镜及手助腹腔镜的方式进行。对于术式的选择,需要术者根据患者情况及患者要求进行。三种方法均可广泛应用于各式脾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 腹腔镜 紫癜 异位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破裂一期切除吻合并结合5-FU术中灌洗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林晓荣 姚志欣 罗泽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6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破裂一期切除吻合并术中结合5-Fu灌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20例左半结肠癌急性破裂的病例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6例术中结合5-FU灌洗并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本组病例疗效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结合5-FU...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破裂一期切除吻合并术中结合5-Fu灌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20例左半结肠癌急性破裂的病例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6例术中结合5-FU灌洗并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本组病例疗效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16例结合5-FU灌洗并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肠粘连1例。结论通过术中肠腔减压,结合5-FU灌洗和抗生素的应用,结合支持治疗,可以减少术后结肠癌的复发和转移,在左半结肠癌破裂行一期切除吻合术中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洗 左半结肠癌 一期切除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