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澳湾太平洋牡蛎养殖容量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伟洲 曹会彬 +3 位作者 杜虹 王亮根 马庆涛 李春晓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8-562,共5页
文章采用方建光模型,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县深澳湾养殖环境的水温、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非养殖滤食性动物生物量的调查,结合室内测定的不同规格壳长的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滤水率,并参照非养殖滤食性动物相应的滤水率,对深澳... 文章采用方建光模型,通过对广东省南澳县深澳湾养殖环境的水温、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非养殖滤食性动物生物量的调查,结合室内测定的不同规格壳长的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滤水率,并参照非养殖滤食性动物相应的滤水率,对深澳湾各月份不同规格太平洋牡蛎养殖容量进行估算。研究发现,深澳湾各规格的太平洋牡蛎最大养殖容量出现在1月份和2月份,最小养殖容量出现在5月份。各规格的太平洋牡蛎年平均养殖容量分别为:壳长3.5~5.0 cm的太平洋牡蛎年平均养殖容量为27 ind/m2,壳长5.5~7.0 cm的太平洋牡蛎年平均养殖容量为16 ind/m2,壳长7.5~9.0 cm的太平洋牡蛎年平均养殖容量为17 ind/m2,壳长9.5~11.0 cm的太平洋牡蛎年平均养殖容量为16 in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澳湾 太平洋牡蛎 养殖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高位池中央排污口装置排污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春晓 翁雄 +3 位作者 陈楷亮 杨铿 许晓能 杨文君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1,共6页
高位池通常采用中央排污口排污,排污口上的排污装置是高位池的重要部件,其构造直接影响排污效果,是高位池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传统排污口排污易堵塞和无法吸排底部沉积物的问题,研制了侧排式排污口装置SC-1、SC-2和顶排式排污口... 高位池通常采用中央排污口排污,排污口上的排污装置是高位池的重要部件,其构造直接影响排污效果,是高位池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传统排污口排污易堵塞和无法吸排底部沉积物的问题,研制了侧排式排污口装置SC-1、SC-2和顶排式排污口装置SD-1,在生产中应用并实测其排污效果。试验采用分时段测定排出口流速和总氮的方法,研究3种新型排污口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在养殖前期,SC-1型和SC-2型排污口装置的排污性能均优于SD-1,侧排式排污口装置的单次累计排氮量比顶排式的提高18.9%(P<0.05)。通过改进中央排污口装置构造,可显著提高排污效率。研究表明,侧排式排污口装置对构建低换水率高位池对虾养殖模式、实现低换水量养殖,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 高位池 排污口装置 排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壶藻粕在赤点石斑鱼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晓 《科学养鱼》 2015年第7期70-70,共1页
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是生活在海洋、河口、红树林地区的一种微藻,在海洋动物的食物链中处于最低端。裂壶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近年来,国内外开展微藻DHA的开发,通过异养方式高效培养富含DH... 裂壶藻(Schizochytrium sp.)是生活在海洋、河口、红树林地区的一种微藻,在海洋动物的食物链中处于最低端。裂壶藻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近年来,国内外开展微藻DHA的开发,通过异养方式高效培养富含DHA的裂壶藻,并提取微藻DHA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牛奶、米粉等婴幼儿食品和食用油等食品中,或作为保健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微藻 二十二碳六烯酸 婴幼儿食品 不饱和脂肪酸 海洋动物 食品添加剂 异养 配合饲料 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围垦区池塘养殖技术模式研究
4
作者 杨文君 马庆涛 +2 位作者 李春晓 林清 陈楷亮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5期70-71,共2页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eoJoides),地方名青斑、石斑鱼,是目前石斑鱼养殖最好的品种之一。过去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很少,特别是半咸淡水交接的围垦区池塘更少见有群众开展养殖。2011年起我们在汕头市牛田洋围垦区池...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eoJoides),地方名青斑、石斑鱼,是目前石斑鱼养殖最好的品种之一。过去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很少,特别是半咸淡水交接的围垦区池塘更少见有群众开展养殖。2011年起我们在汕头市牛田洋围垦区池塘开展斜带石斑鱼围垦区池塘养殖技术模式研究,以期改良我市嗣垦区池塘养殖传统的养殖结构,提高养殖的产量和产品质量。现总结试验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技术模式 斜带石斑鱼 池塘养殖 垦区 网箱养殖 养殖模式 半咸淡水 养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江牡蛎围垦区高效养成及育肥技术研究
5
作者 马庆涛 李春晓 +5 位作者 陈楷亮 廖烈金 林尤顺 林东斌 陈绵初 郭森记 《海洋与渔业》 2012年第6期67-69,共3页
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 Gould)俗称蚝,属低盐度河口滤食性贝类,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具有群聚习性,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沿海。近江牡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其干品中... 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 Gould)俗称蚝,属低盐度河口滤食性贝类,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具有群聚习性,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沿海。近江牡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其干品中蛋白质含量45%-57%.脂肪7%-11%.肝糖19%-38%,含碘量比牛奶和蛋黄高200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育肥技术 垦区 滤食性贝类 蛋白质含量 维生素A1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胁迫下鹧鸪菜的繁殖策略
6
作者 陈加雄 李伟滨 +2 位作者 林传旭 马庆涛 陈楷亮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7-372,共6页
为探讨潮间带红藻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Montagne)J.Agardh]在温度和光照胁迫下的繁殖策略,在实验室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培养鹧鸪菜,对其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发生、放散及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低光照有利于四分孢子的产生... 为探讨潮间带红藻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Montagne)J.Agardh]在温度和光照胁迫下的繁殖策略,在实验室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培养鹧鸪菜,对其四分孢子和果孢子的发生、放散及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和低光照有利于四分孢子的产生、放散和萌发,低温和强光不利于四分孢子的产生、放散和萌发;20℃和25℃时产生的四分孢子囊最多,15℃次之,而10℃则不产生。在36μmol m–2s–1光照下四分孢子的放散数量最多。温度对于果孢子的放散和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低光照有利于果孢子的放散和萌发。高温及强光对鹧鸪菜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已经萌发的幼苗存活时间较短。因此,鹧鸪菜为应对高温和强光胁迫,通过产生大量的四分孢子和果孢子以选择适宜的生长发育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菜 繁殖 四分孢子 果孢子 温度 光照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对芋根江蓠的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中坚 宋志民 +3 位作者 杨晓 赖学文 刘涛 陈伟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4,共8页
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是江蓠属一种经济海藻,可作为琼胶工业原料和鲍鱼饲料,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池塘进行试验栽培。为了探讨适合其栽培的生态条件,文章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8 ℃、23 ℃、28 ℃、33 ℃和38 ℃)、不... 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是江蓠属一种经济海藻,可作为琼胶工业原料和鲍鱼饲料,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池塘进行试验栽培。为了探讨适合其栽培的生态条件,文章分别测定了在不同温度(18 ℃、23 ℃、28 ℃、33 ℃和38 ℃)、不同盐度(13、18、23、28、33和38)和不同光照强度(3 000 lx、6 000 lx、9 000 lx和12 000 lx)的培养条件下,芋根江蓠藻体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和生化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芋根江蓠适宜生长温度为23~38 ℃,最适温度为28~33 ℃;适宜盐度为18~38,最适盐度为23~33;适宜光照强度为6 000~9 000 lx,最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9 000 lx。在最适的环境条件下,藻体具有较高的日相对生长速率(RGR),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SP)的质量分数最高,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最低,受环境的胁迫最小。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芋根江蓠具有适应高温和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根江蓠 温度 盐度 光照强度 生长 生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葡萄牙牡蛎体内菌群净化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明明 刘宏星 +3 位作者 马庆涛 叶挺 林清 郑怀平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牡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素有海洋"牛奶"之美称。然而,由于养殖环境的污染,国内多数养殖牡蛎体内的大肠杆菌含量超标,危害公民健康。因此,研发养殖牡蛎净化技术日显重要。为此,本文以我国南方重要的养殖牡蛎(葡... 牡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素有海洋"牛奶"之美称。然而,由于养殖环境的污染,国内多数养殖牡蛎体内的大肠杆菌含量超标,危害公民健康。因此,研发养殖牡蛎净化技术日显重要。为此,本文以我国南方重要的养殖牡蛎(葡萄牙牡蛎,也称福建牡蛎)为对象,设计了三种净化方法 (大蒜素灭菌法、紫外灭菌法、混合灭菌法(大蒜素+紫外线)先灭菌处理海水6h,然后将牡蛎养殖灭菌后的海水中,并在0 h、12 h和24 h时分别对其软体组织进行取样,检测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含量,以探求最佳净化牡蛎方法。结果显示,三种方法都能够对牡蛎体内的菌落总量和大肠杆菌含量起到显著的净化作用。比较而言,大蒜素净化效果最佳,经12 h和24 h的净化后,牡蛎体内的大肠杆菌含量(MPN/100 g)由最初的2 307降至为240和189,显著低于紫外灭菌法的744和322以及混合灭菌法的384和359。经大蒜素净化24 h后,牡蛎体内的大肠杆菌含量为189 MPN/100 g,低于欧盟和我国双壳贝类养殖水域划分依据中规定的大肠杆菌含量≤230MPN/100 g时可以直接上市并供生食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大肠杆菌 大蒜素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深澳湾波纹巴非蛤滤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庆涛 林清 +3 位作者 李春晓 陈加雄 陈楷亮 许晓能 《热带生物学报》 2015年第1期25-29,共5页
笔者于2013年12月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进行不同体质量不同投饵时间、不同饵料密度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滤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波纹巴非蛤的滤水率(FR)随着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单位体质量的滤水率(FR... 笔者于2013年12月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进行不同体质量不同投饵时间、不同饵料密度对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滤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波纹巴非蛤的滤水率(FR)随着体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单位体质量的滤水率(FR')随着其规格的增大而减小,FR'=0.330 3W-0.356 9(R2=0.996 5)。(2)分别以金藻和扁藻作为饵料,测定了8:00,14:00及20:00这3个时间点的滤水率,滤水率在8:00最大,14:00及20:00依次减小,3个时间点滤水率差异显著(P<0.05)。(3)以金藻和扁藻作为混合藻,滤水率随着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浓度超过3.06×105cell·L-1,滤水率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Born)〗 滤水率 体质量 时间节律 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虾池水体环境因子变化及浮游微藻优势种群演替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加雄 李伟滨 +2 位作者 陈伟洲 马庆涛 陈楷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9-31,45,共4页
为分析封闭式虾池水质环境因子季节变化对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对虾池水体的温度、p H、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含量等环境因子进行测试,分析同期水体中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变换,解释在没有外来水源干扰的情况下微藻群... 为分析封闭式虾池水质环境因子季节变化对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的影响,对虾池水体的温度、p H、总氮(TN)、总磷(TP)和叶绿素a含量等环境因子进行测试,分析同期水体中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变换,解释在没有外来水源干扰的情况下微藻群落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养殖池塘水温和总磷(TP)含量从4月至9月底逐渐上升,10月起开始下降,至次年1月达到最低;p H先下降后升高;总氮(TN)和叶绿素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养殖初期(4~5月)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舟形藻(Navicula sp.)、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和四尾栅藻(S.quadricauda);中期(6~7月)为衣藻(Chlamydomonas sp.)、小球藻(Chlorella sp.)、四尾栅藻、多芒藻(Golenkinia radiata)和假鱼腥藻(Pseudanabeana);中后期(8~9月)为微囊藻(Microcystis)、假鱼腥藻(Pseudanabeana)、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后期(10~12月)为微囊藻、假鱼腥藻、颤藻(Oscillatoria sp.)和小球藻;末期(12月后)为小球藻、多芒藻和四尾栅藻。优势微藻种群演替与环境因子变化密切相关,在低温、氮磷营养较低且N/P较高和有一定盐度的早期水体中以硅藻和绿藻为主;随着温度回升、水体完全淡化和氮磷营养的积累,以绿藻为优势种群;高温和富营养化状态下的中后期蓝藻成为强优势种群,其中也有喜高温和耐污染的绿藻;后期以蓝藻为绝对优势,水温下降后变成以绿藻为优势种,池中浮游微藻生物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虾池 环境因子 浮游微藻 种群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紫外线组合对净化近江牡蛎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的灭菌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清 马庆涛 +2 位作者 李春晓 陈楷亮 许晓能 《热带生物学报》 2017年第4期404-408,423,共6页
为了降低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内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数量,增加食用牡蛎的安全性,笔者先采用0.4,0.8,1.2 mg·L-1的臭氧浓度进行海水灭菌,确定适宜的臭氧浓度后,再进行臭氧-紫外线系统灭菌海水,进行各净化处理条件试... 为了降低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内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数量,增加食用牡蛎的安全性,笔者先采用0.4,0.8,1.2 mg·L-1的臭氧浓度进行海水灭菌,确定适宜的臭氧浓度后,再进行臭氧-紫外线系统灭菌海水,进行各净化处理条件试验,探讨适宜的净化近江牡蛎的方法。结果表明,臭氧浓度0.8 mg·L-1为适宜的臭氧浓度;当在温度25℃、盐度8、贝水质量比1∶15、水交换频率4次·h-1、净化24 h的条件下,具有较优的净化效果。这说明臭氧-紫外线系统灭菌的海水,可应用于净化贝类体内的大肠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 臭氧-紫外线系统 净化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公寓”养殖青蟹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聂晓锋 李春晓 《海洋与渔业》 2018年第2期56-57,共2页
青蟹是我省主要传统特色养殖品种,但由于自然养殖环境劣化等问题,2004年后开始出现严重养殖病害,产业规模及效果快速下滑。近年来,粤东与闽南地区都在研究尝试了一种“陆基工厂化养殖设施装置养殖青蟹模式”,俗称“蟹公寓”,主要... 青蟹是我省主要传统特色养殖品种,但由于自然养殖环境劣化等问题,2004年后开始出现严重养殖病害,产业规模及效果快速下滑。近年来,粤东与闽南地区都在研究尝试了一种“陆基工厂化养殖设施装置养殖青蟹模式”,俗称“蟹公寓”,主要试验对象为拟穴青蟹。装置包括多个养殖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品种 青蟹 公寓 技术 传统特色 养殖环境 养殖病害 产业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与红肉篮蛤的生态式混养技术要点
13
作者 李春晓 马庆涛 +2 位作者 文国樑 郑晓生 杨铿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3期64-65,共2页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俗名叫鲟,广东称膏蟹(雌蟹)、肉蟹(雄蟹),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养殖拟穴青蟹的人工配合饵料技术尚未成熟,以小贝类、低值小杂鱼类、甲壳类等为主要饲料,其中,红肉篮蛤是...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俗名叫鲟,广东称膏蟹(雌蟹)、肉蟹(雄蟹),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养殖拟穴青蟹的人工配合饵料技术尚未成熟,以小贝类、低值小杂鱼类、甲壳类等为主要饲料,其中,红肉篮蛤是良好的天然饲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养技术 青蟹 红肉 生态 天然饲料 经济价值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棚冬季凡纳滨对虾两造养殖模式
14
作者 李春晓 翁雄 +2 位作者 陈楷亮 许晓能 杨铿 《科学养鱼》 2017年第5期33-34,共2页
近年来,我们在全覆地膜精养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温棚设计,建造可控温、保水节水的高密度养殖池塘。通常的越冬温棚养殖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冬季只进行1造养殖生产(10月~翌年2月),本养殖模式通过改进越冬温棚养殖对虾池... 近年来,我们在全覆地膜精养池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温棚设计,建造可控温、保水节水的高密度养殖池塘。通常的越冬温棚养殖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冬季只进行1造养殖生产(10月~翌年2月),本养殖模式通过改进越冬温棚养殖对虾池塘配套设施,合理安排两造越冬生产(9月~翌年5月),结合科学放苗、合理收获等系列综合技术措施,实现两造凡纳滨对虾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温棚养殖 养殖模式 冬季 越冬生产 南美白对虾 养殖池塘 保水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雌雄单性分养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晓生 李春晓 《海洋与渔业》 2017年第4期58-60,共3页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 am osain),俗称"青蟹、膏蟹、红蟳"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沿岸河口区,是我国主要海产经济蟹类,广东汕头市韩、榕、练三江出海口,群众利用原养虾池塘或新开发池塘养殖青蟹面积达1万多亩,其中,汕头市牛田洋...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 am osain),俗称"青蟹、膏蟹、红蟳"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沿岸河口区,是我国主要海产经济蟹类,广东汕头市韩、榕、练三江出海口,群众利用原养虾池塘或新开发池塘养殖青蟹面积达1万多亩,其中,汕头市牛田洋围垦区、潮阳"三屿围"、澄海"六合围"是最主要生产区,生产模式和技术也已实现了创新及发展,实现了放养仔蟹或幼体起养的"全段养殖"生产形式,青蟹全人工苗放养生产也已获成功。在养殖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生产区 Scylla 生产形式 养殖期 广东汕头市 三屿 池塘养殖 蟹类 蟹种 pa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江牡蛎体内重金属的净化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楚妃 马庆涛 林清 《海洋与渔业》 2018年第7期76-77,共2页
汕头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辖区内的海岸线长289.1km,拥有大面积的浅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史上,在广东养殖规模比较大的经济贝类有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这2种牡蛎的养殖在汕头市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汕头市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辖区内的海岸线长289.1km,拥有大面积的浅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史上,在广东养殖规模比较大的经济贝类有太平洋牡蛎和近江牡蛎,这2种牡蛎的养殖在汕头市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江牡蛎在汕头市牛田洋、三屿围、澄海、濠江等地养殖面积达2400公顷。产品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至香港、澳门、台湾、日本、澳洲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净化技术 重金属 海水养殖业 体内 养殖面积 海洋性气候 太平洋牡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