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SPECIAL 1H-MR波谱并结合自制LCModel软件模拟代谢物光谱数据集定量分析离体猪肝葡萄糖
1
作者 钟梓杰 沈智威 林黛英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78,共6页
目的 优化SPECIAL1H-MR波谱(MRS)扫描参数,并观察以之结合自制LCModel软件模拟代谢物光谱数据集(B集)定量分析离体猪肝葡萄糖(Glc)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生理盐水将鱼肝油、Glc及胆碱配置成Glc浓度不同(10、20、30、40、50 mmol/L)而鱼肝... 目的 优化SPECIAL1H-MR波谱(MRS)扫描参数,并观察以之结合自制LCModel软件模拟代谢物光谱数据集(B集)定量分析离体猪肝葡萄糖(Glc)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生理盐水将鱼肝油、Glc及胆碱配置成Glc浓度不同(10、20、30、40、50 mmol/L)而鱼肝油(0.125 mg/ml)及胆碱(100 mmol/L)浓度固定的混合溶液,以试管模型模拟肝脏代谢物;每种Glc浓度各设5个、共配置25个试管模型。以不同参数SPECIAL序列扫描试管模型,获得1H-MRS图像。利用LCModel软件分别基于自带代谢物基础集(A集)及B集分析试管模型SPECIAL序列数据,生成SPECIAL1H-MRS图像并获得其信噪比(SNR)及标准差百分比(SD%)、Glc信号强度;根据SNR及SD%评估SPECIAL1HMRS图像质量,以选择最优扫描参数,分析以最优参数结合B集所获试管模型Glc信号强度与Glc浓度的相关性。以最优SPECIAL序列扫描离体猪肝(n=5),行更新脂肪抑制(FS)-SPECIAL序列扫描,基于B集获得相应1H-MRS图像并评估其质量。结果SPECIAL序列最优扫描参数为TR3500ms、TE4.42ms、TM20.00ms、重复次数(averages)为256,以之结合B集所获试管模型SPECIAL1H-MRS的SNR达40.5±1.1,SD%为(13.5±1.0)%,谱线更清晰,基线更平稳,Glc峰分辨率更高。以1H-MRS所获试管模型Glc信号强度与Glc浓度呈正相关(r=0.997,P<0.001)。离体猪肝SPECIAL1H-MRS的SNR为24.0±2.7,SD%为(13.5±1.1)%,而FS-SPECIAL1H-MRS质量较高,SNR为29.5±2.3,SD%为(4.0±0.8)%,可见亚甲基峰被抑制而Glc峰分辨率更高。结论利用参数优化SPECIAL1H-MRS结合自制LCModel软件模拟数据集可准确定量分析离体猪肝G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葡萄糖代谢 磁共振波谱学 SPECIAL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MRI观察复发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少贤 洪桂洵 +1 位作者 李竹浩 杨智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1-1605,共5页
目的以高分辨MRI(HR-MRI)观察初发脑梗死(PCI)与复发脑梗死(RCI)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并分析RCI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5例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并接受HR-MR检查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既往有无脑梗死病史分为PCI组(n=41)和RCI组(n=34)... 目的以高分辨MRI(HR-MRI)观察初发脑梗死(PCI)与复发脑梗死(RCI)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并分析RCI危险因素。方法收集75例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并接受HR-MR检查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既往有无脑梗死病史分为PCI组(n=41)和RCI组(n=34),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HR-MRI特征及临床资料,并分析脑RCI危险因素。结果RCI组吸烟史占比、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水平高于PCI组(P均<0.05),组间其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R-MRI示RCI组责任血管重度狭窄占比及斑块负荷高于PCI组,斑块较易出现T2WI、T1WI高信号,且强化程度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T2WI高信号、管腔重度狭窄、高HCY及高UA均为RCI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RCI的HR-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斑块呈T2WI高信号及管腔重度狭窄为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联合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动脉硬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在判断中央型肺癌对气管、支气管及肺门血管侵犯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宝泉 郑悦 +2 位作者 张庆武 曾向廷 林惠如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判断中央型肺癌(CLC)对气管、支气管及肺门血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75例经纤支镜或病理确诊的CLC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运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CT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技...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判断中央型肺癌(CLC)对气管、支气管及肺门血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75例经纤支镜或病理确诊的CLC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运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CT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技术观察肿瘤与气管、支气管及肺门血管的关系。结果:肿瘤对气管、支气管的侵犯表现为管外压迫型38例(50.7%),CT表现为肿瘤压迫并侵犯支气管,管腔内呈不均匀狭窄;管壁浸润型(28例,37.3%)CT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增厚,呈向心性狭窄;管内增生型(9例,12.0%)CT表现为肿块突入管腔,支气管管腔呈偏心性狭窄。肿瘤共侵犯117支肺门血管,其中95支(81.2%)CT可见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12支(10.3%)CT可见肿瘤环绕血管生长;10支(8.5%)CT可见瘤栓形成。结论:64排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准确显示气管、支气管、肺门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其与中央型肺癌肿块的空间关系,对判断中央型肺癌侵犯气管、支气管、肺门血管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先衡 林时勖 +3 位作者 曾向廷 林黛英 林斯宏 陈少贤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16-718,共3页
目的: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9例均行MRT1WI和T2WI,7例行增强扫描。结果:9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中,7例位于胸椎椎管,2例位于颈胸椎椎管;9例肿瘤均... 目的: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9例均行MRT1WI和T2WI,7例行增强扫描。结果:9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中,7例位于胸椎椎管,2例位于颈胸椎椎管;9例肿瘤均沿脊椎纵轴、呈梭形或长条形生长,主要位于椎管内硬膜外腔;横轴面图像上肿块呈钳状包绕、推压邻近脊髓,2例肿瘤侵犯、压迫相邻的椎间孔并使其扩大,且经椎间孔突入椎旁间隙呈哑铃状。9例肿瘤中7例信号均匀,于T1WI上呈低信号,于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示病灶呈较均匀一致的明显强化;2例肿瘤合并出血,T1WI和T2WI上均呈不均匀混杂信号。9例中2例合并椎体血管瘤。结论: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椎管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磁敏感成像表现及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先衡 林时勖 +6 位作者 陈少贤 林斯宏 曾向廷 林黛英 沈金辉 许海雄 刘明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和SWI检查,11例患者行MRS检查。由两位高年资神经放射诊断医师对SWI肿瘤内的低信号进行评分,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和SWI检查,11例患者行MRS检查。由两位高年资神经放射诊断医师对SWI肿瘤内的低信号进行评分,并与病理学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4例高级别胶质瘤中12例瘤内出现不同程度多发斑片状、索状低信号,病理学证实为瘤内出血及瘤内血管;11例低级别胶质瘤中3例瘤内未出现明显低信号,6例瘤内出现少许斑点、线状低信号,病理证实为瘤内血管,2例瘤内可见少量斑片状低信号,病理证实为瘤内出血。高级别组胶质瘤内低信号评分值高于低级别组(P<0.05)。结论:不同级别胶质瘤在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有明显差异,SWI有助于术前对胶质瘤分级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段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明涛 陈裕明 曾维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10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肝段动脉栓塞治疗效果和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方法:通过肝动脉造影,对10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肿瘤供血的肝段动脉进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肝段动脉栓塞术者的1,2,3,4和5年的... 目的:探讨10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肝段动脉栓塞治疗效果和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方法:通过肝动脉造影,对10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经肿瘤供血的肝段动脉进行化疗栓塞治疗。结果:肝段动脉栓塞术者的1,2,3,4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0%、70.0%、50.0%、40.0%和30.0%;肝动脉栓塞术后联合肝段动脉栓塞术者其1,2,3,4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4.5%、49.1%、40.0%、29.1%和20.0%。结论:肝段动脉栓塞术是最佳的治疗方式,肝动脉栓塞术联合肝段动脉栓塞术可显著提高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超选择性插管术 肝段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透视下异物定位取出术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卫光 张少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7期505-505,共1页
关键词 异物取出术 定位 电视透视 临床应用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气腹的X线特征及病因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曾维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腹的X线特征及临床病因诊断。方法:对18例新生儿气腹症的X线检查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发现少量气腹1例,中等量气腹12例,大量气腹4例,包裹性气腹1例,部分可提示穿孔部位或病因...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腹的X线特征及临床病因诊断。方法:对18例新生儿气腹症的X线检查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发现少量气腹1例,中等量气腹12例,大量气腹4例,包裹性气腹1例,部分可提示穿孔部位或病因诊断。临床诊断自发性胃破裂穿孔1例,小肠穿孔 10例,结肠穿孔 2例,自发性气腹或非手术性气腹2例。结论:新生儿气腹有其特殊的X线征象,X线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对病因定位诊断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新生儿 X线透视检查 病因 诊断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切除术后肝动脉栓塞术的研究
9
作者 苏明涛 曾维英 陈裕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84-784,共1页
关键词 肝癌 切除术 肝动脉栓塞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多支供血及侧支供血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苏明涛 曾维英 傅俊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多支供血 侧支供血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模型对食管癌术后个体化辅助治疗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笑开 林少帆 +6 位作者 伍光恒 陈焯枝 郑旭峰 胡泽桓 肖健宁 林黛英 张水兴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目的:构建及验证基于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的无病生存期(DFS)模型,并进一步其评估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射科医师手工勾画患者治疗前CT图像上的肿瘤感兴趣区后... 目的:构建及验证基于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的无病生存期(DFS)模型,并进一步其评估术后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射科医师手工勾画患者治疗前CT图像上的肿瘤感兴趣区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Cox回归筛选关键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同时,通过临床特征筛选及建立临床模型,结合以上模型后得到影像组学-临床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影像组学模型由10个影像组学特征构成。病理淋巴结分期为DFS独立的临床风险因素。影像组学-临床模型表现出对肿瘤进展高低风险人群的良好区分度,训练集C指数为0.744,95%置信区间(CI)为0.689~0.799,验证集C指数为0.774,95%CI为0.676~0.872。高风险组中位DFS明显小于低风险组其中训练集(16个月vs 39个月,P<0.001);验证集(11个月vs 24个月,P<0.001)。同时,在训练集的低风险患者中,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与单纯手术患者的DFS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DFS分别为34.4个月,32.5个月,P=0.816)。结论: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基于治疗前CT图像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DFS的影像组学-临床模型,该模型具有评估术后肿瘤进展低风险人群的辅助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无病生存期 辅助治疗 计算机断层扫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CT灌注参数与VEGF、HIF-1α、Ki-67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佳莉 冯琨 +3 位作者 刘晓雯 张晗 林黛英 步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T灌注成像(CTPI)参数与Ki-67、VEGF和HIF-1α的相关性,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动态监测提供帮助。方法:搜集行CT胸部灌注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24例,图像后处理分析得到灌注值(Perfusion)、血容量...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CT灌注成像(CTPI)参数与Ki-67、VEGF和HIF-1α的相关性,为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动态监测提供帮助。方法:搜集行CT胸部灌注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NSCLC的患者24例,图像后处理分析得到灌注值(Perfusion)、血容量(BV)、强化峰值(PEI)及达峰时间(TTP)四个参数值。Ki-67、VEGF和HIF-1α根据表达情况分为(-)、(+)、(++)、(+++)四个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NSCLC中CTPI参数与Ki-67、VEGF和HIF-1α的相关性,再将其分为腺癌和鳞癌两个亚组,分别分析腺癌组、鳞癌组CTPI参数与Ki-67、VEGF和HIF-1α的相关性。结果:NSCLC中,Perfusion、BV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98,P<0.001;r=0.474,P=0.019),Perfusion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446,P=0.029),CTPI参数与Ki-67表达没有相关性。肺腺癌中Perfusion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624,P=0.007),肺鳞癌中Perfusion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96,P=0.006),肺腺癌、鳞癌中CTPI参数与Ki-67、HIF-1α表达均没有相关性。结论:在对肺腺癌、鳞癌患者进行抗血管分子靶向治疗过程中,可以利用CT灌注扫描预测患者对分子靶向药物的敏感性,指导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IF-1Α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