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非线性涡激力广义模型的涡振幅值换算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奇
孟晓亮
朱乐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88,共7页
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是研究涡激共振风速锁定区间和振动幅值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节段模型涡振振幅并不能由几何缩尺比直接换算至实桥,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已有研究表明,涡激力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性,因此基于线性涡激力模型的换算方...
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是研究涡激共振风速锁定区间和振动幅值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节段模型涡振振幅并不能由几何缩尺比直接换算至实桥,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已有研究表明,涡激力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性,因此基于线性涡激力模型的换算方法不再适用。此外,由于采用的非线性涡激力模型不准确,基于非线性涡激力模型的已有换算方法也不一定适用,并且目前基于非线性涡激力模型的换算方法也没有给出阻尼比的修正方法。为此,文章借鉴量纲分析方法,推导非线性涡激力广义模型,并给出计算涡振振幅的非线性涡激力简化广义模型,然后根据能量相等的原则推导节段模型与实桥的涡振幅值换算公式。研究表明:当节段模型与实桥结构阻尼比一致时,振幅换算关系仅与桥梁阵型函数值有关;当节段模型与实桥结构阻尼比不一致时,振幅换算关系还与涡振生长或衰变过程位移振幅变化率以及涡振稳定状态无量纲幅值有关;不同换算方法的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换算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涡激共振
节段模型
非线性涡激力
幅值换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潮汐作用下的沉管隧道竖向位移计算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桓竹
寇晓强
王延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85-2794,2807,共11页
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工程中跨越深水航道部分均采用了沉管隧道的通过方式,传统理论分析往往将地基简化为多个互不联系的弹簧,忽略了土体的连续性,模型简单、参数少。考虑潮汐荷载影响,将沉管隧道管节等效为置于Vlasov双参数地基上的Tim...
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工程中跨越深水航道部分均采用了沉管隧道的通过方式,传统理论分析往往将地基简化为多个互不联系的弹簧,忽略了土体的连续性,模型简单、参数少。考虑潮汐荷载影响,将沉管隧道管节等效为置于Vlasov双参数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以此推导了其竖向变形计算公式,并与Winkler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计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以甬江沉管隧道工程为例,分析潮汐荷载影响下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竖向位移,将两种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lasov双参数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假设的简化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竖向位移特征,与实测数据更吻合。该研究结果对沉管隧道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地基−隧道相互作用
铁木辛柯梁
地基模型
循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管隧道运维期回淤影响下的长期沉降模型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延宁
周桓竹
俞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300,共9页
当下跨海集群工程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均采用了沉管隧道的通过方式,如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工程等,随着陆续完成,运维期的长期沉降规律逐步成为研究重点。在对管节接头沉降计算中,多采用Winkler地基上的Euler梁模型,而忽略了柔性管节的...
当下跨海集群工程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均采用了沉管隧道的通过方式,如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工程等,随着陆续完成,运维期的长期沉降规律逐步成为研究重点。在对管节接头沉降计算中,多采用Winkler地基上的Euler梁模型,而忽略了柔性管节的剪切变形和地基土体的连续性,没有考虑管-土相互作用引起的沉管位移,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考虑沉管隧道运维期受到长期回淤清淤荷载的影响,基于柔性沉管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将沉管隧道管节等效为置于Vlasov双参数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考虑了地基土体的连续性,强化了土体的刚度,同时考虑了管节截面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即将管节变形视为位错变形模式,并以此推导了其竖向变形计算公式,与Winkler地基上的Euler梁模型和Timoshenko梁模型进行比较,以验证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以甬江沉管隧道工程为例,分析在运维期回淤荷载影响下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竖向位移规律,将基于上述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基于Vlasov双参数地基的Timoshenko梁模型更为合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更吻合。回淤荷载引起的管节接头沉降伴随时间呈指数型变化,在早期阶段沉降发展快,在中后期以半年为周期呈阶梯性下沉,清淤频次影响沉降大小,一年两次清淤引起的管节-接头沉降最小,研究结果对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设计计算和运营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理论模型
管-土相互作用
Vlasov双参数地基
循环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确定刚度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轴力识别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东升
陈琪舟
+2 位作者
魏达
郭鑫
姜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08-215,共8页
杆系作为桥梁和大跨空间结构等重要土木工程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轴力的检测非常重要。目前对于杆系结构的轴力识别大都建立在边界约束条件以及杆件刚度已知的基础之上,但大量研究表明实际工程中拉杆的边界约束条件由于荷载和环境条件...
杆系作为桥梁和大跨空间结构等重要土木工程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轴力的检测非常重要。目前对于杆系结构的轴力识别大都建立在边界约束条件以及杆件刚度已知的基础之上,但大量研究表明实际工程中拉杆的边界约束条件由于荷载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变得比较复杂,其实际刚度与设计刚度可能并不相同。该研究利用经典Timoshenko梁理论的动力方程,发现在模态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杆件轴力和抗弯刚度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因此提出利用此线性关系在未知边界约束条件下识别杆件轴力及抗弯刚度的方法。该研究通过一个简支梁的数值模拟,以及三种不同截面杆件的轴力识别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梁
轴力识别
抗弯刚度
边界约束条件
模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线性涡激力广义模型的涡振幅值换算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奇
孟晓亮
朱乐东
机构
汕头大学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同济
大学
土木
工程
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88,共7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A030307008)。
文摘
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是研究涡激共振风速锁定区间和振动幅值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节段模型涡振振幅并不能由几何缩尺比直接换算至实桥,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修正。已有研究表明,涡激力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性,因此基于线性涡激力模型的换算方法不再适用。此外,由于采用的非线性涡激力模型不准确,基于非线性涡激力模型的已有换算方法也不一定适用,并且目前基于非线性涡激力模型的换算方法也没有给出阻尼比的修正方法。为此,文章借鉴量纲分析方法,推导非线性涡激力广义模型,并给出计算涡振振幅的非线性涡激力简化广义模型,然后根据能量相等的原则推导节段模型与实桥的涡振幅值换算公式。研究表明:当节段模型与实桥结构阻尼比一致时,振幅换算关系仅与桥梁阵型函数值有关;当节段模型与实桥结构阻尼比不一致时,振幅换算关系还与涡振生长或衰变过程位移振幅变化率以及涡振稳定状态无量纲幅值有关;不同换算方法的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换算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涡激共振
节段模型
非线性涡激力
幅值换算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
sectional model
nonlinear vortex-induced force
amplitude conversion
分类号
U44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潮汐作用下的沉管隧道竖向位移计算
被引量:
11
2
作者
周桓竹
寇晓强
王延宁
机构
汕头大学
土木与环境
工程
系
汕头大学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
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
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交天津港湾
工程
研究
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85-2794,280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878657)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No.SKLGDUEK2005)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项目(No.NTF19010)。
文摘
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工程中跨越深水航道部分均采用了沉管隧道的通过方式,传统理论分析往往将地基简化为多个互不联系的弹簧,忽略了土体的连续性,模型简单、参数少。考虑潮汐荷载影响,将沉管隧道管节等效为置于Vlasov双参数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以此推导了其竖向变形计算公式,并与Winkler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计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以甬江沉管隧道工程为例,分析潮汐荷载影响下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竖向位移,将两种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lasov双参数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假设的简化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竖向位移特征,与实测数据更吻合。该研究结果对沉管隧道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地基−隧道相互作用
铁木辛柯梁
地基模型
循环荷载
Keywords
immersed tube tunnel
foundation-tunnel interaction
Timoshenko beam
foundation model
cyclic load
分类号
U45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管隧道运维期回淤影响下的长期沉降模型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延宁
周桓竹
俞缙
机构
汕头大学
土木与环境
工程
系
汕头大学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
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
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大学
土木建筑
工程
学院
华侨
大学
福建省隧道与城市地下空间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300,共9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1515011200)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STKJ2021129)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GDUEK2005)。
文摘
当下跨海集群工程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均采用了沉管隧道的通过方式,如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工程等,随着陆续完成,运维期的长期沉降规律逐步成为研究重点。在对管节接头沉降计算中,多采用Winkler地基上的Euler梁模型,而忽略了柔性管节的剪切变形和地基土体的连续性,没有考虑管-土相互作用引起的沉管位移,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考虑沉管隧道运维期受到长期回淤清淤荷载的影响,基于柔性沉管隧道的受力变形特征,将沉管隧道管节等效为置于Vlasov双参数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考虑了地基土体的连续性,强化了土体的刚度,同时考虑了管节截面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即将管节变形视为位错变形模式,并以此推导了其竖向变形计算公式,与Winkler地基上的Euler梁模型和Timoshenko梁模型进行比较,以验证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以甬江沉管隧道工程为例,分析在运维期回淤荷载影响下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竖向位移规律,将基于上述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提出的基于Vlasov双参数地基的Timoshenko梁模型更为合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更吻合。回淤荷载引起的管节接头沉降伴随时间呈指数型变化,在早期阶段沉降发展快,在中后期以半年为周期呈阶梯性下沉,清淤频次影响沉降大小,一年两次清淤引起的管节-接头沉降最小,研究结果对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的设计计算和运营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沉管隧道
理论模型
管-土相互作用
Vlasov双参数地基
循环荷载
Keywords
immersed tube tunnel
theoretical model
element-soil interaction
Vlasov double-parameter foundation
cyclic loading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确定刚度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轴力识别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东升
陈琪舟
魏达
郭鑫
姜涛
机构
汕头大学
土木与环境
工程
系
汕头大学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连理工
大学
海岸及近海
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08-21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103,520708295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A1515011770)
汕头大学科研启动基金(NTF18012,NTF19039)。
文摘
杆系作为桥梁和大跨空间结构等重要土木工程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轴力的检测非常重要。目前对于杆系结构的轴力识别大都建立在边界约束条件以及杆件刚度已知的基础之上,但大量研究表明实际工程中拉杆的边界约束条件由于荷载和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变得比较复杂,其实际刚度与设计刚度可能并不相同。该研究利用经典Timoshenko梁理论的动力方程,发现在模态信息已知的情况下,杆件轴力和抗弯刚度存在一定线性关系,因此提出利用此线性关系在未知边界约束条件下识别杆件轴力及抗弯刚度的方法。该研究通过一个简支梁的数值模拟,以及三种不同截面杆件的轴力识别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TIMOSHENKO梁
轴力识别
抗弯刚度
边界约束条件
模态信息
Keywords
Timoshenko beam
identification of axial force
bending stiffness
boundary conditions
modal information
分类号
O327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TU3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非线性涡激力广义模型的涡振幅值换算
周奇
孟晓亮
朱乐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潮汐作用下的沉管隧道竖向位移计算
周桓竹
寇晓强
王延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沉管隧道运维期回淤影响下的长期沉降模型
王延宁
周桓竹
俞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确定刚度和边界约束条件下的轴力识别
李东升
陈琪舟
魏达
郭鑫
姜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