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病毒在海洋微生物群落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升康 李传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海洋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丰度最高的一类生物体,其总数高达4×10^30个,是细菌丰度的5~20倍,其中绝大部分病毒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关键词 海洋生态系统 细菌病毒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微生物群落 细菌丰度 生物体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3年汕头近岸海域无机氮含量的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岩 黄长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4-201,共8页
本文分析了2000~2003年汕头近岸海域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pH、溶解氧和盐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无机氮(DIN)含量实测值的变化范围为0.03~2.04mg/dm^3,总均值为0.75±0.38mg/dm^3.DIN含量在空间... 本文分析了2000~2003年汕头近岸海域氨氮、亚硝酸氮和硝酸氮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pH、溶解氧和盐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无机氮(DIN)含量实测值的变化范围为0.03~2.04mg/dm^3,总均值为0.75±0.38mg/dm^3.DIN含量在空间分布上由港内向港外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在时间变化上则呈枯水期高而丰水期低的特点.与国内其他类似海区相比,汕头近岸海域的DIN含量为中等偏高,属轻度污染水平;来源于韩江和榕江的陆源输入为最主要的污染源.调查期间的DIN含量年均值有逐年下降的倾向,可能与华南地区气候异常和汕头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日渐提高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汕头近岸海域DIN含量与溶解氧含量、pH、盐度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体现了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环境质量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无机氮含量 分布 近岸海域 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琼胶酶活性的海洋细菌淀粉酶的表达和分析
3
作者 林伯坤 宋燕 +3 位作者 陆国永 赵敏 钟名其 胡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30,共6页
旨在验证海洋新种细菌ZC1中可能存在的具有琼胶酶活性的淀粉酶。对菌株ZC1中的淀粉酶编码基因amy440进行基因克隆和重组原核表达,并用活性电泳法验证重组蛋白的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结果显示,基因amy440的重组蛋白在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 旨在验证海洋新种细菌ZC1中可能存在的具有琼胶酶活性的淀粉酶。对菌株ZC1中的淀粉酶编码基因amy440进行基因克隆和重组原核表达,并用活性电泳法验证重组蛋白的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结果显示,基因amy440的重组蛋白在淀粉酶和琼胶酶活性电泳上均出现活性显色条带。菌株ZC1中基因amy440的编码蛋白是一种具有琼胶酶活性的淀粉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胶酶 淀粉酶 多功能酶 基因克隆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紫菜Hsp70基因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4
作者 曾俊 陈伟洲 +1 位作者 陈泽攀 刘浩然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39,共9页
为探索广东紫菜(Pyropia guangdongensis)叶状体Hsp70基因在温度刺激下机体耐温相关分子机制,为广东紫菜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广东紫菜Hsp70基因(PgHsp70)全长序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 为探索广东紫菜(Pyropia guangdongensis)叶状体Hsp70基因在温度刺激下机体耐温相关分子机制,为广东紫菜的栽培生产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广东紫菜Hsp70基因(PgHsp70)全长序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广东紫菜叶状体分别在不同温度(22℃、27℃和31℃)条件下处理0、1/6、1/2、1、6、12、24和36h后PgHsp70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PgHsp70基因序列长2004bp,包含一个1866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62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7.7kDa,理论等电点为4.87。基因表达水平定量分析表明,温度对PgHsp70基因表达水平有显著影响,PgHsp70基因在不同温度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先上调后下降的趋势,且均于1 h表达量到达最高水平,其中,在31℃ 1h表达量最高,为未经高温处理组的11倍,说明PgHsp70基因在应答高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紫菜 高温胁迫 HSP70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动物体内虾青素的代谢及转运沉积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合露 郑怀平 +1 位作者 张涛 李远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在海洋生物中抗菌素头孢霉素及之后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抗肿瘤活性的发现激发了人们研究海洋生物类胡萝卜素的热潮,至今已有650多种类胡萝卜素被发现。虾青素(Astaxanthin)是一种端基为酮基的类胡萝卜素色素,
关键词 虾青素 动物体内 类胡萝卜素 沉积 转运 代谢 海产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缘青蟹混合感染症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感染治疗 被引量:18
6
作者 夏小安 吴清洋 +3 位作者 李远友 王树启 游翠红 林尤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10,共8页
从汕头市牛田洋水产养殖区的患病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中分离纯化到2株优势细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颜色呈黄色的命名为HY,呈绿色的命名为HG,两者都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人工感染此两株细菌的健康青蟹均产生与自然病蟹相同的症状和组... 从汕头市牛田洋水产养殖区的患病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中分离纯化到2株优势细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颜色呈黄色的命名为HY,呈绿色的命名为HG,两者都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人工感染此两株细菌的健康青蟹均产生与自然病蟹相同的症状和组织病理变化,并导致死亡,说明它们都是青蟹的病原菌。以这两种细菌的DNA为模板,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分别获得HY的1509bp和HG的1532bp核苷酸序列。通过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合细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HY和HG分别被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这是首次报道嗜水气单胞菌为青蟹的病原菌。两种病原菌均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链霉素高度敏感,对磺胺嘧啶、甲砜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钠不敏感。采用嗜水气单胞菌浸泡感染或注射感染青蟹,发病后进行阿莫西林药浴3天,均获得100%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组织病理学 病原分离与鉴定 药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幼鱼对蛋白质和脂肪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树启 徐树德 +5 位作者 吴清洋 张亮 张涛 游翠红 郑怀平 李远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2,共5页
采用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8%而蛋白水平分别为24%、28%、32%、36%和40%,以及蛋白含量为32%而脂肪水平分别为3%、6%、9%和12%的9种配合饲料,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开展8周的生长试验,以研究... 采用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8%而蛋白水平分别为24%、28%、32%、36%和40%,以及蛋白含量为32%而脂肪水平分别为3%、6%、9%和12%的9种配合饲料,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开展8周的生长试验,以研究其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需要量。结果显示,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蓝子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及鱼体生化成分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蛋白水平过高(40%)或过低(24%)的饲料组鱼的生长效果较差;32%蛋白水平组鱼的增质量率和蛋白质效率最好、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鱼体的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水分、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不受影响。3%~9%脂肪水平组鱼的增质量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相互间无显著差异,但它们的增质量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12%脂肪水平组鱼,而饲料系数正好相反。肝体指数和鱼体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鱼体的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不大。3%脂肪水平组鱼的成活率较低。根据增质量率及蛋白质效率与饲料蛋白水平的二次回归分析,获得蓝子鱼幼鱼对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为29.01%~34.37%;综合考虑上述指标,认为蓝子鱼幼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 蛋白质需要量 脂肪需要量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林清 王亚骏 +4 位作者 王迪文 郑怀平 刘合露 孙泽伟 陈兴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是两个近缘种,属亚种关系,二者都是中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为了查明这两种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组成因素,分别对179只太平洋牡蛎和140只葡萄牙牡蛎1龄贝的形态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 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是两个近缘种,属亚种关系,二者都是中国重要的养殖贝类。为了查明这两种牡蛎养殖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组成因素,分别对179只太平洋牡蛎和140只葡萄牙牡蛎1龄贝的形态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重4个性状进行了测量,并应用通径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形态性状都能够显著地影响活体重,其中壳高的作用是最大的,其对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活体重的直接作用分别为19.5%和23.89%。形态性状对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活体重间接决定作用差异较大,其中太平洋牡蛎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间接决定作用较大,均达到10%以上,而葡萄牙牡蛎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间接决定作用却非常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壳宽、壳高估计这两种牡蛎活体重(Y1,太平洋牡蛎)和(Y2,葡萄牙牡蛎)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19.456 5+1.389 7x1+2.089 0x2+0.777 8x3(R2=0.767 9),Y2=-42.373 9+0.532 8x1+1.289 5x2+0.5 177x3(R2=0.490 9)。本研究结果可为这两种牡蛎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活体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高,但对太平洋牡蛎还应该加强对壳宽的协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养殖群体 数量性状 相关性 多元回归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饥饿对华贵栉孔扇贝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泽伟 郑怀平 +3 位作者 张涛 刘合露 李远友 陈伟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弄清我国南方低温季节能否利用自然水温进行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以及饵料缺乏对幼虫的影响,于2008年10月上旬和11月下旬,分别在水温25.5—28.0℃和18.2—22.5℃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和饥饿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实验分两次设置常... 为了弄清我国南方低温季节能否利用自然水温进行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以及饵料缺乏对幼虫的影响,于2008年10月上旬和11月下旬,分别在水温25.5—28.0℃和18.2—22.5℃条件下,研究了低温和饥饿对幼虫生长、存活的影响。实验分两次设置常温、低温和饥饿3个组进行。结果表明,低温情况下,幼虫摄食较少,活力差、绝大部分沉入水底,生长缓慢,发育迟缓,但存活率仍较高;饥饿不但抑制幼虫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显著地降低幼虫的存活率。此外,低温和饥饿的结合会加剧对幼虫生长、发育、存活等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说明在我国南方水温低于23℃的季节利用自然水温已不适合进行华贵栉孔扇贝苗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贵栉孔扇贝 幼虫 低温 饥饿 生长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贝类体内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倩 郑怀平 +1 位作者 刘合露 孙泽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脂溶性的大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染色、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类胡萝卜素也广泛地存在于海产贝类体内。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海产贝类体内类胡萝卜素的来源、种类和含量、功能及吸收代谢方面的研究状...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脂溶性的大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在染色、医药、食品等行业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类胡萝卜素也广泛地存在于海产贝类体内。本文详细综述了国内外海产贝类体内类胡萝卜素的来源、种类和含量、功能及吸收代谢方面的研究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贝类 类胡萝卜素 来源 功能 吸收代谢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澳青蛤(Cyclina sinensis)野生群体数量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彦鸿 李朝霞 +2 位作者 郑怀平 刘合露 孙泽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0-553,共4页
于2009年9月,从南澳岛野生青蛤群体中随机选取162枚1-2龄的个体,测量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重,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四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影响活重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四个数量性状间的... 于2009年9月,从南澳岛野生青蛤群体中随机选取162枚1-2龄的个体,测量形态性状(壳长、壳高、壳宽)和活体重,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四个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在影响活重量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四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从0.732到0.880;对活体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壳长,其值达16.26%。壳高与壳长间的协同作用对活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其值为25.87%,壳宽的作用最小。以活体重(Y)为因变量,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60.3203+0.9134x1+0.8113x2+0.6410x3(R2=0.8641)。本研究结果表明,以提高重量为选育目标,应首先对壳长进行选择,同时加强对壳高的协同选择,为青蛤的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野生群体 数量性状 相关性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海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俊辉 曾庆孝 佘纲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9-83,共5页
对以海带 (Laminariajaponica)为原料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海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CO2 流量 2 .5~ 3.5L/h、萃取压力2 5MPa、萃取温度 30℃、萃取时间 3h、原料粒度 4 0~ 6 0目、分离压力 5MPa... 对以海带 (Laminariajaponica)为原料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提取海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CO2 流量 2 .5~ 3.5L/h、萃取压力2 5MPa、萃取温度 30℃、萃取时间 3h、原料粒度 4 0~ 6 0目、分离压力 5MPa和分离温度35℃时最利于海带脂质的提取 ,此萃取条件可使海带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 6 7.2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海带 多不饱和脂肪酸 萃取压力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组分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海带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俊辉 佘纲哲 曾庆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海带为原料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进行海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CO2 流量为 2 5~ 3 5L h时 ,萃取压力 2 5MPa、萃取温度 30℃、萃取时间 3h、原料粒度 40~ 6 0目、分离压力 5MPa、分离温度 35℃最利于海带脂质... 以海带为原料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进行海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的研究。结果表明 ,当CO2 流量为 2 5~ 3 5L h时 ,萃取压力 2 5MPa、萃取温度 30℃、萃取时间 3h、原料粒度 40~ 6 0目、分离压力 5MPa、分离温度 35℃最利于海带脂质的提取 ,此超临界CO2 萃取条件可使海带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 6 7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海带 多不饱和脂肪酸 分离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域数种海藻总脂质及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俊辉 曾庆孝 佘纲哲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3-29,共7页
研究南海海域盛产的四种褐藻 (海带、裙带菜、昆布和亨氏马尾藻 )、三种红藻 (紫菜、沙菜和江蓠 )及来自南海三个不同海区 (南沙、惠来和南澳 )亨氏马尾藻的总脂质及脂肪酸含量干重 ,并重点比较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 ,供试... 研究南海海域盛产的四种褐藻 (海带、裙带菜、昆布和亨氏马尾藻 )、三种红藻 (紫菜、沙菜和江蓠 )及来自南海三个不同海区 (南沙、惠来和南澳 )亨氏马尾藻的总脂质及脂肪酸含量干重 ,并重点比较其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 ,供试褐藻类海藻总脂质含量 ω在 1.81~ 6 .11之间 ,红藻类海藻的总脂质含量 ω在 1.4 4 %~ 3.96 %之间 ;紫菜中含有 7.548mg/g(干重 ,下同 )的亚油酸 (C18∶ 2 ) ;海带含丰富 C18∶ 1,达 5.592 mg/g;花生四烯酸 (C2 0∶ 4 )在裙带菜中含量为 1.6 0 6 mg/g;在供试藻种中 ,昆布的 EPA(C2 0∶ 5)和 DHA(C2 2∶ 6)含量最高 ,测定值为 6 0 8μg/g和 6 8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多不饱和脂肪酸 南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IGF3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权卓 陈奕彬 +4 位作者 胡娟 王树启 杨宪宽 沈卓坤 赵会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8,共9页
以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为实验对象,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IGFs家族成员IGF3。双棘黄姑鱼IGF3 c DNA全长1 184 bp。氨基酸一致性分析显示,双棘黄姑鱼IGF3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一致性最高,仅为58.0%;与自身I... 以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为实验对象,通过RACE方法克隆得到IGFs家族成员IGF3。双棘黄姑鱼IGF3 c DNA全长1 184 bp。氨基酸一致性分析显示,双棘黄姑鱼IGF3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一致性最高,仅为58.0%;与自身IGF1的2个亚型及IGF2相比,一致性分别低至26.2%、25.2%和21.9%。系统进化树显示鱼类IGF3基因先与IGF2聚类,再与IGF1汇聚构成IGF家族,最后IGFs与胰岛素聚类。组织表达模式显示IGF3在双棘黄姑鱼心脏、性腺、脑区均有表达,在性腺中表达最强。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IGF3在精巢发育期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呈显著下降趋势;在卵巢成熟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此外,雌鱼在成熟期前、中、后脑IGF3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而雄鱼各脑区IGF3表达趋势呈多样性。上述结果表明,IGF3可能参与了双棘黄姑鱼精巢发育和卵巢成熟期生殖功能的调节,且前脑可能主要参与了IGF3在性腺表达的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棘黄姑鱼 IGF3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黄姑鱼IGF2基因克隆及其在卵巢发育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林权卓 沈卓坤 +2 位作者 杨宪宽 王树启 赵会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119-124,130,F0003,共8页
运用RT-PCR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的IGF2 cDNA。双棘黄姑鱼IGF2cDNA全长842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48bp,5′非翻译区为125bp,3′非翻译区为69bp。IGF2前体mRNA编码215个氨基酸,成熟肽为71个氨基酸残基... 运用RT-PCR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的IGF2 cDNA。双棘黄姑鱼IGF2cDNA全长842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648bp,5′非翻译区为125bp,3′非翻译区为69bp。IGF2前体mRNA编码215个氨基酸,成熟肽为7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多重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双棘黄姑鱼与其他鱼类IGF2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同源性分析表明,双棘黄姑鱼IGF2氨基酸序列与同属鲈形目的斜带石斑鱼、金头鲷、罗非鱼同源性分别为95.8%、95.3%和91.2%。系统进化树结果与同源性分析结果相似,双棘黄姑鱼IGF2基因首先与同属鲈形目的斜带石斑鱼、金头鲷、罗非鱼类聚,再与虹鳟、牙鲆、黄颡鱼的IGF2和斑马鱼IGF2b基因聚为一支,最后与斑马鱼IGF2a类聚为鱼类IGF2基因。组织分布结果表明,IGF2基因在双棘黄姑鱼各组织中表达广泛。RT-PCR结果显示,双棘黄姑鱼卵巢成熟期和退化期的IGF2表达量显著高于发育期,推测IGF2的表达可能促进了双棘黄姑鱼卵巢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棘黄姑鱼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2)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龄胭脂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郜卫华 田罗 +4 位作者 谢芳丽 胡伟 曹志华 夏虎 许巧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6-180,共5页
为了解胭脂鱼肌肉营养价值,用常规方法分析2龄胭脂鱼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2龄胭脂鱼背部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9.65%、18.07%、0.65%、1.35%;腹部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9.64%、17... 为了解胭脂鱼肌肉营养价值,用常规方法分析2龄胭脂鱼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2龄胭脂鱼背部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9.65%、18.07%、0.65%、1.35%;腹部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9.64%、17.79%、1.02%、1.17%。背腹部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皆为15.76%(鲜样),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1.50、81.99。根据氨基酸评分(AAS)标准,胭脂鱼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2限制性氨基酸为亮氨酸;而CS的评分结果表明,胭脂鱼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2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此外,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为5.90%(鲜样)。首次测定了胭脂鱼背腹部肌肉中17种脂肪酸占肌肉鲜质量的含量,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44‰~3.0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11‰~3.19‰,n-3与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为(0.99~1.45)∶1,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量达到0.99‰~1.74‰。综上所述,2龄胭脂鱼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养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脂鱼 肌肉成分 质构特性 氨基酸 脂肪酸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生长、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立斌 王树齐 张海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08-1114,共7页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生长(平均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免疫反应[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血清总补体活性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美国红鱼生长(平均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免疫反应[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血清总补体活性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由0提高到100mg/kg时,美国红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美国红鱼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为104.5mg/kg左右;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在0—98.9mg/kg时,美国红鱼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美国红鱼获得最大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时饲料中维生素C最低添加量为128.1和104.0mg/kg;美国红鱼血清溶菌酶和血清总补体活性在维生素C添加水平分别为98.9和198.7mg/kg时达到最高值,随后变化不明显;美国红鱼血清SOD活性随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并且活性在198.7mg/kg达到最高值,随后显著下降。综上所述,美国红鱼维生素C生长和免疫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水平为200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鱼 维生素C 生长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肝胰脏原代细胞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玉忠 刘亚群 +4 位作者 刘昂 杨培奎 查广才 庄东红 张振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47-50,共4页
试验目的是为研究优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原代细胞的培养体系。试验基于MTT法,分析不同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类型、p H值、渗透压、FBS添加量等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原代细胞培养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值为7.6,Na Cl添加量为1.2%,... 试验目的是为研究优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原代细胞的培养体系。试验基于MTT法,分析不同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类型、p H值、渗透压、FBS添加量等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脏原代细胞培养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值为7.6,Na Cl添加量为1.2%,FBS添加量为5%的2×L-15培养基中,凡纳滨对虾肝胰脏原代细胞生长状况最好。因此,通过改变培养条件,可以适当优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原代细胞的培养体系,但未能获得良好的传代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肝胰脏 原代细胞 培养基 PH值 渗透压 F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印染废水中吡啶、苯胺和硝基苯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悦 赖永忠 +3 位作者 陆国永 林晓昇 梁树生 许文帅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1-792,共12页
吡啶、苯胺和硝基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其低沸点、易挥发和极性强等特征,极易进入环境水体,并造成污染。基体复杂的印染废水含吡啶、苯胺和硝基苯等多种致癌的含氮有机污染物,排入外环境的印染废水将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建立印染... 吡啶、苯胺和硝基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其低沸点、易挥发和极性强等特征,极易进入环境水体,并造成污染。基体复杂的印染废水含吡啶、苯胺和硝基苯等多种致癌的含氮有机污染物,排入外环境的印染废水将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建立印染废水中三种化合物同时检测的方法对于保障工业外排水质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优化顶空条件等方法参数,建立了同时检测印染废水中吡啶、苯胺和硝基苯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取10.0mL样品至预加有4.0g碳酸钠的20mL顶空瓶内,再加入总体积为50μL甲醇,在80℃顶空进样器中平衡60min,最后采用GC-MS检测和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吡啶(苯胺)和硝基苯的线性范围分别介于1.00~30.0μg/L和0.50~15.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检出限为0.15~0.93μg/L;对实验室空白和纺织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印染废水进行加标回收检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3.6%~105.8%和67.2%~89.9%,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5.9%~14.2%(n=8)和2.2%~11.5%(n=6)。采用本方法检测纺织产业园区印染废水中吡啶、苯胺和硝基苯的浓度分别为1.10~1.13μg/L、1.71~5.36μg/L和未检出~0.19μg/L。该方法提出了有利于提高方法灵敏度的措施,例如加入适量的甲醇和碳酸钠,以及提高样品平衡温度,为印染废水中吡啶、苯胺和硝基苯的同时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吡啶 苯胺 硝基苯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