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特征SAD-Census变换的立体匹配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福培 黄耿楠 +2 位作者 刘宇豪 叶玮琳 李昇平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8-290,共13页
视差不连续区域和重复纹理区域的误匹配率高一直是影响双目立体匹配测量精度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在代价计算阶段,通过高斯加权法赋予邻域像素点的权值,从而优化绝对差之和(Sum of Absolute... 视差不连续区域和重复纹理区域的误匹配率高一直是影响双目立体匹配测量精度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在代价计算阶段,通过高斯加权法赋予邻域像素点的权值,从而优化绝对差之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AD)算法的计算精度。接着,基于Census变换改进二进制链码方式,将邻域内像素的平均灰度值与梯度图像的灰度均值相融合,进而建立左右图像对应点的判断依据并优化其编码长度。然后,构建基于十字交叉法与改进的引导滤波器相融合的聚合方法,从而实现视差值再分配,以降低误匹配率。最后,通过赢家通吃(Winner Take All,WTA)算法获取初始视差,并采用左右一致性检测方法及亚像素法提高匹配精度,从而获取最终的视差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Middlebury数据集的测试中,所提SAD-Census算法的平均非遮挡区域和全部区域的误匹配率为分别为2.67%和5.69%,测量200~900 mm距离的平均误差小于2%;而实际三维测量的最大误差为1.5%。实验结果检验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立体匹配 SAD-Census变换 十字交叉法 引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福培 刘宇豪 +1 位作者 王瑞 李昇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286,共15页
传统局部匹配算法通常在不同聚合窗口下采用单一权值进行代价聚集,而忽略了不同区域像素点之间的差异性,易导致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的立体匹配精度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算法。首先,以梯度信息表征... 传统局部匹配算法通常在不同聚合窗口下采用单一权值进行代价聚集,而忽略了不同区域像素点之间的差异性,易导致基于双目视觉测量的立体匹配精度不稳定。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窗的动态权值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算法。首先,以梯度信息表征模型为约束条件,构建代价聚合自适应十字交叉窗口。其次,分析视差不连续区域与弱纹理区域的像素特征,建立基于像素距离与色差双阈值权重的代价聚集模型,进而计算各窗口的动态权重影响因子。最后,基于线性迭代聚类法分割视差图区域,剔除奇异的视差值以提高算法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Middlebury数据集的测试中,所提算法的平均非遮挡区域和全部区域的误匹配率分别为4.11%和5.65%,优于传统匹配算法;4组测量样品的全局长度测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2%,全局高度测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7%。实验结果检验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立体匹配 自适应十字交叉聚合窗口 动态权值 超像素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插值超分辨的双目三维重建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宇豪 吴福培 +1 位作者 吴树壮 王瑞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2-874,共13页
基于双目立体匹配重建物体表面三维形貌时,其匹配精度往往受限于传感器尺寸、镜头焦距和光源环境等物理条件。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超分辨的双目表面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在图像预处理阶段,建立基于小波变换与双直方图均衡... 基于双目立体匹配重建物体表面三维形貌时,其匹配精度往往受限于传感器尺寸、镜头焦距和光源环境等物理条件。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超分辨的双目表面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在图像预处理阶段,建立基于小波变换与双直方图均衡融合的图像增强方法,克服传统双目视觉受限于复杂环境光干扰等问题;其次,构建基于拉格朗日与三次多项式插值的超分辨算法,提升图像像素密度,为双目匹配代价计算阶段增加图像细节,从而提高匹配精度;最后,基于SLIC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分割,并针对各分割区域分别做二次曲面拟合,进而获得与物体实际表面更为贴合的高度曲线,从而降低重建误差并可提高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5组测量样品的全局高度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2.3%,实验平均测量时长为1.8828 s,最大时长为1.9362 s,较传统方法有明显提升。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三维测量 插值超分辨 超像素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退火温度对含铝热轧中锰钢滑动摩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毛沛宁 黄兴民 +2 位作者 纪秀林 张娟 石宇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3-1684,共12页
典型的耐磨高锰钢在低应力摩擦条件下加工硬化能力欠缺,相应工况下耐磨性能并不理想.中锰钢因成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在耐磨钢领域有巨大的潜力.为发掘中锰钢在滑动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优势,着重分析退火温度对Fe-5Mn-3.2Al-0.35C热轧耐... 典型的耐磨高锰钢在低应力摩擦条件下加工硬化能力欠缺,相应工况下耐磨性能并不理想.中锰钢因成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在耐磨钢领域有巨大的潜力.为发掘中锰钢在滑动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优势,着重分析退火温度对Fe-5Mn-3.2Al-0.35C热轧耐磨中锰钢(名义成分,质量分数,简称5MnAl)组织结构和滑动耐磨性的影响.热轧淬火5MnAl钢为全马氏体组织,经650℃退火后获得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混合组织;超过700℃临界退火导致马氏体逆相变为奥氏体和铁素体,残留奥氏体含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略有下降.相比于市售耐磨中锰钢,退火态5MnAl热轧钢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均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650℃退火试验钢在10 N载荷下具有最低的磨损率,700℃退火试验钢在20 N载荷下耐磨性约为BTW钢的3.5倍.由于具有显著的高应变硬化率,800℃退火试验钢在大载荷下表现出最低的磨损率.5MnAl中锰钢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深化新型中锰钢应变硬化机理的理解,必将有利于推动其在耐磨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临界退火 磨损机理 摩擦学 应变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相机模组贴装过程画胶表面三维测量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福培 余冠霖 +2 位作者 乐聪 叶玮琳 朱树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5-274,共10页
微型相机模组画胶工艺的三维测量是确保其贴装质量的关键。针对微型相机模组贴装过程的画胶表面三维测量需求,基于单目视觉成像模型提出了画胶表面的三维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单目视觉系统的成像机理建立其成像模型,进而揭示该成像模型... 微型相机模组画胶工艺的三维测量是确保其贴装质量的关键。针对微型相机模组贴装过程的画胶表面三维测量需求,基于单目视觉成像模型提出了画胶表面的三维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单目视觉系统的成像机理建立其成像模型,进而揭示该成像模型中各参数对图像灰度值的影响规律。其次,分析单幅画胶图像的三维信息特征,建立待测画胶表面高度信息的映射模型,给出待测画胶表面高度信息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实验测量微型相机模组贴装过程的画胶表面三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高度测量平均误差小于±10μm,且单张图像的检测时间小于0.2 s,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三维测量 视觉测量 微型相机模组 画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气压结合超声辅助封孔剂封孔处理对铁基非晶合金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田芳 纪秀林 +1 位作者 严春妍 赵建华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53,共7页
采用超声速火焰喷涂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并以添加硅烷偶联剂的环氧树脂为封孔剂,采用循环气压和超声辅助封孔剂的方法对该涂层进行封孔处理。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了涂层的显... 采用超声速火焰喷涂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并以添加硅烷偶联剂的环氧树脂为封孔剂,采用循环气压和超声辅助封孔剂的方法对该涂层进行封孔处理。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成分,采用线性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涂层封孔前后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和腐蚀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呈层状结构,孔隙率约为7.04%,平均显微硬度为855.8 HV,涂层的干摩擦磨损机理主要为局部脆性断裂导致的脱落;封孔后涂层在大气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在3.5%NaCl溶液中腐蚀磨损性能均得到提高;当封孔剂中添加1%(质量分数)硅烷偶联剂时,封孔后涂层具有最佳耐蚀性和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非晶合金涂层 封孔 摩擦磨损 腐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循环处理对Fe基块体非晶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靳娟 纪秀林 +3 位作者 段峻 刘增辉 王辉 张映桃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0-699,共10页
本文中采用电弧熔炼和感应熔炼后喷铸的方法制备了厚度为4 mm的Fe基块体非晶合金.通过对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块体非晶合金进行30次和60次冷热循环处理,并在往复式摩擦磨损条件下,研究冷热循环工艺对其摩擦磨损... 本文中采用电弧熔炼和感应熔炼后喷铸的方法制备了厚度为4 mm的Fe基块体非晶合金.通过对Fe_(41)Co_(7)Cr_(15)Mo_(14)C_(15)B_(6)Y_(2)块体非晶合金进行30次和60次冷热循环处理,并在往复式摩擦磨损条件下,研究冷热循环工艺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热循环处理没有显著改变铁基非晶合金的非晶态结构.30次冷热循环处理后,Fe基块体非晶合金发生了明显的软化,平均硬度由铸态的16.06 GPa降为14.06 GPa,平均弹性模量由241 GPa降为216 GPa.随着冷热循环次数和载荷的增加,非晶合金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大.冷热循环处理有利于降低非晶合金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当冷热循环次数为30次、载荷为30 N时,铁基非晶的摩擦系数由0.77降至0.72,表现出最小的摩擦系数,同时磨损率降低13.3%,表现出最小的磨损率[1.04×10^(−6) mm^(3)/(m·N)].铸态Fe基块体非晶合金的磨损机理以疲劳断裂为主,伴随着轻微的磨粒磨损.随着冷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疲劳导致的脆性断裂程度降低,磨损机制向磨粒磨损和疲劳断裂的共同作用转变.所以,冷热循环处理有望成为调控非晶态金属材料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深化对冷热循环处理的理解,必将有利于推动非晶态材料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冷热循环 磨损机理 摩擦学 金属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森林DF21模型在土壤镉含量高光谱反演中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梓浩 郭飞 +2 位作者 吴坤泽 杨馨玉 许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8-2643,共6页
高光谱技术可提供近乎连续的地物光谱曲线,对土壤组分定量反演具有极大的潜力。针对受污染土壤,通过综合分析实验室测定的土壤镉(Cd)含量和同期获取的高光谱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森林2021(Deep Forest 2021,DF21)算法的高光谱土壤Cd... 高光谱技术可提供近乎连续的地物光谱曲线,对土壤组分定量反演具有极大的潜力。针对受污染土壤,通过综合分析实验室测定的土壤镉(Cd)含量和同期获取的高光谱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森林2021(Deep Forest 2021,DF21)算法的高光谱土壤Cd含量反演模型。采用原始光谱数据(OS)和其经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处理后的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分别构建了基于原始光谱数据的DF21(OS-DF21)模型和基于PCA降维数据的DF21(PCA-DF21)模型。随后,基于相同训练样本,OS-DF21和PCA-DF21分别建立了土壤Cd含量和输入参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对检验样本土壤Cd含量进行了定量反演和对比分析。选取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对模型反演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OS-DF21模型反演精度最佳,其R^(2)、RMSE和RPD分别可达0.873、0.120和2.892。相比而言,PCA降维处理虽可降低光谱数据的冗余度,但PCA-DF21模型的预测能力有所下降。尽管如此,PCA-DF21模型仍表现出较好的土壤Cd含量反演能力,其R^(2)、RMSE和RPD分别为0.779,0.159和2.190。因此,DF21算法可作为研究区及类似环境区域的土壤重金属快速勘测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d含量 深度森林DF21 主成分分析(PCA) 高光谱技术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