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压缩过程中固结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林鹏 许镇鸿 +1 位作者 徐鹏 曾李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08,112,共4页
研究了软土固结系数在压缩过程中随应力水平变化的规律,推导出正常固结和超固结状态下固结系数与固结应力之间的表达式,通过室内渗压试验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固结系数这一特点。该结果为数值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软土 固结系数 有效应力 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桩支护结构在软土基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0
2
作者 林鹏 王艳峰 +1 位作者 范志雄 黄涤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31-334,共4页
通过汕头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查,比较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特点及应用情况。以一典型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与施工过程相结合对控制基坑工程变形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因素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应用Plaxis... 通过汕头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查,比较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的特点及应用情况。以一典型基坑工程为背景,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与施工过程相结合对控制基坑工程变形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因素对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影响,应用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工程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双排桩结构有一定的刚度,如果与施工方案相结合,能最大程度的控制基坑工程变形。连梁的刚度、排距是影响双排桩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适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软土地区 双排桩支护结构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修补界面的微观结构及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庚英 谢慧才 熊光晶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3-18,共6页
混凝土的修补质量主要取决于修补界面的性能,本文选取了12种工况的混凝土,对其修补后粘结界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微观结构分析,发现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存在着一个可分为三个薄层(渗透层、强效应层、弱效应层)的过渡层,并且强效... 混凝土的修补质量主要取决于修补界面的性能,本文选取了12种工况的混凝土,对其修补后粘结界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微观结构分析,发现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存在着一个可分为三个薄层(渗透层、强效应层、弱效应层)的过渡层,并且强效应层的结构特征对界面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本文对粘结界面的宏观力学性能进行了拉拔或劈拉测试,并且对微观结构特征和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粘结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界面 微观结构 强效应层 混凝土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测压管路系统动态特性的通用分析程序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壮宁 顾明 倪振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2-708,共7页
利用流体管道耗散模型 ,建立可用于计算复杂传压管路动态特性的方法和通用计算程序 ,结果用于脉动风压测量的畸变信号修正 .与相关文献比较 ,使用本方法可以灵活地处理更为复杂的管路情况 .定义了衡量管路动态特性品质的控制目标函数 ,... 利用流体管道耗散模型 ,建立可用于计算复杂传压管路动态特性的方法和通用计算程序 ,结果用于脉动风压测量的畸变信号修正 .与相关文献比较 ,使用本方法可以灵活地处理更为复杂的管路情况 .定义了衡量管路动态特性品质的控制目标函数 ,并导出了该函数对各种管路参数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 ,以便于提高管路优化计算的效率 .最后结合两个算例 ,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计算结果 ,推荐了适合于简单逐点测压试验应用的一组简单优化管路配置方案 ,可供脉动风压测试风洞试验中的传压管路设计时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管道 脉动风压 气动平均方法 频率响应函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D原理解析及在结构风工程中的几点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方慧 倪振华 +1 位作者 沈世钊 顾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2,共4页
本征正交分解(POD)是压缩数据和提取随机场本质特征的有效技术。介绍了POD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结构风工程研究方面的主要优点,这些优点包括仅使用少量的本征模态就可很好的重建风压场;预测风压场时可提高测压点的分辨率,根据已有的风压数... 本征正交分解(POD)是压缩数据和提取随机场本质特征的有效技术。介绍了POD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结构风工程研究方面的主要优点,这些优点包括仅使用少量的本征模态就可很好的重建风压场;预测风压场时可提高测压点的分辨率,根据已有的风压数据获得没有布置测压点处的风压时间序列。以双坡屋盖为例,利用风洞试验同步测量的风压数据对以上几方面基本内容进行讨论,包括风压场的重建和预测分析。通过在时域和频域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POD技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双坡屋盖 风压场重建 风压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风压测压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壮宁 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63,共7页
利用基于高精度的流体管道耗散模型所建立起来的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小管径测压管路的动态特性分析数学模型 ,并对编写的计算程序作了相应的试验验证 .定义了控制系统频率响应品质的目标函数 ,并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优化计算了 10 0 0m... 利用基于高精度的流体管道耗散模型所建立起来的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小管径测压管路的动态特性分析数学模型 ,并对编写的计算程序作了相应的试验验证 .定义了控制系统频率响应品质的目标函数 ,并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优化计算了 10 0 0mm长度传压管的最佳管路尺寸设计方案 ,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同时也分析比较了采用加压扁管方法的误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压测量 风洞试验 优化设计 频响函数 流体管道耗散模型 测压系统 测压管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NET法的框架结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何嘉年 滕海文 霍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8-712,共5页
为了实现复杂结构体系的可靠度分析,基于传统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PNET法,结合响应面法,提出了改进PNET法,应用改进PNET法对某10层单跨钢结构框架进行位移变形可靠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应用高次项的改进PNET法能有效地计算串联体系的可... 为了实现复杂结构体系的可靠度分析,基于传统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PNET法,结合响应面法,提出了改进PNET法,应用改进PNET法对某10层单跨钢结构框架进行位移变形可靠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应用高次项的改进PNET法能有效地计算串联体系的可靠度,同时较之蒙特卡罗法更加节省计算耗时;并且改进PNET法能有效地反映结构体系各失效模式间的相关关系,更好地反映结构体系的性能,利于结构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体系 可靠度 PNE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关系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延华 叶苏荣 +1 位作者 熊光晶 刘金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59-964,共6页
为测得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的下降段,改进了前期提出的双拉试件,设计了水平加载方案.利用MTS加载系统对9个改进试件进行加载测试,实测出18个测区的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δ-τ)关系曲线的下降段和最大滑移量,从而得... 为测得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的下降段,改进了前期提出的双拉试件,设计了水平加载方案.利用MTS加载系统对9个改进试件进行加载测试,实测出18个测区的CFRP-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δ-τ)关系曲线的下降段和最大滑移量,从而得到18条完整的实测δ-τ关系曲线,并依此给出1个回归公式.所测得的CFRP-混凝土界面间黏结-滑移曲线3大关键控制参数为峰值剪应力τf2.27-5.19MPa,峰值剪应力对应的滑移量δf0.031~0.077mm,最大相对滑移量δu0.087~0.22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 黏结-滑移 双拉试件 下降段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市风灾减灾对策探讨——从“尤特”台风谈起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英姿 谢慧才 +1 位作者 申晓明 李广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对风灾频繁的城市而言 ,有计划地确立合理的减灾对策是城市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在简要分析城市风灾减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汕头市抗击“尤特”台风的实例 ,提出了跨入新世纪时汕头市在确立风灾的减灾对策中的思路。
关键词 汕头市 台风灾害 减灾对策 “尤特”台风 建筑物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市摩托车交通特征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鸣 苏军良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6期114-119,共6页
在分析汕头市摩托车出行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摩托车交通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城市交通中其出行特性较差,提出了详细的解决策略,并对汕头市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规划做了一些探讨.对类似城市摩托车交通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摩托车交通 出行特性 对策 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圆拱屋盖结构的风致响应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明开 倪振华 谢壮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大跨屋盖特征值问题的求解是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最繁琐的一个环节 ,而且一些对结构响应贡献较大的高阶模态容易在传统的模态叠加法中被忽略。本文以典型的大跨圆拱屋盖为例 ,将里兹向量直接叠加法应用于屋盖系统特征值问题计算和风致响... 大跨屋盖特征值问题的求解是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最繁琐的一个环节 ,而且一些对结构响应贡献较大的高阶模态容易在传统的模态叠加法中被忽略。本文以典型的大跨圆拱屋盖为例 ,将里兹向量直接叠加法应用于屋盖系统特征值问题计算和风致响应分析 ,其特点是在误差逼近的基础上自动生成一组正交的里兹向量并用于缩减系统自由度数。与传统模态叠加法算得的结果相比 ,里兹向量直接叠加法只用很少数目的向量就可以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而且高阶模态的贡献不会被忽略。该方法不仅大幅度地减少了机时 ,而且提供了动力分析的误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振动 模态 圆拱屋盖 里兹向量 结构动力响应 误差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的等效静风荷载-扩展荷载响应相关方法 被引量:26
12
作者 谢壮宁 方小丹 倪振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8-403,共6页
基于同步多压力扫描系统(SM-PSS)的多点同步瞬态测压试验,采用完全二次型组合(CQC)方法计算复杂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风振响应,并采用时域积分方法进行验证,由此将复杂的动力学问题转换为简单的准静态问题,荷载响应相关(LRC)方法被扩展(ELRC... 基于同步多压力扫描系统(SM-PSS)的多点同步瞬态测压试验,采用完全二次型组合(CQC)方法计算复杂超高层建筑结构的风振响应,并采用时域积分方法进行验证,由此将复杂的动力学问题转换为简单的准静态问题,荷载响应相关(LRC)方法被扩展(ELRC)可用于计算包括共振响应在内的任意结构响应的等效静风荷载(ESW L)。文中采用432 m高的广州珠江新城西塔为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采用本方法得到的ESW L作用于结构可产生和采用CQC方法结果相一致的峰值位移响应,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得到的顶部中心轨迹图显示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本文方法有效性,文中还对峰值因子和背景响应分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荷载 风致振动 风洞试验 同步多压力扫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求解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 被引量:24
13
作者 黄冀卓 王湛 马人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47-51,共5页
由于采用罚函数法将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会使求解不合理,因此,文章首先在无约束Pareto排序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能分别考虑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而又可以避免采用罚函数的全新排序方法。... 由于采用罚函数法将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会使求解不合理,因此,文章首先在无约束Pareto排序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能分别考虑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而又可以避免采用罚函数的全新排序方法。接着,针对小生境技术在遗传后期依旧会出现遗传漂移现象和共享半径不易确定等缺陷,提出了一种易于实现的超量惩罚策略来替代小生境技术,用以改进种群的多样性。此外,还采用了Pareto解集过滤器、邻域变异和群体重组等策略对算法的寻优能力进行改进,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求解有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遗传算法(CMOPGA),还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流程图。最后采用两个数值算例对算法的求解性能进行了测试。数值试验表明,采用CMOPGA可方便地求得问题的Pareto前沿,并能使求得的Pareto最优解集具有可靠、均布、多样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序 有约束 多目标 PARETO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并列方柱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谢壮宁 顾明 倪振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研究了三并列正方形截面柱体在不同地貌下的动态风荷载和局部风压分布特性 .结果显示 ,对称并列布置的两个柱体可以显著地干扰并增大被扰结构的动力荷载 ,在B类地貌下且间距比为 3 2时 ,可以使横风向和顺风向响应基底弯矩的干扰因子分... 研究了三并列正方形截面柱体在不同地貌下的动态风荷载和局部风压分布特性 .结果显示 ,对称并列布置的两个柱体可以显著地干扰并增大被扰结构的动力荷载 ,在B类地貌下且间距比为 3 2时 ,可以使横风向和顺风向响应基底弯矩的干扰因子分别增至 4 5 6和 1 3 6,并且并列三柱体间的干扰效应明显高于双柱体并列的情况 .在B类地貌下 ,三柱体配置的横风向和顺风向响应基底弯矩的干扰因子值要比相应双柱体并列布置的分别高出 10 9%和 6% .粗糙化地貌的高湍流度气流对结构的旋涡脱落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故在高湍流度流场 ,相应的干扰因子大大降低 ,但在D类地貌中 ,试验观测到的横风向和顺风向响应基底弯矩的干扰因子仍分别有 1 66和 1 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干扰效应 风荷载 风洞试验 三并列柱体 风压 干扰因子 横风向 顺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秋胜 陈伏彬 +1 位作者 傅继阳 谢壮宁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17,共6页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通过模拟大气边界层风场对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模型进行风压分布风洞试验.得到了平均风压系数、极小风压系数的等值线图,同时分析了位于高湍流区域的大跨屋盖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分布特性、相干特性以及相关系数.研究...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通过模拟大气边界层风场对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模型进行风压分布风洞试验.得到了平均风压系数、极小风压系数的等值线图,同时分析了位于高湍流区域的大跨屋盖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分布特性、相干特性以及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负风压主要发生在迎风角区,但在下风向会出现正压力;脉动风压相干性随着频率与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屋盖 风洞试验 风载分布 风压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正交分解技术及其在预测屋盖风压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倪振华 江棹荣 谢壮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本征正交分解(POD)是以能量表述的随机场的最优分解,采用瑞利商概念及其极值性质推导了POD原理。根据风洞试验同步采集的风压数据利用POD技术预测了圆拱顶屋盖未布置测压点位置的风压时间序列。对预测风压包括均值、均方根值、极值在内... 本征正交分解(POD)是以能量表述的随机场的最优分解,采用瑞利商概念及其极值性质推导了POD原理。根据风洞试验同步采集的风压数据利用POD技术预测了圆拱顶屋盖未布置测压点位置的风压时间序列。对预测风压包括均值、均方根值、极值在内的统计特性,时程曲线以及功率谱与实测风压作了比较。通过采用完全二次型组合法计算屋盖风致响应对所提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瑞利商 风压场预测 圆拱顶屋盖 风致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风洞流场特性的模拟 被引量:16
17
作者 石碧青 洪海波 +1 位作者 谢壮宁 倪振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6-380,395,共6页
风洞中大气边界层模拟的准确度是保证风洞试验结果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曲边梯形尖塔,并结合粗糙元等被动装置对风洞大气边界层模拟进行了研究,模拟出我国规范中的A、B、C和D类四种地貌并将结果和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 风洞中大气边界层模拟的准确度是保证风洞试验结果准确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曲边梯形尖塔,并结合粗糙元等被动装置对风洞大气边界层模拟进行了研究,模拟出我国规范中的A、B、C和D类四种地貌并将结果和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采用新型结构尖塔可以显著提高风洞大气边界层中部以上高度的湍流度,整个湍流度剖面基本覆盖了西方主要国家规范对此项指标的建议值。文中还调试出平均风速剖面不变而湍流度分布可变的流场,为开展相关的结构抗风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尖塔外形 大气边界层模拟 湍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研究的瞬态风压积分法 被引量:17
18
作者 倪振华 姚伟军 谢壮宁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544-551,共8页
提出在风洞试验中通过刚性模型表面瞬态风压的测量和压力积分 ,研究高层建筑脉动风荷载及动态响应的方法。为提高采集速度改进了系统源程序 ,设计了一个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模型 ,并按高斯求积节点布置测压点。风洞试验中对风剖面、湍流... 提出在风洞试验中通过刚性模型表面瞬态风压的测量和压力积分 ,研究高层建筑脉动风荷载及动态响应的方法。为提高采集速度改进了系统源程序 ,设计了一个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模型 ,并按高斯求积节点布置测压点。风洞试验中对风剖面、湍流积分尺度及湍流谱作了模拟。检查了数据采集通道间隔对于脉动风压互功率谱的影响 ,并对模型表面分布的脉动风压性质及结构风致动态响应作了讨论 ,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振动 高层建筑 风洞试验 瞬态风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9
作者 范杰 熊光晶 李庚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2-148,共7页
碳纳米管具备超强力学性能、极高的长径比、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机敏性以及无损改性等特点。目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已经广泛用于能源、医药、环境和电子领域。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分散、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 碳纳米管具备超强力学性能、极高的长径比、优异的导电性能和机敏性以及无损改性等特点。目前,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已经广泛用于能源、医药、环境和电子领域。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分散、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多功能特征等研究进展,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当前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水泥基复合材料 分散方法 微观性能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橡胶乳液改性碳纳米管水泥砂浆机敏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庚英 杨晶 +2 位作者 曾令波 赵晓华 徐世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探讨了丁苯橡胶乳液(SBR)及其掺量(0~20%,质量比)对碳纳米管(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SBR掺加前后CNTs-水泥砂浆的微观结构,进而探讨了SBR对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 探讨了丁苯橡胶乳液(SBR)及其掺量(0~20%,质量比)对碳纳米管(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SBR掺加前后CNTs-水泥砂浆的微观结构,进而探讨了SBR对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SBR掺量为15%时,CNTs-水泥砂浆具有最强的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在CNTs-水泥砂浆中掺加SBR后,由于CNTs可以均匀分散在SBR中形成导电体系,而SBR能封闭水泥砂浆孔隙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使得实际参与导电的CNTs数量增加,故CNTs-水泥砂浆导电性能、机敏性能随着SBR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SBR掺量大于15%后,由于SBR本身具有成膜和引气作用,导致水泥砂浆孔隙率显著增加,且过多的SBR令SBR-CNTs复合体系中CNTs的相对浓度降低,最终使得实际参与导电的CNTs数量降低,因此CNTs-水泥砂浆的导电性能和机敏性能反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机敏性能 机理 丁苯橡胶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