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谢冬玲 朱丽芳 +4 位作者 刘惠宇 杨顺祥 陈俊斌 陈敬君 曾春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4-835,共2页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观察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处于脑卒中康复期,首次发病,存在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下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神经...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观察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处于脑卒中康复期,首次发病,存在认知障碍,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下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加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测定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头针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平均缩短约38ms,对照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平均缩短约17ms,头针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比较,头针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头皮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的干预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头皮针 事件相关电位 智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针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2
作者 谢冬玲 朱丽芳 +4 位作者 刘惠宇 陈俊斌 曾春英 王素霞 李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42-543,共2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有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n=41)和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有认知障碍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n=41)和对照组(n=39)。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头皮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测定、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结果治疗后,P300潜伏期头针组平均缩短38ms,对照组平均缩短17ms,头针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FMA及BI评分头针组改善幅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促进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头皮针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上) 被引量:137
3
作者 倪莹莹 王首红 +21 位作者 宋为群 李百强 陈建良 冯珍 郭兰 何志捷 黄怀 姜丽 寇秋野 刘宏亮 刘惠宇 陆晓 邱炳辉 石广志 万春晓 王于领 卫小梅 吴军发 许媛 杨翃 曾嵘 周君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4,共8页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 随着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重症康复开始成为关注的热点。如何界定重症康复的内涵、其工作模式是什么?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在此背景下,我们启动了中国神经重症康复专家共识的编写。旨在明确基本思路,为规范神经重症康复医疗行为提供参照。本共识由国内康复、重症等领域资深专家共同讨论,以循证医学研究为证据;历时10个月,经过多次分组座谈讨论和互审修改,最终完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康复 专家 中国 抢救成功率 工作模式 医疗行为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中) 被引量:121
4
作者 倪莹莹 王首红 +21 位作者 宋为群 李百强 陈建良 冯珍 郭兰 何志捷 黄怀 姜丽 寇秋野 刘宏亮 刘惠宇 陆晓 邱炳辉 石广志 万春晓 王于领 卫小梅 吴军发 许媛 杨栩 曾嵘 周君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第三部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意识障碍根据觉醒障碍程度分为:嗜睡(somnolence)、... 第三部分影响神经重症康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 1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DOC)是指患者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刺激的觉醒感知能力不同程度降低或丧失。意识障碍根据觉醒障碍程度分为:嗜睡(somnolence)、昏睡(stupor)、昏迷(coma),根据意识内容障碍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康复 专家 中国 意识障碍 觉醒障碍 感知能力 环境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电针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惠宇 朱丽芳 +1 位作者 谢冬玲 李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疗法能否增加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再学习的训练效果。方法12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早期是否接受电针治疗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康复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疗法能否增加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再学习的训练效果。方法12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早期是否接受电针治疗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脑梗死早期接受10-14d电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进入研究时和1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结果治疗组FMA两次评定分别为(30.4±10.3)、(78.5±34.9),对照组分别为(31.6±11.2)、(60.5±23.8),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电针治疗结合恢复期运动再学习疗法能显著提高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电针 运动再学习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惠宇 朱丽芳 谢冬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运动想像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治疗,运动想像组同时采用运动想像训练。治疗... 目的探讨运动想像结合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运动想像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再学习治疗,运动想像组同时采用运动想像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运动想像组FMA评定分别为(17.43±5.98)、(27.22±6.18),对照组分别为(18.36±6.23)、(24.58±5.88);运动想像组MBI分别为(48.86±8.78)、(75.96±9.48),对照组分别为(47.98±6.65)、(67.52±9.54)。运动想像组患者FMA及MBI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像结合运动再学习有利于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运动想像 运动再学习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