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孕期糖尿病大鼠子代肾脏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硕 罗浩 +3 位作者 王甲良 王新全 李晓龙 曾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糖尿病大鼠子代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AT1R)在子代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周龄SD雌性大鼠20只(体质量250-280 g)分别与2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进行交配。将... 目的探讨孕期糖尿病大鼠子代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AT1R)在子代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周龄SD雌性大鼠20只(体质量250-280 g)分别与2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进行交配。将次日见阴栓的雌鼠视为孕鼠(阴栓为白色结晶状颗粒),得到12只孕鼠,分为糖尿病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每组6只。糖尿病组孕鼠在孕期第0天单次腹腔注射链菌霉素(STZ)35 mg/kg,对照组孕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鼠尾无创血压测量法持续监测子代大鼠血压;分别从糖尿病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的子代大鼠中各随机选取6只20周龄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用于实验。代谢笼测定24 h尿量,肾上腺动脉灌注AT1R阻断剂(坎地沙坦)测定尿钠排泄;qRT-PCR检测大鼠肾脏AT1R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 12、16、20、24周龄时,糖尿病组子代大鼠血压均高于同龄期对照组子代大鼠[分别为(118±4)vs(105±3),(124±2)vs(114±2),(135±3)vs(118±2),(140±4)vs(120±3)mm Hg,P〈0.05]。24 h尿液分析结果显示,STZ组子代大鼠的基础尿量及尿钠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558.8±40.5)vs(764.3±87.6)μmol/(kg·d),P〈0.05]。肾上腺动脉灌注AT1受体阻断剂后,糖尿病组子代大鼠的排钠利尿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1 560±87)vs(760±60)μL/min,P〈0.05],其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及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7±0.08)vs(0.57±0.05),(1.2±0.1)vs(0.5±0.2),P〈0.05]。结论孕期糖尿病导致大鼠子代血压升高,其可能机制是子代大鼠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增高,体内存在水钠潴留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糖尿病 子代 收缩压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与肾动脉狭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卢成志 张元春 +2 位作者 李玉光 David Ho 王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921-922,共2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与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以及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1997年6月~1999年12月,对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常规进行肾动脉造影,同时调查动脉... 目的:评价冠心病与动脉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以及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1997年6月~1999年12月,对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常规进行肾动脉造影,同时调查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易患因素及血肌酐水平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260例进行造影的患者中,30%(79/260)患者有肾动脉狭窄,其中肾动脉明显狭窄41例(16%),轻度狭窄38例(15%);共有188例(72%)患者有冠状动脉狭窄。在188例有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37%(71/188)患者有肾动脉狭窄,其中肾动脉明显狭窄21%(39/188),而72例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仅8%(6/72)患者有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也多见于高龄、有肾功能不全及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中。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特别是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者,常伴有肾动脉狭窄。因此,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有必要同时行肾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梗阻 冠心病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Gianturco-RoubinⅡ型支架内再狭窄
3
作者 卢成志 李玉光 +1 位作者 何世华 王焱 《中国心血管杂志》 1999年第3期173-174,163,共3页
目的 观察经文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Gianturco-RoubinⅡ(GRⅡ)型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和结果 在成功植入GRⅡ型支架后6个月行血管造影,对20例患者的22条支架内再狭窄血管再次行PTCA术.手术成功率为96%(21/22),4... 目的 观察经文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Gianturco-RoubinⅡ(GRⅡ)型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和结果 在成功植入GRⅡ型支架后6个月行血管造影,对20例患者的22条支架内再狭窄血管再次行PTCA术.手术成功率为96%(21/22),4例完全闭塞病变中有1例失败是因导丝不能通过闭塞处.无死亡,无急性或亚急性闭塞并发症.定量血管造影显示:平均最狭窄处血管直径从(0.85±0.34)mm增加到(2.32±0.41)mm,平均狭窄程度由(71±16)%下降至(18±12)%,而手术前后支架本身变化不明显.结论 重复PTCA术治疗GRⅡ型支架内再狭窄,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管腔扩大的原理主要为动脉样硬化班块组织被挤出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治疗 并发症 成形术 PTCA术 球囊扩张 血管造影 重复 增加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