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展勤 石刚刚 +3 位作者 陈彩云 李伟秋 吴惜贞 刘幸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 (F2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 30min ,再灌注 30min ,于缺血前舌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F2 (1,2 ,4mg·kg-1)。测定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 ...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 (F2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 30min ,再灌注 30min ,于缺血前舌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F2 (1,2 ,4mg·kg-1)。测定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草转氨酶 (GOT)、丙二醛 (MDA)的含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透视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结果 F2 能呈量效关系降低由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害心肌酶CK、CK MB、LDH、HBDH、GOT的释放 ,保护SOD的活性 ,降低MDA的产生 ;透视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F2 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季铵盐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啶醇化学衍生物对冠状动脉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石刚刚 郑锦鸿 +4 位作者 李长潮 陈锦香 庄学煊 陈少如 刘幸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目的和方法:用腹腔注射氟哌啶醇(25mg/kg)复制小鼠锥体外系行为不良反应,经相同途径与剂量注入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3),观察其行为变化。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观察10-6mol/L、10-5mol/L和10-... 目的和方法:用腹腔注射氟哌啶醇(25mg/kg)复制小鼠锥体外系行为不良反应,经相同途径与剂量注入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3),观察其行为变化。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观察10-6mol/L、10-5mol/L和10-4mol/LF3对KCl(10~40mmol/L)性猪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的影响,并采用Langendorf灌流法,观察10-6mol/L、5×10-6mol/L和10-5mol/LF3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的影响。结果:氟哌啶醇可致小鼠头颈部扭曲,动作不协调,尾过伸,震颤等,而F3无上述作用。F3可使KCl致猪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并呈量效依赖性。F3可以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冠脉流量的减少。结论:说明F3无氟哌啶醇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外束 氟哌啶醇 冠状动脉 化学衍生物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法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朝仙 石刚刚 +3 位作者 罗文鸿 李慧 郑锦鸿 高分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22-924,共3页
目的 :研究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F2 )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6只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F2 ) 2 .0mg·kg-1后采集血样 ,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HPLC MS)联用技术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 3p97软件... 目的 :研究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F2 )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6只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F2 ) 2 .0mg·kg-1后采集血样 ,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HPLC MS)联用技术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 3p97软件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和结论 :兔耳缘静脉给药后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分布半衰期T1 2α 是 0 .10h ,消除半衰期Τ1 2 β 是 6 .4h ,曲线下面积AUC为 183μg·h-1·L-1,中央室分布容积VC 为 4L ,清除率Cl为12 .9L·h-1。HPLC MS联用方法测定F2 血药浓度 ,灵敏度高 ,专属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质谱(HPLC-MS)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中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分飞 石刚刚 +4 位作者 郑锦鸿 李长潮 庄学煊 刘幸平 刘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9-562,共4页
目的 评价碘化正丁基氟哌啶醇 (N n butylhaloperi doliodide ,F2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 ,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前 5min ,静脉推注F2 ,观察在急性缺血和再... 目的 评价碘化正丁基氟哌啶醇 (N n butylhaloperi doliodide ,F2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 ,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前 5min ,静脉推注F2 ,观察在急性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肌酸激酶(CK)、ATP酶的变化。结果 F2能剂量依赖地改善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MAP、LVSP、±dp/dtmax均较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升高 ,LVEDP有所降低 ;还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MDA的产生 ,保护心肌组织SOD的活性和Ca2 + ATPase、Na+ ,K+ ATPase的活性 ,保护心肌酶CK的释放。结论 F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正丁基氟哌啶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Egr-1转录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昭 石刚刚 +4 位作者 张艳美 尹俊 周燕琼 黄展勤 高分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343-1348,共6页
目的 :应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N n butylhaloperidoliodide ,F2 )对早期生长反应蛋白 1(earlygrowthresponse 1,Egr 1)转录及表达水平的影响 ,及其对心肌炎症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 目的 :应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N n butylhaloperidoliodide ,F2 )对早期生长反应蛋白 1(earlygrowthresponse 1,Egr 1)转录及表达水平的影响 ,及其对心肌炎症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前5min ,舌下静脉推注F2 ,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缺血心肌组织炎性反应变化。应用RT PCR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缺血组织Egr 1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F2 治疗组心肌组织内炎性反应及Egr 1的转录与表达均降低 ,心肌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F2具有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内Egr 1mRNA及蛋白表达、减轻炎性损伤的作用 ,这可能是F2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显著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EGR-1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炎性损伤 中性粒细胞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燕琼 石刚刚 +5 位作者 高分飞 刘幸平 樊化平 黄展勤 吴惜贞 刘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 观察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N n butylhaloperidoliodide,F2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前 5min ,舌下静脉推注F2 ,观察在急性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 目的 观察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N n butylhaloperidoliodide,F2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缺血前 5min ,舌下静脉推注F2 ,观察在急性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实验结束时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F2 能剂量依赖地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SP、DP、AP、LVSP、LVDP、LVAP、±dp/dtmax均较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及溶剂组升高 ,HR、LVEDP有所降低 ;同时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 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流动力学 心肌梗死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阻断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展勤 石刚刚 +4 位作者 郑锦鸿 高分飞 张艳美 周燕琼 刘幸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ICa)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分离的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ICa的影响。结果F20.1,1,10×10-6mol.L-1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Ca,抑制率分别为...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ICa)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分离的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ICa的影响。结果F20.1,1,10×10-6mol.L-1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Ca,抑制率分别为40%,72%,84%,IC50为1.19×10-6mol.L-1。F2上移ICa的I-V曲线,但不改变ICa的最大锋电位和翻转电位;F2对ICa稳态激活曲线无明显改变;F2可使得ICa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延长ICa失活恢复时间。结论F2对心肌细胞ICa具有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 膜片钳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展勤 石刚刚 +2 位作者 郑锦鸿 高分飞 刘幸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 (F2 )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 (ICa)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急性分离的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观察F2对ICa的影响。结果 F2 (1μmol·L-1)能抑制任何一膜电压下的ICa,使... 目的 研究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 (F2 )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 (ICa)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急性分离的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 ,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 ,观察F2对ICa的影响。结果 F2 (1μmol·L-1)能抑制任何一膜电压下的ICa,使峰电流从 (1775 2± 36 0 4 ) pA减少至 (46 4±12 9 1) pA (n =8,P <0 0 1) ,并使ICa的电流 -电压曲线上移 ,但不改变ICa的电压依赖特征。结论 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 心肌细胞 钙通道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在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被引量:3
9
作者 樊化平 石刚刚 +4 位作者 罗文鸿 李慧 高分飞 周燕琼 郑锦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 研究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F2 )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方法 大鼠尾静脉给予F2后 ,采用高效液相 -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器官药物浓度 ,并用 3 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静脉给药后药... 目的 研究碘化N 正丁基氟哌啶醇 (F2 )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方法 大鼠尾静脉给予F2后 ,采用高效液相 -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器官药物浓度 ,并用 3 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结果 静脉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1、2、4mg·kg- 13个剂量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 0 3 2、0 2 1、0 3 2h ,消除半衰期T1/2 β分别为 5 75、5 68、5 98h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71 9、83 6、166 7μg·L- 1·h- 1,血浆清除率CL分别为 13 9、2 3 9、2 4 0L·h- 1。结论 F2 是一种分布迅速 ,Vc较大 ,T1/2 β较长 ,消除相浓度较低的药物。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除脑、睾丸中分布较少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质 谱联用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冰 石刚刚 +1 位作者 高分飞 Lutz Pott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4-550,共7页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KACh)的影响,探讨其对KAC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测定F2对原代培养的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电流IK(ACh)的影响。结果细胞外给予F2...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KACh)的影响,探讨其对KAC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测定F2对原代培养的豚鼠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性钾电流IK(ACh)的影响。结果细胞外给予F2对豚鼠心房肌细胞IK(ACh)呈可逆性、浓度依赖性的阻断作用。细胞内添入抗水解的GTP类似物GTPγS后,结果同前。细胞内给予50μmol·L-1F2对IK(ACh)无作用。结论F2是豚鼠心房肌细胞KACh的一种快速通道阻断剂,发挥作用部位在细胞膜外侧,作用位点在钾通道本身,与乙酰胆碱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心房肌细胞 乙酰胆碱敏感性钾通道(KACh) 膜片钳全细胞记录 G蛋白激活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展勤 石刚刚 +3 位作者 高分飞 周燕琼 张艳美 刘幸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Ca2+]i)的影响。方法:采用钙荧光染料Fluo-3-AM负载心肌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结果:在含钙(1.8mmol·L-1)台式液中,60mmol·L-1KC...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Ca2+]i)的影响。方法:采用钙荧光染料Fluo-3-AM负载心肌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上测定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结果:在含钙(1.8mmol·L-1)台式液中,60mmol·L-1KCl使细胞内钙荧光强度由1.0增高至1.84±0.35(P<0.01,n=50),分别用0.1、1、10μmol·L-1F2预先孵育心肌细胞,F2可以浓度依赖地抑制钙荧光强度的增高,IC50为1.61μmol·L-1。0.1、1、10μmol·L-1F2使得KCl诱导增高的钙荧光强度从1.92±0.42分别降至1.88±0.39、1.31±0.36和1.09±0.05(P分别>0.05、<0.01和<0.01,n=50),IC50为1.78μmol·L-1。F2不影响静息状态下的细胞内钙的浓度。对咖啡因和三磷酸肌醇介导的细胞内钙的释放均无作用。结论:F2通过阻断心肌细胞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这可能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啶醇 心肌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钾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分飞 石刚刚 +3 位作者 郑锦鸿 黄展勤 周燕琼 刘幸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1-895,共5页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消化法分离得到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结果F2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 目的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急性消化法分离得到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F2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结果F2可剂量依赖地抑制Ito,IC50为0.28mmol·L-1。F2可使Ito的稳态失活曲线左移,半量膜电位Vmid变负,斜率因子S变大;但对激活曲线几乎无影响;对Ito灭活后再复活时程无影响。结论F2对心室肌膜Ito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外向钾电流 全细胞膜片钳 心室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和血液稀释法防治兔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刚刚 尹俊 陈少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和血液稀释疗法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中段,制成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 min 时,iv 维拉帕米或用等容血液稀释法,观察在急性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心功能及血浆...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和血液稀释疗法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中段,制成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 min 时,iv 维拉帕米或用等容血液稀释法,观察在急性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心功能及血浆 C P K 及 M D A 的变化。结果 维拉帕米(025mg·kg- 1) 和等容血液稀释都可以使模型兔心电图Ⅱ导联∑ S T 段压低, L V S P、+ d p/dtmax 、- dp/dtmax 增强,血浆 C P K和 M D A 降低。结论 维拉帕米和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防治 维拉帕米 血液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