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心肺复苏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欣蘅 崔华中 +3 位作者 韩溟 李炯 林小荣 洪春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33-193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并统计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急诊科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CPR成功ROSC并在急诊科观察,维持6h以上后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年龄大...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并统计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急诊科或院外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经急诊科CPR成功ROSC并在急诊科观察,维持6h以上后收入我院ICU病房进一步治疗年龄大于15岁患者的资料。结果:总43例,存活出院11例,存活率25.58%;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MODS与ROSC后的预后有着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复苏后高血糖、低血压与ROSC后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与ROSC后的预后关系不大(P>0.05)。结论:CPR后ROSC患者的病死率仍高,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地点、ROSC间期、瞳孔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复苏后多脏器功能不全、高血糖、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存活率 心肺复苏 复苏后 心跳呼吸骤停 ROSC 多脏器功能不全 预后关系 自主循环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厘麻毒素结构改造物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易卫平 邱汉婴 +3 位作者 张国红 荣举 邓利芝 崔华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877-878,共2页
目的:探讨八厘麻毒素结构改造物(Rh2)对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小剂量Rh2组及大剂量Rh2组。同步监测血压,于给药2h后取心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及Bcl-2的表达... 目的:探讨八厘麻毒素结构改造物(Rh2)对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小剂量Rh2组及大剂量Rh2组。同步监测血压,于给药2h后取心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及Bcl-2的表达。结果:Rh2明显升高血压,使心肌细胞Fas及Bcl-2表达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光镜下心肌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八厘麻毒素结构改造物可升高血压,上调心肌凋亡相关蛋白Fas及Bcl-2,但不影响心肌的基本结构,不促进心肌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厘麻 细胞凋亡 大鼠 FAS蛋白 BCL-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ATP7B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哲绚 韩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ATP7B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TP7B在9例正常肝组织及41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TP7B在肝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2%,显著高...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ATP7B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TP7B在9例正常肝组织及41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ATP7B在肝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2%,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33.3%)(P<0.05)。增高的ATP7B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高中低分化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6.7%及92.3%。但其阳性表达率与TMN临床分期或肿瘤是否有血管浸润无关(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ATP7B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这对临床病理分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腺苷三磷酸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学钦 程红球 +1 位作者 林哲绚 韩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83-1885,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7月-2011年7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中的肝癌标本57例,设为肝癌组织组,另有7例尸检的正常肝组...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7月-2011年7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中的肝癌标本57例,设为肝癌组织组,另有7例尸检的正常肝组织和8例肝内胆管结石肝组织蜡块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肝组织及57例肝细胞癌组织中DMT1的表达。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组织DMT1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DMT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肝组织DMT1呈阴性或弱阳性,阳性率20%(3/5),肝癌组织组阳性率78.9%(45/57),其中强阳性率15.8%(9/57);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癌组织分化程度的患者DMT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1,P<0.05),DMT1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肿瘤是否有血管浸润的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DMT1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大小无相关性(r=-0.047,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DMT1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肝癌的临床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临床对照试验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肿瘤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源 林哲绚 韩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22-2825,共4页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评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浆、肝癌荷瘤小鼠以及培养细胞(HepG2和HL-7702)中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残基水平变化。固定发射波长λem和激发波长λex之间的波长差Δλ分别为20和60nm,激发和发射单色器同时进行扫描,确...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评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浆、肝癌荷瘤小鼠以及培养细胞(HepG2和HL-7702)中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残基水平变化。固定发射波长λem和激发波长λex之间的波长差Δλ分别为20和60nm,激发和发射单色器同时进行扫描,确定350nm为Trp的同步特征发射峰位置,318nm为Tyr的同步特征发射峰位置。结果表明,肝癌患者及荷瘤小鼠血浆蛋白质所含Tyr和Trp残基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相反,肝癌细胞或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Tyr和Trp残基荧光强度却随生长时间增长而减少。进一步实验表明,具有抗癌活性的苦参碱处理癌细胞后,细胞Tyr和Trp残基的荧光强度升高。这些结果表明,Tyr和Trp残基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光谱 色氨酸残基 酪氨酸残基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