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饮水意愿调查及早期饮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彭文丽 柯纬祺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9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早期饮水对患者口咽舒适度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复苏1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0例和对照组500例。对...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早期饮水对患者口咽舒适度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复苏1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0例和对照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禁饮,观察组实施术后早期饮水。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舒适度、胃肠道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腹胀、恶心、呕吐与误吸等)。结果观察组中有饮水意愿的患者为6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饮水意愿评分为(3.14±1.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35±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h与24h,观察组患者口腔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发生口干与口腔异味的患者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腹胀、恶心、呕吐与误吸的患者略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早期饮水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提高口腔舒适度,安全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饮水意愿 早期饮水 口腔舒适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文丽 徐沛金 辛映卿 《内科》 2016年第5期799-800,683,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就诊号录入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保温护理,常规组患者不进行...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就诊号录入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保温护理,常规组患者不进行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苏醒室(PACU)观察时间及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观察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寒战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常规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全麻患者进行保温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寒战的发生,显著提高全麻患者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 保温 麻醉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和右美托咪定用于普外科术中镇静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陈仲群 杜少芬 +1 位作者 胡振添 黄晓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76-78,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方法选择60例普外科、ASAI~Ⅱ级拟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10min(T1)、30min(T2)、60min(T3)、术...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方法选择60例普外科、ASAI~Ⅱ级拟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三组。记录麻醉前(T0)、用药后10min(T1)、30min(T2)、60min(T3)、术毕(T4)的MAP、HR、RR、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MOAA/S镇静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T1~T4时D、P组BIS值和MOA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D、P组BIS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随MOAA/S评分下降而下降;T1~T4时P组MAP低于C、D组(P<0.05);术中躁动、低氧血症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P、D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后以0.6μg/(kg.h)输注适合硬膜外麻醉患者的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脑电双频指数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比卡因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超前镇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程明华 杨普春 +1 位作者 许映娜 郑淦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躯体 -内脏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超前镇痛效果。 方法 病人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5例 ,A组 (躯体阻滞组 )在切皮前以 0 2 5 %布比卡因 2 5ml(含 1∶2 0 0 0 0 0肾上腺素 )进行切口周围浸润 ;B组 (内脏阻滞组 )在... 目的 探讨躯体 -内脏神经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超前镇痛效果。 方法 病人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5例 ,A组 (躯体阻滞组 )在切皮前以 0 2 5 %布比卡因 2 5ml(含 1∶2 0 0 0 0 0肾上腺素 )进行切口周围浸润 ;B组 (内脏阻滞组 )在气腹后立即以 0 2 5 %布比卡因 35ml腹腔内喷洒 ;C组 (躯体 -内脏联合阻滞组 )进行A组和B组综合处理 ;D组 (对照组 )不予处理。在术后 1、2、3、6、12、2 4、4 8h分别评估疼痛强度、部位和恶心情况。 结果 术后 12h内 ,D组切口痛明显强于其它部位疼痛 (P <0 0 5 )。A、C组在术后 6h内疼痛强度和镇痛药物需求量比B、D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以切口痛为主 ,术前躯体 -内脏神经阻滞处理能明显减轻术后早期切口痛 ,但对腹内痛、肩部痛的镇痛效果并不比单用躯体阻滞更好。术前布比卡因切口躯体神经阻滞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前镇痛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维库溴铵协同作用及苏醒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树勇 许德奖 +1 位作者 庄少惠 曾兆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5期18-19,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麻醉中维库溴铵的协同作用及术后苏醒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瑞芬太尼在老年手术麻醉中维库溴铵的协同作用及术后苏醒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丙泊酚3.5μg/ml联合诱导插管,S组病例吸入七氟烷维持呼气末浓度为1.0MAC,R组病例静脉靶控瑞芬太尼(5 ng/ml)。观察两组患者维库溴铵起效时间(onset time)、临床持续时间(DUR25)、T1/T0(%)恢复到50%的时间(DUR50)、恢复指数(RI)、TOF(T4/T1)=0.7的时间以及停药到睁眼的时间。结果 S组的起效时间、DUR25、DUR50均明显短于R组,而RI、TOF(T4/T1)=0.7的时间及睁眼时间均明显长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与复合瑞芬太尼相比,复合七氟烷麻醉能使维库溴铵肌松作用增强,消退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瑞芬太尼 维库溴铵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腹腔镜小儿喉罩插入辅助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龙水 陈仲群 丁三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用于不同方法小儿喉罩插入时的辅助定位,验证不同方法小儿喉罩插入的到位率,也提高小儿喉罩通气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180例ASAⅠ级~Ⅱ级拟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小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盲插喉罩)、Ⅱ组...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用于不同方法小儿喉罩插入时的辅助定位,验证不同方法小儿喉罩插入的到位率,也提高小儿喉罩通气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180例ASAⅠ级~Ⅱ级拟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小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盲插喉罩)、Ⅱ组(喉镜明视下提起会厌暴露咽腔置入喉罩),每组90例。两组的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一样。两组都采用纤维支气管镜验证喉罩插入位置的到位率,对插入喉罩位置不理想者进行调整,观察记录两组置入喉罩方法的置入时间、置入一次成功率以及喉罩置入前、置入时、置入后5 min时HR和MAP的变化。结果Ⅱ组的喉罩置入时间短、置入的一次成功率高(P<0.05)。两种喉罩置入方法置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示:与置入前比较,Ⅰ组置入时MAP和HR升高幅度较小(P>0.05),Ⅱ组置入时MAP和HR升高明显(P<0.05),两组置入后5 min时MAP和HR没有大的变化(P>0.05)。Ⅰ组经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调整喉罩后所能达到1级者较之调整前明显增加(P<0.05);Ⅱ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插入喉罩方法都有优缺点,如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喉罩辅助定位可以显著提高小儿喉罩插入的到位率,也提高小儿喉罩通气技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喉罩 小儿 腹腔镜手术 定位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创伤病人气管插管方法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明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价快速顺序诱导、环状软骨按压、头颈部轴线制动、经口气管插管在颈椎创伤病人紧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1486例钝挫伤病人中,有33例合并颈椎创伤的病人接受紧急气管插管,所有气管插管均由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实施,并用环状软骨... 目的评价快速顺序诱导、环状软骨按压、头颈部轴线制动、经口气管插管在颈椎创伤病人紧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1486例钝挫伤病人中,有33例合并颈椎创伤的病人接受紧急气管插管,所有气管插管均由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实施,并用环状软骨按压和轴线制动,插管前后分别对病人的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在33例要求紧急气管插管的病人中,26例选用经口气管插管,22例为不稳定型颈椎骨折,其中13例于气管插管前即有神经功能缺陷并有3例于插管后得到改善,另外20例病人插管前无神经功能缺陷,无1例病人于气管插管后发生或加剧神经损伤。结论快速顺序诱导、环状软骨按压、头颈部轴线制动、经口气管插管是合并颈椎骨折的创伤病人紧急气道管理的安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创伤 气管插管 急诊 快速顺序诱导 环状软骨按压 轴线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普春 曾兆东 杨少辉 《北方药学》 2015年第8期118-119,共2页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50例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静脉推注,C组静...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患儿全凭静脉麻醉下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50例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各25例,F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静脉推注,C组静脉推注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0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快速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术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丙泊酚10~12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30μg·kg-1·min-1。手术结束前10min,两组患儿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2mg/kg。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恢复室(RR)后滞留时间;同时记录入RR即刻、10、20、30、60min的躁动评分(PAED)及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术后1、3、6h的FLACC评分及术毕1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在即刻、10、20min时间点上的躁动满意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各个时间点的FLACC和m-CHEOPS评分,F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应用超前镇痛术,对预防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有确切的预防作用并优于单纯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小儿 超前镇痛 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
9
作者 林树勇 王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4期16-17,共2页
疼痛是临床大多数疾病的共同症状,是人类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感觉。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以这种损伤形式描述的一种感观和... 疼痛是临床大多数疾病的共同症状,是人类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感觉。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疼痛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以这种损伤形式描述的一种感观和情感的不愉快体验。疼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受性疼痛,直接由伤害性刺激造成,是机体防御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疼痛:神经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