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光华 庄清武 +4 位作者 荆绪斌 陈潮文 邓志波 王乙容 方冰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9期709-710,共2页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近 3年来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6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保守治疗治愈 4 3例 ,其中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胃溃疡并出血 ,糜烂性胃炎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近 3年来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 6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保守治疗治愈 4 3例 ,其中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胃溃疡并出血 ,糜烂性胃炎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胃次全切除术后出血及药物性胃出血 ;手术治疗 17例 ,包括胃癌并出血 ,胃神经鞘瘤并出血 ,贲门癌并出血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胃溃疡并出血。除 1例死亡外 ,其余 5 9例均为治愈出院 ,病死率 1 7%。结论 :急诊胃镜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 ,除常见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外 ,应重视少见病所致的急性大出血。治疗上除恶性肿瘤外 ,均可经内科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期间应掌握外科手术指征 ,这样才能提高治愈率 ,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68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素钻 钟敏 +2 位作者 曾少敏 李悦虹 郭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833-183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临床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采用美国Rigiflex球囊扩张器,扩张压力10~15psi,平均扩张次数3~4次。结果:扩张后临床效果良好,近期疗效100%,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目的:探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临床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采用美国Rigiflex球囊扩张器,扩张压力10~15psi,平均扩张次数3~4次。结果:扩张后临床效果良好,近期疗效100%,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有效、安全且创伤小,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球囊扩张 治疗 贲门失弛缓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括约肌切开术和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钟敏 曾少敏 郭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 ,临床对比EST和EPBD两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方法 :经EST和EPBD两种术式共治疗胆总管结石 72例 ,对于<10mm结石采用EPBD ,>10mm结... 目的 :探讨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 )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 ,临床对比EST和EPBD两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方法 :经EST和EPBD两种术式共治疗胆总管结石 72例 ,对于<10mm结石采用EPBD ,>10mm结石采用EST ,经B超及ERCP的定期随访 ,对比两者术后近期 (1个月内 )和远期 (3年内 )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成功 70例占 97% ,近期并发症在EST组为 15 % ,其中出血 2例、胆管炎 3例、胰腺炎 1例 ,而EPBD组仅 1例发生胰腺炎 ,发生率为 2 9% ;远期并发症在EST组为 10 4% ,其中逆行胆总管炎 2例 ,复发性胆石症 2例 ,而EPBD组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EST和EPBD安全有效 ,但为更好地预防术后近、远期并发症 ,保留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 ,对于 <10mm胆总管结石应首选EPBD ,而 >10mm胆总管结石应采用EST及相应的内镜下网篮和气囊等取石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切开术 乳头气囊扩张术 手术治疗 胆总管结石症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肠道损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钦加 荆绪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280-3281,共2页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甾体结构的药物,因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手术后创口疼痛、风湿性疾病、肌肉运动损伤等的治疗。近年来,阿司...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甾体结构的药物,因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手术后创口疼痛、风湿性疾病、肌肉运动损伤等的治疗。近年来,阿司匹林还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然而,由于NSAIDs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而限制了其更广泛的使用,NSAIDs相关胃肠道损伤也是使用者中断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本文结合文献,对NSAIDs致胃肠道损伤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胃肠道损伤 NSAIDS 胃肠道不良反应 中断治疗 抗风湿作用 手术后创口 风湿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细菌污染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仕莲 蚁静君 +4 位作者 应文娟 张惠敏 蔡先彬 荆绪斌 胡辉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菌群污染特点,为针对性地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35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血液病患者拔针后其针尖行细菌培养。结果135例中,21例(15.56%)细菌污染,且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留置时间越长、白细胞计数越低...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菌群污染特点,为针对性地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135例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化疗的血液病患者拔针后其针尖行细菌培养。结果135例中,21例(15.56%)细菌污染,且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留置时间越长、白细胞计数越低,其感染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浅静脉留置针化疗患者应加强置管护理,留置针置管时间以患者白细胞计数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静脉化疗 浅静脉留置针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诱导肝癌细胞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荆绪斌 李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6-368,共3页
研究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 ,TTD)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了TTD对肝癌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TT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TD作用于肝癌细胞后 ,在 2小时内引起活性氧的产生 ;TTD抑制肝癌细胞... 研究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 ,TTD)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了TTD对肝癌细胞内活性氧的影响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TT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TD作用于肝癌细胞后 ,在 2小时内引起活性氧的产生 ;TTD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TTD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汉防己甲素 活性氧 肝细胞肝癌 TTD MTT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狭窄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少彬 钟敏 +1 位作者 曾少敏 陈俊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734-735,共2页
目的 :评价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食管癌 86例 ,内镜下于食管癌狭窄段置入金属内支架 92个 ,并对病人手术前后症状改善及狭窄段扩张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86例中 ,84例一次置管成功 ,2例二次置管成功 ,术后食管... 目的 :评价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食管癌 86例 ,内镜下于食管癌狭窄段置入金属内支架 92个 ,并对病人手术前后症状改善及狭窄段扩张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86例中 ,84例一次置管成功 ,2例二次置管成功 ,术后食管狭窄段直径由 ( 3 1± 1 4)mm扩张至 ( 18 3± 1 2 )mm(P <0 0 1) ,所有患者吞咽困难均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 10 0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金属内支架 内镜 食管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树突状细胞介导的食管癌疫苗抗肿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素钻 陈康文 +4 位作者 俞晶 谢丽华 张娟 罗丽莉 郭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04-2307,共4页
目的: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DC)和食管癌细胞的融合疫苗,观察其在体内外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分离脐血CD34+干细胞并诱导扩增为成熟DC,并与EC109细胞经聚乙二醇法融合;免疫磁珠法筛选EC109-DC;MTT法测定瘤苗诱导淋巴细胞增殖... 目的: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DC)和食管癌细胞的融合疫苗,观察其在体内外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分离脐血CD34+干细胞并诱导扩增为成熟DC,并与EC109细胞经聚乙二醇法融合;免疫磁珠法筛选EC109-DC;MTT法测定瘤苗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体外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重建SCID小鼠免疫功能;体内抗肿瘤免疫治疗实验。结果:(1)融合疫苗可体外生长,且同时高表达叶酸受体和CD80。(2)疫苗能有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外诱导细胞毒T细胞(CTL)对EC109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免疫治疗中,用融合瘤苗治疗的荷瘤小鼠,肿瘤大小和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1)EC109-DC能在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特异性CTL杀伤作用;(2)融合瘤苗治疗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食管癌细胞 细胞融合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胆管假体的制作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建衡 郭光华 +2 位作者 张津 吴利标 刘婉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 :制作一种可以抗逆行感染的人工合成材料的胆总管替代品。方法 :采用医用级聚醚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TPE - 80B作假体 ,结构设计上采用了膈下气囊驱动的双层假体 ,两端口径呈上小下大喇叭形 ,涤纶吻合口。结果 :双层假体有类似蠕... 目的 :制作一种可以抗逆行感染的人工合成材料的胆总管替代品。方法 :采用医用级聚醚型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TPE - 80B作假体 ,结构设计上采用了膈下气囊驱动的双层假体 ,两端口径呈上小下大喇叭形 ,涤纶吻合口。结果 :双层假体有类似蠕动的自律性排空机制 ,聚氨酯胆管假体内壁光洁 ,封闭性好。结论 :经体外试验和大动物实验 ,聚氨酯胆管假体较好地解决了胆汁淤积问题 ,已达到设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器官 胆管假体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存后脐血DC介导的食管癌疫苗体内致瘤性研究
10
作者 郭光华 谢丽华 +7 位作者 陈素钻 俞晶 张娟 罗丽莉 苏中静 董红梅 徐虹 吴利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低温冻存后脐血树突状细胞(DC)与EC109食管癌细胞融合疫苗体内致瘤性。方法:免疫磁珠标记法分选人脐血CD34+干细胞,细胞因子扩增培养为成熟DC,聚二乙醇(PEG)融合法制备EC109-DC融合疫苗,流式细胞术双阳性标记鉴定融合疫苗,-80... 目的:探讨低温冻存后脐血树突状细胞(DC)与EC109食管癌细胞融合疫苗体内致瘤性。方法:免疫磁珠标记法分选人脐血CD34+干细胞,细胞因子扩增培养为成熟DC,聚二乙醇(PEG)融合法制备EC109-DC融合疫苗,流式细胞术双阳性标记鉴定融合疫苗,-80℃低温冰箱冻存,3周后融冻,流式细胞术再次鉴定融合疫苗,行体内致瘤性研究。结果:(1)融冻后疫苗体外半悬浮生长;同时高表达FR和CD80;(2)融冻后疫苗接种于SCID小鼠体内未见肿瘤形成,脾、肺和肝等器官未出现肿瘤病变。结论:冻存未破坏融合疫苗的完整性,融冻瘤苗无体内致瘤性,其亲本EC109细胞的恶性生长特征已丧失,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疫苗 树突细胞 低温保存 致瘤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男性人群患结直肠息肉风险增高
11
作者 CHEN W WANG M +3 位作者 JING X 陈文霞 荆绪斌 蔡先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9-399,共1页
【据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0年6月报道】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男性人群患结直肠息肉风险增高: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作者Chen W等)该荟萃分析旨在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发生结直肠息肉的风险... 【据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20年6月报道】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男性人群患结直肠息肉风险增高: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作者Chen W等)该荟萃分析旨在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发生结直肠息肉的风险。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Chen等根据预设的关键词检索了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以全面检索、确定符合条件的研究(截至2019年11月7日)。通过标准化的信息收集表格从合格的研究中提取相应数据,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同时进行了异质性评估(I 2)、亚组分析、Meta回归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结直肠息肉 汕头大学医学院 男性人群 荟萃分析 随机效应模型 亚组分析 发表偏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