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常见植物多酚抗血管内皮损伤后再狭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宝丰 王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2-554,共3页
关键词 平滑 血管 冠状动脉再狭窄 植物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与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用于股动脉穿刺拔管后穿刺点止血的临床应用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萧钟波 邱慕洁 +4 位作者 欧晓丽 陈业群 余敏 吴木利 肖嘉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989-992,共4页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穿刺拔管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患者穿刺点止血效果、短期局部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113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血管介...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穿刺拔管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患者穿刺点止血效果、短期局部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113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血管介入诊疗术后的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分组分别行血管闭合器或血管缝合器止血,观察患者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止血成功率、短期局部并发症。结果血管闭合组的止血时间(0.00±0.00)min、止血操作时间(57.93±13.29)s较血管缝合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间的下肢制动时间[(6.00±0.00)h比(6.38±1.48)h]、24 h内并发症(1.5%比2.1%)、48 h内术口血肿(1.5%比0.0%)、止血成功率(98.5%比93.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血管封堵器都存在止血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都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方式。但是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封堵股动脉穿刺部位可大大缩短止血时间及止血操作时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 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 股动脉穿刺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钰 杨敏 +1 位作者 陈畅 闫纯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有关临床资料,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38-83(49.5±10.7)岁。收集患者的诱因、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动态心...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6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有关临床资料,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38-83(49.5±10.7)岁。收集患者的诱因、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X线胸片、心电监护、电解质等资料,根据患者相关项目逐项进行分析。结果46例猝死患者占同期冠心病总住院数的2.2%。多数发生猝死的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高危因素,电解质紊乱、Lown3-5级室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脏扩大、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持续心肌缺血等因素均可触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猝死起始的ECG类型及其演变过程多有一定规律性。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2.2%。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与电解质紊乱、Lown3-5级室早、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心脏扩大、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持续心肌缺血等高危因素密切相关。有效控制危险因素能大大降低冠心病猝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脏性 心律失常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最大及最小时限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卢喜烈 李智 +1 位作者 汪剑锋 朱金秀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P波最大时限(Pmax)与最小时限(Pmin)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8年1月至10月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心内科住院患者9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32例,非房颤58例,比较两组的Pmax,Pmin及临床特点。结果阵发性房颤组P... 目的探讨P波最大时限(Pmax)与最小时限(Pmin)对阵发性房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8年1月至10月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心内科住院患者9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32例,非房颤58例,比较两组的Pmax,Pmin及临床特点。结果阵发性房颤组Pmax较非房颤组明显增大〔(114±15)vs(104±11),P<0.01〕,两组Pmin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55±9)vs(58±11)ms,P=0.08〕,24 h平均心率增快〔(89±25)vs(74±15)次/min,P<0.01〕;经校正其他临床因素后显示,Pmax增大及快心室率是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12导联动态心电图Pmax增大及快心室率是预测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较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最大时限 P波最小时限 阵发性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对SIR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余伟 王伟 +2 位作者 陈纯娟 傅玉才 王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对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褐鼠心肌细胞株H9c2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5组:Res干预组,Res对照组,尼克酰胺(Nam)干预组,Nam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24 h后终止培养,RT-PCR法检测SI...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以及对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褐鼠心肌细胞株H9c2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5组:Res干预组,Res对照组,尼克酰胺(Nam)干预组,Nam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24 h后终止培养,RT-PCR法检测SIRT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结果与Res对照组比较,Res干预组SIRT1 mRNA表达水平升高,蛋白表达增加;与Nam对照组比较,Nam干预组SIRT1 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Res对照组比较,Res干预组细胞凋亡率降低,与Nam对照组比较,Nam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最低。结论 Res能减少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SIRT1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细胞凋亡 心肌缺血 藜芦属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水提物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东涛 黄伟哲 陈喜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284-285,共2页
本文研究丹参水提物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乳鼠心室肌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并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检测不同浓度丹参水提物预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泄漏量及Akt... 本文研究丹参水提物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乳鼠心室肌进行心肌细胞培养并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检测不同浓度丹参水提物预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泄漏量及Akt的磷酸化水平。丹参水提物对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它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丹参水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水提物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来抑制急性心肌缺氧缺血的伤害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东涛 黄伟哲 陈喜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282-284,共3页
评估丹参水提物对急性心肌缺氧缺血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氧再灌注模型,丹参水提物在模型建立前饲喂大鼠,结果表明丹参水提物可明显降低心肌缺氧大鼠的氧化伤害,提高Akt蛋白的磷酸化和bcl-2/bax,最终... 评估丹参水提物对急性心肌缺氧缺血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实验依据。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氧再灌注模型,丹参水提物在模型建立前饲喂大鼠,结果表明丹参水提物可明显降低心肌缺氧大鼠的氧化伤害,提高Akt蛋白的磷酸化和bcl-2/bax,最终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作者认为丹参水提物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调节下游凋亡蛋白从而发挥对急性心肌缺氧缺血的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氧再灌注 丹参水提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RI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QT间期延长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八一 朱金秀 +1 位作者 刘肃强 谭学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712-717,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人长非编码RNA ANRIL tag SNPs与QT间期的关系。方法对62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测,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计算校正的QT间期(QTc);QTc男性<450 ms、女性<460 ms设为对照组,QTc男性≥450 ms、女性≥460 ms设为延长... 目的探讨冠心病人长非编码RNA ANRIL tag SNPs与QT间期的关系。方法对62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测,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计算校正的QT间期(QTc);QTc男性<450 ms、女性<460 ms设为对照组,QTc男性≥450 ms、女性≥460 ms设为延长组。采用Fluidigm芯片(192.24)对ANRIL tag SNPs进行分型。结果QTc正常者为510人,占调查人群的81.21%;QTc延长者为118人,占调查人群的18.79%。单因素分析发现QTc延长与年龄(P<0.001)、尿酸(P=0.036)、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P=0.024)以及ANRIL多态性(rs944796,rs10965244,rs10965245)等相关;Logistic回归校正其他因素后,rs10965245仍与男性QTc延长相关。结论冠心病人群ANRI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获得性QT间期延长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 ANRIL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水提物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东涛 黄伟哲 陈喜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水提物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丹参水提物灌流心脏。观察记录复灌50 min时的心肌功能变化。结果丹参水提物可提高心脏缺血再灌期的... 目的观察丹参水提物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制备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丹参水提物灌流心脏。观察记录复灌50 min时的心肌功能变化。结果丹参水提物可提高心脏缺血再灌期的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高心肌中p-Ak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水提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具有保护作用,这一保护作用与它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 丹参水提物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小鼠心脏内皮细胞炎性反应中Toll样受体2的表达
10
作者 李吉林 侯夏凯 +3 位作者 薛爱玲 王欣 许端敏 王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5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小鼠心脏内皮细胞炎性反应中Toll样受体(TLR)2的表达。方法分离小鼠心脏内皮细胞,对照组给予DMEM培养,干预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20,40μg/mL)作用细胞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 目的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小鼠心脏内皮细胞炎性反应中Toll样受体(TLR)2的表达。方法分离小鼠心脏内皮细胞,对照组给予DMEM培养,干预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20,40μg/mL)作用细胞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TLR2的表达,利用ELISA方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干预组TLR2蛋白表达减少(P<0.01),ICAM-1蛋白表达增多(P<0.01),IL-6和IL-8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低浓度组比较,高低浓度组ICAM-1、IL-6和IL-8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x-LDL可以诱导小鼠心脏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同时可能抑制了TLR2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心脏内皮细胞 炎性反应 TOLL样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96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张钰 杨敏 +1 位作者 陈畅 闫纯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3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6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SDHVD的老年患者,分析SDHVD与年龄、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疾病...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方法选择96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SDHVD的老年患者,分析SDHVD与年龄、吸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疾病的关系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资料的特点。结果SDHVD患者中存在吸烟、高血压病、冠心病最多,并伴有血糖、血脂的异常。病变以主动脉瓣多见,心律失常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结论SDHVD是机体老化与多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吸烟、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等因素增加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患病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退行性病变 心脏瓣膜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患者并发肺栓塞危险因素荟萃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应鹏翔 朱金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950-955,共6页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并发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中心.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已发表...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探讨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并发肺栓塞(PE)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中心.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已发表的关于DVT患者并发PE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以来至2020年4月15日,两名研究者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及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人15篇病例对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右下肢DVT(OR=2.09,95%C11.60-2.73).双下肢DVT(OR=1.96,95%CI 1.27-3.03).近端DVT(OR=1.95,95%CI 1.56~2.4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史(OR=1.93,95%CI 1.46-2.54).无明显诱因VTE(OR=2.42,95%CI 1.64-3.59)、外科手术史(OR=2.86.95%CI 2.02-4.04)、恶性肿瘤(OR=2.50,95%CI 1.63~3.83)、心脏疾病(0R=3.22.95%CI 1.85-5.59).冠心病(OR=6.12.95%CI 1.04~36.11)心脏瓣膜病(OR=5.66,95%CI 1.79-17.87)、慢性肺部疾病(OR=1.59,95%CI 1.39-1.81)呼吸道感染(OR=2.07。95%CI 1.29-3.31).糖尿病(OR=3.52,95%CI 1.86-6.67).高C反应蛋白(CRP)(OR=1.04.95%CI 1.02~1.04)合并效应量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简单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高D-二聚体是DVT患者并发PE的危险因素.年龄与DVT患者并发PE风险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结论右下股DVT、双下肢DVT、近端DVT、VTE史.无明显诱因VTE、外科手术史.恶性肿瘤、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高D-二聚体和高CRP是DVT患者并发PE相关危险因素.年龄与DVT患者并发PE风险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肺栓塞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