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总黄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徐彩生 罗丽莉 +1 位作者 曾如辉 陈晓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55只SD大鼠连续灌胃1 mg/kg来曲唑21 d,建立PCOS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PCOS模型组,达英-35组,淫羊藿总黄酮低、...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大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55只SD大鼠连续灌胃1 mg/kg来曲唑21 d,建立PCOS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50只大鼠随机分为PCOS模型组,达英-35组,淫羊藿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另设正常对照组(n=10)。连续治疗21 d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卵巢重量,计算卵巢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COS组大鼠卵巢重量和卵巢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T、LH水平显著升高(P<0.001),E2水平明显下降(P<0.01),LH/FSH比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经21 d治疗后,与PCOS模型组相比,200 mg/kg淫羊藿总黄酮组大鼠卵巢重量和卵巢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T、LH水平显著降低(P<0.01),E2显著升高(P<0.01),LH/FSH比值亦明显下降(P<0.01)。100 mg/kg和50 mg/kg淫羊藿总黄酮作用较弱。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可改善PCOS大鼠高雄激素血症,调节LH/FSH异常,升高E2,改善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雄激素血症 来曲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软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路涛 陈萍 +2 位作者 王俐 黄雄 陈有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6-326,共1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CO2 激光 咪喹莫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李元成 崔志丹 沈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28-1730,173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宫肌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治疗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宫肌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9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手术治疗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6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研究组及对照组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研究组子宫肌瘤组织ER和PR的表达情况,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IGF-Ⅱ水平与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肌瘤患者ER(+)组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ER(-)组(P<0.05);子宫肌瘤患者PR(+)组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均高于PR(-)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与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患者外周血IGF-Ⅰ和IGF-Ⅱ水平升高有关,并且与子宫肌瘤ER、PR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生育力的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黄俊花 刘明星 +1 位作者 陈晓红 陈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合并不孕患者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和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10例EMT合并不孕的临床资料,采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合并不孕患者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和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且资料完整的110例EMT合并不孕的临床资料,采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ndometirosis fertility index,EFI)评分评估手术对术后妊娠的影响。结果 EFI评分9~10分(高)39例,5~8分(中)35例,≤4分(低)36例。术后3年自然妊娠率47.3%(52/110),应用克罗米芬组3年自然妊娠率为67.9%(35/53)明显高于非克罗米芬组29.8%(17/57)(χ~2=14.449,P=0.000)。EFI评分单纯腹膜型与腺肌病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446,P<0.05),内囊型与腺肌病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505,P<0.05)。术后自然妊娠率单纯腹膜型明显高于腺肌病型(χ~2=6.549,P=0.010),内囊型明显高于腺肌病型(χ~2=6.144,P=0.013)。结论 EMT合并不孕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时采用EFI评估生育力,以指导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EFI评分低的患者不建议通过长期等待来提高妊娠率,克罗米芬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自然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生育力 生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自然分娩时软产道裂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曾荔苹 沈伶 +1 位作者 李丽萍 郭慧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09-611,共3页
目的 了解产妇自然分娩时软产道裂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某地区两所综合性大医院 2个月内就诊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为调查对象 ,对产妇软产道裂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产妇软产道裂伤发生率为 6 0 3% ,经产妇分娩时软... 目的 了解产妇自然分娩时软产道裂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某地区两所综合性大医院 2个月内就诊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为调查对象 ,对产妇软产道裂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产妇软产道裂伤发生率为 6 0 3% ,经产妇分娩时软产道损伤发生率 (74 5 % )与初产妇 (5 2 4 % )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3)。产次、加腹压、会阴保护不当均为软产道裂伤的危险因素 ;催产素应用、过早干预、助产士专业素质及其主观因素对软产道裂伤的发生有较大影响 ;发生软产道裂伤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无软产道裂伤者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0 6 )。结论 应重视软产道裂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主要影响因素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自然分娩 软产道裂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术后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14
6
作者 徐岚 张永凤 张晓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824-827,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停药后对妊娠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58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米非司酮组82例,给予米非司酮10 mg口服,每日1... 目的:评估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停药后对妊娠率、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58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米非司酮组82例,给予米非司酮10 mg口服,每日1次;内美通组76例,口服内美通2.5 mg,每周2次,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体征、用药后的副作用及停药后1年内症状复发率和妊娠率等变化。结果:两组症状、体征缓解率相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米非司酮组体重增加、痤疮、肝功能损害、潮热、阴道干燥和异常出血等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内美通组(P<0.01)。停药后米非司酮组排卵和月经平均恢复时间较内美通组短(P<0.05);1年内米非司酮组不育症患者的累积妊娠率为36.59%,内美通组为38.1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年内米非司酮组和内美通组症状和体征复发情况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症状,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机会,且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内关通 腹腔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48例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志凌 左绪磊 陈涤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7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药物疗法 甲氨喋呤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岚 郑燕銮 张新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 :评价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 (allylestre nol)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 (URSA)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的治疗寻求最佳方案。方法 :4 35例原发性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分为 3组。联合治疗组 185例 ,接受... 目的 :评价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 (allylestre nol)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 (URSA)的临床疗效 ,为临床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的治疗寻求最佳方案。方法 :4 35例原发性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分为 3组。联合治疗组 185例 ,接受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治疗 ;主动免疫组 15 2例 ,单纯接受主动免疫治疗 ;烯丙雌醇组 98例 ,只接受烯丙雌醇治疗 ;另有 96例继发性原因不明反复性流产患者 ,为继发URSA组 ,全部接受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妊娠成功率为 92 .0 5 % ,主动免疫组为 71.4 3% ,烯丙雌醇组为 31.5 1% ,继发URSA组为 86 .76 % (P <0 .0 1)。联合治疗对原发和继发URSA的疗效相近 (P >0 .0 5 )。结论 :在本研究中主动免疫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原因不明反复自发性流产疗效最好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反复自发性流产 烯丙雌醇 临床试验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流法、人流法和药物联合人流法终止早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岚 张永风 郑燕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通过对药流法、人流法和药物联合人流法3种终止早孕的方法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 ,以探求一种更安全、快捷、高效、痛苦小、副作用少的早孕终止方法。方法将684例停经49d内的早孕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3组 ,药流组 (A组 )241例 ... 目的通过对药流法、人流法和药物联合人流法3种终止早孕的方法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 ,以探求一种更安全、快捷、高效、痛苦小、副作用少的早孕终止方法。方法将684例停经49d内的早孕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3组 ,药流组 (A组 )241例 ,采用常规药流法 ;人流组 (B组 )220例 ,采用常规人工负压电宫腔内吸引法 ;药物联合人流组 (C组 )223例 ,术前0.5~2h肛门塞入宫术安全栓1枚 ,术时操作同B组 ;并对这3种方法的流产效果、阴道流血量和流血时间、副反应及可接受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C组和B组的流产效果较A组好 (P<0.01) ;C组阴道流血量最少 ,B组次之 ,A组最多 (P<0.01) ;C组和B组的阴道流血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1) ;B组和C组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A组 (P<0.01);药物联合人流法更乐于为患者接受 (P<0.01)。结论药物联合人流法更安全、快捷、高效、痛苦小且副反应相对少 ,更乐于为患者接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 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 药物联合人工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脐血CD34^+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宇然 吴映娥 +2 位作者 罗丽莉 张冬清 刘元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34-2437,共4页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核苷酸(PCNA-ASODN)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从新鲜脐带血中分离CD34+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PCNA-ASODN作用于体外扩增的CD34+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种细...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核苷酸(PCNA-ASODN)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从新鲜脐带血中分离CD34+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PCNA-ASODN作用于体外扩增的CD34+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种细胞数量,细胞内PCNA表达及细胞周期。结果:加入了PC-NA-ASODN的两个实验组,其PCNA的表达率为(27.2±3.6)%和(19.0±1.5)%,低于对照组的(53.8±8.3)%(P<0.01)。低浓度组扩增的细胞中CD34+细胞比例为(33.4±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2±2.6)%(P<0.01),而且CD34+CD38-细胞数量达到(57.8±9.9)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5±7.4)倍(P<0.01)。结论:低浓度的PCNA-ASODN有效抑制CD34+细胞在增殖过程中PCNA表达,减缓扩增过程中的分化作用,提高了早期祖细胞的扩增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寡核苷酸类 反义 造血干细胞 胎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妊娠其中一胎死于宫内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琼 曾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39-140,共2页
[目的]总结双胎妊娠其中一胎死于宫内的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1990年7月至2000年7月10年间共收治 双胎妊娠其中并发双胎之一官内死亡的7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7例中3例顺产,3例剖官产,1例吸引产加足牵引 术。无孕产妇死亡。6例活... [目的]总结双胎妊娠其中一胎死于宫内的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1990年7月至2000年7月10年间共收治 双胎妊娠其中并发双胎之一官内死亡的7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7例中3例顺产,3例剖官产,1例吸引产加足牵引 术。无孕产妇死亡。6例活胎,1例因胎盘早剥而死产。[结论]B超的广泛应用及孕期保健技术的提高,双胎之一宫内死亡可 早期诊断,适时正确处理,可降低其对母儿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 双胎妊娠 临床资料 死产 孕产妇死亡 活胎 母儿 正确处理 目的 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晓红 徐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33-335,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脉冲多普勒 (PD)在评价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GTD)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DFI及PD检测GTD 78例 ,同时测定血 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 ,化疗过程中每 1疗程前后复查CDFI及 β HCG。结...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脉冲多普勒 (PD)在评价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GTD)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DFI及PD检测GTD 78例 ,同时测定血 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 ,化疗过程中每 1疗程前后复查CDFI及 β HCG。结果 :GTD化疗前后子宫肌壁血流及子宫肌壁、子宫动脉、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RI)变化明显 ;化疗后RI值的升高与血β HCG的下降呈负相关(r=-0 .5 4,P <0 .0 0 1 )。结论 :子宫肌壁血流的分布及子宫肌壁、子宫动脉、卵巢动脉血流RI变化可作为评价化疗疗效的指标。以子宫肌壁血流的分布及子宫肌壁血流RI的变化最为显著。CDFI及PD的应用对于诊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监测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化疗 疗效 脉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中的作用及其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琼霞 郑巧丽 徐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时软化宫颈及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宫腔镜检查的 10 7例病人随机分为 2组 :米索前列醇组 6 3例 ,检查前 1h口服米索前列醇 2 0 0 μg,对照组 4 4例不施任何药物。结果 :宫腔镜检查米索前列醇组宫口扩...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宫腔镜检查时软化宫颈及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宫腔镜检查的 10 7例病人随机分为 2组 :米索前列醇组 6 3例 ,检查前 1h口服米索前列醇 2 0 0 μg,对照组 4 4例不施任何药物。结果 :宫腔镜检查米索前列醇组宫口扩张直径、术中出血、人工流产综合症 (PAAS)发生率及腹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宫腔镜检查前 1h口服米索前列醇 2 0 0 μg 为方便、有效软化宫颈的理想方法 ,可缓解有创检查性疼痛 ,减少手术操作 ,减少术中出血 ,降低PAAS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宫腔镜 软化宫颈 镇痛 人工流产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丽莉 左绪磊 胡瑞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经腹腔镜治疗的 10 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病例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 (80 5± 2 8 3)min ...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1月经腹腔镜治疗的 10 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病例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 (80 5± 2 8 3)min ,术中出血量 (2 5 2± 2 3 2 )ml,术后住院时间 (3 0± 1 2 )d。 83例术后随访 6~ 6 6个月 ,2 1例复发 ;5 3例内异症合并不孕症中 2 3例正常妊娠。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 ,但仍有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树突状细胞介导的食管癌疫苗抗肿瘤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素钻 陈康文 +4 位作者 俞晶 谢丽华 张娟 罗丽莉 郭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04-2307,共4页
目的: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DC)和食管癌细胞的融合疫苗,观察其在体内外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分离脐血CD34+干细胞并诱导扩增为成熟DC,并与EC109细胞经聚乙二醇法融合;免疫磁珠法筛选EC109-DC;MTT法测定瘤苗诱导淋巴细胞增殖... 目的:用杂交瘤技术制备脐血树突状细胞(DC)和食管癌细胞的融合疫苗,观察其在体内外抗肿瘤的作用。方法:分离脐血CD34+干细胞并诱导扩增为成熟DC,并与EC109细胞经聚乙二醇法融合;免疫磁珠法筛选EC109-DC;MTT法测定瘤苗诱导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体外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重建SCID小鼠免疫功能;体内抗肿瘤免疫治疗实验。结果:(1)融合疫苗可体外生长,且同时高表达叶酸受体和CD80。(2)疫苗能有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外诱导细胞毒T细胞(CTL)对EC109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免疫治疗中,用融合瘤苗治疗的荷瘤小鼠,肿瘤大小和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1)EC109-DC能在体外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特异性CTL杀伤作用;(2)融合瘤苗治疗荷瘤小鼠有一定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食管癌细胞 细胞融合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永凤 程明华 +1 位作者 徐岚 周家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 (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 5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 ,在产程进入活跃早期宫口开大 3~ 4cm时 ,给予腰硬联合麻醉 (观察组 ) ,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 (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 5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 ,在产程进入活跃早期宫口开大 3~ 4cm时 ,给予腰硬联合麻醉 (观察组 ) ,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 3 0 5例初产妇进行对比 (对照组 )。比较两组产妇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 ) ,且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宫颈口扩张速度加快 ,经阴道分娩助产率增高 (P <0 .0 5 )。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则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SEA可有效用于分娩镇痛、加速产程 ,且对胎儿及产妇无不良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 分娩 镇痛 产程 分娩方式 芬太尼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剥离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映缄 林琼霞 曾荔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剥离的发病原因。方法:对1991-2004年收治的6例妊娠期视网膜剥离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视网膜剥离提示病情严重,应适时终止妊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视网膜病变具...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剥离的发病原因。方法:对1991-2004年收治的6例妊娠期视网膜剥离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视网膜剥离提示病情严重,应适时终止妊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可逆性,做好围产保健,及时诊断、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适时终止妊娠,是预防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视网膜剥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失败因素的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并分析其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成功组及失败组的临床资料 ,包括停经天数、治疗前 β HCG值、包块直径、腹痛情况、治疗 3d后 β HCG值下降率及包块直径改变情况。 结...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 ,并分析其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成功组及失败组的临床资料 ,包括停经天数、治疗前 β HCG值、包块直径、腹痛情况、治疗 3d后 β HCG值下降率及包块直径改变情况。 结果 :成功组停经天数平均为 5 3± 5d ,β HCG值平均为14 83± 2 16IU·L-1,包块直径平均为 2 .9± 0 .9cm ;失败组停经天数平均为 6 2± 6d ,β HCG值平均为6 6 6 1± 12 6IU·L-1,包块直径平均为 4 .1± 0 .6cm。成功组有 14 .3%的病人停经天数≥ 6 0d ,11.4 %的病人血 β HCG值≥4 0 0 0IU·L-1,治疗 3d后 β HCG值下降率≤ 15 %的为 14 .3% ,包块直径增加≥2 5 %的为 7.9% ;而失败组各数值分别为 4 0 .0 %、80 .0 %、6 0 .0 %、4 0 .0 %。结论 :甲氨蝶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早期异位妊娠的药物 ;治疗前的 β HCG值、治疗 3d后 β HCG值下降率及包块直径改变情况与治疗失败关系极大 ;胎心搏动并非为异位妊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治疗应用 妊娠 异位 药物疗法 治疗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r-TNFα基因协同射线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曾菲 吴丛梅 +2 位作者 黄天华 洪菊香 周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pEgr-TNFα重组质粒在转染的Hela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特性,验证其联合放射治疗杀伤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pEgr-TNFα重组质粒,转染宫颈癌细胞系Hela中;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后TNFα的表达... 【目的】研究pEgr-TNFα重组质粒在转染的Hela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特性,验证其联合放射治疗杀伤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pEgr-TNFα重组质粒,转染宫颈癌细胞系Hela中;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后TNFα的表达和同一剂量X射线诱导下TNFα的表达时程;用MTT法检测pEgr-TNFα基因协同射线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pEgr-TNFα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不同剂量X射线均可诱导TNFα表达增强,为假照组的1.02~3.79倍(P<0.01);2 Gy X射线照射后,TNFα表达逐渐增强,在照射后12h达到最高值;被转染的细胞经2 Gy X射线照射,8d后细胞数明显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0.001)。【结论】pEgr-TNFα基因-放射联合治疗有明显的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给予射线或基因转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反应生长基因 射线 抑制 HELA细胞 宫颈癌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的临床评价
20
作者 褚桂芬 徐岚 +1 位作者 张永凤 程明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 :评价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的作用。方法 :观察组 14 0例早孕 (6~ 12wk)妇女 ,术前静脉内注射芬太尼 0 .0 5~ 0 .1mg (1.0~2 .0 μg·kg-1) ,继以异丙酚 2mg·kg-1静脉内注射。术中静脉每次追加异丙酚 0 .5... 目的 :评价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的作用。方法 :观察组 14 0例早孕 (6~ 12wk)妇女 ,术前静脉内注射芬太尼 0 .0 5~ 0 .1mg (1.0~2 .0 μg·kg-1) ,继以异丙酚 2mg·kg-1静脉内注射。术中静脉每次追加异丙酚 0 .5mg·kg-1。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出血量 ,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同期 14 0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行人工流产妇女为对照。结果 :异丙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确切 ,有效率 10 0 % ,宫口易于扩张 ,缩短了手术时间 (P <0 .0 1)。观察组中无 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 ,术前术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无异常变化。出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异丙酚与小剂量芬太尼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可减少手术时间和病人痛苦 ,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流术 异丙酚 芬太尼 麻醉:静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