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卫平 蚁楷宏 +1 位作者 林冬 谭学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方法收集年龄≥60岁、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入院空腹血糖(FPG)<7.0mmol/L的高血压患者388例,以空腹血糖受损(IFG)诊断标准为FPG≥5.6mmol/L,分为A组260例(FPG<5.6mmol/L... 目的调查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方法收集年龄≥60岁、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入院空腹血糖(FPG)<7.0mmol/L的高血压患者388例,以空腹血糖受损(IFG)诊断标准为FPG≥5.6mmol/L,分为A组260例(FPG<5.6mmol/L)、B组65例(5.6mmol/L≤FPG<6.1mmol/L)及C组63例(6.1mmol/L≤FPG<7mmol/L),比较3组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布的差异。结果 338例患者中,IFG患病率33.0%。与A组比较,B组和C组高血压≥2级或高血压高危、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颈动脉增厚比例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尽管未发现IFG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但糖代谢异常在此类患者中的影响应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前期 葡萄糖代谢障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筛查 被引量:15
2
作者 鄞国书 徐冬川 +1 位作者 孙如琼 王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5-41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探讨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对尿酸影响因素进行筛查。方法:依据OGTT的结果和既往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代谢组(NGT)99例、糖耐量异常组(IGT)76例和糖尿病组(T2DM)72例。通过检测...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探讨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对尿酸影响因素进行筛查。方法:依据OGTT的结果和既往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糖代谢组(NGT)99例、糖耐量异常组(IGT)76例和糖尿病组(T2DM)72例。通过检测血清尿酸、血糖及胰岛素、血清醛固酮(SAC)、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电解质,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尿酸水平的差异,分析尿酸与空腹胰岛素、糖负荷后胰岛素及HOMA-IR的相关性。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高尿酸的影响因素。结果:NGT、IGT和T2DM患者的尿酸水平逐渐升高,其中,NGT与T2D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与空腹胰岛素、糖负荷后2 h胰岛素及Log-HOMA-IR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P<0.01),0.222(P<0.01)和0.242(P<0.01)。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A、BMI、肌酐和血钠均是高尿酸的危险因素,β值分别为0.167(P<0.05),0.314(P<0.01),0.175(P<0.01)和0.16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存在显著相关性;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包括PRA、BMI、肌酐和血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血浆肾素活性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锥形束CT影像剂量计算的算法修正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基永 陆佳扬 +3 位作者 洪丹丽 吴丽丽 谢文佳 彭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利用修正算法对宫颈癌患者锥形束CT(CBCT)影像进行修正,探讨CBCT影像剂量计算的准确性。方法采用CIRS-062电子密度模体分别在Brilliance CT Big Bore 4D-CT模拟定位机及Truebeam加速器机载CBCT上执行CT扫描,获得计划CT(pCT)和CBCT... 目的利用修正算法对宫颈癌患者锥形束CT(CBCT)影像进行修正,探讨CBCT影像剂量计算的准确性。方法采用CIRS-062电子密度模体分别在Brilliance CT Big Bore 4D-CT模拟定位机及Truebeam加速器机载CBCT上执行CT扫描,获得计划CT(pCT)和CBCT的CT值-相对电子密度曲线。采用直方图匹配算法对CBCT影像的CT值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CBCT(mCBCT)。将25例宫颈癌患者的调强放疗计划分别移植到模体和患者的pCT、CBCT和mCBCT上进行剂量计算,比较其绝对剂量和剂量分布的差异。结果模体等中心处,CBCT计算的绝对剂量与PCT计算的绝对剂量偏差为0.87%±0.24%,mCBCT与pCT的偏差为0.0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5,P<0.05)。患者治疗等中心处,CBCT计算的绝对剂量与pCT计算的绝对剂量偏差为1.05%±0.32%,mCBCT与PCT的偏差为0.1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3,P<0.05)。靶区剂量分布的剂量体积图显示,mCBCT的剂量分布和pCT的剂量分布相似,而CBCT的剂量分布和pCT的剂量分布差异较明显。结论 CBCT影像经算法修正后,可用于宫颈癌放疗中的剂量计算,并能提高剂量计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计算 直方图匹配算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某社区人群10年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毅 周恍 +6 位作者 张亚辉 贾红莲 王越 胡金波 龙健 李启富 李卫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某社区人群10年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调查分别于2003年、2008年及2013年在重庆市沙坪坝某社区进行,包括人体学测量、空腹血糖检验和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目的:了解重庆某社区人群10年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调查分别于2003年、2008年及2013年在重庆市沙坪坝某社区进行,包括人体学测量、空腹血糖检验和口服75 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根据WHO 1999年诊断标准诊断。被调查人群按年度、性别分组,按年龄分层,统计各组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结果:2003年、2008年及2013年分别纳入3 140人、3 867人和5 429人。各年份间男女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体质指数及腰围均无明显差异。标化后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9.79%、14.25%和18.82%;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为16.5%、16.0%和28.7%。各年份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呈明显增高趋势(P<0.01)。结论:该社区人群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在近10年内呈显著增高趋势。糖尿病日趋流行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持续性低蛋白营养不良易增加宫内发育迟缓大鼠糖代谢异常风险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平 吴逸希 +6 位作者 鄞国书 林楚佳 林琨 杨晓平 陈永松 许文灿 林少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15-2618,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予不同饮食干预下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糖代谢状态及血脂水平。方法:妊娠SD母鼠随机予正常饮食(normal diet,ND)(A组)及低蛋白饮食(low protein diet,LPD)(B组)。分娩后,A组雄性新生子鼠哺乳期(during lacta... 目的:评估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予不同饮食干预下宫内发育迟缓(IUGR)大鼠糖代谢状态及血脂水平。方法:妊娠SD母鼠随机予正常饮食(normal diet,ND)(A组)及低蛋白饮食(low protein diet,LPD)(B组)。分娩后,A组雄性新生子鼠哺乳期(during lactation,DL)其母鼠予ND,断乳后(after lactation,AL)子鼠仍予ND(Con组);B组雄性子鼠筛选出IUGR鼠。IUGR鼠予不同饮食干预:(1)DL母鼠仍予LPD,AL子鼠予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IUGR+L+H组);(2)DL母鼠予HFD,AL子鼠予HFD(IUGR+H+H组);(3)DL母鼠予ND,AL子鼠予ND(IUGR+N组)。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耐量试验(ITT)评估糖代谢状况及检测血脂水平。结果:Lee′s指数示各组IUGR雄鼠均大于Con组(均P<0.05)。OGTT显示糖负荷后30 min,IUGR+L+H组血糖高于Con组(P<0.05);120 min时,IUGR+L+H组血糖高于Con组(P<0.05)。IUGR+L+H组AUCglucose高于Con组(P<0.05)。ITT显示Insulin负荷后30 min,IUGR+L+H组血糖下降速率百分比低于Con组(P<0.05)。IUGR+L+H组HDL低于Con组(P<0.05)。结论 :IUGR雄鼠不同饮食干预成年后易出现体重超重甚至肥胖。母鼠妊娠期及哺乳期持续性低蛋白营养不良易增加子鼠糖脂代谢紊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追赶生长 糖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和糖代谢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立曙 郑雪瑛 +2 位作者 何娟 陈永松 陈慎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04-290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与糖代谢异常(glucose metabolism disorders,GMD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HCC患者669例(病例组)和非肿瘤患者705例(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两组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结果病例组低血糖症患病...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与糖代谢异常(glucose metabolism disorders,GMD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HCC患者669例(病例组)和非肿瘤患者705例(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两组人群糖代谢异常的患病情况。结果病例组低血糖症患病率(2.5%)高于对照组(0.9%)。按性别分层后两组间男性患者低血糖患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CC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糖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HCC患者低血糖症高,且不同糖代谢状态与年龄有关:低血糖症更可能是年轻HCC患者的早期症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糖代谢异常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对肥胖MSG大鼠糖代谢和胰岛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林锟 李碧慧 +1 位作者 鄞国书 曾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986-3988,共3页
目的:探讨DDP-Ⅳ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肥胖MSG大鼠糖代谢和胰岛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MSG组(出生后接受左旋谷氨酸单钠注射,成年后高脂饮食)、MSG+L组(MSG鼠氯沙坦灌胃干预)、MSG+S组(MSG鼠西... 目的:探讨DDP-Ⅳ抑制剂西格列汀对肥胖MSG大鼠糖代谢和胰岛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MSG组(出生后接受左旋谷氨酸单钠注射,成年后高脂饮食)、MSG+L组(MSG鼠氯沙坦灌胃干预)、MSG+S组(MSG鼠西格列汀灌胃干预),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ITT评估大鼠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ELISA法检测系统和胰腺局部Ang-Ⅱ水平。结果:与Con相比,MSG组大鼠体重、脂肪湿重、Lee′s指数升高,血糖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且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MSG组相比,MSG+S组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改善,胰腺Ang-Ⅱ水平降低,而MSG+L组虽然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抵抗改善,仅基础胰岛素水平升高。结论:DDP-Ⅳ抑制剂改善MSG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其机制与胰腺局部Ang-Ⅱ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列汀 左旋谷氨酸单钠 胰岛素抵抗 血管紧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人群中基于补体C3的胰岛素敏感性评分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文雯 李卫平 +2 位作者 罗梅 杨淑敏 李启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以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包含补体C3的胰岛素敏感性(insulin sensitivity,IS)评分模型,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对PCOS患者的IR进行评估。方法:纳入99名PCOS患者及116名年龄匹配... 目的:以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包含补体C3的胰岛素敏感性(insulin sensitivity,IS)评分模型,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对PCOS患者的IR进行评估。方法:纳入99名PCOS患者及116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女性,测量人体参数及空腹血生化指标(胰岛素、hs-CRP、补体C3等),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2-IR)。对所有PCOS患者及其中20名正常对照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结果以M值表示。在PCOS组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以M值为应变量,以BMI、LDL-C、补体C3、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清胰岛素为自变量,建立IS评分(即M值的预测值)模型方程,用ROC曲线评估该模型诊断IR的价值。结果:IS评分=19.36-0.35×BMI-2.28×C3(R^2=0.54,P=0.000)。IS评分和HOMA2-IR诊断PCOS患者I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5%CI=0.82~0.96)和0.75(95%CI=0.64~0.86),当IS评分=8.93时,其诊断PCOS患者I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和0.95,Youden指数0.63。当HOMA2-IR=0.47时,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0和0.88,Youden指数0.47。结论:包含补体C3的IS评分模型评估PCOS人群的IR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敏感性评分 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血糖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卫平 谭学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8-879,共2页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70%,老年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卫生难题[1]。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存在糖代谢异常,但现实是人们在关注老年人血压水平的同时,其潜在的糖...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70%,老年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卫生难题[1]。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存在糖代谢异常,但现实是人们在关注老年人血压水平的同时,其潜在的糖代谢异常往往被忽视。一般认为,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5倍,并且一旦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其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单纯高血压或糖尿病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葡萄糖代谢障碍 血糖 抗高血压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GLP-1类似物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林少达 鄞国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665-2668,共4页
随着全球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新药开发成为各国学术机构和开发商共同关注的目标,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也应运而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GLP-1类似物作为糖尿病新药物的作用机制... 随着全球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新药开发成为各国学术机构和开发商共同关注的目标,近年来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也应运而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GLP-1类似物作为糖尿病新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了解和经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类似物 临床应用 糖尿病 新靶点 治疗 胰高血糖素样肽 学术机构 新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联合氨基胍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侯凯健 郑杰洪 +4 位作者 朱丹 陈凤梧 郑映苗 郑楚炎 侯笃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7-242,I0039,I0040,共8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联合氨基胍(AG)对糖尿病肾病(DM)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之后将实验组随机划分为DMD组(D组)、PNS治疗组(P组)、AG治疗组(A组)和联合治疗组(P+A组),另外设置对照组(N组...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联合氨基胍(AG)对糖尿病肾病(DM)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之后将实验组随机划分为DMD组(D组)、PNS治疗组(P组)、AG治疗组(A组)和联合治疗组(P+A组),另外设置对照组(N组)。提供药剂8周后处死各实验组大鼠,行肾功和24 h尿蛋白定量检查;高碘酸-希夫(氏)染色剂染色(PAS)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免疫放射法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抗原(ED-1)的表达;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P组、A组、P+A组与D组相比大鼠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其中P+A组大鼠肾脏病理情况改善最明显;P组、A组、P+A组血糖、肾小球体积(V)、血肌酐、24 h尿蛋白、血CRP、TNF-α较D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P+A组上述指标值最低。免疫组织染色实验结果表明:N组大鼠肾小球内、肾小球周围、肾小管及间质存在较少的ED-1阳性染色(巨噬细胞)结果;D组大鼠的上述相同肾脏部分ED-1阳性细胞染色显著高于对照N组(P<0.05);P组、A组、P+A组ED-1阳性染色程度显著降低(P<0.05),且P+A组ED-1阳性染色程度最轻(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组大鼠肾脏组织有基础量的TGF-β1 mRNA表达,D组TGF-β1的表达程度存在显著升高,和N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相比,P组、A组、P+A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且P+A组中TGF-β1 mRNA表达程度显著小于P组、A组(P<0.05)。结论PNS和AG均能通过减少TGF-β1和炎症反应因子水平,可以改善DM大鼠肾脏的病理损伤。二者联用肾保护作用优于单一药物治疗。三七总皂苷联合氨基胍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与降低尿蛋白、对抗炎症反应,抑制TGF-β1的表达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S AG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