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酶激活受体2介导肥大细胞IL-4分泌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慧云 林青 +1 位作者 林丽艳 何韶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5,220,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2,PAR-2)的激活对肥大细胞P815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肥大细胞培养后用PAR-2激动肽,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结合PAR-2拮抗肽激发肥大细胞,收集上清并用ELISA方法检...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inase activated receptor-2,PAR-2)的激活对肥大细胞P815介质分泌的影响。方法:肥大细胞培养后用PAR-2激动肽,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结合PAR-2拮抗肽激发肥大细胞,收集上清并用ELISA方法检测组胺、IL-4和IL-6的水平。结果:PAR-2激动肽、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肥大细胞P815分泌IL-4。PAR-2拮抗肽能阻断胰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引起的肥大细胞IL-4分泌(P<0.05)。胰蛋白酶、类胰蛋白酶以及PAR-2激动肽对肥大细胞IL-6的分泌和组胺释放无明显影响。弹性蛋白酶对肥大细胞IL-4、IL-6分泌及组胺释放功能无影响。结论:PAR-2的激活介导肥大细胞P815分泌IL-4;胰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刺激肥大细胞IL-4分泌的发现为肥大细胞激活的自我放大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PAR-2 胰蛋白酶 类胰蛋白酶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肿瘤肽的纯化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代雄 苏艳蓉 邵根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索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 肿瘤肽分离、纯化方法 ,并观察其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方法 :采用低渗匀浆、超速离心、ConA Sepharose亲和层析、ADP Agarose亲和层析和DEAE离子交换的亲和层析 ,从热处理的小鼠肝癌 (HCaF)细胞中分... 目的 :探索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 肿瘤肽分离、纯化方法 ,并观察其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方法 :采用低渗匀浆、超速离心、ConA Sepharose亲和层析、ADP Agarose亲和层析和DEAE离子交换的亲和层析 ,从热处理的小鼠肝癌 (HCaF)细胞中分离、纯化HSP70 肿瘤肽 ,并通过主动免疫保护试验观察其抗肿瘤免疫效应。结果 :蛋白得率为每g湿重瘤细胞可纯化 5 0~ 10 0 μgHSP70 肿瘤肽 ;经SDS PAGE和Westernblot检测 ,纯化的HSP70 肿瘤肽具有很高的纯度和特异性 ;HSP70 肿瘤肽主动免疫的小鼠可抵抗HCaF细胞的攻击 ,存活率达 75 %。结论 :采用低压亲和层析可获得高纯度的HSP70 肿瘤肽 ,且可诱导明显的抗肿瘤免疫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肿瘤肽 蛋白质纯化 主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刺激肥大细胞IL-13分泌与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慧云 王顺兰 +3 位作者 林丽艳 林青 贝宁 何韶衡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2-325,共4页
目的:检测IL-12对肥大细胞介质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小鼠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用不同浓度IL-12激发后收集细胞和上清,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胺、IL-6和IL-13的分泌量,P815细胞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 目的:检测IL-12对肥大细胞介质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小鼠肥大细胞P815培养后,用不同浓度IL-12激发后收集细胞和上清,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胺、IL-6和IL-13的分泌量,P815细胞用细胞激发信号ELISA(CASE)方法检测信号转导通路蛋白ERK和P38磷酸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IL-12(0、1.0、10.0和100.0μg·L-1)激发后,P815细胞IL-13分泌量较基础分泌量均增加,并且随IL-12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815细胞IL-6和组胺释放量与基础分泌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U0126预处理的经不同浓度IL-12激发P815细胞后,细胞内ERK磷酸化百分比较未加抑制剂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P815细胞IL-13分泌量较未加抑制剂组亦显著降低(P<0.05)。P38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的不同浓度IL-12激发P815细胞后,细胞内P38磷酸化百分比与未加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且P815细胞IL-13分泌量与未加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IL-12刺激肥大细胞P815分泌IL-13可能是通过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调节蛋白酶激活受体在肥大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慧云 林青 +3 位作者 林丽艳 张忠芳 杨海伟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2-614,618,共4页
目的:探讨IL-12对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L-12刺激肥大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PAR-1、PAR-2、PAR-3和PAR-4在肥大... 目的:探讨IL-12对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IL-12刺激肥大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PAR-1、PAR-2、PAR-3和PAR-4在肥大细胞P815表面和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IL-12下调肥大细胞膜表面PAR-2蛋白的表达,上调肥大细胞膜表面和胞质内PAR-4蛋白的表达,IL-12抗体的应用可阻断IL-12对肥大细胞PARs蛋白表达的影响;IL-12上调肥大细胞PAR-1、3、4 mRNA的表达,下调PAR-2 mRNA的表达。结论:IL-12在过敏性炎症反应中的调节作用可能与IL-12调节肥大细胞PARs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 肥大细胞 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 流式细胞术(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啶醇化学衍生物对冠状动脉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石刚刚 郑锦鸿 +4 位作者 李长潮 陈锦香 庄学煊 陈少如 刘幸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目的和方法:用腹腔注射氟哌啶醇(25mg/kg)复制小鼠锥体外系行为不良反应,经相同途径与剂量注入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3),观察其行为变化。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观察10-6mol/L、10-5mol/L和10-... 目的和方法:用腹腔注射氟哌啶醇(25mg/kg)复制小鼠锥体外系行为不良反应,经相同途径与剂量注入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F3),观察其行为变化。采用猪冠脉条生物检定,观察10-6mol/L、10-5mol/L和10-4mol/LF3对KCl(10~40mmol/L)性猪冠脉条收缩量效曲线的影响,并采用Langendorf灌流法,观察10-6mol/L、5×10-6mol/L和10-5mol/LF3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的影响。结果:氟哌啶醇可致小鼠头颈部扭曲,动作不协调,尾过伸,震颤等,而F3无上述作用。F3可使KCl致猪冠脉条收缩曲线压低,并呈量效依赖性。F3可以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冠脉流量的减少。结论:说明F3无氟哌啶醇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外束 氟哌啶醇 冠状动脉 化学衍生物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对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鸿翱 陈少如 +2 位作者 陈少刚 君俊 盛楚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80,共5页
用甘油皮下注射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观察当归(RAS)对初发期ATN的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注射甘油后24h,ATN组动物出现典型急性肾衰性肾功能改变和肾小管坏死.ATN+RAS组与... 用甘油皮下注射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观察当归(RAS)对初发期ATN的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注射甘油后24h,ATN组动物出现典型急性肾衰性肾功能改变和肾小管坏死.ATN+RAS组与ATN组比较,动物死亡率、滤过钠排泄分数和尿总氨基酸含量下降,血清肌酐、尿素氮和丙二醛的上升幅度减弱,肾组织钙和丙二醛含量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ATP酶活性升高,肾组织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结果显示;当归对甘油所致ATN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当归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肾脏抗氮化酶和ATP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坏死 当归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和血液稀释法防治兔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石刚刚 尹俊 陈少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和血液稀释疗法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中段,制成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 min 时,iv 维拉帕米或用等容血液稀释法,观察在急性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心功能及血浆...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和血液稀释疗法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室支中段,制成兔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0 min 时,iv 维拉帕米或用等容血液稀释法,观察在急性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心功能及血浆 C P K 及 M D A 的变化。结果 维拉帕米(025mg·kg- 1) 和等容血液稀释都可以使模型兔心电图Ⅱ导联∑ S T 段压低, L V S P、+ d p/dtmax 、- dp/dtmax 增强,血浆 C P K和 M D A 降低。结论 维拉帕米和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防治 维拉帕米 血液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病人血浆MDA含量和红细胞SOD活性的改变
8
作者 陈慎仁 陈林兴 +3 位作者 詹勇平 黄让芸 陈少如 陈爱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7-8,共2页
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伤与各种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有关甲亢病人血中自由基的变化国内已有报道,本文检测了弥慢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病)病人的血浆MDA含量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活性,旨在了解Gr... 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伤与各种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有关甲亢病人血中自由基的变化国内已有报道,本文检测了弥慢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病)病人的血浆MDA含量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活性,旨在了解Grave病人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及自由基清除剂的情况,探讨自由基损伤在Grave病发生发展上的意义,为应用自由基清除剂辅助该病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MDA 红细胞 超氧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