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液萃取-GFAAS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Cu(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源 吴鹏 +3 位作者 李慧 罗红军 罗文鸿 林哲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32-636,共5页
建立液液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Cu(Ⅰ)方法。200μL血清及细胞匀浆、细胞膜液等样本与200μL 30%三氯乙酸混匀后,离心去蛋白,取上清液400与1500μLpH为12.5的甘氨酸-NaOH-缓冲溶液混至pH约为9,加入含1000μL 0.05%2,2′-... 建立液液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Cu(Ⅰ)方法。200μL血清及细胞匀浆、细胞膜液等样本与200μL 30%三氯乙酸混匀后,离心去蛋白,取上清液400与1500μLpH为12.5的甘氨酸-NaOH-缓冲溶液混至pH约为9,加入含1000μL 0.05%2,2′-联喹啉的正戊醇溶液,旋涡振荡1 min,静置分层后取有机层500μL置于2 mL特氟隆消化管,于95℃烘箱烘6 h挥发有机溶剂,冷却至室温后分别加入200μL硝酸和双氧水,80℃水浴消化,室温加入600μL 1%硝酸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的结果为Cu(Ⅰ)含量。另取100μL血清(200μL细胞匀浆、细胞膜液)置于2 mL特氟隆消化管,于80℃烘箱烘5 h至样品干燥,冷却至室温分别加入200μL硝酸和双氧水,80℃水浴消化后,室温用1%硝酸稀释成1000μ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总铜含量。方法检测限:0.04μg·L-1,相对偏差<5%。回收率:95%~102%。用此法检测了一些无机样品和生物样品。测定的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血清Cu(Ⅰ)比正常人要高,总铜含量差别不大。一些无机样品如自来水、农夫山泉水、尿液含Cu(Ⅱ)离子不含Cu(Ⅰ)离子,而生物样品如肝细胞及肝细胞膜含有Cu(Ⅰ)离子不含Cu(Ⅱ)离子。本法可以在混有Cu(Ⅱ)离子的情况下测定Cu(Ⅰ)离子,且10倍Cu(Ⅱ)离子浓度存在下测定痕量Cu(Ⅰ)离子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铜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光谱 甘氨酸 2 2′-联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琼丽 罗文鸿 林哲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观察甘露醇是否通过引起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氧化应激反应而损伤细胞。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甘露醇(50,100,150,200,250,300,350和400 mmol·L^-1)处理HK-2细胞4,10,24,48和72 h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甘露醇100和250 mmol... 目的观察甘露醇是否通过引起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氧化应激反应而损伤细胞。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甘露醇(50,100,150,200,250,300,350和400 mmol·L^-1)处理HK-2细胞4,10,24,48和72 h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甘露醇100和250 mmol·L^-1作用细胞4~72 h,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MDA含量、SOD活性和GSH含量。结果甘露醇250 mmol·L^-1作用72 h,细胞增殖活性约为溶剂对照组的50%(P〈0.05);孵育4 h,细胞ROS的荧光强度(68.7±3.6)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50.3±4.6)(P〈0.05);孵育4~72 h,细胞形态出现细胞肿胀、空泡化,细胞脱落;细胞内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下降(P〈0.05)。孵育4 h时,溶剂对照组和甘露醇250 mmol·L^-1处理组细胞内MDA含量分别为(3.1±1.6)和(20.9±5.7)μmol·g-1蛋白,SOD活性分别为(71.8±6.5)和(47.3±8.8)k U·g^-1蛋白,GSH含量分别为(60.8±2.3)和(13.6±3.3)μmol·g^-1蛋白。甘露醇100 mmol·L^-1处理组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高浓度(250 mmol·L^-1)甘露醇可能通过氧化应激途径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肾小管 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AO介导的氧化脱氨反应对3T3-L1脂肪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琼丽 罗红军 +2 位作者 李慧 林哲绚 罗文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8-474,共7页
目的:观察氨基脲敏感型胺氧化酶(SSAO)催化其底物甲胺(MA)和苯甲胺(BZA)的氧化脱氨反应对成熟3T3-L1脂肪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分化天数下细胞SSAO活性的变... 目的:观察氨基脲敏感型胺氧化酶(SSAO)催化其底物甲胺(MA)和苯甲胺(BZA)的氧化脱氨反应对成熟3T3-L1脂肪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分化天数下细胞SSAO活性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A或BZ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荧光探针方法检测细胞在药物作用下产生的活性氧;以0.5 mmol/L MA或BZA处理成熟脂肪细胞或未经诱导分化的前脂肪细胞4 h,观察细胞产生的甲醛(FA)、苯甲醛(BZ)、脂质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GSH)的变化。结果:SSAO活性随细胞分化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并于第8天达到高峰;不同浓度MA或BZA作用细胞4 h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0.5 mmol/L MA或BZA孵育后,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增高,约为阴性对照组的3~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熟脂肪细胞中,MDA的含量增加,而T-SOD和GSH的活性和含量减少,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A和BZA作用未经诱导分化的前脂肪细胞,其MDA和SOD和GSH的变化不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AO可能通过其介导的氧化脱氨反应引起3T3-L1成熟脂肪细胞产生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脲敏感型胺氧化酶 脂肪细胞 甲胺 苯甲胺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学钦 程红球 +1 位作者 林哲绚 韩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83-1885,共3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7月-2011年7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中的肝癌标本57例,设为肝癌组织组,另有7例尸检的正常肝组...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组织中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7月-2011年7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存档蜡块中的肝癌标本57例,设为肝癌组织组,另有7例尸检的正常肝组织和8例肝内胆管结石肝组织蜡块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肝组织及57例肝细胞癌组织中DMT1的表达。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组织DMT1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DMT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肝组织DMT1呈阴性或弱阳性,阳性率20%(3/5),肝癌组织组阳性率78.9%(45/57),其中强阳性率15.8%(9/57);两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癌组织分化程度的患者DMT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1,P<0.05),DMT1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肿瘤是否有血管浸润的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DMT1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大小无相关性(r=-0.047,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DMT1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肝癌的临床病理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临床对照试验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肿瘤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源 林哲绚 韩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22-2825,共4页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评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浆、肝癌荷瘤小鼠以及培养细胞(HepG2和HL-7702)中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残基水平变化。固定发射波长λem和激发波长λex之间的波长差Δλ分别为20和60nm,激发和发射单色器同时进行扫描,确...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评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浆、肝癌荷瘤小鼠以及培养细胞(HepG2和HL-7702)中酪氨酸(Tyr)和色氨酸(Trp)残基水平变化。固定发射波长λem和激发波长λex之间的波长差Δλ分别为20和60nm,激发和发射单色器同时进行扫描,确定350nm为Trp的同步特征发射峰位置,318nm为Tyr的同步特征发射峰位置。结果表明,肝癌患者及荷瘤小鼠血浆蛋白质所含Tyr和Trp残基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相反,肝癌细胞或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Tyr和Trp残基荧光强度却随生长时间增长而减少。进一步实验表明,具有抗癌活性的苦参碱处理癌细胞后,细胞Tyr和Trp残基的荧光强度升高。这些结果表明,Tyr和Trp残基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光谱 色氨酸残基 酪氨酸残基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