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韦天彬 杨棉华 +1 位作者 庄坚 李康生 《西北医学教育》 2004年第5期410-412,共3页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广泛应用于国外的医学教学上,在PBL模式的启发下,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病例讨论课,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广泛应用于国外的医学教学上,在PBL模式的启发下,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病例讨论课,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中 学生分析 PBL模式 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 主观能动性 医学微生物学 病例讨论 医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教学辅助人员的现状及素质培养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兆明 叶琳 《西北医学教育》 2000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应急高水平的都是和高水平的教学辅助人员。目前教辅人员存在着知识水平偏低、知识陈旧、等问题。应充分认识到教辅人员的重要作用,通过帮助他们改善和知识中强继续教育等措施,提高教 员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 教学辅助人员 专业教育 医学教学 素质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断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秀卿 王革非 +1 位作者 李卓成 黄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及体检健康妇女分泌物各285份和50份。用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郑州安图真菌快速... 目的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用于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及体检健康妇女分泌物各285份和50份。用生物梅里埃酵母菌鉴定卡进行菌种鉴定,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郑州安图真菌快速培养鉴定药敏试剂)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深圳亚能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采用PCR及测序方法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分别以培养鉴定法、MIC法、核酸序列测定法为对比方法,评价PCR-反向点杂交法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与培养鉴定法相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6种念珠菌菌种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5%、96%、96%、98%、97%以上,2种方法检测6种念珠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44、0、0、0、0和0,P均>0.05),一致性较好(Kappa均>0.9)。与MIC法相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白念珠菌耐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8%、88%、98%、88%和96%,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一致性较好(Kappa>0.8)。PCR-反向点杂交法与核酸序列测定法相比,对6种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PCR-反向点杂交法在念珠菌菌种鉴定及白念珠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上与培养鉴定法以及核酸序列测定法的一致性高,比传统检测方法更早期更快速,可应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PCR-反向点杂交法 ERG11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的分布及流行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利 李康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42-646,共5页
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泛,包括各种野生水禽、岸基鸟、海鸥、家禽、猪、马、犬、海洋哺乳动物、人等。各亚型在不同宿主中的分布,存在宿主范围限制性,但其跨种属传播导致的流感暴发流行将对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将产生巨大影响。... 流感病毒宿主范围广泛,包括各种野生水禽、岸基鸟、海鸥、家禽、猪、马、犬、海洋哺乳动物、人等。各亚型在不同宿主中的分布,存在宿主范围限制性,但其跨种属传播导致的流感暴发流行将对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将产生巨大影响。定期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保护性疫苗的应用将有助于人们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轻流感暴发流行引起的损失。现就流感病毒在自然宿主中的分布及流行,以及如何预测及监控流感病毒变异及流行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自然宿主 流感病毒的分布及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3在内毒素诱导神经胶质细胞耐受模型中的变化
5
作者 谢泽锋 李苹 +3 位作者 辛岗 陈城 李康生 苏芸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7期1189-1190,1193,共3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sacride,LPS)体外诱导小鼠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耐受模型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信号的变化。方法分离纯化新生小鼠大脑皮质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 目的探讨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sacride,LPS)体外诱导小鼠大脑皮质神经胶质细胞耐受模型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信号的变化。方法分离纯化新生小鼠大脑皮质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采用LPS进行预刺激(先采用0.01μg/ml LPS刺激18h后,再用1μg/mlLPS刺激24h)诱导LPS耐受,同时设置未刺激组、0.01μg/mlLPS和1μg/mlLPS单次刺激组对照。收获细胞与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星型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OCS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PS预刺激组产生IL-6水平与未刺激对照组,0.01μml单次刺激组、1μg/ml单次刺激组相比水平升高,其中星型胶质细胞与1μg/ml单次刺激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星型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预激组SOCS3表达均有升高趋势。结论SOCS3.IL-6信号轴与中枢神经细胞群LPS耐受效应密切相关,参与中枢LPS耐受细胞负控信号的重新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内毒素耐受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