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医学人文教育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探索——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倪娜 曾旸 +2 位作者 范冠华 杨苗 林常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8期1018-1021,1030,共5页
医学具备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科学实践中以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化是医学教育的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养群体正处于人文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且项目要求配备高水平的指导老师、采用团队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 医学具备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科学实践中以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化是医学教育的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养群体正处于人文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且项目要求配备高水平的指导老师、采用团队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等科学的教育模式,以上因素决定了其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优势。基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结合某医学院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一个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的模式,以一个典型的案例从项目准备、执行、总结三个步骤详细介绍该培养模式——项目准备阶段即设立医学人文相关的学习目标,项目执行阶段灵活采用科学有效的育人形式,项目完成后回顾目标并进行反思和反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做中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隐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3+X”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恩民 郑少燕 +11 位作者 许丽艳 孙宏 邹海鹰 方王楷 龙琳 吴炳礼 程银伟 谢维洁 李利艳 杨苗 范冠华 杨棉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1-392,共12页
针对长期以来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主要依靠零散的课外科研活动、受众面窄、没有系统性课程教学及其相关制度保障、致使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明显乏力低效这一共性瓶颈教学问题,自2002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针对长期以来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主要依靠零散的课外科研活动、受众面窄、没有系统性课程教学及其相关制度保障、致使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明显乏力低效这一共性瓶颈教学问题,自2002年起,汕头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在“科教相辅相佐”、“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等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倚重汕头大学医学院“医者之心”系列课程与书院育人文化之特色,发挥汕头大学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均拥有本/硕/博/博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之优势,联合其他相关专业教学团队,在建立充分体现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内涵,覆盖医学本科5年全过程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历经20载的不懈努力,补充修善,成功构建了“3+X”模式,着力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所谓“3”意指对医学生的“全人培养”、“全程培养”和“全方位培养”。所谓“X”意指针对“3+X”模式运行效能的若干个验证性维度,主要包括组织医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大赛、国际大学生学术研讨会,由医学本科生作为第一作者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等。培养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成效十分显著,为有效解决上述共性瓶颈教学问题提供了一个有重要借鉴价值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改革 医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