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曹裕民 张雄 +8 位作者 龙隆 万鑫 王硕 代成波 马桂贤 杨哲贤 马腾云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基因Arg92His(4,275;G→A)、Ile198Thr(7,593;T→C)、Val279Phe(9,994;G→T)突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基因Arg92His(4,275;G→A)、Ile198Thr(7,593;T→C)、Val279Phe(9,994;G→T)突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AS)及狭窄颅内外分布的关系。方法 642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cerebr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患者,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脑动脉狭窄(CAAS)组477例和对照组156例,CAAS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extracrani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组,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intracranial-extracrani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ECAS)组。比较Arg92His、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的分布。结果 Arg92His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ICA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2.6%vs.30.3%;23.3%vs.16.4%)(P<0.05),而ECAS组、IECAS组突变基因型频率(28.7%,26.1%)及突变等位基因频率(17.0%,1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ICAS组、ECAS组、IECA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AS组与对照组比较,Arg92His、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g92His位点突变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基因多态性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脑梗死 脑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与24h动态血压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娜 饶丽芬 +1 位作者 徐书雯 莫建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matter ischemic lesions,WML)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00例老年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所见WML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WML无-轻度组和WML中-重度组,并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患者的有关参数与...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matter ischemic lesions,WML)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00例老年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所见WML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WML无-轻度组和WML中-重度组,并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患者的有关参数与WML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WML无-轻度组相比,WML中-重度组患者年龄较大,高血压患病率高,24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高,血压控制较差(P<0.05)。而24h、白天、夜间舒张压及昼夜节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OR=1.096;P=0.027)和24h平均收缩压(OR=1.066;P=0.006)是WML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24h平均收缩压是WML独立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高血压,控制其血压达标,对预防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动态血压监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及人格特征对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联琦 周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02-2104,共3页
目的:了解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与人格特征,探索更好的救治方法。方法:以100例普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对106例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 目的:了解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与人格特征,探索更好的救治方法。方法:以100例普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对106例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测定。结果:(1)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较普通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多见;(2)两组MMPI及PANSS量表测评结果显示部分分量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除职业之外,两组在一般人口学资料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对城市流浪精神分裂症实施救治时应特别注意其冲动行为,根据其人格特征早期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流浪 冲动行为 人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