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冷却壁长寿的使用维护及结构优化浅析
1
作者 赵满祥 程洪全 +4 位作者 张勇 宋少华 张浩 沈大伟 陈名炯 《炼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1,共5页
首钢股份高炉铜冷却壁的长寿使用维护经验,主要是对冷却水温、水量、水压,入炉有害元素及边沿煤气流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中长期休风和降料面停炉等特殊时段进行专门维护,保障铜冷却壁长期稳定安全运行。针对铜冷却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 首钢股份高炉铜冷却壁的长寿使用维护经验,主要是对冷却水温、水量、水压,入炉有害元素及边沿煤气流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中长期休风和降料面停炉等特殊时段进行专门维护,保障铜冷却壁长期稳定安全运行。针对铜冷却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存在的热面磨损和累积变形,采用热面镶嵌钢砖、本体加强等结构优化设计,能大幅度提高耐磨和挂渣性能,增强抗变形能力,延长在异常工况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认为,只要铜冷却壁设计合理、使用维护得当,就完全能在保障高炉高水平稳定顺行的基础上,实现超过一代炉役的长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使用维护 耐磨性能 挂渣性能 抗变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铸造Cu-15Ni-8Sn合金圆柱形铸锭的宏观偏析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焰根 赵超 +3 位作者 李立鸿 钟敏 罗宗强 张卫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69,共5页
采用光谱、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冒口补浇的Cu-15Ni-8Sn合金金属型和砂型重力铸造工艺,重点研究了直径150 mm高度330 mm的铸锭中Sn元素的宏观偏析。结果表明:1335℃浇注后,金属型铸锭的二次枝晶间距平均值为67.9μm,远小... 采用光谱、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冒口补浇的Cu-15Ni-8Sn合金金属型和砂型重力铸造工艺,重点研究了直径150 mm高度330 mm的铸锭中Sn元素的宏观偏析。结果表明:1335℃浇注后,金属型铸锭的二次枝晶间距平均值为67.9μm,远小于砂型铸锭的171.9μm;在采用冒口补浇工艺下,金属型铸锭在底部和中部的Sn元素宏观偏析程度比砂型铸件低,而上部反之;无论金属型还是砂型铸锭,Sn含量最低的位置均位于凝固最慢的铸锭中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铸造 CU-15NI-8SN合金 宏观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埋Monel管铸造铜水套的界面特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赖鹏飞 钟敏 +4 位作者 吴渊 陈伟 李立鸿 罗宗强 张卫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4,共5页
针对预埋Monel 400合金管的铸造铜水套,重点研究了不同Monel管外壁形貌(光滑管,螺纹管)在不同的浇注温度(1150、1200、1250℃)下的界面特征。结果表明:浇注温度和埋管形状显著影响预埋Monel400合金管铸造铜水套的界面冶金结合特性。随... 针对预埋Monel 400合金管的铸造铜水套,重点研究了不同Monel管外壁形貌(光滑管,螺纹管)在不同的浇注温度(1150、1200、1250℃)下的界面特征。结果表明:浇注温度和埋管形状显著影响预埋Monel400合金管铸造铜水套的界面冶金结合特性。随着浇注温度的升高,光滑管和螺纹管铸件界面层的平均厚度逐渐增加。浇注温度1150℃时,铸件界面层的显微硬度和剪切强度都明显低于浇注温度大于1200℃的铸件。在同一浇注温度下,光滑管铸件扩散层的厚度大于螺纹管铸件,界面处的显微硬度小于螺纹管铸件,但光滑管铸件的界面剪切强度与螺纹管铸件的界面剪切强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水套 Monel管 浇注温度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温度对立式连续铸造Cu-15Ni-8Sn合金铸锭锡偏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敏 吴渊 +3 位作者 牛冬鑫 潘德清 罗宗强 张卫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7,81,共5页
采用立式连续铸造法制备φ160 mm的Cu-15Ni-8Sn铸锭,研究浇注温度对合金铸锭中Sn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浇注温度可以有效抑制Sn的宏观偏析。当浇注温度为1235℃时,相对偏析度为3.7%;浇注温度的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枝晶偏析的... 采用立式连续铸造法制备φ160 mm的Cu-15Ni-8Sn铸锭,研究浇注温度对合金铸锭中Sn元素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浇注温度可以有效抑制Sn的宏观偏析。当浇注温度为1235℃时,相对偏析度为3.7%;浇注温度的降低可以有效地提高枝晶偏析的均匀性,随着浇注温度从1400℃降低到1235℃,偏析组织体积分数由表层至心部的变化幅度从35.5%降低至8.8%。此外,浇铸温度的降低也可以有效细化铸锭二次枝晶间距及偏析组织,随着温度的降低,偏析面积>0.001 mm2的占比逐渐下降,偏析面积0.0001~0.001 mm2的占比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温度 立式连续铸造 CU-15NI-8SN合金 宏观偏析 枝晶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压缩的Cu-15Ni-8Sn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立鸿 钟敏 +3 位作者 吴渊 牛冬鑫 罗宗强 张卫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获得Cu-15Ni-8Sn合金动态再结晶临界模型,描述热变形参数对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前期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机得到的热压缩实验数据,分析Cu-15Ni-8Sn合金在不同热变形参数下的再结晶晶粒尺寸及流变应力数据,采... 目的获得Cu-15Ni-8Sn合金动态再结晶临界模型,描述热变形参数对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方法基于前期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机得到的热压缩实验数据,分析Cu-15Ni-8Sn合金在不同热变形参数下的再结晶晶粒尺寸及流变应力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拟合等方式建立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模型精确度。结果采用YADA模型描述Cu-15Ni-8Sn合金的动态再结晶,通过线性拟合求得模型参数C_(1)=11895.554,C_(2)=0.1503,C_(3)=0.1553,C_(4)=3.933×10^(−4),C_(5)=2995.6409,数值模拟与实验所得的平均晶粒度分别为16.7μm和15.5μm。结论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对Cu-15Ni-8Sn合金热变形中的再结晶过程有重要影响。变形温度越高,临界应变越小,越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越大;应变速率越小,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越大。研究所构建的Cu-15Ni-8Sn合金动态再结晶临界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将为后续该合金热塑性变形工艺设定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 热压缩 动态再结晶临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层对铜基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汪义如 张泽飞 +3 位作者 白皓 李立鸿 钟敏 沈大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8-373,共6页
以NiAl和NiCoCrAlY两种粉末作为过渡层材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铜基体表面制备4种不同的过渡层,并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制备陶瓷层,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并确定陶瓷层的固化温度,通过抗热震性、结合强度测试和XRD、SEM分析,研... 以NiAl和NiCoCrAlY两种粉末作为过渡层材料,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铜基体表面制备4种不同的过渡层,并采用热化学反应法制备陶瓷层,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并确定陶瓷层的固化温度,通过抗热震性、结合强度测试和XRD、SEM分析,研究过渡层的种类及其厚度对陶瓷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CoCrAlY过渡层与铜基体形成较为致密并具有微区冶金结合的界面;以NiCoCrAlY作为过渡层所制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较大;当过渡层厚度为100μm时,以NiCoCrAlY作为过渡层所制陶瓷涂层的抗热震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 铜基 过渡层 NICOCRALY NIAL 固化温度 结合强度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带凸台铜冷却壁的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立鸿 陈名炯 +2 位作者 鲍仁周 沈大伟 白皓 《炼铁》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5,共4页
在高炉某些特定炉型条件下,为弥补常规铜冷却壁局部与炉壳间隙过大,以及解决上下段冷却壁之间的衔接问题,开发了带凸台铜冷却壁。按凸台所在的位置来分,主要有带冷面凸台的铜冷却壁和带热面薄凸台的铜冷却壁;按凸台的连接方式来分,主要... 在高炉某些特定炉型条件下,为弥补常规铜冷却壁局部与炉壳间隙过大,以及解决上下段冷却壁之间的衔接问题,开发了带凸台铜冷却壁。按凸台所在的位置来分,主要有带冷面凸台的铜冷却壁和带热面薄凸台的铜冷却壁;按凸台的连接方式来分,主要有组合式凸台铜冷却壁和整体式凸台铜冷却壁。有限元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在无独立冷却的条件下,凸台比本体温度高出很多,容易烧损,因此应设计带独立冷却的凸台,或者无独立冷却的凸台厚度不宜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凸台 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的立式连续铸造Cu-15Ni-8Sn合金铸锭偏析特征
8
作者 牛冬鑫 潘德清 +3 位作者 钟敏 吴渊 罗宗强 张卫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6-405,共10页
本文采用立式连续铸造制备直径160 mm的Cu-15Ni-8Sn合金铸锭,并基于分形维数对Cu-15Ni-8Sn合金中组织非均匀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Cu-15Ni-8Sn合金的微观组织由树枝晶组织和偏析组织构成,树枝晶组织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微观组织非均... 本文采用立式连续铸造制备直径160 mm的Cu-15Ni-8Sn合金铸锭,并基于分形维数对Cu-15Ni-8Sn合金中组织非均匀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Cu-15Ni-8Sn合金的微观组织由树枝晶组织和偏析组织构成,树枝晶组织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衡量微观组织非均匀性的重要指标。浇铸温度为1280℃时,随着树枝晶组织分形维数的增加(1.77~1.82),偏析率从32%降低至12.5%。与此同时,大偏析点逐渐向小偏析点转变,Ⅰ类偏析点面积占比从60%下降至10%,Ⅱ类偏析点面积占比从35%上升到80%;相对于二次枝晶间距,分形维数弥补了二次枝晶间距在描述Cu-15Ni-8Sn合金树枝晶组织形貌特征上的局限性。此外,树枝晶组织的分形维数与偏析组织的分形维数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关系。选择较低的浇铸温度有利于得到偏析率较低、组织分布更加均匀的铸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5Ni-8Sn合金铸锭 分形维数 偏析特征 立式连续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炉铜冷却壁应用特性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2
9
作者 佘京鹏 陈钢 +1 位作者 许领舜 沈大伟 《炼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7,共6页
结合高炉铜冷却壁使用经验,对铜冷却壁的应用特性进行了阐述。认为,采用压延铜板焊接铜冷却壁可实现"无过热的冷却",另外,在采用铜冷却壁时,必须预防"氢病",应注意高炉内型尺寸的调整,并关注渣皮脱落问题。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损坏 长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铜冷却壁设计优化之管见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大伟 陈名炯 佘京鹏 《炼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2,共6页
针对铜冷却壁的损坏特征,就铜拎却壁的设计优化进行了探讨。铜冷却壁破损主要是热面磨损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绝大部分是炉腹和炉腰交界位置),除了应从高炉设计、安装、操作维护等进行相应优化外,关键应该同步对铜冷却壁设计结构进行优... 针对铜冷却壁的损坏特征,就铜拎却壁的设计优化进行了探讨。铜冷却壁破损主要是热面磨损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绝大部分是炉腹和炉腰交界位置),除了应从高炉设计、安装、操作维护等进行相应优化外,关键应该同步对铜冷却壁设计结构进行优化,如采用铜冷却壁热面镶嵌钢砖设计,既能提高铜冷却壁的耐磨性和挂渣能力,又能分割和支撑渣皮,以降低渣皮脱落对炉况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铜冷却壁 镶嵌钢砖 耐磨性 挂渣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