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袭与流变: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道明 潘世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0,共6页
茶俗文化是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同生共长。汉水流域茶文化历史悠久,与我国茶文化起源及发展关系密切。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表现为以茶敬长、以茶祀神、以茶祭祖等岁时茶俗;定亲、洞房、敬长、回门等婚嫁茶礼以及丧葬... 茶俗文化是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同生共长。汉水流域茶文化历史悠久,与我国茶文化起源及发展关系密切。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表现为以茶敬长、以茶祀神、以茶祭祖等岁时茶俗;定亲、洞房、敬长、回门等婚嫁茶礼以及丧葬茶祭等。探研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具体样态,既可以挖掘汉水流域茶文化及茶俗文化在清代的承袭与流变情况,更可以助推当下汉水流域茶文化品牌塑造推广、茶文化产业乃至饮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流域 清代方志 茶俗文化 承袭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茶书中的汉水流域茶文化
2
作者 何道明 潘世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朱自振等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收录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茶书114种,纵览其中所关联的汉水流域茶文化,史迹清晰,意蕴深厚。分别呈现唐至五代茶之出、茶之事、水品次等基本内涵;宋元时期茶艺掌故及其意蕴、茶之生长环境与采拾、茶... 朱自振等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收录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茶书114种,纵览其中所关联的汉水流域茶文化,史迹清晰,意蕴深厚。分别呈现唐至五代茶之出、茶之事、水品次等基本内涵;宋元时期茶艺掌故及其意蕴、茶之生长环境与采拾、茶政体系及其样貌等发展样态;明清时期茶诗意向、水品意蕴、陆羽生平、茶之品名等多元意蕴。基于中国古代茶书,探究历史时期汉水流域茶文化,可为当下对其内涵研究、价值开掘、品牌塑造和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茶书 汉水流域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气副词“好不好”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开平 匡鹏飞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60,共6页
语气副词"好不好"的语法意义为"若不好的话,就……",语用功能主要表示威胁,也可表示商量。它由作为短语、表示商量等语气的"好不好"语法化而来,首次在《金瓶梅词话》中出现,清代偶有用例,现代汉语中被假... 语气副词"好不好"的语法意义为"若不好的话,就……",语用功能主要表示威胁,也可表示商量。它由作为短语、表示商量等语气的"好不好"语法化而来,首次在《金瓶梅词话》中出现,清代偶有用例,现代汉语中被假设结构替代而基本消失。语气副词"好不好"的语法化、词汇化的过程也伴随着主观化过程,同时体现出交互主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不好 威胁义 语法化 主观化 假设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叙事的空间逻辑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崇璧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7-153,共7页
重复叙事的空间逻辑是指横向研究重复的表意逻辑。重复的空间逻辑可描述为,在时间凝定的前提下因空间的变化而引发的重复效力。空间重复分化为聚合、互补、复调三种逻辑形式。聚合是重复之间的向心力,意在将毫不相干的能指表象聚集在一... 重复叙事的空间逻辑是指横向研究重复的表意逻辑。重复的空间逻辑可描述为,在时间凝定的前提下因空间的变化而引发的重复效力。空间重复分化为聚合、互补、复调三种逻辑形式。聚合是重复之间的向心力,意在将毫不相干的能指表象聚集在一起,形成张力结构。复调是重复之间的离心力,是相同的能指表象因叙述立场的差异性而引发所指的发散性,形成悖论式结构。互补是重复之间的同心力,意指在所指同一的前提下,重复能指之间的交互构成,以期完善所指形式,形成替补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叙事 聚合 互补 复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麇国史新考及与楚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顺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61,共5页
商周时代,方国林立,位于汉水中上游的鄂西北地区就出现了彭国、庸国、麇国、绞国等方国,这些方国后来都被楚国灭国融入楚地,成就了春秋战国时代强大的楚国。鄂西北地区的古方国作为先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成为楚文... 商周时代,方国林立,位于汉水中上游的鄂西北地区就出现了彭国、庸国、麇国、绞国等方国,这些方国后来都被楚国灭国融入楚地,成就了春秋战国时代强大的楚国。鄂西北地区的古方国作为先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成为楚文化研究的一块"飞地",其中西周中晚期在鄂西北(郧县)、陕南(白河县)出现的麇国其实与楚族、楚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之前,考古届对丹江口库区沿岸的文化遗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地处古麇国旧地的郧县发现了大量的春秋楚墓,从出土的器物显示,学界流传的"微麇"同源、"麇楚"同源同族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求真,文学求美:论《邪不压正》“两种真实”的“间性互动”
6
作者 赵盛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52,共3页
姜文执导的电影《邪不压正》是其“民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影片用还原性的笔调讲述了李天然回国复仇的故事,人物满怀壮志,复仇之路坎坷曲折。姜文导演采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原出时代大背景下动荡不安的北平,并以文学化的表现... 姜文执导的电影《邪不压正》是其“民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影片用还原性的笔调讲述了李天然回国复仇的故事,人物满怀壮志,复仇之路坎坷曲折。姜文导演采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原出时代大背景下动荡不安的北平,并以文学化的表现手法刻画出棱角分明的人物形象,利用时代特有的厚重和碎片化的人物关系拼凑成独特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不压正》 文学化 求真 历史 求美 艺术表现形式 人物形象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