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学史视域观照古诗词特点——统编教材古诗词选录特点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兵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6-58,74,共4页
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选本,必然会体现编选者的文学史观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选录古诗词112首,呈现出囊括时代范围广,侧重选盛唐和中唐的古诗,侧重选七言绝句,注重对诗词史主要题材的覆盖,并兼顾题材多样性的特点。上述特点的呈现,... 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选本,必然会体现编选者的文学史观念。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选录古诗词112首,呈现出囊括时代范围广,侧重选盛唐和中唐的古诗,侧重选七言绝句,注重对诗词史主要题材的覆盖,并兼顾题材多样性的特点。上述特点的呈现,多能在文学史上找到原因。本文认为基于文学史视域,依据选诗特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文学史观念,将古诗词视为一个整体,并充分重视音乐和绘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视域 统编教材 古诗词 选录特点 教学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求真,文学求美:论《邪不压正》“两种真实”的“间性互动”
2
作者 赵盛国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52,共3页
姜文执导的电影《邪不压正》是其“民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影片用还原性的笔调讲述了李天然回国复仇的故事,人物满怀壮志,复仇之路坎坷曲折。姜文导演采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原出时代大背景下动荡不安的北平,并以文学化的表现... 姜文执导的电影《邪不压正》是其“民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影片用还原性的笔调讲述了李天然回国复仇的故事,人物满怀壮志,复仇之路坎坷曲折。姜文导演采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原出时代大背景下动荡不安的北平,并以文学化的表现手法刻画出棱角分明的人物形象,利用时代特有的厚重和碎片化的人物关系拼凑成独特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不压正》 文学化 求真 历史 求美 艺术表现形式 人物形象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复杂问题驱动思辨性阅读——以《马说》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佳佳 郭元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23,共5页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语文课程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厘清思辨性阅读内涵,把握思辨性阅读特点,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文《马说》,分析语文课程中“思辨性阅读”的...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语文课程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厘清思辨性阅读内涵,把握思辨性阅读特点,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初中语文课文《马说》,分析语文课程中“思辨性阅读”的本质与特征。“思辨性阅读”既具有理性思维的普遍性,又在语文课程中呈现出特殊性,教学时应根据阅读的需要,用复杂问题驱动思辨阅读,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经历从符号意义到文本意义再到观念生成的两次进阶过程,实现对文本的探究、理解、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性阅读 理性思维 文本意义 复杂问题 《马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寓言的解码:近十年来华语电影的空间叙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42-45,共4页
叙事之于电影艺术,犹如骨骼之于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恰到好处的叙事逻辑和框架能够让文本生长出新鲜血肉,为观众制造出超脱于现实空间的别样体验。空间叙事作为叙事学体系中的一个新近概念,在近十年以来的华语电影研究中被多次提及。... 叙事之于电影艺术,犹如骨骼之于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恰到好处的叙事逻辑和框架能够让文本生长出新鲜血肉,为观众制造出超脱于现实空间的别样体验。空间叙事作为叙事学体系中的一个新近概念,在近十年以来的华语电影研究中被多次提及。创作者有意或无意地展示静态的画格空间和动态的镜头空间,以空间本体作为叙事手段,并在二者中呈现丰富的地理信息。借助空间叙事技巧,地理元素从暧昧多义到含义定格,最终走出艺术领域,进入文化与心理领域,完成中国式的寓言解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寓言 华语电影 空间叙事 画格空间 镜头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置介词结构语序演变的类型学观照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君芳 何洪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0-208,共9页
介词结构的语序是判断语序类型的重要参数。SOV型语言的介词结构一般前置(PPV),SVO型语言的介词结构一般后置(VPP)。汉语后置的介词结构语序发生历史性的移位,在不同历史阶段,介词结构的语序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学特征。汉语的基本语序以SV... 介词结构的语序是判断语序类型的重要参数。SOV型语言的介词结构一般前置(PPV),SVO型语言的介词结构一般后置(VPP)。汉语后置的介词结构语序发生历史性的移位,在不同历史阶段,介词结构的语序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学特征。汉语的基本语序以SVO为主,兼具SOV型语言的某些特点,介词结构前置属于SVO型语言的例外特征。汉语后置的介词结构语序演变的内在动因主要是介词更新、句法结构的复杂化以及时间顺序象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置介词结构 语序演变 语序类型学 时间顺序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内容与运维: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策略的实证探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玉清 赵江南 赵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S02期72-77,共6页
高影响力是高校共青团公众号发挥育人载体作用的基本前提。文章以“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中影响力排名前十的高校共青团公众号为实证研究样本,利用网络爬虫等技术方法回溯相关数据信息,从平台设置、内容生产及运营维护三... 高影响力是高校共青团公众号发挥育人载体作用的基本前提。文章以“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中影响力排名前十的高校共青团公众号为实证研究样本,利用网络爬虫等技术方法回溯相关数据信息,从平台设置、内容生产及运营维护三个方面量化剖析其运营规律及建设要点,并从明确平台定位,织密“三张网络”;坚持内容为王,推进“三个融合”;提高运维水平,构建“三项机制”等维度提出了高校共青团公众号影响力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微信公众号 影响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袭与流变: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道明 潘世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80,共6页
茶俗文化是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同生共长。汉水流域茶文化历史悠久,与我国茶文化起源及发展关系密切。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表现为以茶敬长、以茶祀神、以茶祭祖等岁时茶俗;定亲、洞房、敬长、回门等婚嫁茶礼以及丧葬... 茶俗文化是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同生共长。汉水流域茶文化历史悠久,与我国茶文化起源及发展关系密切。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表现为以茶敬长、以茶祀神、以茶祭祖等岁时茶俗;定亲、洞房、敬长、回门等婚嫁茶礼以及丧葬茶祭等。探研清代汉水流域方志中的茶俗文化具体样态,既可以挖掘汉水流域茶文化及茶俗文化在清代的承袭与流变情况,更可以助推当下汉水流域茶文化品牌塑造推广、茶文化产业乃至饮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流域 清代方志 茶俗文化 承袭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小的愿望》:边缘人群的心理同构与反向解读
8
作者 赵盛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0-52,共3页
《小小的愿望》是一部近期热门的青春喜剧,主人公高远因患病已经卧床数年,但是正值青春期的他却对异性有着强烈的兴趣。在所剩不多的日子里,高远的两个好朋友徐浩和张正阳为了帮助好兄弟实现他的愿望而不顾一切。看似诙谐逗趣的喜剧场... 《小小的愿望》是一部近期热门的青春喜剧,主人公高远因患病已经卧床数年,但是正值青春期的他却对异性有着强烈的兴趣。在所剩不多的日子里,高远的两个好朋友徐浩和张正阳为了帮助好兄弟实现他的愿望而不顾一切。看似诙谐逗趣的喜剧场面中却通过“狂欢化”来解构关于死亡的权威价值观念,在笑料与温情中最终实现个体的主体价值与人性的深刻探讨。本文将从双重边缘人物设定、重构中的精神救赎、"狂欢化”中的反向解读三个角度来观照该电影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小的愿望》 边缘人群 主体建构 狂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教材课文语言修改艺术管窥——以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为例
9
作者 曹国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2-53,共2页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持续跟踪关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及使用情况。在研读过程中发现,有部分课文在语言文字方面作了一些修改,小至一个标点,大到调整段落结构、增加段落篇幅等。这些改动显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倾注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因...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持续跟踪关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及使用情况。在研读过程中发现,有部分课文在语言文字方面作了一些修改,小至一个标点,大到调整段落结构、增加段落篇幅等。这些改动显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倾注了编者的良苦用心,因此特别值得推敲、研究和思考。那么,课文修改得到底好不好?为什么要进行修改?这样的问题自然不时萦绕在笔者的脑中。现在我们以二年级上册课文《玲玲的画》(原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为例,采用管中窥豹的方法,探讨课文语言修改的艺术。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统编教材 课文语言 语言文字 段落结构 研究和思考 人教版 艺术管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茶书中的汉水流域茶文化
10
作者 何道明 潘世东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朱自振等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收录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茶书114种,纵览其中所关联的汉水流域茶文化,史迹清晰,意蕴深厚。分别呈现唐至五代茶之出、茶之事、水品次等基本内涵;宋元时期茶艺掌故及其意蕴、茶之生长环境与采拾、茶... 朱自振等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收录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茶书114种,纵览其中所关联的汉水流域茶文化,史迹清晰,意蕴深厚。分别呈现唐至五代茶之出、茶之事、水品次等基本内涵;宋元时期茶艺掌故及其意蕴、茶之生长环境与采拾、茶政体系及其样貌等发展样态;明清时期茶诗意向、水品意蕴、陆羽生平、茶之品名等多元意蕴。基于中国古代茶书,探究历史时期汉水流域茶文化,可为当下对其内涵研究、价值开掘、品牌塑造和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茶书 汉水流域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唐宋诗文选
11
作者 黄振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16-I001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振东作品
12
作者 黄振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