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化学单元教学研究与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鑫 王蕾 +1 位作者 杨赟 杨水金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单元教学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定制教学计划,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化学单元教学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 单元教学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定制教学计划,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促进深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化学单元教学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法,探寻化学单元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单元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发现化学单元教学是当前研究热点,倾向于从多个理论视角探讨思路、开发教学模式和进行实践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单元教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机制CuO/CuWO_(4)光催化剂制备及其降解河道黑臭污水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莉 曹俊 胡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6-1466,共11页
以聚乙烯醇为模板剂,无水醋酸铜为铜源,水合磷钨酸为钨源,通过焙烧法成功构建了CuO/CuWO_(4)异质结。通过XRD、XPS、SEM、TEM、UV-Vis DRS、PL等技术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以河道黑臭污水为目标污染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 以聚乙烯醇为模板剂,无水醋酸铜为铜源,水合磷钨酸为钨源,通过焙烧法成功构建了CuO/CuWO_(4)异质结。通过XRD、XPS、SEM、TEM、UV-Vis DRS、PL等技术对合成样品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以河道黑臭污水为目标污染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uO和CuWO_(4)的能带结构符合“Z”型异质结能带结构,能够增加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数,在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的同时而保留了光生电子和空穴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经过6 h光照后,CuO/CuWO_(4)异质样品降解黑臭污水的COD去除率达到了94.37%,活性物种实验表明h^(+)、·O_(2)^(-)和·OH均为降解过程中的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CuWO_(4) “Z”型异质结 光催化 黑臭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啟良重楼根际促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3
作者 黄世鹏 杨思琦 +1 位作者 王超 程亚蕊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
为分离和鉴定能够促进啟良重楼生长的根际促生菌(PGPR),通过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法,从啟良重楼根际土壤中成功分离出7株形态各异的菌株。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和促生能力分析,筛选出3株具有显著促生作用的菌株,1号、3号、7号。这些菌株不仅... 为分离和鉴定能够促进啟良重楼生长的根际促生菌(PGPR),通过富集培养和平板划线法,从啟良重楼根际土壤中成功分离出7株形态各异的菌株。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和促生能力分析,筛选出3株具有显著促生作用的菌株,1号、3号、7号。这些菌株不仅能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7号菌株还能产生铁载体,3号菌株能抑制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生长。通过16S 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树分析,1号、3号、7号菌株被鉴定为生癌肠杆菌(Enterobacter cancerogen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这些菌株不仅能促进啟良重楼的生长,还可作为微生物肥料和农药资源,应用于啟良重楼的人工种植中,以提高其生长品质和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啟良重楼(Paris qiliangiana) 根际促生菌 生防菌 分离鉴定 16s rD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堰猕猴桃溃疡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蔡高磊 周炀 +4 位作者 张含 常威 任娇 曹立勇 汪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严重影响了各地猕猴桃的生长。为明确鄂西北猕猴桃溃疡病病原形态及生物型,筛选合适的杀菌剂,探索避雨栽培对病害的控制效果,为防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 由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猕猴桃溃疡病严重影响了各地猕猴桃的生长。为明确鄂西北猕猴桃溃疡病病原形态及生物型,筛选合适的杀菌剂,探索避雨栽培对病害的控制效果,为防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及生物型,使用抑菌圈法筛选15种杀菌剂对其抑制效果,调查避雨栽培和露天不同情况下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形态特征、16S rDNA及特异性引物鉴定到的菌株K-2为Pseudomonas syringae,生物型为biovar 3。室内毒力测试筛选到7种药剂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有抑制效果,避雨栽培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58.06%,通过在避雨栽培下施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防治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效果高达83.87%,说明避雨栽培对猕猴桃溃疡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 避雨栽培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胞苷酰转移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吉利 陈灿 +4 位作者 周雅情 吴文海 孙勇 王星 陈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4-691,共18页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MEP)途径是生产萜类化合物前体异戊二烯基二磷酸(isopentenyl diphosphate,IPP)和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DMAPP)必要的生化途径之一,该途径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菌...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MEP)途径是生产萜类化合物前体异戊二烯基二磷酸(isopentenyl diphosphate,IPP)和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DMAPP)必要的生化途径之一,该途径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菌及病原体体内,而哺乳动物中不存在。MEP途径包含的7个关键酶都可以作为新型农药和医药的作用靶标。甲基赤藓糖醇磷酸胞苷酰转移酶(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 cytidyltransferase,IspD)是MEP途径的第三个关键酶,它的活性位点亲脂性低,但拥有独特的变构位点,近年来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利用IspD小分子抑制剂来阻断MEP通路,从而间接地抑制萜类化合物的生成,可以造成病菌和植物的死亡,达到杀菌或除草目的。本文对IspD结构、催化机理、IspD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可为以IspD作为靶标的抑制剂的筛选以及新型农药和医药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途径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胞苷酰转移酶 变构位点 小分子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UiO-66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6
作者 杨赟 周向宇 +2 位作者 刘子航 李玙茜 王锋尖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50,58,共8页
以ZrCl_(4)、对苯二甲酸(H_(2)BDC)和Al_(2)O_(3)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铝锆比(铝锆物质的量比)的Al_(2)O_(3)@UiO-66吸附剂,通过XRD、SEM、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污染物模型,考察了铝锆比、溶液pH值、甲基橙... 以ZrCl_(4)、对苯二甲酸(H_(2)BDC)和Al_(2)O_(3)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不同铝锆比(铝锆物质的量比)的Al_(2)O_(3)@UiO-66吸附剂,通过XRD、SEM、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污染物模型,考察了铝锆比、溶液pH值、甲基橙初始浓度、吸附温度等对Al_(2)O_(3)@UiO-66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吸附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Al_(2)O_(3)@UiO-66-8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最优吸附条件为:溶液pH值3、甲基橙初始浓度100 mg·L^(-1)、吸附温度323 K;Al_(2)O_(3)@UiO-66-8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过程属于自发的吸热过程,Al_(2)O_(3)@UiO-66-8重复使用5次后,对甲基橙的去除率仍能达到95%以上;Al_(2)O_(3)@UiO-66-8吸附甲基橙溶液后的残留液对菌落和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Al_(2)O_(3) 吸附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鳞伞生物学特性与驯化栽培 被引量:8
7
作者 蔡婧 李世华 +5 位作者 李军 李扬 罗义 刘杰 徐章逸 王锋尖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67,共7页
对采集自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地区的柠檬鳞伞(Pholiota limonella)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柠檬鳞伞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 对采集自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地区的柠檬鳞伞(Pholiota limonella)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柠檬鳞伞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使用木屑为主要培养料栽培柠檬鳞伞,菌袋接种后于(25±1)℃、黑暗条件下培养,约60 d后菌丝满袋;出菇时的环境温度为10~22℃,相对湿度>90%,光照0~125 lx,开袋后25~30 d形成原基,35~40 d即可采收;平均生物学效率为2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鳞伞 菌丝生长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对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特性 被引量:4
8
作者 贾文娟 汪芬 +6 位作者 王明铭 王大扬 郑蕾 丁爱中 刘宝蕴 梁信 胡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利用臭氧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对于缓解北方地区河流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臭氧对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特性,在取自北京市砂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水样中分别持续通入不同浓度的臭氧,检测60min内各水样中溶解性有机... 利用臭氧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对于缓解北方地区河流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臭氧对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氧化特性,在取自北京市砂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水样中分别持续通入不同浓度的臭氧,检测60min内各水样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分子量分布随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水样中DOC去除率与臭氧浓度和通入时间呈正相关,在臭氧浓度为1.31mg/L、通入时间为60min时,可达到最大DOC去除率(70%);通入臭氧5min时,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基本消失;紫外吸光度值部分减少;分子量为5~6kDa、1~3kDa和400Da的有机物显著减少,部分转化为分子量为60Da的有机物。经过臭氧氧化处理,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含量显著减少,大分子有机物几乎被全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二级出水 溶解性有机物 光谱特性 分子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褶菌属一中国新记录种——棱柱孢粉褶菌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锋尖 周向宇 +2 位作者 刘杰 常堃 饶咬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7-861,共5页
在形态学研究、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报道了粉褶菌属一中国新记录种——棱柱孢粉褶菌Entoloma prismaticum.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半地下生,腹菌化,近球形至不规则形,有较大的刺鼻性气味,包被黄褐色至红棕色,担孢子淡黄至淡粉色,... 在形态学研究、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报道了粉褶菌属一中国新记录种——棱柱孢粉褶菌Entoloma prismaticum.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半地下生,腹菌化,近球形至不规则形,有较大的刺鼻性气味,包被黄褐色至红棕色,担孢子淡黄至淡粉色,五角,棱柱形,大小为10.6μm×9.7μm.该新记录种的发现,既有助于深入探究粉褶菌属系统分类与演化,也丰富了我国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凭证标本存放于汉江师范学院真菌标本室(HMH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褶菌 腹菌化 形态学 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神定河水质污染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玉 帅钰 +3 位作者 杜永 任良锁 吴承明 丁爱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48,共5页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小流域污染成因,于2015~2017年3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和污染物通量核算方法对丹江口库区神定河流域24个监测点位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和总磷(TP)浓度、... 为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小流域污染成因,于2015~2017年3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和污染物通量核算方法对丹江口库区神定河流域24个监测点位的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和总磷(TP)浓度、污染负荷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神定河流域水质仍为劣Ⅴ类,点源污染是神定河水系的主要污染来源。②神定河干流水质呈现不同河段污染程度不同的特点,支流百二河汇入干流前水质恶化严重,其NH3-N浓度是张湾河的3倍。③通量研究与水质时空变化规律一致性较好,污水溢流量仅占神定河年径流量的6.07%,但其CODCr、NH3-N和T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3.27%,44.51%和54.20%。④污水溢流、大量尾水排放和上游支流所携带的污染物是导致神定河水质常年不达标的主导因素。建议通过污水厂提标扩能改造、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和河流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析 污染物通量 综合污染指数法 神定河 丹江口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野生肺形侧耳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向宇 潘坤 +1 位作者 刘杰 王锋尖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2期18-20,共3页
对采自湖北省十堰市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株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进行驯化试验,研究其最适菌丝生长和出菇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条件为温度25℃、pH 6~7、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 对采自湖北省十堰市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株野生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进行驯化试验,研究其最适菌丝生长和出菇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条件为温度25℃、pH 6~7、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用木屑与棉籽壳混合培养基质(木屑68%,棉籽壳20%,麸皮10%,白砂糖1%,石膏粉1%)栽培肺形侧耳,生物学效率为86.06%,子实体与野生标本子实体形态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形侧耳 子实体 宏观形态 生物学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808/BiOC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莹鑫 胡豪 +2 位作者 周鑫 杨水金 杨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53-1563,共11页
将高稳定性的MOF-808与BiOCl结合,采用简便的水热法制备出新型MOF-808/BiOCl复合异质结材料。以环丙沙星(CIP)为污染物,探究复合材料MOF-808/BiOCl对CIP的光催化性能。发现含有10%MOF-808的复合材料(MOF-808/BiOCl-10%)表现出最佳的光... 将高稳定性的MOF-808与BiOCl结合,采用简便的水热法制备出新型MOF-808/BiOCl复合异质结材料。以环丙沙星(CIP)为污染物,探究复合材料MOF-808/BiOCl对CIP的光催化性能。发现含有10%MOF-808的复合材料(MOF-808/BiOCl-10%)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照射20 min内,MOF-808/BiOCl-10%对CIP的光催化降解效率高达94.7%。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镜、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光电流、电化学阻抗等表征技术来考察材料的物相组成、形貌以及光电化学性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结果表明,MOF-808/BiOCl-10%材料光吸收范围得到提高。同时进行了自由基捕获实验。基于以上实验数据,提出了MOF-808/BiOCl复合材料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MOF BiOCl 光催化 抗生素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808/Bi_(2)MoO_(6)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晓燕 陈飘 +3 位作者 赵莹鑫 李雄建 杨水金 杨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5-814,共10页
采用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制备出了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和钼酸铋的复合材料MOF-808/Bi_(2)MoO_(6)。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_(2)吸附-脱附测试和电化学... 采用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制备出了锆基金属有机骨架和钼酸铋的复合材料MOF-808/Bi_(2)MoO_(6)。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N_(2)吸附-脱附测试和电化学测试对所制备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光学性质以及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效率进行了分析。与纯Bi_(2)MoO_(6)和MOF-808相比,0.5%-MOF-808/Bi_(2)MoO_(6)复合材料展示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照射120 min时对抗生素环丙沙星(CIP)的降解率达89.7%。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了·O_(2)^(-)是主要活性物种,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808 Bi_(2)MoO_(6) 光催化性能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掺杂Bi_(2)WO_(6)微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鑫 张志 +2 位作者 陈飘 杨水金 杨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16-1728,共13页
以五水合硝酸铋和二水合钨酸钠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溴源,制备Br掺杂Bi_(2)WO_(6),通过调节CTAB的含量,利用水热法制备了Br掺杂量不同的Bi_(2)WO_(6)催化剂。以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作为污染物,测试Br掺杂Bi_(2)WO... 以五水合硝酸铋和二水合钨酸钠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溴源,制备Br掺杂Bi_(2)WO_(6),通过调节CTAB的含量,利用水热法制备了Br掺杂量不同的Bi_(2)WO_(6)催化剂。以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作为污染物,测试Br掺杂Bi_(2)WO_(6)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2%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的Bi_(2)WO_(6)相比于Bi_(2)WO_(6)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最好。此外,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曼光谱等一系列表征,对Br掺杂后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光生电荷分离率和光学性质等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了自由基捕获实验并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WO_(6) 微球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印法加工纸基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宗庆 陈楠 +1 位作者 邱阳 吴晓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07-1510,共4页
建立了一种盖印法加工纸基微流控芯片的方法。滤纸经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的正己烷溶液浸泡,以三乙醇胺溶液为阻断试剂,用绘图软件设计芯片图案并制作光敏印章,用带有芯片图案的印章将阻断试剂盖印在滤纸表面。滤纸在105℃烘箱中加热10 ... 建立了一种盖印法加工纸基微流控芯片的方法。滤纸经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的正己烷溶液浸泡,以三乙醇胺溶液为阻断试剂,用绘图软件设计芯片图案并制作光敏印章,用带有芯片图案的印章将阻断试剂盖印在滤纸表面。滤纸在105℃烘箱中加热10 min后,非盖印区域呈疏水性,盖印区域呈亲水性,从而形成液体流动通道。考察了疏水试剂浓度、阻断试剂的选择及配比、盖印分辨率等因素对纸芯片性能的影响。制得的纸芯片用于亚硝酸钠溶液的比色分析,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在制备廉价易普及的纸芯片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芯片 盖印法 光敏印章 烷基烯酮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PMo_(12)O_(40)/MOF-808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赟 张依灵 +1 位作者 胡豪 杨水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2-869,共8页
以Keggin型磷钼酸、1,3,5-均苯三甲酸和八水氯氧化锆为原料,通过一步原位溶剂热制备了复合型吸附剂,通过XRD、SEM、FT-IR和TGA等表征手段说明,将亲水性杂多酸固定在MOF-808金属有机骨架基体上,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能力得以提... 以Keggin型磷钼酸、1,3,5-均苯三甲酸和八水氯氧化锆为原料,通过一步原位溶剂热制备了复合型吸附剂,通过XRD、SEM、FT-IR和TGA等表征手段说明,将亲水性杂多酸固定在MOF-808金属有机骨架基体上,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能力得以提升。动力学实验表明,H_(3)PMo_(12)O_(40)/MOF-808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遵循Langmuir等温线模型,表明MB均匀吸附在H_(3)PMo_(12)O_(40)/MOF-808表面。根据Langmuir模型,在pH值为8,T=303K,吸附剂吸附性能最好。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反应。此外,H_(3)PMo_(12)O_(40)/MOF-808在五个连续循环实验中从其水溶液中吸附MB分子,表现出较好地可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金属有机骨架 吸附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掺杂MIL-53(Fe)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赟 赵莹鑫 +1 位作者 王玉龙 杨水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Ni-MIL-53(Fe)复合材料,通过改变液相体系的pH、温度、浓度等条件对Ni-MIL-53(Fe)吸附亚甲基蓝(MB)的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Ni-MIL-53(Fe)吸附MB的最优pH为6,在一定的考察区间内,吸附量随MB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的...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Ni-MIL-53(Fe)复合材料,通过改变液相体系的pH、温度、浓度等条件对Ni-MIL-53(Fe)吸附亚甲基蓝(MB)的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Ni-MIL-53(Fe)吸附MB的最优pH为6,在一定的考察区间内,吸附量随MB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Ni-MIL-53(Fe)对MB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323 K下最大理论吸附量可达198.8 mg/g。303、313、323 K温度下Ni-MIL-53(Fe)吸附MB的ΔG均小于0,证明该复合材料吸附MB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ΔΗ>0,说明该复合材料对MB的吸附是吸热反应。Ni-MIL-53(Fe)再生循环利用5次后对MB的去除率依然良好,说明该复合材料循环利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Fe) 镍掺杂 吸附性能 金属有机骨架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其真伪鉴别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章平平 甘莉 +1 位作者 吴少杰 唐传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6期119-122,166,共5页
为了快速有效地辨别大黄,减少大黄的误用,收集了10份来源不同的大黄饮片,从外观形态、显微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采用TLC对其进行真伪优劣定性鉴别,并参考《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对大黄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 为了快速有效地辨别大黄,减少大黄的误用,收集了10份来源不同的大黄饮片,从外观形态、显微结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采用TLC对其进行真伪优劣定性鉴别,并参考《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对大黄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个化合物建立了RP-HPL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10个大黄样品在表面颜色、有无星点及气味强弱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差异,通过性状鉴别能初略区分真假大黄,但在草酸钙簇晶、导管、淀粉粒、结晶等显微鉴别方面无明显的外观上区别,采用显微鉴别对大黄药材真伪辨别有一定的难度。通过TLC色谱鉴别可以快速有效地分辨出大黄药材的真伪,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均未检出土大黄苷,而华北大黄检出土大黄苷,为伪品。10个大黄样品中游离蒽醌总量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限量要求,大黄素甲醚和大黄素含量均较高,其中华北大黄药材中大黄酸含量极少,不到掌叶大黄与药用大黄的含量的1/10。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的指纹图谱相似,与华北大黄具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RP-HPLC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大黄酸 大黄酚 大黄素甲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甲酯法耦合GC-MS快速分析裂殖壶藻中EPA和DHA含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传球 甘莉 +2 位作者 刘心雨 刘煌 章平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166-169,共4页
以裂殖壶藻为研究对象,选取料液比、硫酸浓度、浸提温度、抗氧化剂BHT用量4个单因素考察原位甲酯法对EPA和DHA提取率的影响,并与Bligh-Dyer甲酯法进行对比。正交优化试验表明,料液比1∶20(g∶mL)、硫酸浓度3.5%(V/V)、浸提温度80℃、BH... 以裂殖壶藻为研究对象,选取料液比、硫酸浓度、浸提温度、抗氧化剂BHT用量4个单因素考察原位甲酯法对EPA和DHA提取率的影响,并与Bligh-Dyer甲酯法进行对比。正交优化试验表明,料液比1∶20(g∶mL)、硫酸浓度3.5%(V/V)、浸提温度80℃、BHT用量20 mg为原位甲酯法最佳工艺。通过GC-MS分析发现,2种方法在脂肪酸甲酯组成上没有明显差别,原位甲酯法中EPA和DHA产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0.6%和32.4%,稍低于Bligh-Dyer甲酯法的1.4%和34.3%,但与文献测定结果相近,且制备步骤相对简单,所用化学试剂较少,更适合应用于快速筛选高产DHA微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藻 EPA DHA 原位甲酯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808/MIL-101(Fe)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赟 周媛媛 +1 位作者 胡豪 杨水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03,共7页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复合型MOF-808/MIL-101(Fe)光催化剂。使用罗丹明B(RhB)作为目标污染物,通过调节不同MOF-808的负载量探究MOF-808/MIL-101(Fe)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与负载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在MOF-808质量分数为7%时,在可见光下其对Rh...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复合型MOF-808/MIL-101(Fe)光催化剂。使用罗丹明B(RhB)作为目标污染物,通过调节不同MOF-808的负载量探究MOF-808/MIL-101(Fe)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与负载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在MOF-808质量分数为7%时,在可见光下其对RhB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95%以上,再生循环5个周期,光催化剂的去除率仍然维持90%以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源于复合材料的构建能有效地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通过XRD、FT-IR、UV-vis和TGA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复合物的物相组成、热稳定性、光生电荷分离率和光学性质等进行分析,复合材料的构建相较于单一类型的光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光生电子的分离效率,在降解有机染料RhB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研究催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活性物种,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和空穴是主要的活性物种,基于以上实验和表征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MOF 金属有机骨架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