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Deformable DETR的水面目标检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九 龚俊斌 +2 位作者 罗威 黄骁 郭俊杰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7,共13页
[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formable DETR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水面目标的智能识别,并在大幅提升算法模型推理和训练速度的同时提高检测准确率,以实现更加高效鲁棒的水面目标检测。[方法]构建一个新的水面目标数据集,使用轻量化的Mo... [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formable DETR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对水面目标的智能识别,并在大幅提升算法模型推理和训练速度的同时提高检测准确率,以实现更加高效鲁棒的水面目标检测。[方法]构建一个新的水面目标数据集,使用轻量化的MobileNetV3替换Deformable DETR原有特征提取网络并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对Deformable DETR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在自构建的水面目标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ABOships开展消融实验以及横向对比试验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结果]在自构建数据集和ABOships 2个数据集上的消融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算法模型相较原算法模型参数量及大小减少至1/3,m AP0.5:0.95分别提升2.4%和7.5%,训练耗时分别为原算法的41.7%和51.9%。在ABOships数据集上进行的不同算法性能的对比测试结果进一步证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在推理速度和检测精度综合性能上均具有优越性。[结论]DETR类算法在水面目标检测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目标 目标检测 性能优化 目标跟踪 自动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变分原理的浮筏−舱段耦合系统声振特性分析
2
作者 雷智洋 吴崇建 +2 位作者 刘彦 陈志刚 苏金鹏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7,共12页
[目的]旨在基于广义变分原理研究浮筏-舱段耦合系统的声振特性,提升浮筏隔振系统的声学性能。[方法]将浮筏-舱段简化为加筋圆柱壳、双层平板、弹簧及外声场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广义变分方法构建结构振动能量方程,并基于赫姆霍兹积分方... [目的]旨在基于广义变分原理研究浮筏-舱段耦合系统的声振特性,提升浮筏隔振系统的声学性能。[方法]将浮筏-舱段简化为加筋圆柱壳、双层平板、弹簧及外声场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广义变分方法构建结构振动能量方程,并基于赫姆霍兹积分方程构建声场域边界元离散方程。采用傅里叶级数和多项式展开的位移与声压,建立半解析声振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系统研究浮筏和舱段结构多要素对耦合系统的振动声学特性影响规律。系统研究隔振器刚度、筏架弹性模态、筏架-设备质量比、舱段结构及肋骨参数等设计要素对耦合系统声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优化方法。[结果]结果显示,所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一致,验证了动力学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具有分析效率较高、物理概念清晰的优势。[结论]研究表明,降低隔振器刚度、提高筏架结构刚度、增大筏架-设备质量比和增大舱段环形肋骨高度可显著提升系统的声学性能。这些结论为浮筏隔振系统的动力学设计、分析及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筏-舱段耦合系统 隔振 振动控制 振动声学特性 广义变分原理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方法
3
作者 陆胤亨 吴颂文 +2 位作者 刘媛 王方勇 周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5-1692,共8页
针对水声通信中频谱资源缺陷问题,本文面向全双工水下通信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该方法从水声通信编码角度对本地自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进行了验证。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在-45 dB的信... 针对水声通信中频谱资源缺陷问题,本文面向全双工水下通信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该方法从水声通信编码角度对本地自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进行了验证。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在-45 dB的信干比下,算法可在带内实现远端信号的精确提取,误码率降至10-3。该方法可与多种干扰抵消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新型多域联合自干扰抵消方法,进一步突破自干扰抵消上限,为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全双工通信 自干扰抵消 通信编码 坐标归零 正交频分复用 强功率干扰 多域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粗糙地面上目标散射中心正向建模与分析
4
作者 田正秋 何思远 +1 位作者 蔡志灏 王筱祎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基于典型地面背景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介质粗糙地面上目标散射中心正向建模的方法。首先,通过蒙特卡罗方法随机生成粗糙面,利用高斯谱模拟三维粗糙地面模型,采用介电常数对不同地面材料进行表征;然后,采用正向途径并结合射线追踪... 基于典型地面背景电磁散射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介质粗糙地面上目标散射中心正向建模的方法。首先,通过蒙特卡罗方法随机生成粗糙面,利用高斯谱模拟三维粗糙地面模型,采用介电常数对不同地面材料进行表征;然后,采用正向途径并结合射线追踪、分集技术将复杂的地面环境与MSTAR(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库中的BMP2步兵战车目标模型的整体散射离散为多个散射源的集合,再结合粗糙地面的不同介电常数进行分析,利用高频近似方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重构的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与MSTAR库实测数据集对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介质粗糙地面上目标散射中心正向建模方法能够提高与实测图像数据的相似度,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中心正向建模 粗糙地面 介质涂覆 耦合散射中心 M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模型的海上自适应杀伤网生成与应用
5
作者 张龙剑 李晶晶 +3 位作者 范慧丽 张建涛 蔡子诺 马汝辉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7-306,共10页
[目的]为提升作战效能,解决海上作战装备协同调度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图模型的海上自适应杀伤网生成方法。[方法]该方法涵盖4个关键部分:通过实时接入并融合多源信息,构建动态战场模型;利用复杂任务分解模块,将作战任务细化为可执行子任... [目的]为提升作战效能,解决海上作战装备协同调度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图模型的海上自适应杀伤网生成方法。[方法]该方法涵盖4个关键部分:通过实时接入并融合多源信息,构建动态战场模型;利用复杂任务分解模块,将作战任务细化为可执行子任务并优化资源分配;基于装备关系和能力指标生成杀伤网,并在多重目标约束下优化选择;当装备资源变化时,通过冗余节点补充等方式自适应重构杀伤网。[结果]经海上反导场景试验验证,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战场态势信息处理、任务分解与建模、装备协同优化及动态调整等问题。它可以快速生成并优化杀伤网,实现多链条、多角度防御。[结论]基于图模型的海上自适应杀伤网生成方法能够显著提升现代海上作战整体效能和应对能力。未来将继续优化算法性能与系统响应能力,为军事作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挥与控制系统 海上杀伤网 决策 作战效能 图模型 自适应算法 多源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声传播环境的水下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兰朝凤 郑智韦 陈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2,共7页
针对反潜作战需要投入大量作战节点的问题,传统的有人平台普遍存在建造成本高、费效比低的问题,无人集群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将大幅度提升作战能力。但水下传播环境复杂,且尚未建立有效的适配无人集群的对抗效能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复... 针对反潜作战需要投入大量作战节点的问题,传统的有人平台普遍存在建造成本高、费效比低的问题,无人集群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将大幅度提升作战能力。但水下传播环境复杂,且尚未建立有效的适配无人集群的对抗效能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复杂声传播环境的无人集群水下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构建了无人机外围巡逻方案和水面航行器和无人潜航器联合屏障2种对抗模型,利用历史环境数据对构建的2种对抗模型和效能评估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构建的2种对抗模型对潜对抗效能均高于90%,大大提升高价值水面平台存活概率,研究结果将为无人集群引入水下作战中反潜作战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集群 海洋声学模型 效能评估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报水下振动结构噪声跨介质传播的波数积分叠加方法
7
作者 吴绍维 朱新强 +3 位作者 向阳 邓海华 张琳 漆琼芳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15-325,共11页
基于波叠加和波数积分理论,提出了一种预报水下振动结构辐射噪声跨弹性海底传播的波数积分叠加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波数积分理论中位移势格林函数解析表达波叠加法中自由场空间格林函数形式的等效源来满足信道边界条件,并对等效源强... 基于波叠加和波数积分理论,提出了一种预报水下振动结构辐射噪声跨弹性海底传播的波数积分叠加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波数积分理论中位移势格林函数解析表达波叠加法中自由场空间格林函数形式的等效源来满足信道边界条件,并对等效源强度进行了理论修正,结构辐射的水声和地震波两种跨介质波由一组位于其内部的等效源线性叠加计算,无需对场空间进行截断和网格离散化处理。研究了该方法的计算性能,采用数值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精确预报噪声和地震波两种跨介质物理波场,具有良好的计算稳定性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叠加 波数积分 噪声 地震波 跨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支撑离散刚度的载流管路固有频率优化配置方法
8
作者 张琳 陈乐佳 +2 位作者 邓海华 余永丰 徐志云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02,共10页
[目的]基于连续刚度的载流管路固有频率优化配置方法在实际中因刚度参数离散性引起优化配置结果不理想,提出一种基于弹性支撑离散刚度的载流管路固有频率优化配置方法。[方法]首先,以推导的目标固有频率对刚度参数的灵敏度公式为算法核... [目的]基于连续刚度的载流管路固有频率优化配置方法在实际中因刚度参数离散性引起优化配置结果不理想,提出一种基于弹性支撑离散刚度的载流管路固有频率优化配置方法。[方法]首先,以推导的目标固有频率对刚度参数的灵敏度公式为算法核心,以连续最优支撑刚度优化方案为初始值,通过迭代计算最小化管路固有频率与目标频率的扰动偏差,求解出管路各弹性支撑的离散最优刚度参数。然后,通过U形载流管路数值和试验两种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计算的离散最优刚度参数能够准确完成U形载流管路前3阶固有频率的优化配置,最大误差不超过2%。[结论]所提方法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能够大幅度降低固有频率优化配置结果的扰动偏差,有效解决工程应用中因计算连续最优刚度与实现离散刚度之间的误差导致固有频率优化结果不理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路 载流管路 固有频率 优化配置 离散刚度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容海洋环境的改进Transformer声呐探测效能快速预报模型
9
作者 汪晶晗 陈欢 +1 位作者 金宇琦 兰朝凤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为提升高复杂海洋环境下声呐探测距离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ransformer的传播损失与声呐探测距离建模方法,该方法能够兼容复杂海洋环境下不同点位、不同方向声信号传播损失差异,能够基于声呐方程及声呐主被动工作模... 为提升高复杂海洋环境下声呐探测距离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ransformer的传播损失与声呐探测距离建模方法,该方法能够兼容复杂海洋环境下不同点位、不同方向声信号传播损失差异,能够基于声呐方程及声呐主被动工作模式,快速、有效地预测多点位多方向的声呐探测距离。以真实大区域海洋环境计算得到的传播损失数据为输入,通过将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与Transformer架构中自注意力机制相结合,使得模型能够有效捕捉复杂环境变化的局部精确性和全局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结果与声呐方程耦合积分方式得到的探测距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计算效率提高了约1 000倍,提升了声呐性能的预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呐性能快速预测 深度学习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 Transformer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信息驱动的并行交互式多模型水下目标跟踪算法
10
作者 兰朝凤 张桐基 陈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85-2693,共9页
随着水下目标运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现有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IMM)在面对目标状态切换时存在模型切换缓慢及跟踪精度不足的问题。为此,该文在经典IM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信息的并行交互式多模型目标跟踪算法(TIP-IMM)。该... 随着水下目标运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现有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IMM)在面对目标状态切换时存在模型切换缓慢及跟踪精度不足的问题。为此,该文在经典IMM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信息的并行交互式多模型目标跟踪算法(TIP-IMM)。该算法通过比较相邻时刻的模型概率变化趋势,动态修正状态转移矩阵的参数,再经归一化处理实现状态转移矩阵的自适应更新。同时利用并行IMM框架和信息熵来动态更新模型概率,避免因过度修正状态转移矩阵而导致的跟踪精度下降。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对目标的预测精度提高了3.52%~7.87%。同时模型的切换速度更快,有效地提高了水下目标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跟踪 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状态转移矩阵 后验信息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TC螺旋桨空化噪声特性及空化发声机理的数值研究
11
作者 吕舒键 韩承灶 +1 位作者 杨睿 黄卫国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9,共13页
[目的]旨在有效抑制螺旋桨空化噪声,研究螺旋桨空化噪声特性及空化发声机理。[方法]基于大涡模拟(LES)与可渗透的FW-H(PFW-H)方程远场解相结合的方法,对PPTC(Potsdam Propeller Test Case)螺旋桨空化流场和声场进行高精度仿真,重点研究... [目的]旨在有效抑制螺旋桨空化噪声,研究螺旋桨空化噪声特性及空化发声机理。[方法]基于大涡模拟(LES)与可渗透的FW-H(PFW-H)方程远场解相结合的方法,对PPTC(Potsdam Propeller Test Case)螺旋桨空化流场和声场进行高精度仿真,重点研究空化对远场噪声频谱分布特性的影响及其发声机制。[结果]模拟的水动力场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研究发现,螺旋桨周围片空化(SC)和梢涡空化(TVC)的演变过程均存在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均贡献了高强度的主频噪声。其中,片空化的初生和溃灭演变过程伴随着高强度的瞬时空化体积变化,导致高频宽带噪声加剧;梢涡空化演变时出现体积回弹行为,诱发了高强度的连续声压脉动,导致在高于主频的频率处产生显著的噪声峰值。[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工程中螺旋桨空化噪声控制策略的提出和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螺旋桨 空化流动噪声 空化噪声控制 噪声特性 空化发声机理 空化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智能添翼,助推实现造船强国梦
12
作者 徐青 刘祖源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共2页
人工智能技术是研究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它具有感知、思考、学习和自适应等能力,可以处理大量数据与信息,并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优化自身的... 人工智能技术是研究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它具有感知、思考、学习和自适应等能力,可以处理大量数据与信息,并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优化自身的性能。自诞生以来,其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对船舶设计领域的应用与赋能将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船舶设计经历了从手工绘图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从二维绘图到三维绘图、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展示的能力提升。每一次提升,都极大地提高了设计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了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而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设计理论及方法正日益与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领域紧密结合。智能设计,其核心在于将人类的创新思维与机器的计算能力深度融合,通过算法优化、模型预测、数据驱动等手段,实现设计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智能 机器学习 三维绘图 二维绘图 云计算 船舶与海洋工程 智能设计 船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模水动力噪声及孔腔激励载荷试验与计算对比分析
13
作者 漆琼芳 邓海华 +2 位作者 苗天丞 谷雨 施小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88-293,310,共7页
开展某远洋客船光体船模水下噪声测试及带孔腔船模的水动力激励载荷测试,并进行孔腔处稳态和瞬态流场计算,孔腔处脉动压力频谱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孔腔脉动压力线谱频率测试值与经验公式频率计算值对比良好,说明该公式在一定... 开展某远洋客船光体船模水下噪声测试及带孔腔船模的水动力激励载荷测试,并进行孔腔处稳态和瞬态流场计算,孔腔处脉动压力频谱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孔腔脉动压力线谱频率测试值与经验公式频率计算值对比良好,说明该公式在一定情况下适用于船体条形格栅孔腔线谱频率的预估。采用统计能量法分析法计算光体船模中高频流激噪声,将流体激励以频率-波数功率谱的形式施加,可大大减少流场计算工作量,适合于工程快速预估。在工程一般范围内,阻尼损耗因子取值可导致噪声结果相差5.5 dB,说明阻尼损耗因子的取值会较大影响计算结果,有必要形成材料损耗因子随频率变化的数据库,为船舶噪声快速计算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模型 频率波数谱 孔腔线谱 流激噪声 统计能量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几何表征的主船体分舱多目标优化
14
作者 于磊 陈顺怀 +2 位作者 杨萌 汪皓 孙永炎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0-26,共7页
[目的]为降低船舶概念设计对于设计经验和母型船资料的依赖,并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提出一种主船体分舱智能优化方法。[方法]首先,对船舶舱室设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影响关系拓扑表征模型和自动辨识方法;结合设计经... [目的]为降低船舶概念设计对于设计经验和母型船资料的依赖,并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提出一种主船体分舱智能优化方法。[方法]首先,对船舶舱室设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提出影响关系拓扑表征模型和自动辨识方法;结合设计经验和统计规律,构建有利影响拓扑目标函数和空间利用率几何目标函数,并依据设计规范提出概率破舱约束模型。然后,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实现优化求解,从而形成一套主船体分舱智能优化方法。[结果]以“大洋”号综合资源科考船为对象,开展主船体分舱优化设计测试,得到的帕累托前沿解集具有良好的多样性,且与母型分舱方案相比,最优分舱方案有利影响提升13.717 0,水密舱段数量减少1个。[结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船体分舱 多目标优化 拓扑几何 网络科学 概率破舱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模糊推理的UUV艇型参数生成方法研究
15
作者 龚俊斌 王鹏九 +1 位作者 汪皓 杨萌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
[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策略算法实现对无人潜航器(UUV)艇型设计参数的快速优化。[方法]使用模糊推理手段,在模糊化阶段将遗传算法生成的UUV设计参数作为初始解进行模糊化处理。之后将这些初始解作为训练样本,利用等间距模糊... [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策略算法实现对无人潜航器(UUV)艇型设计参数的快速优化。[方法]使用模糊推理手段,在模糊化阶段将遗传算法生成的UUV设计参数作为初始解进行模糊化处理。之后将这些初始解作为训练样本,利用等间距模糊划分策略求得模糊规则前件参数,并计算所有UUV解的隶属度值。然后借助最小学习机(LLM)求解模糊规则的后件参数。再基于生成的前件参数和后件参数生成新的UUV解,并分别计算其航速和航程的评价隶属度值。最后,结合约束条件对新生成的UUV解进行检验,得到优化后的符合条件的UUV设计参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智能模糊推理方法能够于20 s内基于遗传算法生成的UUV初始艇型参数,快速推理出多条航速和航程的评价隶属度之和在170分以上的UUV艇型参数方案。[结论]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设计效率并平衡了航速与航程。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化、快速化的UUV艇型参数的生成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人工智能 无人潜航器 多目标优化 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模糊推理系统的船型概念方案快速生成研究
16
作者 杨萌 龚俊斌 +1 位作者 曹晋 周塔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5,共11页
[目的]针对现有船舶概念方案设计阶段中,船型概念方案生成技术对具有模糊特性的用户需求难以建模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船型概念方案快速生成系统,以快速推出符合用户要求的船舶性能数值,并生成与之匹配的船型设计参数作为... [目的]针对现有船舶概念方案设计阶段中,船型概念方案生成技术对具有模糊特性的用户需求难以建模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系统的船型概念方案快速生成系统,以快速推出符合用户要求的船舶性能数值,并生成与之匹配的船型设计参数作为概念方案。[方法]首先,收集并整理现有船型的数据作为先验知识,用于在用户需求建模过程中超参数初始化。其次,基于模糊集理论将用户需求定量地映射至模糊空间,利用整理的先验知识以可解释的方式推理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船舶性能数值。最后,对符合用户需求的每个船舶性能数值匹配出最佳的船型设计参数,并通过模糊集理论中的“且”原理,进一步推理出符合用户对全部船舶性能要求的船型设计参数,将其作为船型概念方案。[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智能模糊推理系统能够于30 s内根据模糊的用户需求快速推理出多条偏差在3.5%以内的船型概念方案。[结论]智能模糊系统可量化用户需求中的模糊性,经过两个阶段的推理,高效地生成符合用户各项需求的船舶概念方案,研究成果可为智能化、快速化的船舶概念设计的方案生成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人工智能 船舶性能要求 船型设计参数 船型概念方案生成 模糊集理论 模糊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