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与实践策略——评《城市居住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
作者 刘纹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城市规划主体需更加注重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以期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设计人员也要深入研究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并探索满足居民切身利益的设计策略,确保居住...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城市规划主体需更加注重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以期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设计人员也要深入研究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并探索满足居民切身利益的设计策略,确保居住区域的宜居性。由乔继敏编著的《城市居住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一书便基于大量城市居住环境设计案例深入探究了现代城市居住区的设计需求,回答了如何采取适当的环境设计策略来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的问题,为城市居住环境设计从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研究 实践策略 城市居住环境 设计逻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媒体艺术打造纸包装设计新亮点
2
作者 熊雨晴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I0028-I0028,共1页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依托新媒体技术的新兴艺术,凭借技术创新力深刻影响着设计领域。面对消费审美升级与传播模式变革的现状,纸包装作为时下市场中应用广泛的包装类型,亟需进行设计创新。而数字媒体艺术为纸包装创新设计提供了可能性。由...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依托新媒体技术的新兴艺术,凭借技术创新力深刻影响着设计领域。面对消费审美升级与传播模式变革的现状,纸包装作为时下市场中应用广泛的包装类型,亟需进行设计创新。而数字媒体艺术为纸包装创新设计提供了可能性。由张小艺编著的《纸品包装结构创意与设计》一书,在点明纸包装在当代社会重要性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纸包装设计原理及步骤,并结合案例给出了纸包装设计方案。参考该书提供的纸包装创意设计思路,本文就如何利用数字媒体艺术打造纸包装设计新亮点展开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包装设计 创新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质材料的视觉传达设计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春苗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28-I0028,共1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猛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和媒介逐渐丰富,纸质材料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纸质材料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载体,触感、质感十分独特,且可变性较强,在品牌传播、艺术创作和环境设计等领域加以应用,能够为使用者提...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猛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和媒介逐渐丰富,纸质材料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被边缘化。纸质材料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载体,触感、质感十分独特,且可变性较强,在品牌传播、艺术创作和环境设计等领域加以应用,能够为使用者提供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纸质材料 质感 品牌传播 触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通风格插画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佳颖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262,共1页
在消费升级与视觉文化盛行的今天,食品包装设计已超越单纯的商品保护功能,成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媒介。卡通风格插画以其直观的视觉吸引力、情感共鸣能力及文化传播潜力,在食品包装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由员勃等编著的《食品包装... 在消费升级与视觉文化盛行的今天,食品包装设计已超越单纯的商品保护功能,成为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媒介。卡通风格插画以其直观的视觉吸引力、情感共鸣能力及文化传播潜力,在食品包装领域展现出独特价值。由员勃等编著的《食品包装设计》一书从品牌塑造、色彩心理学及交互设计等维度,系统阐述了视觉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战略作用。(1)卡通风格插画的特点与应用优势。其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包装视觉传达需追求高效性。卡通风格插画以简洁线条、鲜明色彩与夸张形象构建视觉画面,契合这一需求。简单几何形状与高度概括线条勾勒的卡通形象,搭配强对比色彩,能够在信息碎片化时代高效抓住消费者注意力,激发购买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吸引力 食品包装设计 卡通风格插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的安全理念应用--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
5
作者 龚巧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79-2879,共1页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安全性问题在景观设计中显得愈发重要。安全理念应用不仅关乎景观的持久稳固,...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追求,安全性问题在景观设计中显得愈发重要。安全理念应用不仅关乎景观的持久稳固,更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以构建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出发点,系统性地介绍了相关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应用实践分析。在理论部分,作者首先明确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感。接着通过对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的梳理,展示了该领域的学术脉络和发展动态。进入方法篇,作者详细介绍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数据获取、处理、数量化分析及空间优化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应用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生命财产安全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景观设计 数量化分析 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视觉符号助力城市形象塑造——评《视觉符号与城市形象设计》
6
作者 郭孝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05-I0005,共1页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过程,涉及城市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和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视觉符号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媒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社会价值,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苏阳编著... 城市形象塑造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过程,涉及城市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和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视觉符号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媒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社会价值,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苏阳编著的《视觉符号与城市形象设计》一书,系统剖析了视觉符号与城市形象塑造之间的联系,回答了如何通过视觉符号来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形象设计 城市规划 沟通媒介 文化含义 视觉符号 多维度 市场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AX技法在汽车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信建英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82-186,共5页
针对以往应用于汽车工业设计中的逆向工程方法,模型建模逼真性和精度差,提出一种应用于汽车工业设计中的3DMAX技法。该方法在选取所需设计车型后,依据汽车电子系统实际尺寸和汽车三维模型效果需求,设置汽车电子系统汽车三维模型各部位... 针对以往应用于汽车工业设计中的逆向工程方法,模型建模逼真性和精度差,提出一种应用于汽车工业设计中的3DMAX技法。该方法在选取所需设计车型后,依据汽车电子系统实际尺寸和汽车三维模型效果需求,设置汽车电子系统汽车三维模型各部位的建模精度要求。利用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制定汽车内部全景图,在设置的汽车三维建模精度要求下,基于汽车内部全景图通过NURBS建模方法利用3DMAX软件以及NURBS曲线建立汽车三维模型,利用3DMAX软件中的Vary渲染器选取所需材质对所建立汽车三维模型进行渲染,并通过FLASH 8.0动画编辑软件制作渲染后的汽车三维模型动画,并在其中加入声音、图片、文字等内容。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汽车三维模型建模精度均在99%以上,对不同汽车零件进行各项操作用时低于80 ms,设计效果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三维模型动画 模型设计 建模精度 汽车三维模型 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包装整体形象设计的视觉魅力 被引量:2
8
作者 乾梅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茶在中国传承历数千年,已是深入人心的传统健康饮品,而茶叶包装便是为了容盛茶叶而出现的配套物件。然而随着商品竞争的日趋激烈,茶叶包装设计的作用也日趋多样,商家不仅重视茶叶包装的实用性,亦重视茶叶包装的美观性。合理的包装设计,... 茶在中国传承历数千年,已是深入人心的传统健康饮品,而茶叶包装便是为了容盛茶叶而出现的配套物件。然而随着商品竞争的日趋激烈,茶叶包装设计的作用也日趋多样,商家不仅重视茶叶包装的实用性,亦重视茶叶包装的美观性。合理的包装设计,一方面可丰富包装的视觉信息,提升产品格调,另一方面则能对消费者起到"先声夺人"的视觉吸引力,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销量。本文将首先从当下茶叶包装设计的几个常见元素入手,再进一步整合相关信息,分析和阐述茶叶包装整体形象设计的视觉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包装 整体形象设计 视觉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的纸包装审美构建与制作工艺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军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25-I0025,共1页
随着商品类型的日渐丰富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认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当今市场上的产品包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包装质量良莠不齐。为了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部分商品包装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而忽视了包装的审... 随着商品类型的日渐丰富和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认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当今市场上的产品包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包装质量良莠不齐。为了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部分商品包装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而忽视了包装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品位,部分商品为了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去追赶包装潮流,丧失了自身的设计个性和特色。包装设计既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信息传递、品质输出、个性表达的美学行为,如何让包装既具实用性、审美性,又能凸显商品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个性,成为了众多包装设计师追求的目标。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纸质包装设计》一书,结合当今市场包装设计实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基于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的纸包装审美构建与制作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包装 信息传递 包装质量 上海书店 审美构建 包装设计 审美水平 文化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材料在可持续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I0043-I0043,共1页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与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渐趋提升。但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而纸材料作为一项历史悠久、造价低廉且易于降解的环保材料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由吴青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与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渐趋提升。但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而纸材料作为一项历史悠久、造价低廉且易于降解的环保材料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由吴青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为立体造型的材料和纸的可能性》一书,从立体造型角度出发,探索材料和纸在不同时代艺术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全书分为3个部分,主要从材料和纸的发展历程、立体造型物及当代发展3个层面展开叙述。通过探究材料和纸在立体造型中的“前世今生”,明确纸材料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作为立体造型的发展方向。结合书中内容与纸材料实际运用案例,本文就纸材料在可持续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造型 环保材料 探究材料 前世今生 价值与作用 运用案例 发展历程 展开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室内空间“以人为本”设计策略的应用研究——以湖北某村农村别墅为例
11
作者 龚巧敏 张丽颖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的主体性和居住空间的宜居性得到彰显,使“以人为本”的设计策略成为农村别墅室内空间设计的必然选择。这一策略要求采取整体环境协调性、空间布局舒适性、配套功能实用性、居住体验个性化的设计思路,运用互补、匀...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的主体性和居住空间的宜居性得到彰显,使“以人为本”的设计策略成为农村别墅室内空间设计的必然选择。这一策略要求采取整体环境协调性、空间布局舒适性、配套功能实用性、居住体验个性化的设计思路,运用互补、匀衡、层次、呼应、延续的设计手法。文章根据“以人为本”设计策略设计了湖北某村农村别墅的室内空间,以期为农村住宅室内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以人为本”策略 农村别墅 设计思路 设计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思想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寻·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为例
12
作者 龚巧敏 王金铭 《现代园艺》 2023年第4期50-52,共3页
共生思想为实现城市和城市滨水景观的自然融合提供了重要路径。在共生思想指导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遵循防洪排涝、自然生态、整体性、地域性、以人为本及时代性原则,据此形成城市滨水景观陆域空间、水域空间及水陆过渡空间的设计思... 共生思想为实现城市和城市滨水景观的自然融合提供了重要路径。在共生思想指导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遵循防洪排涝、自然生态、整体性、地域性、以人为本及时代性原则,据此形成城市滨水景观陆域空间、水域空间及水陆过渡空间的设计思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寻?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思想 城市滨水景观 自然融合“ 寻·然”城市滨水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纸工艺对提升中国画创作表现力的推动
13
作者 刘春苗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31-I0031,共1页
宣纸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独特地位。宣纸工艺在提升中国画创作的表现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参阅王世衡编著、西泠印... 宣纸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世界文化中占据独特地位。宣纸工艺在提升中国画创作的表现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参阅王世衡编著、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千年宣纸的这些事》,深入研究宣纸工艺对提升中国画创作表现力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创作 西泠印社 制作技艺 宣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独特地位 表现力 文化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腾讯新文创到中国新文创——新文创的国家战略思考 被引量:31
14
作者 吴焜 李林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8,共3页
新文创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文创代表着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新的文化消费趋势,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经济增长点。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从推动国家新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还是从促进我国数字文化... 新文创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文创代表着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新的文化消费趋势,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经济增长点。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从推动国家新经济发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还是从促进我国数字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来看,研究中国新文创的价值内涵,从国家战略层面探讨新文创的发展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创 文化产业 国家战略 腾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CC视角下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华丽 张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分析研究不同LUCC景观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及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生态学指数,探讨了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 分析研究不同LUCC景观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及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90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生态学指数,探讨了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的统计学特征、多样性特征、异构性特征、复杂性特征.在LUCC理论方法指导下,对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神农架地区植被景观特征的变化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LUCC植被景观总体上稳定性非常强;林地类植被景观、草地类植被景观处于稳定向好状态;耕地类植被景观处于缩减紧凑状态,是退耕还林的结果;湿地类植被景观变化表明神农架地区湿地保护还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植被景观特征 神农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的表现 势的思考
16
作者 何雪波 叶佑天 《电影评介》 2011年第19期62-63,共2页
在我国动画创作中,由于缺乏对"动"的深入探讨,形成了谈"动"论动的多米诺怪圈现象。实事上,过多浅层概念模糊了动画艺术本身的深层内涵。"Animation这个词从西方传到中国也不过百余年,我们一直将其译为"动... 在我国动画创作中,由于缺乏对"动"的深入探讨,形成了谈"动"论动的多米诺怪圈现象。实事上,过多浅层概念模糊了动画艺术本身的深层内涵。"Animation这个词从西方传到中国也不过百余年,我们一直将其译为"动画",而这个奇妙的翻译总是让国人不经意认为——会动的画就可以称为动画。而实事上,光为了动而动的动画,侧重的是一种对"动"本身的重现而忽略了"动"势韵的生成,忽视了对"动"之深度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 误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电影的少数民族元素考察
17
作者 田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15,共3页
虽然我国电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电影却越来越少。少数民族元素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够对我国的少数文化进行复兴。由此可见,在我国电影制作的过程中,融入大... 虽然我国电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电影却越来越少。少数民族元素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够对我国的少数文化进行复兴。由此可见,在我国电影制作的过程中,融入大量的少数民族元素,不仅能够提高电影的文化水平,而且可以弘扬我国的文化,面对电影制作中的各种问题。文章以《姑鲁之恋》为主,对我国电影的少数民族元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姑鲁之恋》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 电影 少数民族 元素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的必要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静熙 李旺 吴焜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第21期80-81,共2页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素养已成为各国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一项基本权利;在数字中国、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等多重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下,提升中国乡村居民数字素养的必要性、紧迫性显得日益突出。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素养已成为各国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一项基本权利;在数字中国、乡村振兴、数字乡村等多重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下,提升中国乡村居民数字素养的必要性、紧迫性显得日益突出。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居民数字素养 数字乡村 数字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