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与检测方法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蓓蓓 陈琛 +1 位作者 李崇勇 李春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共5页
介绍了黄曲霉毒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并分析了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前处理方法 检测方法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产淫羊藿不同部位黄酮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洁 张秀秀 +5 位作者 王仕宝 何洁 黄东萍 何志鹏 张慧 房宇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3期39-49,共11页
【目的】对陕西省汉中市所产淫羊藿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进行检测比较,为该地区淫羊藿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汉中市九县二区,共17批(个)淫羊藿植株地上、地下部分,按照根、茎、叶柄、叶片4个部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目的】对陕西省汉中市所产淫羊藿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进行检测比较,为该地区淫羊藿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汉中市九县二区,共17批(个)淫羊藿植株地上、地下部分,按照根、茎、叶柄、叶片4个部位,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共6种黄酮类成分,对淫羊藿4个部位的含量差异进行检测分析;并通过HPLC对所有样品构建淫羊藿特征指纹图谱,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判定和指认共有峰,最后绘制17批(个)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淫羊藿叶片中6种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叶柄和茎;根中6种成分差异较大,其中朝藿定C含量为0.536%~4.712%。根、茎、叶柄和叶片的6种成分总含量分别为0.616%~5.141%、0.006%~0.136%、0.007%~0.271%和0.588%~5.100%;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确定了17批(个)样品中朝藿定A1、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6个共有峰,其根、茎、叶柄和叶片的相似度分别为0.962~1.000、0.791~0.990、0.728~0.996和0.629~0.995。【结论】基于多成分含量测定,明确了汉中产淫羊藿根、茎、叶柄和叶片的质量差异;构建了汉中产淫羊藿HPLC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汉中 HPLC 黄酮含量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市市售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调查
3
作者 王蓓蓓 李春梅 +2 位作者 李崇勇 李婷 任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0,共3页
为调查汉中市市售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采集2019—2020年汉中市市售植物油样品160份,采用GB 5009.22—2016第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检测其中的4种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含量。结果表明:160份植物油样... 为调查汉中市市售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采集2019—2020年汉中市市售植物油样品160份,采用GB 5009.22—2016第三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检测其中的4种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含量。结果表明:160份植物油样品中有7份检出黄曲霉毒素,阳性率为4.38%,含量均值为0.466μg/kg,远低于GB 2761—2017限量标准。综上,汉中市市售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总体较轻,为低风险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黄曲霉毒素 污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淫羊藿的质量评价
4
作者 何洁 杨洁 +7 位作者 王仕宝 丁伟 崔艳丽 张萌萌 黄东萍 张慧 何志鹏 黄文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5期71-83,共13页
【目的】构建不同来源淫羊藿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批淫羊藿样品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4种黄酮醇苷类成分的含量,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并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灰分。... 【目的】构建不同来源淫羊藿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批淫羊藿样品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4种黄酮醇苷类成分的含量,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淫羊藿中总黄酮含量,并测定醇溶性浸出物和总灰分。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SPSS 27.0和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来源淫羊藿进行质量评价。【结果】30批淫羊藿样品的最优参考序列关联度、最差参考序列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分别为0.26~0.62、0.35~0.76、0.27~0.6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3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3.179、1.964和1.185,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9.733%、24.554%和14.818%,累计方差解释率为79.102%。在聚类分析中,选择平方欧氏距离为5时,其样品分为6类。【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结合SPSS 27.0和Simca 14.1软件,可以对淫羊藿品质进行较为全面可靠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八角属植物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霞 赵苗苗 +5 位作者 王仕宝 黄东萍 何洁 崔艳丽 何志鹏 李崇勇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第5期126-134,共9页
【目的】通过搜索及分析中国知网收录的八角属植物相关文献,探究八角属植物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9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八角属植物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共筛选有效文献815篇,并利用VOSviewer软... 【目的】通过搜索及分析中国知网收录的八角属植物相关文献,探究八角属植物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对199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八角属植物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共筛选有效文献815篇,并利用VOSviewer软件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年度分布、研究层次分布(含学科分类及基金项目资助)、被引频次、发文期刊、文献作者分布、发表文献数量Top 18的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7个方面的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结果】1996年和2006年中国知网收录的八角属植物文献发表达到小高峰,分别为18篇和30篇;之后出现波动性增加,2009年达到第3个高峰,为57篇;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峰,为65篇;2017—2021年平均发文量为42篇。学科分类以中药学(313篇)、一般化学工业(135篇)和轻工业手工业(130篇)的发文量居多。有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献共274篇,占总文献数量的33.62%。曾被引用的文献共440篇,占总文献量的53.99%。发文期刊中,以《中国调味品》《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的发文量居多,分别为45、16和14篇;文献作者中,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林祁和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缪剑华发文量居多,均为14篇;发文机构中,以广西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发文量居多,分别为36、13和12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表明,八角属植物研究文献主要以八角茴香为中心向外拓展,其中包括挥发油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结论】目前,八角属植物的研究热点大多集中于基础研究,如八角茴香、挥发油以及抗菌和镇痛类药物的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属植物 研究热点 文献分析 中国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果酒加工过程中香气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党亚锋 唐蕾 +3 位作者 何丽娟 周文婷 陈小华 彭浩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0期153-157,共5页
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GC-MS技术分析柑橘果皮、果渣、果汁及成品果酒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果皮中主要香气物质为柠檬烯(46%);果渣中香气物质主要为柠檬烯(52%);果汁中香气物质主要为芳樟醇(42%);成品酒中的香气物质主要... 通过固相微萃取(SPME)和GC-MS技术分析柑橘果皮、果渣、果汁及成品果酒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果皮中主要香气物质为柠檬烯(46%);果渣中香气物质主要为柠檬烯(52%);果汁中香气物质主要为芳樟醇(42%);成品酒中的香气物质主要为棕榈酸(34%)和癸酸乙酯(33%)。在加工过程中,萜烯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逐渐减少;醇类化合物先增加再减少,最后趋于稳定;酯类和酸类化合物逐渐增加,在成品果酒中含量达到最大。醛类和酚类物质在整个过程中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果酒 香气物质 成分分析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前置法测定茶叶中3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9
7
作者 黄微 马玉凤 +5 位作者 孟怡璠 李崇勇 李春梅 李婷 王俣心 丁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21-1228,共8页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内标前置法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茶叶中37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待测农药包括14种有机磷类、10种有机氯类、8种拟除虫菊酯类和5种有机杂环类。比较了提取溶剂、加水量、内标放置方式对37种农药提取...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技术,结合内标前置法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茶叶中37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待测农药包括14种有机磷类、10种有机氯类、8种拟除虫菊酯类和5种有机杂环类。比较了提取溶剂、加水量、内标放置方式对37种农药提取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类型茶叶的基质效应,确定最优的实验条件为:茶叶样品加入内标后,加水浸泡,经乙腈超声提取,QuEChERS法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内标前置法比内标后置法的回收率高,绿茶、红茶、白茶、黑茶基质均以基质增强效应为主。在优化实验条件下,37种农药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LOD)为0.2~15.7μg/kg,定量下限(LOQ)为0.7~52.2μg/kg。37种农药在LOQ、2LOQ和10LOQ 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0.2%~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11%。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高效、成本较低,适用于茶叶中农药多残留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内标前置 茶叶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的测定能力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蓓蓓 朱联旭 +1 位作者 李崇勇 刘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177-179,223,共4页
[目的]通过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分析了影响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方法]依据GB 5009.111—2016第二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HPLC法检验并优化前处理条件。[结果]采用5倍稀释浓度提取1 h和3 mL/min的净化速度,... [目的]通过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分析了影响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方法]依据GB 5009.111—2016第二法:免疫亲和层析净化HPLC法检验并优化前处理条件。[结果]采用5倍稀释浓度提取1 h和3 mL/min的净化速度,能力验证样品中DON含量为571μg/kg,RSD为0.25%。[结论]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实施的NIFDC-PT-228《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能力验证,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统计Z比分值为0.70,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细化完善了国标测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操作,为广大检验检测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能力验证 玉米粉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