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作者
傅明
呼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66-71,共6页
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 ,到江泽民同志进而提出了“创新动力论”,并筹划建立完善当代中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说明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 ,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 ,...
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 ,到江泽民同志进而提出了“创新动力论”,并筹划建立完善当代中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说明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 ,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 ,亟待创新解决。江泽民同志最近的三次讲话表明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 ,是不可替代的 ,它构成了中国知识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傅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16,共5页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次会议分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次会议分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水岭;其次,两次会议分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转折点;再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高等法律教育中“法律实验室”的设置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冶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8-29,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高等法律教育担负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培养高层次法津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据初步统计,全国正规批设的院系高达330多个。那么这些国家承认学历的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符合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吗?来...
一、问题的提出高等法律教育担负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培养高层次法津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据初步统计,全国正规批设的院系高达330多个。那么这些国家承认学历的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符合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吗?来自实践部门的信息表明:“无论如何,现行法律教育在内容上与实际司法运作有相当的距离,这是人们公认的一个事实”[1];“而另一方面,太多的法学院毕业生进入司法界或当律师之后,常常抱怨学校学的东西‘没什么用’”[2],这些信息说明,经过四年高等法律教育的毕业生,经过市场的适用之后,被证明为“半成品”,尽管他们已获国家颁布的“合格证”-学位证和毕业证,但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验室
模拟法庭
教学法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
4
作者
付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2期77-80,共4页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付明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党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党的工作中心由过去旨在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转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付明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党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党的工作中心由过去旨在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转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从八大以来,我党围绕发展生产力的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
邓小平
生产力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作者
傅明
呼毅
机构
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
系
西北大学
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66-71,共6页
文摘
从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发 ,到江泽民同志进而提出了“创新动力论”,并筹划建立完善当代中国“国家知识创新体系”,说明我国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 ,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 ,亟待创新解决。江泽民同志最近的三次讲话表明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 ,是不可替代的 ,它构成了中国知识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关键词
江泽民
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
科学
Keywords
Jiangzemin
enterprising system of national knowledg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cience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傅明
机构
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2-16,共5页
文摘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次会议分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水岭;其次,两次会议分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转折点;再次。
关键词
遵义会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分类号
D239-0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高等法律教育中“法律实验室”的设置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冶文
机构
陕西
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8-29,共2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高等法律教育担负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培养高层次法津专业人才的重大任务,据初步统计,全国正规批设的院系高达330多个。那么这些国家承认学历的院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符合及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吗?来自实践部门的信息表明:“无论如何,现行法律教育在内容上与实际司法运作有相当的距离,这是人们公认的一个事实”[1];“而另一方面,太多的法学院毕业生进入司法界或当律师之后,常常抱怨学校学的东西‘没什么用’”[2],这些信息说明,经过四年高等法律教育的毕业生,经过市场的适用之后,被证明为“半成品”,尽管他们已获国家颁布的“合格证”-学位证和毕业证,但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
法律实验室
模拟法庭
教学法
实践性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
4
作者
付明
机构
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2期77-80,共4页
文摘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付明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党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党的工作中心由过去旨在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转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从八大以来,我党围绕发展生产力的道...
关键词
发展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
邓小平
生产力的发展
分类号
D2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傅明
呼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之比较研究
傅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高等法律教育中“法律实验室”的设置
杨冶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
付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