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中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熊小飞 廖孝忠 +3 位作者 向阳 谢海彬 马昕 熊甜 《食用菌》 CAS 2021年第4期74-76,共3页
分析汉中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等,为汉中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 汉中市 发展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及发展机遇和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向阳 熊小飞 +3 位作者 廖孝忠 张颜青 马昕 熊甜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93-95,共3页
为更好地推动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了汉中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目前面临的新发展机遇,建议从六个方面发力做强做大我市中药材产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 发展 机遇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早熟油菜新品种得胜油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3
作者 王晓娥 崔月贞 +4 位作者 何忠军 殷德中 田喜庆 范晓培 谢海彬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7期178-180,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油菜产业的升级与油料供给保障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汉中市得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细胞质不育系D1A与双低细胞质不育恢复系DS8R进行组配,成功选育出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得胜油8号。2017-2...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油菜产业的升级与油料供给保障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汉中市得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细胞质不育系D1A与双低细胞质不育恢复系DS8R进行组配,成功选育出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得胜油8号。2017-2019年在长江上、中、下游冬油菜区开展多点区域试验,表现出了高产、适应范围广、成熟时期相对较早、抗病能力强、抗倒伏性能好及含油量高等显著优势,于2020年完成了非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登记,有望在油菜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得胜油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款冬花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姬海月 柯雯 +9 位作者 净易尧 罗瑶 陈晓颖 彭亮 王帮庆 颜永刚 韩翠 郑随军 杨冰月 胡本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9,I0022-I0025,共14页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系中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款冬花化学成分丰富,药用价值高,临床疗效好。然而,不同产地款冬花受环境、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生长状态、理化...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系中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款冬花化学成分丰富,药用价值高,临床疗效好。然而,不同产地款冬花受环境、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生长状态、理化性质、药材性状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各地款冬花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参差不齐,导致药材品质参差不齐。基于此,通过本草考证探明款冬花历代产区沿革,结合课题组多年对中国主产区款冬花的研究成果,并整理款冬花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资料,对倍半萜类、酚酸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数据收集和横向归纳比较,总结不同产地款冬花成分的研究现状,从款冬花标志性成分角度窥视其成分差异,为开展不同产地款冬花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冬花 倍半萜类 黄酮类 酚酸类 生物碱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桑黄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德毓 司豆豆 +3 位作者 彭浩 曹伟刚 郑晓芹 张升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桑树桑黄是一种具有良好药效的药用多孔菌,其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和其他药理作用。为提高桑树桑黄菌丝体干重及桑黄多糖得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桑黄菌丝体干重的培养基配方及液体发酵培养条... 桑树桑黄是一种具有良好药效的药用多孔菌,其多糖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和其他药理作用。为提高桑树桑黄菌丝体干重及桑黄多糖得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桑黄菌丝体干重的培养基配方及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桑黄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桑树桑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去皮)200 g·L^(-1)、乳糖32 g·L^(-1),胰蛋白胨10 g·L^(-1),NaCl 2.00 g·L^(-1),MgSO 4·7H 2 O 1 g·L^(-1),VB 110.0 mg·L^(-1),获得菌丝体干重为2.82 g·L^(-1)。在温度28℃,接种量9%,转速180 r·min-1,pH6.0条件下,最大菌丝量为3.12 g·L^(-1)。桑黄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200 W,料液比1∶60 g·mL^(-1),提取时间40 min,温度50℃,此时桑黄多糖得率为5.54%。说明本研究优化的桑树桑黄培养基配方、发酵条件及多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桑黄 液体发酵 多糖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小飞 黎江 +2 位作者 张义伟 董柯良 汤红伟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6期54-55,73,共3页
近年来,以羊肚菌为代表的珍稀食药用菌因其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而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型产业之一。针对羊肚菌钢管大棚栽培效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归纳总结出羊肚菌大田小拱棚轻简化栽培技术,降低生... 近年来,以羊肚菌为代表的珍稀食药用菌因其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而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型产业之一。针对羊肚菌钢管大棚栽培效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归纳总结出羊肚菌大田小拱棚轻简化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羊肚菌栽培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轻简化 小拱棚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共生蜜环菌的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7
作者 马宝宏 刘万里 +2 位作者 陈荣信 舒颗 解修超 《食药用菌》 2024年第6期393-401,共9页
为实现天麻共生蜜环菌菌丝体的快速培养,采用液体摇瓶发酵的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宜的碳、氮源和松针浸出液浓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到三者添加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最优组合,对液体发酵培养基... 为实现天麻共生蜜环菌菌丝体的快速培养,采用液体摇瓶发酵的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宜的碳、氮源和松针浸出液浓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到三者添加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的最优组合,对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以转速、装液量和接种量为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并设计正交试验实现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蜜环菌液体发酵培养中,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木薯粉(1∶1),最佳氮源为酵母浸粉,松针浸出液的最佳浓度为1.5%;正交试验优化确定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木薯粉10 g/L、酵母浸粉12 g/L、松针15 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镁0.75 g/L,pH自然,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160 r/min,500 mL规格锥形瓶中装液量300 mL,接种量5.0%(V/V),25℃振荡培养7 d,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菌丝体生物量为12.4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液体发酵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 菌丝体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炖煮过程中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17
8
作者 金文刚 别玲玲 +3 位作者 裴金金 陈小华 王景华 万小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07-313,共7页
为探明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GC-IMS)考察了不同炖煮时间(30、60、90、120和150 min)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GC-IMS技术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样品中45个信号峰中,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 为探明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GC-IMS)考察了不同炖煮时间(30、60、90、120和150 min)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GC-IMS技术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样品中45个信号峰中,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17种、酯类8种、酮类4种、醇类4种、酸类1种和吡嗪类1种;随着炖熬时间的延长(30~150 min),鲵头汤中丙醛、戊醇、乙醇、庚醛、2-庚酮、乙酸乙酯、壬醛和正辛醛浓度明显降低,而正己醇、丁醛、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己酯、2-丁酮、戊醛、异戊醛、苯甲醛、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浓度逐渐上升。该文构建了炖熬过程中鲵头汤挥发性风味指纹,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挥发性风味轮廓实现了可视化表征,为今后鲵头汤品质控制以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炖煮时间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料酒脱腥过程中大鲵肝挥发性有机物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萍 陈小华 +4 位作者 刘俊霞 裴金金 金文刚 王景华 陈德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64-172,共9页
为明确脱腥前后大鲵肝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采用感官腥味值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经生姜/料酒处理不同时间(0、5、10、15、20 min)的大鲵肝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 为明确脱腥前后大鲵肝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采用感官腥味值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经生姜/料酒处理不同时间(0、5、10、15、20 min)的大鲵肝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未脱腥对照相比,生姜/料酒处理5 min后大鲵肝腥味值显著下降(P<0.05),继续延长处理时间至10 min之后差异不明显。不同脱腥时间大鲵肝GC-IMS图谱中共鉴定出32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醇类10种、醛类8种、酯类5种、酮类5种、烯烃类3种和醚类1种。经不同脱腥时间处理后,大鲵肝中醇类、酮类和醛类相对含量下降,而酯类、烯烃类和醚类相对含量增加。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筛选出8种特征标志物(VIP>1),包括3种醇类(庚醇、糠醇和2-甲基-1-丁醇)、3种醛类[反-2-辛烯醛、(E)-2-庚烯醛和正己醛二聚体]和2种烯类(双戊烯单体和二聚体)。脱腥过程中,反-2-辛烯醛、(E)-2-庚烯醛、正己醛二聚体、糠醇、2-甲基-1-丁醇和双戊烯单体含量在脱腥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而庚醇和双戊烯二聚体含量呈增加趋势,可能是生姜/料酒对大鲵肝腥味成分脱除与掩盖综合作用引起。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可根据特征标志物相对含量变化对不同脱腥时间大鲵肝进行区分。该研究可为大鲵肝脱腥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肝脏 脱腥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肉冷藏过程中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赵萍 陈小华 +4 位作者 刘俊霞 王景华 金文刚 陈德经 姜鹏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9-267,共9页
为探讨大鲵肉冷藏期间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对冷藏过程(4℃,0~8 d)中大鲵肉定期进行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和菌落总数测定,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 为探讨大鲵肉冷藏期间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对冷藏过程(4℃,0~8 d)中大鲵肉定期进行感官评价、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和菌落总数测定,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大鲵肉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大鲵肉感官品质逐渐下降,而TVB-N值和菌落数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鲵肉在第5 d感官上不可接受,TVB-N值在第7 d超过可接受上限(30 mg/100 g),菌落总数在第6 d超过可接受上限(6 lg CFU/g)。不同冷藏时间大鲵肉共检测出7类5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14种)、酯类(12种)相对含量较高。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醇类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酯类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他类化合物在冷藏过程中呈波动趋势。聚类分析将不同冷藏时间大鲵肉聚为4类,即前4 d、第5 d、第6 d和第7 d、第8 d。相关性分析表明,己酸己酯、2-甲基丁酸乙酯、2-庚酮、2,3-丁二酮、芳樟醇可作为大鲵肉冷藏期间腐败变质的潜在标记物。该研究为大鲵肉冷藏期间新鲜度评价及其品质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肉 冷藏 理化指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肝肽酒制备及其对小鼠酒后肝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曾允灏 苏文 +2 位作者 郑小莉 王景华 陈德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以大鲵肝脏和白酒为原料制备大鲵肝肽酒,通过酶解法制备不同分子质量肝肽,对其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激活活性、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溶解度进行测定,并采用生理盐水、白酒、大鲵肝肽酒分别灌胃小鼠,对小鼠肝脏及血清中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 以大鲵肝脏和白酒为原料制备大鲵肝肽酒,通过酶解法制备不同分子质量肝肽,对其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激活活性、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溶解度进行测定,并采用生理盐水、白酒、大鲵肝肽酒分别灌胃小鼠,对小鼠肝脏及血清中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子质量<3000 Da肝肽(GSLP-Ⅲ)对ADH激活率最高(83.53%),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清除率均>83.50%,还原力最高(吸光度值0.44),在53%vol白酒中溶解度较高(94.35%)。与白酒组小鼠相比,大鲵肝肽酒组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提高66.58%、26.84%、15.84%、36.92%,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含量分别降低17.37%、26.39%,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分别降低21.82%、23.61%,说明大鲵肝肽酒对小鼠酒后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肝脏 多肽 大鲵肝肽酒 抗氧化活性 护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亚热带露地甜樱桃修剪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孝忠 牛娜 +2 位作者 付伟伟 熊小飞 白明记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34-38,共5页
调查了解汉中北亚热带甜樱桃枝芽特性,研究修剪反应,以枝芽特性和修剪反应为基础,开展了修剪方法试验研究。试验比较综合修剪管理、综合修剪管理PBO(果树促控制)、常规修剪PBO、常规修剪对甜樱桃枝条数量及枝条组成的影响、对产量及品... 调查了解汉中北亚热带甜樱桃枝芽特性,研究修剪反应,以枝芽特性和修剪反应为基础,开展了修剪方法试验研究。试验比较综合修剪管理、综合修剪管理PBO(果树促控制)、常规修剪PBO、常规修剪对甜樱桃枝条数量及枝条组成的影响、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处理对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提高,以处理1提高最大,处理2次之,处理2时效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枝芽特性 修剪反应 徒长率 徒长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巴山区蜜环菌新菌株“陕蜜2009”选育研究
13
作者 赵赟鑫 谢海彬 +4 位作者 叶彦慧 马昕 吴永波 解修超 邓百万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9-15,47,共8页
秦巴山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成为中国最大的天麻主产区之一,为保障天麻、猪苓产业稳步发展,课题组从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天麻种植区采集蜜环菌资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资源菌株18个,经过系统选育,筛选出优良菌株ZY-17,命名为“陕蜜2... 秦巴山区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成为中国最大的天麻主产区之一,为保障天麻、猪苓产业稳步发展,课题组从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天麻种植区采集蜜环菌资源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资源菌株18个,经过系统选育,筛选出优良菌株ZY-17,命名为“陕蜜2009”。该品种在秦巴山区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伴栽天麻产量高、菌种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伴栽天麻无性繁殖生产,比对照菌株(京-234)增产28.22%;伴栽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比对照菌株(京-234)增产2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新品种 陕蜜2009 菌株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樱桃避雨栽植研究
14
作者 廖孝忠 付伟伟 +3 位作者 牛娜 曹伟刚 刘婷 白明记 《陕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94-96,共3页
甜樱桃在陕南北亚热带跨生态区栽培后,气候区变化,年降雨量明显增多,雨水对甜樱桃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花期降雨致使花器损伤、昆虫活动减少,不授粉或授粉不良,造成果实畸形、减产或绝产;果实成熟期遇雨裂果;雨热同季树体旺长;土壤积水致... 甜樱桃在陕南北亚热带跨生态区栽培后,气候区变化,年降雨量明显增多,雨水对甜樱桃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花期降雨致使花器损伤、昆虫活动减少,不授粉或授粉不良,造成果实畸形、减产或绝产;果实成熟期遇雨裂果;雨热同季树体旺长;土壤积水致使树势衰弱、死树。年降雨量大还诱使病害、虫害、草害严重发生,是甜樱桃栽培的主要限制条件。开展甜樱桃避雨栽植技术研究,建立地面排水系统、地底排水系统、空中避雨系统达到立体避雨效果,解决雨水对花果的影响和积水死树,同时发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供肥供水特性,保障多雨地区甜樱桃健康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亚热带 甜樱桃 避雨栽植 T形避雨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