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状态下冷榨大豆胚芽油氢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殿宇 刘丹怡 +4 位作者 葛洪如 杜华楠 宋杰媛 张昭炜 刘天一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0,共7页
采用营养价值较高的冷榨大豆胚芽油为原料,Pd/C作催化剂,在超临界CO2状态下对其进行氢化。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温度80℃,CO2压力为6.0 MPa,H2压力为4.0 MPa,时间60 min,搅拌速度为200 r·min-1,催化剂用量0.08... 采用营养价值较高的冷榨大豆胚芽油为原料,Pd/C作催化剂,在超临界CO2状态下对其进行氢化。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温度80℃,CO2压力为6.0 MPa,H2压力为4.0 MPa,时间60 min,搅拌速度为200 r·min-1,催化剂用量0.08%。最终得到氢化大豆胚芽油的碘值为72.99 g I2·100 g-1,VE含量为288.31 mg·100 g-1,反式脂肪酸含量为9.56%,与常规氢化相比,不仅可有效控制大量反式脂肪酸形成,而且VE含量变化较小,可最大程度避免营养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榨大豆胚芽油 超临界CO2 氢化 VE 反式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热损大豆生产成本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左青 王波 +4 位作者 吕瑞 徐红闯 程水银 孙勤 左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6-148,共3页
进口巴西大豆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损,为明确热损大豆在生产加工时所增加的成本和带来的多项问题,对热损大豆加工大豆脱胶油和精炼大豆油的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热损大豆生产大豆脱胶油的成本比正常大豆增加6.2元/t,精炼成本增加14.3... 进口巴西大豆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热损,为明确热损大豆在生产加工时所增加的成本和带来的多项问题,对热损大豆加工大豆脱胶油和精炼大豆油的成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热损大豆生产大豆脱胶油的成本比正常大豆增加6.2元/t,精炼成本增加14.33元/t。热损大豆加工制备精炼大豆油,油脂得率下降,所得油脂品质和豆粕品质下降,皂脚和脱臭馏出物等副产品产量增加。可通过将热损大豆和正常大豆按一定比例混合,或保障所购大豆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大豆品质,还可在采购、海运、保险合同中签订相关条款,以降低热损大豆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损大豆 巴西大豆 成本差异 贬值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辅助胶体磨同时提取糯米淀粉和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述栋 王雍飞 +5 位作者 潘姝晓 李兴江 王家良 缪新亚 王振山 孙汉巨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2,共5页
以糯米为原料,采用酶法辅助胶体磨偶联离心处理同时提取淀粉和蛋白质,对酶法浸泡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粗粉碎后的糯米与蒸馏水料液比1:10混合,调节pH值至4.5,加入质量比0.8%的果胶酶,在50℃酶解60 min,采用胶体磨碾磨成糯米浆,在... 以糯米为原料,采用酶法辅助胶体磨偶联离心处理同时提取淀粉和蛋白质,对酶法浸泡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粗粉碎后的糯米与蒸馏水料液比1:10混合,调节pH值至4.5,加入质量比0.8%的果胶酶,在50℃酶解60 min,采用胶体磨碾磨成糯米浆,在4℃经6500 rad/min离心作用后,上清液中蛋白质提取率可达43.8%,滤饼中淀粉得率可达93.2%。方法最大限度保留蛋白质和淀粉分子结构,为后续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 蛋白质 淀粉 酶法辅助 胶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