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电厂200 t/d生活垃圾无氧热解耦合协同处置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学斌 周澳 +5 位作者 杨明辉 王璟 戴高峰 范美军 王建军 冯旭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97-3905,共9页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长,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变得越来越迫切。相比于填埋、焚烧等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热解法处理生活垃圾具有二噁英排放量少、二次污染小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我国县镇级别的垃圾处...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逐年增长,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变得越来越迫切。相比于填埋、焚烧等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热解法处理生活垃圾具有二噁英排放量少、二次污染小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我国县镇级别的垃圾处理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活垃圾热解耦合燃煤电厂协同处置的工艺路线,并结合现场实验数据,针对某55 MW燃煤机组耦合200 t/d垃圾的实际案例,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工艺流程进行了验证和模拟。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在不抽取燃煤锅炉烟气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燃烧部分垃圾无氧热解产生的油气作为垃圾干化和热解过程所需的热源,并且还有部分富余的高热值热解油气可送入燃煤机组燃烧。当抽取部分燃煤锅炉中高温烟气用于垃圾干燥和热解过程时,垃圾无氧热解可富余更多的高热值油气用于燃煤锅炉助燃调峰;同时,垃圾热解产生的高氯垃圾炭可以直接送进锅炉燃烧。对55 MW燃煤机组耦合垃圾炭产生的二噁英进行了现场检测,试验发现:当不掺烧垃圾炭时,烟气中二噁英总含量为0.0061 ng TEQ/m^(3);当垃圾炭掺烧比为1%时,烟气中二噁英总含量为0.0053 ng TEQ/m^(3),二噁英含量在掺烧前后没有显著的变化,且远低于地方排放标准。干燥过程的高湿烟气再循环后进入油气燃烧热风炉,有利于提高耦合系统的富余热解油气。考虑到烟气输送安全,实际抽取锅炉烟气温度低于热解油气燃烧温度,故对本案例(55 MW机组耦合200 t/d垃圾)实际的最大锅炉烟气抽取量不超过锅炉总烟气量的2%,对锅炉总体性能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耦合 无氧热解 燃煤电厂 Aspen plus 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渣高温预热脱碳工艺及其固相产物水泥特性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学斌 于伟 +4 位作者 陈永强 史兆臣 商靖鹏 王建军 张瀚霖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86,共9页
气化渣是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目前主要通过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同时造成能源浪费。气化渣具有一定固定碳含量,但挥发分含量极低且收到基含水量很高,导致气化渣能源化利用困难。高温预热脱碳工艺是... 气化渣是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目前主要通过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同时造成能源浪费。气化渣具有一定固定碳含量,但挥发分含量极低且收到基含水量很高,导致气化渣能源化利用困难。高温预热脱碳工艺是近年来发展的实现超低品位煤基固废资源化处置的有效技术途径之一,该工艺能实现近零挥发分和超低热值固废的自稳燃和燃尽过程,如处置气化渣以及灰渣污泥混合物。干基固定碳占比在13.1%~16.2%的气化渣经新疆甘泉堡工业园单线10万t/a级高温预热脱碳一体化装备处理后,挥发分基本脱除,出口灰渣残碳量均低于3%,在不添加辅助燃料条件下实现输入物料的稳定着火、高效燃尽,稳定运行出口烟气按O_(2)体积分数9%折算,NO_(x)排放在64.5~66.9 mg/m^(3)。利用工业示范生产线脱碳后气化渣及气化渣污泥混合物磨细后替代30%水泥进行胶砂制备,强度活性指数分别达到80%及91%,符合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粉煤灰以及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强度活性指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超低品位 预热脱碳 水泥胶砂 活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及二噁英排放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学斌 周澳 +5 位作者 马江东 王璟 王凤琴 王建军 张兰 戴高峰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168,共8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加,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中二噁英的减排一直是难点。首次针对某2×55 MW燃煤机组提出一种新的生活垃圾无氧热解灵活性耦合处置技术方案,并开展了垃圾无氧热解产物耦合协同处置工业化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迅速增加,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中二噁英的减排一直是难点。首次针对某2×55 MW燃煤机组提出一种新的生活垃圾无氧热解灵活性耦合处置技术方案,并开展了垃圾无氧热解产物耦合协同处置工业化试验,测试该燃煤机组二噁英生成排放特性。实践证明该工艺方案不仅可实现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燃煤机组停炉检修时,仍能保证系统自平衡正常运行。结果表明,利用本工艺路线处理垃圾产生的二噁英含量远低于垃圾直接焚烧产生的二噁英含量;煤粉纯烧时,烟气中二噁英质量浓度为6.05×10^(-3) ng/m^(3)(以TEQ计,下同);垃圾耦合比例为4%时,烟气中二噁英质量浓度为5.34×10^(-3) ng/m^(3),最大限度折算垃圾热解油气燃烧排放的二噁英质量浓度后,最终烟气中二噁英总质量浓度分别为1.145×10^(-2)和1.074×10^(-2) ng/m^(3),煤粉纯烧与垃圾掺烧烟气中二噁英含量差异不大,均满足上海市《燃煤耦合污泥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噁英排放限值要求0.02 ng/m^(3)。研究表明,采用垃圾无氧热解耦合处置工艺,控制垃圾耦合比例不超过4%,燃煤耦合垃圾烟气中二噁英排放量不会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燃煤机组 无氧热解 耦合 二噁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细渣预热脱碳工艺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史兆臣 王贵山 +5 位作者 王学斌 陈永强 于伟 苗延军 彭永红 谭厚章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110,共6页
煤化工气化工艺会产生大量气化细渣,其含碳量高、烧失量大,不符合建筑掺混原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量巨大的气化细渣因缺乏有效的规模化消纳方式,成为现阶段制约煤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一种低挥发分低热值燃料恒温预... 煤化工气化工艺会产生大量气化细渣,其含碳量高、烧失量大,不符合建筑掺混原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量巨大的气化细渣因缺乏有效的规模化消纳方式,成为现阶段制约煤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一种低挥发分低热值燃料恒温预热-脱碳装置的预热脱碳工艺进行机理研究,利用热重试验平台进行恒温热重试验,对低挥发分、低热值燃料恒温预热-脱碳装置内部燃烧过程进行模拟,以对比分析不同预热温度、不同燃烧气氛下粒径分级气化细渣的燃烧特性。研究发现,通入氧气后,气化细渣样品迅速发生氧化反应,900℃、10%O_(2)下燃尽时间在6.6~9.4 min,900℃、21%O_(2)下燃尽时间在3.7~5.6 min,因此在保证NO_(x)排放量在规定范围的条件下,可适当提高窑内燃烧区氧浓度以缩短燃尽时间。随预热温度的升高,同粒度分级的气化细渣样品的平均质量变化速率增大,燃尽时间缩短,预热温度的提高可改善气化细渣的燃尽特性,在设备安全运行下可适当提高燃烧区温度以更快燃尽。不同燃烧气氛、不同预热温度下,随气化细渣粒度增大,失重量增大,燃尽时间延长,平均质量变化速率递减,该“预热-脱碳装置”可根据物料粒度合理调整物料停留时间实现充分燃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预热燃烧 脱碳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