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永靖县规模养羊场羔羊腹泻病的调查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建善
林学仕
-
机构
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永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2期76-78,共3页
-
文摘
本文阐述了永靖县规模养羊场羔羊腹泻病的调查情况。通过走访规模养羊场、临床检查、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等方式的系统调查,查清了羔羊腹泻病在永靖县规模养羊场的发病率、死亡率、发病羊的年龄、流行区域性等流行特点,制定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
-
关键词
规模养羊场
羔羊腹泻病
调查
防治措施
-
Keywords
Scale sheep farm
lamb diarrhoea disease
investig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
分类号
S82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中兽医治疗羊脑包虫病
- 2
-
-
作者
杨鹏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84-84,共1页
-
文摘
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旋回病.脑包虫(或称多头蚴)寄生在羊的大脑内,引起病羊脑部炎症并以转圈运动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现代兽医学认为其病原是多头绦虫的幼虫一脑多头蚴(脑包虫).本病主要危害2岁以下的绵羊.
-
关键词
多头绦虫
多头蚴病
脑包虫病
转圈运动
脑多头蚴
中兽医治疗
现代兽医学
绵羊
-
分类号
S855.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山羊产后瘫痪的中草药治疗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孔维成
-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88-88,共1页
-
文摘
一般将羊产后瘫痪这一病症称为羊低钙血症或乳热病,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急性神经疾病。在所有产后的羊类中山羊得此病的概率相对较高,甚至一些高产奶山羊在第2至4胎时可能会复发病症。该病一般发于成年母山羊产前或者产后几日内,其症状通常表现为产后突发的舌、咽、肠道麻痹,知觉丧失以及四肢瘫痪。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不但降低了山羊的产量,也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
关键词
产后瘫痪
奶山羊
中草药
治疗
低钙血症
神经疾病
四肢瘫痪
经济收入
-
分类号
S858.27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综合防治要点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刘晓倩
-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62-62,共1页
-
文摘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牛羊养殖常见病,同时也是人畜共患病,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牛羊的健康生长,甚至会威胁到人体健康。因此搞好布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1 症状分析母牛患布病之后,在妊娠后的的七个月左右的时间往往会出现流产现象,并且胎儿大多是死胎,流产后母牛胎衣滞留,流出红褐色液体,恶臭熏天。公牛患布病之后,大多会出现附睾炎、睾丸炎,部分病牛会出现关节炎症状。
-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病
产后母牛
综合防治
羊养殖
人体健康
人畜共患病
流产现象
胎衣滞留
-
分类号
S855.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犊牛腹泻病因及预防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赵克霞
赵鹏
-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甘肃省永靖县徐顶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7期49-50,共2页
-
文摘
1发病原因1.1犊牛自身因素初生犊牛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犊牛出生后饲喂过快或喂料不当都会导致腹泻发生。犊牛出生后免疫力低下,需要吃到足量的初乳才能获得被动免疫力。1.2致病菌感染致病菌的感染是导致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均可引起腹泻。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常见的病毒有轮状病毒、黏膜病病毒、冠状病毒等,常见的寄生虫有隐孢子虫、球虫、绦虫等。这些病原可能因管理不善、用药不当等原因而引起较严重的腹泻。
-
关键词
消化系统发育
被动免疫力
魏氏梭菌
犊牛腹泻
隐孢子虫
轮状病毒
巴氏杆菌
黏膜病
-
分类号
S823.6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中西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 6
-
-
作者
陈胜娟
-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43-43,共1页
-
文摘
猪的传染性胃肠炎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其特征主要有呕吐、腹泻、脱水致等,仔猪的死亡率非常高。这种病主要是因某种病毒所引发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对2周以下的仔猪致死率非常高,但是大于5周的猪很少会出现死亡的现象。这种疾病常发生于寒冷的时节,每年的冬天都是该疾病发生的高发时间段,疾病潜伏三到四天就会全面开始传播,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猪。本文笔者联系自身的工作经验,并在查阅众多文献报道的前提下,给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最佳治疗手段,仅供读者参考。
-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结合治疗
疾病发生
中西医结合
工作经验
死亡率
传染病
消化道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医治疗牛放线菌病
- 7
-
-
作者
罗仁辉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5-75,共1页
-
文摘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中兽医称为“木舌病”,是多种动物和人的一种多菌性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上发生放线菌肿。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1 病因1.1在被污染的环境、低洼潮湿的地区放牧牛群,易引发此病。
-
关键词
放线菌病
中医治疗
牛群
慢性传染病
非接触性
大颌病
木舌病
中兽医
-
分类号
S85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人参归脾丸治疗牛前胃弛缓
- 8
-
-
作者
陈胜娟
-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87-87,共1页
-
文摘
牛前胃弛缓是较常见的病症,中兽医又称之为牛的脾虚慢草,是反刍动物的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反刍和嗳气减少即前胃中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并进入下一个消化步骤,食物会因为停留在前胃得不到消化而腐败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引起疾病。这种病多发于舍饲的牛群,笔者多年通过人参归脾丸治疗牛前胃弛缓共42例,治愈39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
关键词
前胃弛缓
归脾丸
牛群
治疗
人参
反刍动物
有毒物质
中兽医
-
分类号
S853.7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医防治牛生产瘫痪
- 9
-
-
作者
王建善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33-33,共1页
-
文摘
母牛生产瘫痪是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神经疾病,中兽医称之为“产后风”。其临床特征为知觉丧失,肌肉无力以及四肢瘫痪,亦称为乳热症或是低血钙症,为奶牛产前、产后较为常见病之一。本病多在分娩前24小时到分娩后72小时发病,个别分娩后数周甚至妊娠末期发病。文中就牛生产瘫痪的中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1病因该病病因目前有2种说法,即低血钙引起或脑皮层缺氧引起。
-
关键词
生产瘫痪
知觉丧失
四肢瘫痪
中医疗法
神经疾病
中兽医
产后风
低血钙症
-
分类号
S853.5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医治疗家畜膀胱炎
- 10
-
-
作者
王建善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第9期109-109,共1页
-
文摘
膀胱炎是膀胱黏膜或粘膜下层分为卡他性、纤维蛋白性、化脓性、出血性四种。但一般在临床中以黏膜的卡他性炎症较为常见。膀胱炎属中兽医的“淋症”范畴。临床以尿频、尿痛、尿急、量少、色短赤为特征。1发病原因通常是在感冒、过劳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因导尿时消毒不严,操作粗暴,损伤膀胱黏膜而受各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牛结核杆菌等感染而致本病。
-
关键词
膀胱炎
中医治疗
家畜
机体抵抗力
纤维蛋白
发病原因
葡萄球菌
结核杆菌
-
分类号
S853.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羊破伤风
- 11
-
-
作者
杨鹏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76-76,共1页
-
文摘
羊破伤风又被称为“锁口风”或“强直症”,病理上而言是一种由病原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从而侵害羊只的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一般呈急性经过.作者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对羊破伤风的中西医疗法做一论述,供大家探讨.
-
关键词
破伤风梭菌
中西医疗法
急性经过
羊破伤风
伤口感染
基层工作经验
外毒素
神经组织
-
分类号
S855.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羊口疮病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
- 12
-
-
作者
陈胜娟
林学仕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畜牧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8期41-42,共2页
-
文摘
1羊口疮病概述1.1流行特点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羊口疮病毒可感染山羊、绵羊等动物的口、鼻腔黏膜等部位,导致其出现丘疹、溃疡。该病毒可感染任何年龄段、任何品种的山羊和绵羊。该病具有群发性流行特点,发病率高达90%以上,但死亡率较低。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且在春、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此外,羊口疮病毒还易引发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二次感染。若未及时治疗,可造成病羊死亡,且对幼龄羊危害最大,死亡率可高达20%。
-
关键词
人畜共患传染病
羊口疮病毒
二次感染
临床诊断
及时治疗
防控措施
葡萄球菌
链球菌
-
分类号
S858.26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牛破伤风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
- 13
-
-
作者
陈胜娟
陈功哲
-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23-24,共2页
-
文摘
牛破伤风病又被称为脐带风,是由于感染破伤风杆菌导致的。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牛发病后会表现为全身骨骼肌痉挛、收缩,受外界刺激时反射兴奋增强。牛破伤风病具有一定的散发流行特点。饲养管理过程中,若未做好环境的清理工作,牛舍及周边场所内含有大量尖锐物体,可导致牛在活动和采食过程中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破伤风杆菌侵人。病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可大量增殖,分泌毒素,进而造成牛毒血症。
-
关键词
破伤风杆菌
人畜共患传染病
全身骨骼肌
毒血症
病牛
散发流行
组织损伤
诊断和防治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羊梭菌病诊治
- 14
-
-
作者
赵克霞
赵鹏
-
机构
甘肃省永靖县小岭乡畜牧兽医站
甘肃省永靖县徐顶乡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8期57-58,共2页
-
文摘
1临床症状引起羊梭菌病的病原为产气荚膜梭菌,根据临床症状和羊发病日龄的不同,可将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分为五种表现,分别是羊快疫、羊猝疽、羊黑疫、羊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1.1羊快疫羊快疫通常突发于营养状况良好羊,其表现为结膜潮红,不断磨牙和呻吟,面部肌肉不同程度痉挛,口腔内有大量红色泡沫状液体。
-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羊肠毒血症
羊快疫
发病日龄
羔羊痢疾
泡沫状
羊梭菌病
面部肌肉
-
分类号
S826.51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