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滨海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现状及推动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的建议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光程 王静 +9 位作者 许方宏 杨袁筱月 范敏 黄山枫 王振阳 杨彪 聂曦 陈顺洋 张晶 陈彬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市场机制是实现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发挥蓝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碳市场中蓝碳碳汇项目的发展机遇和项目开发的现状,并就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 市场机制是实现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价值的有效途径,对于发挥蓝碳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梳理了当前碳市场中蓝碳碳汇项目的发展机遇和项目开发的现状,并就我国蓝碳碳汇项目开发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推进蓝碳碳汇项目开发和市场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当前,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和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VCS)都已开发了蓝碳碳汇项目或可用于蓝碳碳汇项目的方法学,并开发了多个CDM、VCS和Plan Vivo Standard认证的红树林碳汇项目。我国已成功开发并交易了首个蓝碳碳汇项目“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并且将继续推动蓝碳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市场的发展。但我国在碳汇项目开发上存在项目规模小、证明项目额外性时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蓝碳资源管理机构作为碳减排量所有者和交易主体自主支配碳汇收益受到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此,建议可通过加强营造蓝碳碳汇项目开发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或购买项目生产的效益,拓宽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资金渠道等措施,推进我国蓝碳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红树林 蓝碳 碳市场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龟受威胁现状和保护建议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静 郭睿 +6 位作者 杨袁筱月 张宇 贾语嫣 刘敏 金嘉满 季琳 张冀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70-1082,共13页
卫星定位追踪是目前公认的研究大型海洋生物生活习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我国至今卫星定位追踪的59只绿海龟(Chelonia mydas)和1只蠵龟(Caretta caretta),其中包括作者未发表的定位追踪数据,辅以检索分析近年来在我国沿... 卫星定位追踪是目前公认的研究大型海洋生物生活习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我国至今卫星定位追踪的59只绿海龟(Chelonia mydas)和1只蠵龟(Caretta caretta),其中包括作者未发表的定位追踪数据,辅以检索分析近年来在我国沿岸发现的海龟新闻报道,应用ArcGIS软件将海龟活动区域图示化。结果显示,这些海龟活动区域与人类活动范围高度重合。同时通过与各利益相关方的交流,归纳总结出我国海龟生存面临的6个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衰退和产卵群体数量下降、渔业与航运干扰、非法贸易、水族馆和海洋馆的高需求以及饲养环境的不理想、海洋垃圾和污染以及气候变化。我国在海龟保护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包括建立了一个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对目前产卵数量最多的绿海龟产卵场(西沙群岛)连续4年的常规监测,出台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的法律法规等,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就此,我们提出了加强海龟栖息地保护、打击非法贸易、提升科研水平、设立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国际合作等9项政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海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龟 卫星定位追踪 产卵场 非法贸易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地区土地与人口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夏怀霞 梁涵玮 +2 位作者 陈爽 王倩 王慎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其土地与人口城镇化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影响中亚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基于中亚五国首都2000—2019年城市土地和人口数据,采用城市扩张模式指数、人口集中指... 中亚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其土地与人口城镇化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影响中亚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基于中亚五国首都2000—2019年城市土地和人口数据,采用城市扩张模式指数、人口集中指数、等扇分析法和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研究了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时空耦合特征。结果表明:(1)从空间演变特征看,中亚五国首都城市土地扩张模式类型主要以蔓延式为主,扩张模式指数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人口集聚特征上,阿什哈巴德人口集中度呈上升趋势,杜尚别和努尔苏丹呈下降趋势,塔什干和比什凯克的人口集中指数在0.6~0.7之间波动变化。(2)从空间增长趋势看,比什凯克、阿什哈巴德和努尔苏丹城市土地与人口扩展方向基本相同,塔什干稍有偏差,杜尚别差异较大。(3)从耦合协调特征看,塔什干土地与人口间的耦合性和协调度都偏低,其城镇化协调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杜尚别和比什凯克耦合性较好,但协调度变化较大,处于波动阶段;阿什哈巴德和努尔苏丹协调度较高,处于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扩张模式 耦合态势 协调性水平 中亚五国首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