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杨梅鲜果碳足迹研究
1
作者 和君强 熊孜 +3 位作者 邓林 廖奇林 刘代欢 戴青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3-423,共11页
碳足迹是生产某一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直接或间接排放的CO_(2)当量。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产品碳足迹是评估产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有助于企业和个人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和绿色发展战略。本文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为基础,采用ISO 14... 碳足迹是生产某一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直接或间接排放的CO_(2)当量。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产品碳足迹是评估产品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有助于企业和个人制定相应的减排措施和绿色发展战略。本文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为基础,采用ISO 14067和PAS 2050中规定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对怀化某杨梅基地鲜果产品碳足迹进行了系统研究。杨梅鲜果没有指定的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CFP-PCR),本文结合实际,将功能单位定义为生产1 kg杨梅鲜果,系统边界为从摇篮到农场门。通过调研获得活动水平数据,涵盖原料获取、杨梅种植(除草、整形、修剪、施肥和采摘)以及包装和仓储等生命过程;经核算,该基地生产1 kg杨梅鲜果的碳足迹为0.185 kg(CO_(2)-eq)·kg^(−1),其中原料获取、种植过程及包装和仓储环节对整体碳足迹的贡献率分别为63.00%、36.31%和0.69%。对比不同碳排放来源看,肥料上游生产及施肥后的直接排放是杨梅鲜果碳足迹最主要的排放源,累积贡献率可达91.00%。从单个碳排放源看,复合肥上游生产贡献率最大(42.92%),其次为有机肥的上游生产贡献率(18.56%),因此,复合肥的减量增效对杨梅鲜果碳减排意义重大。本文采用ISO 1406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碳足迹核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小(贡献率变幅为±9%),当两种肥料的活动数据在−20%~20%变动时,复合肥敏感性较大(贡献率变幅为−8.28%~7.24%),其次为有机肥(贡献率变幅为−5.39%~5.04%)。为进一步降低杨梅鲜果产品碳足迹和提升竞争力,本文建议在不影响产品功能和效率的情况下,采用碳排放因子更小的肥料(如有机肥、缓释肥和生物炭等)和包装材料(如生物基和可降解等),以及更清洁的运输工具(如电驱动)和能源供给方式(如光伏等),以期能够为本地杨梅产业科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农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产品碳足迹 全生命周期 碳减排 低碳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钝’土壤调理剂对稻麦轮作体系的镉钝化效果研究
2
作者 和君强 熊孜 +3 位作者 邓林 戴青云 刘代欢 熊键桓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为探究‘金钝’土壤调理剂在长江流域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对稻麦轮作的镉(Cd)钝化效果,在新沂市、常熟市开展了两年4季连续稻麦轮作的大田试验,研究其对作物产量、籽粒Cd含量、土壤有效Cd含量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用调理剂... 为探究‘金钝’土壤调理剂在长江流域不同气候、土壤条件下对稻麦轮作的镉(Cd)钝化效果,在新沂市、常熟市开展了两年4季连续稻麦轮作的大田试验,研究其对作物产量、籽粒Cd含量、土壤有效Cd含量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用调理剂(对照)处理相比,施用调理剂使两地水稻糙米Cd含量降低48.13%~69.57%,小麦籽粒Cd含量降低26.92%~37.04%,且其中6季差异显著。(2)施加土壤调理剂可使水稻产量提高-4.07%~22.00%,小麦产量提高-0.84%~30.45%。(3)与试验前初始值相比,4季试验后调理剂处理土壤有效Cd含量降低0.116~0.148 mg·kg^(-1)(降幅为31.22%~81.12%),土壤pH提高0.87~1.30,对照处理土壤pH降低0.28~0.80,且差异显著,施加调理剂改善了土壤酸化。(4)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Cd含量与土壤有效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金钝’土壤调理剂施加在稻麦轮作区农用地Cd污染风险管控大田应用效果明显,有利于保障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稻麦轮作 钝化 大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县土壤-水稻体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
3
作者 晏哲 刘小村 +2 位作者 于滋涛 欧阳玲 符云聪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6期33-35,共3页
以资江流域某典型县为研究区,调研分析了全县土壤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土壤中镉、砷、铅、铬和汞质量分数中位值分别为0.37、12.60、34.58、73.29、0.13 mg/kg;相应的稻米超标率分别为60.20%、8.87%、1.06%、0.40%和0.19%。... 以资江流域某典型县为研究区,调研分析了全县土壤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土壤中镉、砷、铅、铬和汞质量分数中位值分别为0.37、12.60、34.58、73.29、0.13 mg/kg;相应的稻米超标率分别为60.20%、8.87%、1.06%、0.40%和0.19%。结果表明,全县14个行政村中有12个村整体处于中风险区,2个村整体处于为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稻米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镧系钙钛矿催化剂强化挥发性有机物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巍 汤云灏 +6 位作者 尹艳山 龚蔚成 宋健 马英 阮敏 徐慧芳 陈冬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5-1437,共13页
钙钛矿因其结构稳定并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质,近年来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采用不同方法对镧系钙钛矿进行改性来增强催化剂的活性、抗毒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镧系钙钛矿的结构、表面参数、活性氧和... 钙钛矿因其结构稳定并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质,近年来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采用不同方法对镧系钙钛矿进行改性来增强催化剂的活性、抗毒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镧系钙钛矿的结构、表面参数、活性氧和低温还原性对于挥发性有机物转化效率的影响,重点阐述了通过优选钙钛矿的制备方法、制备负载型钙钛矿和掺杂型钙钛矿等改性方法来提高镧系钙钛矿催化剂的性能,由此展望了未来改性镧系钙钛矿催化剂的研究方向:采用非金属元素掺杂或多种强化方法结合制备高效催化剂、利用催化燃烧协同光催化氧化转化挥发性有机物、进一步通过实验和仿真模拟制备理想钙钛矿催化剂催化氧化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混合物以满足工业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镧系催化剂 催化氧化 活性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氧化铁二元复合胶体吸附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敏 徐则林 +1 位作者 刘新 杜辉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0-816,共7页
本研究选取代表性层状硅酸盐蒙脱石,两种代表性氧化铁(水铁矿、针铁矿),合成蒙脱石–水铁矿、蒙脱石–针铁矿二元复合体,通过宏观吸附以及光谱学技术探究钨(WO_(4)^(2–))在蒙脱石–氧化铁复合体上的吸附行为和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氧化... 本研究选取代表性层状硅酸盐蒙脱石,两种代表性氧化铁(水铁矿、针铁矿),合成蒙脱石–水铁矿、蒙脱石–针铁矿二元复合体,通过宏观吸附以及光谱学技术探究钨(WO_(4)^(2–))在蒙脱石–氧化铁复合体上的吸附行为和潜在机制。结果表明:氧化铁紧密覆盖在蒙脱石表面,使表面颗粒更加细小;钨的吸附量随pH升高而降低,3种吸附剂对钨吸附量大小顺序为:蒙脱石–水铁矿>蒙脱石–针铁矿>蒙脱石;原位红外光谱实验表明,钨在蒙脱石表面主要以外圈络合物形式存在,而在蒙脱石–氧化铁复合体上形成内圈络合物(Fe-O-W),且在低pH时,形成聚合态钨;X-射线光电子能谱进一步表明,针铁矿和水铁矿表面铁羟基参与了钨的络合反应。本研究证实,氧化铁覆盖不仅增大蒙脱石对钨的吸附量,而且使钨由外圈络合物形态转变为内圈络合态,进一步生成聚合态钨。研究结果对预测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和归宿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氧化铁 吸附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CR改性铂系催化剂低温脱硝的应用及性能强化挑战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巍 秦川 +6 位作者 谢康 周运河 董梦瑶 李婕 汤云灏 马英 宋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54-2962,共9页
氮氧化物(NOx)的排放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其主要来源有固定源烟气排放和移动源尾气排放。近年来,利用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H_(2)-SCR)改性铂系催化剂控制移动源NOx的相关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促进铂与... 氮氧化物(NOx)的排放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其主要来源有固定源烟气排放和移动源尾气排放。近年来,利用氢气选择性催化还原(H_(2)-SCR)改性铂系催化剂控制移动源NOx的相关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促进铂与载体之间的电子迁移,从而形成双功能反应机制酸位点,因而通过深入认识铂系H_(2)-SCR催化剂的NOx催化反应机制并获得良好的改性方法对于开发高效移动源脱硝催化剂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综述了铂系H_(2)-SCR脱硝催化剂的种类,阐述了其表面的H_(2)/NO吸附机制、NO氧化还原机制和双功能反应机制,总结了提高铂系H_(2)-SCR催化剂的稳定性、抗硫性和选择性的强化方法。进一步阐述了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负载型铂系H_(2)-SCR催化剂可变的多价态,电子迁移能力,NO、H_(2)和O2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并对铂负载减量化降低成本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系催化剂 H_(2)-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脱硝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复合钝化剂对镉污染水稻土的修复效应及其机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斌 易新建 +2 位作者 邵煜锟 魏来 李静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30-33,共4页
为探明田间条件下工业复合钝化剂对镉污染酸性水稻土的修复效应和作用机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海泡石与碳酸钙配施(SC)、海泡石与磷酸氢钙配施(SP)2种工业复合钝化剂对镉污染水稻土中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复合钝... 为探明田间条件下工业复合钝化剂对镉污染酸性水稻土的修复效应和作用机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海泡石与碳酸钙配施(SC)、海泡石与磷酸氢钙配施(SP)2种工业复合钝化剂对镉污染水稻土中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复合钝化剂对稻草和稻谷产量无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了土壤p H值,并使DTPA提取态镉(CdDTPA)显著降低28.0%-35.1%,SC处理主要使酸提取态镉(CdAE)转变为残渣态镉(CdRes),而SP处理主要使CdAE转变为还原态镉(CdRed)。工业复合钝化剂使糙米中镉(CdRice)含量显著降低19.1%-77.9%,降镉效果SC〉SP,施SC 1.6 kg/m^2可使CdRice含量降至0.08 mg/kg,明显低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标准(Cd〈0.2 mg/kg)。根据田间试验的结果,海泡石与碳酸钙配施可推荐作为镉污染水稻土的工业复合钝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剂 水稻土 镉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SCR催化剂表面积灰板结层多重分形分析
8
作者 张巍 卢程 +5 位作者 陈冬林 邓伟力 宋权斌 冯延林 龚蔚成 宋健 《洁净煤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45-52,共8页
燃煤电站烟气中的飞灰在SCR催化剂表面沉积板结形成强垢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为及时清理催化剂表面强垢层,通常采用超声共振结合蒸汽吹扫将强垢去除,然而由于燃煤飞灰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板结使得强垢层形成较为稳定,导致现场高... 燃煤电站烟气中的飞灰在SCR催化剂表面沉积板结形成强垢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为及时清理催化剂表面强垢层,通常采用超声共振结合蒸汽吹扫将强垢去除,然而由于燃煤飞灰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板结使得强垢层形成较为稳定,导致现场高能耗操作下清灰效果不明显。为更好地研究飞灰在催化剂表面沉积板结对强垢形成的影响,借助现场小修期和SCR改造项目热态性能试验将不锈钢采样盘布置在3层催化剂层的迎风面进行采样,将3层SCR催化剂垢层样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表征测试,通过设置合适的阈值采用Matlab图形处理得到黑白二值图,并通过信息熵法获得盒子尺寸来分析多重分形标度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气的流程方向板结层的高程分区逐渐趋于碎片化,沉积飞灰粒度逐渐趋于均匀化,并随烟气流程的增加多重分形参数具有标度不变性;同时关联分形维数D_2随着烟气流程的增加逐渐与Hausdorff分形维数D_0接近;根据加权矩随变特性还发现板结层微观颗粒会随烟气流程的增加逐渐由疏松不均性演变为致密均匀性;由3层板结层多重分形谱对称性发现,随着烟气流程的延长,催化剂表面垢层多重分形谱宽度Δα明显增加,相应垢层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且垢层表面奇异峰分布更加明显,催化剂表面飞灰板结形成垢层的主导因素主要源于小颗粒、小高程的概率分布点。研究表明,随着烟气流程的增加,催化剂表面垢层的多重分形特征明显,沉积飞灰颗粒粒度变小,板结层的均匀性增加,微观拓扑表面的高程聚类特征消失,为超声波共振与蒸汽吹扫等现场清灰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催化剂 表面垢层 多重分形谱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可给性的某冶炼厂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9
作者 冯康宏 范缙 +3 位作者 Lik Ung Stanley Hii 罗启仕 曹心德 续晓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2-450,共9页
为科学评价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人体健康风险,以某冶炼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BET(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tion Test)和IVG(In-Vitro gastrointestinal)两种方法测定了As、Cd、Cu、Pb、Zn的生物可给性,并对比了只考虑重金属总量与基... 为科学评价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人体健康风险,以某冶炼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BET(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tion Test)和IVG(In-Vitro gastrointestinal)两种方法测定了As、Cd、Cu、Pb、Zn的生物可给性,并对比了只考虑重金属总量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场地土壤As、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7063,691,3811mg/kg,严重超过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在PBET和IVG测试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生物可给性介于1.81%~44.8%与1.78%~30.1%之间.As是PBET中生物可给性最高的重金属元素,而在IVG中Cd的生物可给性最高;含磷矿物的存在使Pb的生物可给性最低.提取液pH值及组成组分与重金属元素间的化学行为是造成两种方法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模型假设的条件下,土壤原有重金属的总危险商与总致癌系数为27.2与2.95×10^-3.考虑生物可给性使二者降低了59.9%~84.4%与55.6%~79.4%,且两个系数大小均呈现PBET胃液>PBET胃肠液>IVG胃液>IVG胃肠液的规律.调整后可以认为Pb不再具有健康风险,Cd仅具有致癌风险,只有As同时具有非致癌风险与致癌风险.尽管考虑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后场地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人体健康风险,但经过调整后能更准确地识别重金属的危害程度,避免场地的过度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可给性 土壤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抗蚀性垂直分异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兰花 王翠红 +2 位作者 谢红霞 周清 周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5,71,共5页
为了研究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抗蚀性垂直分异特征,以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山地土壤为例,选取了土壤的有机质、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五项抗蚀性指标以及采用EPIC模型计算出土壤的可... 为了研究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抗蚀性垂直分异特征,以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而成的山地土壤为例,选取了土壤的有机质、团聚状况、团聚度、分散率、>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五项抗蚀性指标以及采用EPIC模型计算出土壤的可蚀性K值,对土壤抗蚀性垂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团聚状况和团聚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现递减的趋势,趋势较为显著;土壤分辨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趋势不显著;有机质含量和>0.25mm水稳性团粒含量与海拔相关性很小;土壤可蚀性K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趋势较显著。大围山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抗侵蚀能力弱,容易被侵蚀,但因土壤所处地貌部位、山地土壤类型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总体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抗蚀性呈现递减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土壤 花岗岩风化物 抗蚀性 可蚀性K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蚯蚓生物有效性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漫莉 罗启仕 +2 位作者 冉雨灵 林匡飞 崔长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7-1102,共6页
生物有效性能够反映重金属的迁移性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后评估中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将生物有效性更好地应用到稳定化后评估过程中,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土壤中重金属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与多种化学... 生物有效性能够反映重金属的迁移性及其生物可利用性,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后评估中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将生物有效性更好地应用到稳定化后评估过程中,系统地归纳总结了土壤中重金属对蚯蚓的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与多种化学试剂浸提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影响生物有效性评估的相关因素。建议在化学浸提基础上结合生物有效性评估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蚯蚓 生物有效性 化学提取法 生物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与腐殖质复合调理剂对稻田镉砷污染钝化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向琴 刘传平 +4 位作者 杜衍红 刘晓文 谭均 刘代欢 李芳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29-2336,共8页
稻田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镉和类金属砷的行为受pH和Eh的影响强烈,这导致了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治理难度大。该研究研制了零价铁与腐殖质(质量比为12.5?87.5)的复合土壤调理剂(简称复合调理剂),在水稻早稻和晚稻种植前,分别向试验小区施加零... 稻田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镉和类金属砷的行为受pH和Eh的影响强烈,这导致了稻田镉砷复合污染治理难度大。该研究研制了零价铁与腐殖质(质量比为12.5?87.5)的复合土壤调理剂(简称复合调理剂),在水稻早稻和晚稻种植前,分别向试验小区施加零价铁、腐殖质、复合调理剂,研究稻田镉砷的同步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加零价铁与腐殖质中的任何一种)相比,施加2 250kg·hm-2复合调理剂,水稻各部位砷和镉的质量分数显著降低,早稻稻米中镉质量分数从(0.35±0.04)mg·kg^(-1)下降至(0.19±0.04)mg·kg^(-1),总砷从(0.99±0.11)mg·kg^(-1)下降至(0.38±0.04)mg·kg^(-1);晚稻稻米镉从(0.50±0.05)mg·kg^(-1)下降至(0.25±0.02) mg·kg^(-1),总砷从(1.14±0.15) mg·kg^(-1)下降至(0.48±0.07) mg·kg^(-1);单独施加腐殖质,早稻和晚稻稻米总镉质量分数下降至(0.30±0.11)mg·kg^(-1)和(0.34±0.02)mg·kg^(-1),总砷下降至(0.68±0.05)mg·kg^(-1)和(0.83±0.01)mg·kg^(-1);单独施加零价铁,早稻和晚稻稻米总镉质量分数分别下降至(0.32±0.01) mg·kg^(-1)和(0.49±0.02) mg·kg^(-1),总砷下降至(0.48±0.03)mg·kg^(-1)和(0.64±0.13) mg·kg^(-1)。施加复合调理剂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土壤pH值、水稻根表铁膜中铁、镉和砷的含量显著升高;而土壤孔隙水中亚铁离子、镉离子和三价砷离子的浓度,土壤中磷酸盐提取态砷和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提取态镉的含量则显著下降。其中,施加复合调理剂对土壤磷酸盐提取态镉的降低率(早稻和晚稻分别为37.8%和34.1%)远高于单独施加零价铁和腐殖质的降低率的总和(早稻和晚稻分别为15.1%和12.3%),表明零价铁和腐殖质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抑制镉进入水稻具有协同作用。零价铁与腐殖质复合调理剂具有同步钝化稻米镉砷的功能,可改良土壤,对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腐殖质 复合调理剂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B改性钒硅分子筛对CO-SCR低温催化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汉兵 付国友 +6 位作者 张丽 曾婧 王于思 龙红明 樊友奇 郑雅杰 马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5-122,共8页
为了提高NO-CO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脱硝性能,寻找新的催化剂成为脱硝领域的重点。采用水热法制备钒硅酸盐AM-6,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考察CTAB不同添加量对AM-6形貌、组成结构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为了提高NO-CO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的脱硝性能,寻找新的催化剂成为脱硝领域的重点。采用水热法制备钒硅酸盐AM-6,并加入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考察CTAB不同添加量对AM-6形貌、组成结构以及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添加CTAB未引入其他杂质元素,当CTAB与V比例为1∶4时,合成的AM-6(1/4CTAB)形貌更加规整,晶体结构良好,V^(5+)/V^(4+)比例较为均衡,150℃时脱硝率达到81.54%,相比于AM-6脱硝活性达到80%的温度约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硅分子筛 CATB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发展动态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闫淑兰 赵秀红 罗启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为了解国内外场地土壤和底泥的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S/S)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62018年间发表的关于污染场地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的文献进行检索,... 为了解国内外场地土壤和底泥的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S/S)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62018年间发表的关于污染场地重金属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利用Excel2016、HistCitePro2.1引文图谱分析软件和Origin9.0作图软件,从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国家/地区、期刊来源、Top10高被引论文、Top10研究机构、研究内容、修复材料类型、重金属类型等方面,对20062018年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13年来,中英文文章及专利的发文量逐年升高,且中文发文量远高于英文。英文文章中,中国作者、中国科研机构发文量均居首位,但总均篇被引次数(TGCS/R)较低;Top10高被引论文中,中国作者占据2篇。中英文文章中,对复合修复材料的研究较多,其中常见的复合修复材料为生物质炭、石灰、沸石、硅藻土等材料中的2种或2种以上复合而成,最受关注的重金属污染物为镉和铅,对固化/稳定化设备和工艺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中国研究人员虽然发文量占据较大的比例,但还需进一步提高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对稳定化修复工艺、设备和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固化稳定化 重金属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废弃煤矿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治理中试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玉仙 朱俊民 +8 位作者 丁冠涛 斯克诚 韩昱 胡培良 张学斌 刘玉想 孙中瑾 罗启仕 倪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73-283,共11页
某废弃煤矿竖井经倾倒有机废液,导致环境污染事件,造成巷道及采空区内地下水污染。本文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选取倾倒竖井(事故井)及周边区域为中试区域,采用"抽出处理+原位氧化循环"两阶段联合修复技术对污染场地开展中试研究... 某废弃煤矿竖井经倾倒有机废液,导致环境污染事件,造成巷道及采空区内地下水污染。本文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选取倾倒竖井(事故井)及周边区域为中试区域,采用"抽出处理+原位氧化循环"两阶段联合修复技术对污染场地开展中试研究。本文介绍了场地污染概况、地下水修复中试方案设计和实施,以及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中试处理后地下水中COD和二氯甲烷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7.88%和99.74%。中试试验表明,"抽出处理+原位氧化循环"两阶段修复技术,对处理矿区内巷道及采空区等复杂地层结构下深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可以结合现场实际情形对整个污染场区进行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煤矿 地下水修复 有机污染物 抽出处理 原位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材料对中碱性农田土壤镉的钝化效果 被引量:11
16
作者 符云聪 朱晓龙 +5 位作者 袁毳 解晓露 杨国航 李鹏祥 刘晨 刘代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3-1360,共8页
通过模拟实验探讨含硫材料〔硫化钙(CaS)、聚合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R)和2,4,6-三巯基均三嗪三钠(TMT)〕对中碱性农田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结果显示,相同试验条件下,在2种麦田土壤(来自河南新乡和济源)中,3种钝化剂对DTPA有效态镉降低... 通过模拟实验探讨含硫材料〔硫化钙(CaS)、聚合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R)和2,4,6-三巯基均三嗪三钠(TMT)〕对中碱性农田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结果显示,相同试验条件下,在2种麦田土壤(来自河南新乡和济源)中,3种钝化剂对DTPA有效态镉降低效率的大小顺序均为TMT55(纯度w为55%)>DTCR>CaS。在有效态镉含量为1.56 mg·kg^-1的新乡土壤中添加w=0.10%的CaS、DTCR和TMT55,稳定30 d后有效态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21.15%、48.71%和41.69%。在有效态镉含量为0.97 mg·kg^-1的济源土壤中添加w=0.10%的CaS、DTCR和TMT55,稳定30 d后有效态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0.42%、40.43%和40.70%。与其他材料相比,DTCR和TMT55具有低剂量和高效率的优点,是潜在的中碱性农田土壤重金属镉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材料 聚合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TCR) 2 4 6-三巯基均三嗪三钠(TMT) 中碱性农田土壤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外置MBR系统+NF+RO工艺处理垃圾发电厂渗滤液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任美泽 常亮 +1 位作者 杨敏 周业凯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34,138,共4页
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外置式MBR系统+NF+RO"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180 m^3/d。介绍了主要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参数,并对运行情况和运营成本进行分析。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 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外置式MBR系统+NF+RO"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180 m^3/d。介绍了主要构筑物和设备的设计参数,并对运行情况和运营成本进行分析。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29 mg/L,BOD_5≤5 mg/L,NH3-N、TN、SS的质量浓度分别≤0.4、≤14、0 mg/L,满足GB/T 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的水质要求,出水回用作循环水补水,纳滤浓缩液一部分腐殖酸浓缩液回喷焚烧炉焚烧,另一部分浓缩液作为飞灰固化增湿用水;反渗透浓缩液用于飞灰固化增湿用水和烟气净化石灰制浆,全部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MBR 纳滤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淋溶下海泡石复合材料对污染土壤镉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符云聪 赵瑰施 +4 位作者 张义 刘晨 李鹏祥 黎红亮 刘代欢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7,共6页
为了探究改性海泡石材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采用土柱模拟酸雨淋溶方法研究了天然海泡石(SEP)、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改性海泡石(SEP-DDTC)、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海泡石(SEP-MPTES)对污染土壤中Cd的淋溶效应。结果表明:p H... 为了探究改性海泡石材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效果,采用土柱模拟酸雨淋溶方法研究了天然海泡石(SEP)、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改性海泡石(SEP-DDTC)、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海泡石(SEP-MPTES)对污染土壤中Cd的淋溶效应。结果表明:p H=4. 0的酸雨淋溶后土壤p H值上升了0. 80~0. 99个单位,淋出液的p H值也明显上升。SEP和SEP-MPTES处理Cd的累积淋溶量分别增加66. 45%和11. 49%,SEP-DDTC处理显著减少45. 98%。SEP-DDTC和SEP-MPTES处理酸雨淋溶后3层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低于对照,SEP-DDTC处理比SEP-MPTES处理平均低0. 054 mg·kg-1,表明SEP-DDTC是一种潜在的土壤重金属Cd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淋溶 改性海泡石 CD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对伴矿景天生长和吸镉动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殷志遥 和君强 +6 位作者 秦华 刘代欢 邓林 常海伟 桂娟 李柱 周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3-1050,共8页
为探讨覆膜对伴矿景天生长和吸镉动态影响,以湖南某休耕地试验区为供试农田,研究了镉锌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在垄上覆膜和未覆膜两种栽培条件下,移栽后不同时间的植物生物量、地上部镉浓度变化与吸取修复动态。结果表明:伴矿景天的单株鲜... 为探讨覆膜对伴矿景天生长和吸镉动态影响,以湖南某休耕地试验区为供试农田,研究了镉锌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在垄上覆膜和未覆膜两种栽培条件下,移栽后不同时间的植物生物量、地上部镉浓度变化与吸取修复动态。结果表明:伴矿景天的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在移栽后157~214 d范围内增速最快。覆膜和未覆膜处理的单株鲜质量增速分别为3.92 g·d^(-1)和3.25 g·d^(-1),单株干质量增速则分别为0.23 g·d^(-1)和0.17 g·d^(-1)。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伴矿景天地上部镉浓度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吸镉量则因生物量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在30~63 d范围内的日平均吸镉量较高(覆膜和未覆膜处理分别为3.62 g·hm^(-2)·d^(-1)和3.10 g·hm^(-2)·d^(-1)),最小值为移栽初期的0~30 d(覆膜和未覆膜处理分别为0.90 g·hm^(-2)·d^(-1)和0.26 g·hm-2·d^(-1))和生育后期的214~240 d(覆膜和未覆膜处理分别为0.20 g·hm^(-2)·d^(-1)和0.25 g·hm-2·d^(-1))。覆膜和未覆膜处理下,伴矿景天的镉总吸收量分别为447.00 g·hm^(-2)和329.85 g·hm^(-2);供试田块0~20 cm土层土壤镉去除率分别为16.18%和12.16%。研究表明,相对于未覆膜处理,覆膜能显著提高伴矿景天地上部生物量、镉吸收量及对污染土壤中镉的吸取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矿景天 覆膜 植物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海泡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复合体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机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符云聪 赵瑰施 +6 位作者 张义 刘代欢 刘晨 李鹏祥 黎红亮 张振兴 袁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4-638,共5页
通过材料的表征、吸附实验及钝化实验,探讨了天然海泡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复合体(SEP-DDTC)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和机制。结果显示,SEP-DDTC与镉的反应机制除了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羟基配位吸附外,还存在CSS—基团螯合配位... 通过材料的表征、吸附实验及钝化实验,探讨了天然海泡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复合体(SEP-DDTC)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和机制。结果显示,SEP-DDTC与镉的反应机制除了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羟基配位吸附外,还存在CSS—基团螯合配位吸附作用。海泡石改性后对镉的饱和吸附容量明显提高;在2种土壤中,添加0.10%(质量分数)SEP-DDTC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有效态镉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59.4%、18.8%。表明SEP-DDTC是一种潜在的土壤重金属镉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复合体 土壤 钝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